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首次研究全国多中心血流感染相关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全国17省市34所医院共149株血流感染相关的金葡菌,分析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spa分型(编码葡萄球菌A蛋白)及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琼脂稀释法的药敏结果。结果受试菌计有71株MRSA和78株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pvl阳性株为11株,MRSA只占1株。MLST显示有23种不同的序列型(ST)结果,MRSA含6种ST分型,主要型别为ST239及ST5;MSSA有20种ST分型,但是各型别比例均不超过15%。spa分型共45种型别,MRSA含8种型别,优势型别为t030和t037;MSSA有38种型别,优势型别为t091和t189。MRSA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依次为环丙沙星91.18%,左氧氟沙星91.18%,红霉素76.47%,莫西沙星73.53%,克林霉素70.59%,利福平58.82%,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17.65%;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等药物均100%敏感。结论血流感染相关MRSA传播的优势型别为ST239-t037和ST239-t030,并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需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简称上海仁济医院)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药物敏感性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上海仁济医院分离的313株金葡菌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分离的153株金葡菌,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葡萄球菌蛋白A spa基因分型和葡萄球菌染色体mec基因(SCCmec)分型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型,对其中的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进行SCCmec分型;采用纸片扩散法对金葡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2012年上海仁济医院313株金葡菌有42.49%来自痰样本,其中MRSA 173株,检出率为55.27%;MLST结果MRSA以ST5型为主;spa基因分型结果以t002型最多,为90株,占MRSA的52.02%,其次为t030型(42株,24.28%);SCCmec分型结果以Ⅱ型为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153株金葡菌有62.09%来自痰样本,其中MRSA33株,检出率为21.57%;MLST结果 MRSA以ST59型为主;spa基因分型结果以t437型最多,为14株,占MRSA的42.42%,其次为t002型(5株,15.15%)及t316型(4株,12.12%);SCCmec分型结果以Ⅳ型为主。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上海仁济医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金葡菌对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及替加环素5种抗菌药物100%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比较高。上海儿童医学中心MRSA对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利福平、庆大霉素的敏感性均明显高于仁济医院MRSA(P0.01),对头孢唑啉及红霉素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012年上海仁济医院MRSA以ST5-t002-Ⅱ为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MRSA以ST59-t437-Ⅳ为主。相比于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MRSA的克隆型别相对集中,更容易引起医院内的传播。MRSA在金葡菌中的分离率较高,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临床分离株基因分型及毒力基因分布特征是否存在差异,了解金葡菌耐药性演变与毒力变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对呼和浩特地区住院患者中分离的30株 MRSA 和30株 MSSA 进行分子分型,同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菌株毒力基因。结果60株金葡菌 PFGE 分型共分19个型,MSSA 菌株分布在 I 和 H 型等16个基因型中,而 MRSA 株主要集中分布在 K 和 M 2个基因型中。20株不同 PFGE 型菌株 MLST 分型结果显示,MRSA 株主要为 ST-239型;MSSA 株呈多样性分布特征,主要以 ST-5型、ST-7型、ST-15型为主。毒力基因在 MRSA 和 MSSA 中分布差异显著。MSSA 毒力基因整体携带率明显高于 MRSA(53.9%对40.0%,χ2=32.7,P <0.01)。MRSA 株 sea、cna 和 cap 8基因携带率明显高于 MSSA 携带率(P <0.01),而 sec、seg 、sei、sem、sen、seo、fnbB、ebpS、cap5基因携带率明显低于 MSSA(P<0.05)。结论呼和浩特地区金葡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型呈现多样化分布特点,MRSA 主要以 ST-239型为主。MSSA 毒力基因携带率高,特定毒力因子在 MRSA 和 MSSA 株中呈现一定聚集分布特征,金葡菌特定耐药性的获得可能伴随特定毒力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北京电力医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连续分离的金葡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药物敏感性状况。方法收集在此期间临床连续分离的金葡菌,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葡萄球菌蛋白A基因(spa)分型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型,同时进行Panton-Valentine(PVL)毒素基因检测,并对其中的33株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进行SCCmec分型;采用琼脂稀释法作MRSA对14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50株金葡菌中,检出MRSA33株,占66.0%,其中1株为社区获得性(CA)-MRSA。MRSA有6种克隆型,其中ST239-t030-Ⅲ型占绝对优势,并且发现了国内罕见的新克隆型(ST239-t2270-Ⅲ)的传播;相比较,MSSA分子分型则呈散在分布。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糖肽类抗生素及替加环素对MRSA的抗菌作用最强。CA-MRSA携带PVL毒素基因,其耐药谱与医院获得性(HA)-MRSA有较大差异。结论相比于MSSA,MRSA的克隆型别相对集中,提示MRSA更容易引起医院内的传播。MRSA以ST239-t030-Ⅲ为最常见型别,与我国总体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研究我院烧伤科2010年4~6月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找出流行菌株,为指导临床经验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及葡萄球菌A蛋白基因(spa)分型技术对分离的24株MRSA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同源性分析。 