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成像技术初步应用于肝纤维化评估的价值。方法使用ARFI成像技术检测50例正常受检者、50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及18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纤维化患者,比较3组的弹性测值。结果 3组受检者弹性测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RFI成像技术对于评估肝纤维化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MR弥散加权成像在兔肝纤维化模型中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讨MR弥散加权成像(MR-DWI)检测早期肝纤维化及定量肝纤维化程度的能力。方法对以CCl4导产生的肝纤维化模型兔和对照兔行MR常规扫描及DWI检查,以病理学肝纤维化分期为基础将其划分为无肝纤维化组(S0)、轻中度纤维化组(S1-2)和重度纤维化/肝硬化组(S3~S4),在b取300、600、1000s/mm^2,比较各组DWI图像信号强度(SI)、表观弥散系数(ADC)和指数表观弥散系数(EADC)的变化情况。结果在b取300、600s/mm^2无肝纤维化组、轻中度纤维化组和重度纤维化/肝硬化组的SI与EADC值依次升高,ADC值依次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在b取1000s/mm^2,仅SI值随肝纤维化组别升高而升高(P(0.01)。b取300s/mm^2,ADC与EADC值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步实验研究表明,肝纤维化时肝内水分子弥散受限,且随肝纤维化程度增高,水分子弥散能力逐渐减低。在选择合适b值的情况下,MR-DWI可成为检测早期肝纤维化及定量肝纤维化程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对慢乙肝肝纤维化程度评估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55例慢乙肝患者根据肝穿病理分为无和轻度肝纤维化组、中度肝纤维化组和重度肝纤维化组,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行磁共振IVIM-DWI等检查。分析对照组与肝纤维化组之间以及肝纤维化各组之间的sADC、D、D*及f值的差异。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肝组织的D、D*及f值均逐渐减低,D值在对照组与肝纤维化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D*及f值在对照组与肝纤维化组之间以及肝纤维化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肝纤维化组的D、D*及f值分别是(0.540±0.031)×10~(-3) mm~2/s和(0.427±0.061)×10~(-3) mm~2/s、(0.380±0.027)×10~(-1) mm~2/s和(0.320±0.052)×10~(-1) mm~2/s、(0.232±0.014)和(0.217±0.011),无和轻度肝纤维化组的D、D*及f值分别是(0.489±0.027)×10~(-3) mm~2/s、(0.349±0.041)×10~(-1) mm~2/s、(0.226±0.010),中度组的分别是(0.398±0.035)×10~(-3) mm~2/s、(0.317±0.040)×10~(-1) mm~2/s、(0.214±0.008),重度组的分别是(0.370±0.048)×10~(-3) mm~2/s、(0.269±0.055)×10~(-1) mm~2/s、(0.206±0.006)。结论磁共振IVIM-DWI参数D、D*及f值可大致反映慢乙肝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可用于早期肝纤维化的无创性评估。  相似文献   

4.
基于磁共振弹性成像技术的肝纤维化分级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一种基于磁共振弹性成像技术的肝纤维化分级方案.方法 在介绍磁共振弹性成像原理和生物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讨论肝脏磁共振弹性成像需要考虑的关键技术和细节.结果 给出了具体可行的研究方案与实验步骤.结论 研究方案与实验步骤具有可操作性,动物体模预临床研究可弥补临床难以获取整个纤维化程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郭林琳  舒健 《磁共振成像》2021,12(11):117-121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共同病理基础,早期肝纤维化可以通过临床治疗逆转.目前,临床上用于肝纤维化诊断和分期的"金标准"是肝穿刺活检,属有创检查,有一定风险.近年来,磁共振功能成像迅速发展,作为一种无创性诊断技术,在肝纤维化定量检测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对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肝纤维化定量评估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为慢性肝炎的基本病理改变之一,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而早期肝纤维化为一种可逆性病变,因此早期诊断对该疾病的决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磁共振技术的发展为肝纤维化无创诊断与分期提供了可能,本文旨在对应用于该疾病的磁共振技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参数ADC值、eADC值及VEGF表达水平在中华田园犬肝纤维化进程中的变化规律;并与肝脏组织常规病理结构改变进行对照分析,探讨肝纤维化的诊断方法。方法:采用腹腔注射50%四氯化碳(CCL4)油溶液配合高脂饮食,建立犬肝纤维化的动物模型,定期对其行MR常规扫描、DWI及肝穿刺,对肝脏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学染色及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根据病理分期分组,分析各组ADC值、eADC值及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及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结果:各期肝纤维化模型:S0 (n=12)、S1 (n=9)、S2 (n=9)、S3 (n=10)、S4 (n=10);纤维化程度加重,ADC值减低、eADC值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及eADC值与肝纤维化程度有很好的相关性;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VEGF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结论:四氯化碳油溶液腹腔注射配合高脂饮食可以成功建立不同分期犬肝纤维化模型。