结果:分离的菌株对青霉素、苯唑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全部耐药,其余抗菌药物除万古霉素外耐药率均在50%以上,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spa基因分型发现3个spa型,t030型共22株,t3226和t632型各1株,提示分离菌株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结论:我院烧伤科MRSA菌株具有多重耐药的特征,spa t030型菌株是其主要型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菌株的分子型别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防控该地区金葡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重庆地区西南医院临床分离的1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利用特征性基因扩增区分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再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spa分型、SCCmec分型、agr分型等方法检测金葡菌的型别,采用PCR检测pvl毒力基因,药敏试验分析菌株对苯唑西林、万古霉素、四环素等13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菌株的耐药谱。结果 110株金葡菌中有59株为MRSA,51株为MSSA,MRSA阳性率为53.6%。59株MRSA分为11种spa型和8种ST型,优势流行克隆为ST239-MRSA-Ⅲ(57.6%,34/59),pvl毒力基因检出率为23.7%(14/59)。51株MSSA分为27种spa型和18种ST型,agrI型占68.6%(35/51),pvl检出率为7.8%(4/51)。药敏结果显示59株MRSA均为多重耐药(MDR)菌株,51株MSSA中有24株为MDR菌株。结论重庆地区流行的MRSA以ST239-MRSA-Ⅲ为主,而MSSA表现出较高遗传多样性,发现ST121等高毒力、高耐药性菌株,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萄)的耐消毒剂基因qac A/B进行检测分析。方法收集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2014年1—12月住院患者中分离的金葡菌51株,采用药敏试验、PCR技术进行mec A和qac A/B检测,筛选出的携带有qac A/B基因的金葡菌进行spa分型,并分析相应的临床情况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模式。结果金葡菌中mec A和qac A/B检测率分别为21.6%(11/51)和13.7%(7/51);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菌株中qac A/B阳性率为54.5%(6/11),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菌株中qac A/B阳性率为2.5%(1/40),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株qac A/B经spa分型发现4个型,分别为t037、t091、t932、t895,其中t037有4株来源于儿科病房,其余菌株各1株,以t037型别为主。结论该院分离出携带耐消毒剂qac A/B基因的金葡菌,MRSA携带率明显高于MSSA,并且可能至少存在1个来自院内的克隆株在儿科病房流行。  相似文献   

8.
乳胶结合试验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评价乳胶结合试验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试验方法。方法:收集8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通过药敏试验将其分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菌(MSSA),应用乳胶结合试验和基因扩增分别检测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和mecA基因。结果:33株mecA基因扩增阳性菌株中的28株PBP2a检测呈阳性,5株为阴性,46株MSSA中,meca基因扩增及PBP2a检测全部为阴性。与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ecA基因相比,乳胶结合试验检测MRS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100%和91.3%(74/81)。结论:乳胶结合试验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地检测MRSA的方法,适于在普通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对万古霉素药物敏感情况,以监控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金葡菌[vaneomyein-intermediate 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VISA]或耐万古霉素金葡菌(vancomycin-resistant S.aureus,VRSA)的出现,防止其暴发流行。方法对石家庄市区2家三级甲等医院分离自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临床标本的55株金葡菌应用苯唑西林纸片和头孢西丁纸片检测是否为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ethieilin-resistant S.aureus,MRSA);对检出的MRSA,再用胶乳凝集试验检测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进一步确认。应用Kirb-Bauer纸片法和琼脂稀释法测定万古霉素对55株金葡菌的抑菌环大小和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并比较MRSA与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菌(methieilin-suseeptibility S.aureus,MSSA)的MIC差异。同时对2004~2005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分离金葡菌的耐药性状况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55株金葡菌的万古霉素抑菌环直径15~21mm,MIC≤1mg/L,且MRSA与MSSA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4年、2005年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56.8%和64.5%。结论石家庄市区医院分离的55株金葡菌中未检出VISA或VRSA,但部分菌株已经接近耐药折点,应密切关注其发展动向;MRSA的耐药机制可能与金葡菌对糖肽类抗生素耐药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皮肤软组织及创伤感染的金葡菌携带的杀白细胞素(Panton—Valentine Leukocidin,PVL)基因、表皮剥脱性毒素(ETs)基因、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的tst基因的特点。方法对连续收集的皮肤软组织感染中分离的90株金葡菌,采用多重PCR同时检测金葡菌特异性16SrRNA基因、mecA基因、PVL基因,采用PCR法检测TSST-1及EtsA、B基因。结果金葡菌mecA基因阳性47株(占金葡菌52.2%)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有1株MRSA的EtsB基因阳性,1株MRSA的TSST-1阳性,有7株金葡菌携带PVL基因,其中3株为mecA基因阳性株(MRSA)。结论金葡菌可分泌多种毒素,携带PVL毒素的金葡菌常可以引起严重的侵袭性感染,尤其对产毒的MRSA感染引起足够的重视,是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pa基因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克诚  李琼  夏菲  张青 《疾病监测》2012,27(11):877-880