ADC值及eADC值能够定量分析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是诊断不同程度纤维化较有意义的评价指标。VEGF可能在慢性肝病所致肝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度T_2~*加权的三维梯度回波成像序列及血清铁蛋白诊断肝纤维化和评估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4只,8只正常对照组,56只腹腔注射CCL4建立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第6、8、10及12周进行MRI扫描,肝脏染色进行纤维化METAVIR分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量兔血清铁蛋白含量。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T_2~*值和幅度值均呈下降趋势(r=-0.588、-0.388,P0.05),血清铁蛋白呈上升趋势(r=0.409,P0.05)。T_2~*值能区分正常组分别与F_2、F_3、F_4期(P0.05),及F_1期分别与F_4期、F_(2~4)期(P0.05),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e,AUC)值均≥0.74。幅度值能区分正常对照组与F_4期、F_1期与F_4期及F_(1~3)期与F_4期(P0.05),AUC值均≥0.822。血清铁蛋白能区分正常组分别与F_3、F_4期(P0.05),AUC值均≥0.873。结论 T_2~*值、幅度值及血清铁蛋白能定量诊断肝纤维化以及评估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已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针对肝纤维化的定性及定量研究也已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三种弹性成像技术:实时弹性成像、Fibroscan仪成像及脉冲声辐射力弹性成像在肝纤维化评估中的应用及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MR扩散加权成像和CT灌注成像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CT灌注成像(CTPI)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并对二者的诊断能力进行比较.方法 57例肝纤维化患者及23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接受DWI(b=500 s/mm2)检查,并测量ADC值;其中35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接受CTP检查,用肝灌注分析软件取得不同肝纤维化分级患者的灌注参数,包括肝血流量(BF),肝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灌注分数(HAF)和表面通透性(PS).对测量结果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 并绘制ROC曲线比较两者对肝纤维化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正常对照组及肝纤维化S1组与肝纤维化S2、S3、S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肝纤维化S2、S3、S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灌注各参数中仅HAF在正常对照组与重度纤维化组(S3~S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 DWI和CTP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90%、82.60%和66.67%、73.91%.结论 MR DWI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优于CTPI,是目前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及分级的最佳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体素内不规则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在肝纤维化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进展期肝纤维化患者与11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行IVIMMRI扫描,测量标准表观弥散系数(standard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ce,staADC)值、fast ADC(fADC)值、slow ADC(sADC)值、fraction ADC(fra ADC)值,并与血清学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肝纤维化组与对照组间的fra ADC值、s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R R2* mapping技术评估SD大鼠急性放射性肝损伤模型早期肝纤维化的可行性。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以固定剂量对大鼠右半肝进行单次放疗,制备急性放射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于放疗前、放疗后1个月(A组)、2个月(B组)和3个月(C组),分别行T1WI、T2WI及R2*扫描。扫描后处死大鼠行病理学检查、评估肝纤维化分期。测定大鼠左、右半肝的T1WI和T2WI的信号强度及R2*值,分析R2*值与大鼠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最终7只大鼠死亡,A组8只、B组8只、C组7只纳入研究。A、B、C组大鼠肝左叶及右叶相对T1、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后3组肝右叶R2*值均高于肝左叶(P均<0.05)。3组组间两两比较,肝右叶R2*值随放疗后时间延长而升高(P均<0.05),肝左叶的R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前大鼠肝右叶R2*值为(38.42±5.69)Hz,S0期大鼠肝右叶R2*值为(50.75±6.12)Hz,S1期为(58.73±6.40)Hz,S2期(64.34±5.87)Hz。肝右叶R2*值与病理分期呈高度正相关(rs=0.819,P<0.05)。