目的 研究浙江省瑞安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spa基因分型。 方法 采集2011年3-11月瑞安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共100株。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筛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PCR扩增MRSA spa基因的X区,测序后通过数据库进行分型。 结果 48株确证为MRSA,可分为16个型别,其中t030型15株,t437型12株,t6944型5株,t172型3株,t9538型2株,t5699、t148型、t179型、t1751型、t015型、t5554型、t127型、t159型、t062型、t163型各1株,同时发现1个新型t10149。 结论 瑞安地区MRSA的spa分型以t030和t437为主,t10149为新型菌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痰标本中金葡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临床分离的276株金葡菌进行分析,细菌鉴定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培养鉴定仪,药敏试验结果按CLS1标准判断。结果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检出率为79.0%(218/276);临床分离的金葡菌主要分布为神经内科76株(27.5%)、ICU 70株(25.4%)、神经外科50)株(18.1%)、呼吸内科25株(9.1%)。金葡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耐药率均〈0.5%;MRSA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低于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MRSA对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MSSA。结论 MRSA的检出率和耐药率较高,临床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吴爱武  招志翔  林红燕 《检验医学》2010,25(12):934-939
目的研究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耐药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发生率及其葡萄球菌盒式染体色mec(SCCmec)基因分型。方法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SA耐药性检测及MRSA测定,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SCCmec各基因型及PV杀白细胞素(PVL)基因型的检测。结果 102株SA中检出39株MRSA,检出率为38.2%(39/102)。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四环素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9.7%、31.7%、22.2%;对庆大霉素及喹诺酮类耐药率较低,为6.3%~14.3%。而MRSA对克林霉素、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100%耐药,对其他药物表现为多重耐药。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菌株。MRSA菌株的SCCmec基因型以SCCmecⅢ型为主,占71.2%,SCCmecⅣa占10.3%,未检测出PVL基因。结论临床分离的SA中,MRSA耐药率较MSSA高且表现为多重耐药,其SCCmec基因分型主要表现为SCCmecⅢ型,其次是SCCmecⅣa。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该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方法 对临床送检的合格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从各类标本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68株,其中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9株,检出率为35.1%(59/168),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标本主要来源于分泌物51.2%(86/168)、痰液22.0%(37/168)、全血5.4%(9/168)、置管液5.4%(9/168).MRSA分布的科室以神经科(30.5%)、普外泌尿科(22.0%)、骨科(15.2%)、心胸外科(8.5%)、呼吸科(8.5%)多见.对MRSA和非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耐药率为0的抗菌药物有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奎努普汀/达福普汀、呋喃妥因,青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对MRSA的耐药率分别为100%、6.8%,对MSSA的耐药率分别为91.7%、12.8%,其余9种抗菌药物对MRSA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结论 加强耐药菌株的监测,规范临床用药,有利于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毒素基因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对临床收集的7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 mecA 和致病毒素基因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杀白细胞毒素(PVL),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对红霉素耐药和克林霉素敏感的菌株做 D‐试验.结果7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55.4%. MRSA 除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高度耐药,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抗药物的耐药性较轻,两组间的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VL 基因阳性的 MRSA 耐药性与 PVL 基因阴性的 MRSA 比较,两组间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VL 基因阳性的 MSSA 耐药性比不携带 PVL 基因的 MSSA 强,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 TSST‐1基因的 MRSA 除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无耐药菌株外,对其他16种抗菌药物100%耐药. D‐试验阳性菌株占所检菌株的10.8%,占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菌株的88.9%.只有1株 PVL 基因阳性的 MRSA D‐试验阳性.结论MRSA 的耐药性非常严重,表现为对多种抗菌药物同时耐药,并且具有较高的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率;PVL 和 TSST‐1可增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及 MSSA 的耐药性,增加了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难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部分医院临床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趋势。方法对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所属各医院及周边社区医院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及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81株,其中MRSA 81株(28.83%),2007—2009年MRSA分离率分别为33.33%、29.47%、27.71%。不同标本之间MRSA检出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病区之间、年龄组之间MRSA分离率存在明显差异(χ2=3.54~18.47,P〈0.05),但没有性别差异。MRSA对β内酰胺类、克林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χ2=5.91~281.00,P〈0.05、0.01);MRSA与MSSA对氯霉素、复方磺胺甲唑耐药率均较低;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或中介的菌株,MRSA对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均敏感。结论 MRSA分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耐药率仍很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或中介的菌株。  相似文献   

17.
Because of its ability to cause serious and fatal infections, Staphylococcus aureus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feared microorganisms. Methicillin-resistant S. aureus (MRSA) has long been a common pathogen in healthcare facilities, but within the past decade, it has emerged as a problematic pathogen in the community setting as well. The severe consequences of infection heighten the importance of prevention. To analyze the potential applicability of a putative S. aureus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 we tested 714 German methicillin-susceptible S. aureus (MSSA) and MRSA strains for their capsular and surface polysaccharide serotype by slide agglutination with specific antibodies (anti-T5-DT, anti-T8-DT, anti-336-rEPA). The strain serotypes were confirmed by immunodiffusion using lysostaphin-digested cell lysates. Regarding MRSA strains representing 86 unique spa types and thus covering >90% of MRSA spa types registered, 39 (45.3%) were type 5, 36 (41.9%) were type 8, and 11 (12.8%) were type 336.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ype 336 was the second most common serotype among MRSA isolates collected from 10 different laboratories (40 isolates per site) covering university hospitals, general hospitals, and clinics throughout Germany. Type 8-positive strains were more prevalent among isolates recovered from anterior nares of patients who did not subsequently develop S. aureus bacteremia compared with those who became bacteremic with this pathogen. In conclusion, the addition of the newly described type 336 to a capsular polysaccharide-protein conjugate vaccine could extend the coverage substantially and would include virtually all MSSA and MRSA strains currently circulating in Germany.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科室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共3年间临床分离到的MRSA,统计分析MRSA的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3年内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SA)249株,其中MRSA132株。分离出SA的标本中以呼吸道标本为主,占51.5%,其次为分泌物和脓液。检出率较高的科室是外科,占36.9%,其次为呼吸内科和老年科。除万古霉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及呋喃妥因外,MRSA对其余的抗茵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对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均保持在40%以上,而且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MRSA对大部分抗菌药物仍维持较高的耐药率,应定期监测临床标本中分离的MRSA耐药率,合理使用抗茵药物,延缓临床株耐药性的增长,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及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分析结核痛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我院住院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痰、胸水、脓汁、血液标本110例,进行培养、鉴定,以Kirby—Baure(K—B)法进行药敏试验,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07版标准进行判断,以头孢西丁(30μg/片)纸片扩散法筛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ococcus sureus MRSA)。结果11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76株,检出率69.09%。所有分离菌株对万古霉索敏感、对青霉素耐药;阿奇霉素、红霉素、头孢西丁、克林霉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利福平、四环素、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5.71%、82.69%、69.09%、68.57%、65.63%、61.54%、56.00%、55.10%、48.78%、47.06%、35.90%、25.8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株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获得性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容忽视,尤其是MRSA株,可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提示临床应该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耐药监测,发现MRSA株及时隔离,控制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