结论 R2*值可用于准确反映SD大鼠急性放射性肝损伤模型早期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磁共振(MR)R2*成像在诊断肝脏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并确认其对肝纤维化分期(F0~F6)的准确性。方法:对24例经组织学证实的肝纤维化患者(平均年龄为33岁)和5例健康人(平均年龄为33岁)进行R2*成像、1H-MRS成像,计算正常肝脏及纤维化肝脏R2*值(8回波、16回波、16回波抑脂序列)、脂质(Lip)和胆碱(Cho)的峰值及峰下面积。结果:8回波、16回波R2*值、脂质峰值及峰下面积在不同肝纤维化各分期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肝纤维化分期存在正相关性,可以区分轻、中、重度肝纤维化。当诊断肝纤维化分期≥F3,Lip峰下面积(LipAre)、Lip峰值(LipAmp)及R2*(8回波)、R2*(16回波)、R2*(16回波抑脂)值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7、0.900、0.844、0.833、0.778,特异度分别为86.7%、60.0%、73.3%、66.7%、80.0%,灵敏度为100%、100%、100%、100%、83.3%。当诊断肝纤维化分期≥F1,LipAre、LipAmp、R2*(8回波)、R2*(16回波)、R2*(16回波抑脂)值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3、0.592、0.827、0.827、0.816,特异度分别为100%、71.4%、100%、85.7%、100%,灵敏度为57.1%、42.9%、71.4%、78.6%、64.3%。结论:1H-MRS、MRR2*成像可用于临床评估肝纤维化,是帮助区分轻(F0~F2)、中(F3~F4)、重度(F5~F6)肝纤维化较为灵敏及特异的检测方法,并可为检出需要进行治疗的临床明显肝纤维化患者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超声影像和肝纤维化血清指标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超声引导下肝组织活检病理肝脏纤维化程度分期为标准,分析超声与肝纤维化血清指标单一及二者综合诊断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142例慢性乙型肝炎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肝组织活检,将其病理结果与治疗前超声检查和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与肝纤维化血清指标综合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钆塞酸二钠增强MR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mapping)对肝纤维化的分级诊断价值,并进一步与扩散加权成像(DWI)进行对比。 方法建立SD大鼠四氯化碳肝纤维化模型,分为肝纤维化模型组(24只)和正常对照组(6只)。模型组大鼠分为4个亚组,每组6只,皮下注射50%四氯化碳植物油溶液,4个亚组分别注射2、4、6、8周;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橄榄油。对所有大鼠进行钆塞酸二钠增强T1-mapping及DWI成像,测定肝胆特异期(HBP)T1弛豫时间、增强前后T1弛豫时间下降率(Δ%)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并进行肝纤维化病理分级诊断。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T1弛豫时间及ADC值与纤维化分级间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Δ%-T1弛豫时间)或Kruskal-Wallis检验(HBP-T1弛豫时间及ADC值)比较不同肝纤维化分级组间参数差异,进一步采用ROC曲线评估T1弛豫时间及ADC值对轻度-重度肝纤维化、非肝硬化-肝硬化的诊断效能。 结果本研究纳入F0~F4级大鼠各6,5,7,5,7只。不同纤维化等级间HBP-T1、Δ%-T1弛豫时间及ADC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21,P<0.001;F=19.37,P<0.001;χ2=18.50,P=0.001)。HBP-T1弛豫时间与纤维化分级呈强正相关性(r=0.927,P<0.001),Δ%-T1弛豫时间及ADC值与纤维化分级呈负相关(r=-0.892,P<0.001及r=-0.778,P<0.001)。HBP-T1弛豫时间及Δ%-T1弛豫时间判断轻重度纤维化比ADC具有更大的曲线下面积(0.949 vs 0.944 vs 0.8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43、1.495,P=0.135、0.732);HBP-T1弛豫时间及Δ%-T1弛豫时间在肝硬化判断上较ADC亦具有更大的曲线下面积(0.988 vs 0.957 vs 0.8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02,P=0.028;Z=2.004,P=0.045)。 结论钆塞酸二钠增强T1-mapping成像能较好地评估肝纤维化程度,优于传统DWI成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磁共振钆塞酸二钠增强肝胆期肝脏信号强度与肝脏功能关系。方法:本研究包括5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和对照组18例正常成人。所有受试者行肝脏功能实验室检查及Child-Pugh评分,并在注射钆塞酸二钠后行MR动态增强以及延迟5、10、15、20和25 min行MR肝胆期成像,测量各时间点肝脏、脾脏信号强度,分析对照组、Child-Pugh评分A级、B级病人之间在肝胆期各时间点上肝脏信号强度的绝对值、净增值、肝脏与脾脏信号强度比值的差异,并分析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与这些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经Child-Pugh评分,A级35例,B级18例,C级2例。对照组和Child-Pugh A级、B级之间肝胆期各时间点信号强度的绝对值有显著差异(P≤0.006),信号强度净增值以及肝脏与脾脏信号强度比值也有显著差异(均为P≤0.001)。55例病人注射钆塞酸二钠后15、20和25 min肝脏信号强度绝对值无显著差异(F=0.121,P=0.886)。肝胆期肝脏信号强度与血清白蛋白之间呈正相关,而与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之间呈负相关。结论:肝硬化病人MR钆塞酸二钠增强肝胆期肝脏信号强度反映肝细胞功能,并与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水平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相关。延迟15 min的肝胆期MR图像已经可以反映肝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