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比较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胰腺癌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的鉴别能力.方法 对38例胰腺癌、9例肿块型CP、15例正常胰腺行DWI.在x、Y、Z轴3个方向上选择3个不同弥散系数(b=0、500、1 000 s/mm2)进行扫描,共行2次DWI.根据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像测量ADC值.结果 38例胰腺癌平均ADC值为(1.411±0.101)×10m-3mm2/s,9例肿块型CP的平均ADC值为(1.053±0.113)×10-3mm2/s,15例正常胰腺平均ADC值为(1.245±0.112)×10-3mm2/s,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可对胰腺癌与肿块型CP进行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与宫颈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2013-08~2015-01共88例病理确诊为宫颈癌的盆腔MRI资料,其中鳞癌84例、腺癌4例。鳞癌中Ⅰ级16例、Ⅱ级46例、Ⅲ级22例。同时收集88例非经期或绝经期健康女性的盆腔MRI资料,分别比较宫颈癌与正常宫颈ADC值及鳞癌与腺癌ADC值的差异,绘制ROC曲线并利用曲线下面积评价判断标准的价值;分析不同病理级别宫颈癌的ADC值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宫颈癌ADC值(0.842±0.151)10~(-3)mm~2/s,低于正常宫颈(1.387±0.087)10~(-3)mm~2/s;且鳞癌ADC值(0.835±0.149)10~(-3)mm~2/s低于腺癌(0.999±0.083)10~(-3)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DC值对区分宫颈癌与正常宫颈,鳞癌与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991、0.908。Ⅰ、Ⅱ、Ⅲ级鳞癌的ADC值分别为(1.059±0.155)、(0.847±0.043)、(0.680±0.084)10~(-3)mm~2/s,且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的弥散加权成像可以提供形态学以外的信息,不仅有助于诊断宫颈癌,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评估其病理分型与分级,是对常规磁共振检查的一个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胰腺囊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的34例胰腺囊性病变,包括非肿瘤性病变的假性囊肿11例、单纯囊肿5例,肿瘤性病变的浆液性囊腺瘤6例、黏液性囊腺瘤10例、黏液性囊腺癌2例.34例均行常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DWI(b值0,600 s/mm2)扫描,记录病变DWI信号特点,测量病变及毗邻胰腺实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计算病变-胰腺实质ADC值比(ADC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病灶ADC值及ADCR的诊断价值.结果 16例非肿瘤性囊性病变组中2例DWI上呈稍高信号,14例呈等信号,18例肿瘤性囊性病变组中17例呈高或稍高信号,l例呈等信号,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非肿瘤性、肿瘤性囊性病变的ADC值分别为(3.30 ±0.30)×10-3、(2.74±0.34)×10-3mm2/s;ADCR分别为1.85 ±0.20、1.31 ±0.2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ADC值及ADCR诊断胰腺肿瘤性囊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0.04、0.98±0.02.ADC值以3.105×10-3 mm2/s为阈值,诊断肿瘤性囊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1.3%,特异性为94.4%,ADCR值以1.525为阈值,诊断肿瘤性囊性病变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8.9%.结论 DWI在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常规MRI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4.
赵应满  陈峰 《山东医药》2011,51(28):15-17,118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骨髓对比率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脊柱占位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各40例,均进行MRI常规扫描和b值为500 s/mm2的DWI,测量ADC值和骨髓对比率。结果椎体转移瘤病灶的ADC值比正常椎体高(P〈0.05),DWI骨髓对比率高于常规MR增强扫描(P〈0.05)。结论应用DWI的ADC值和骨髓对比率可提高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H1-磁共振波谱(H1-MRS)对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对43例脑胶质瘤患者行DWI检查,分别测定肿瘤实质部分及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及其比值(rADC);测定胶质瘤组织中代谢产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水平及NAA/Cho、NAA/Cr、Cho/Cr值。将结果与术后病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低级别胶质瘤(1~2级)ADC值和rADC值均明显高于高级别胶质瘤(3~4级),P均〈0.01;二者均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767和-0.792,P均〈0.01);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的NAA/Cho、NAA/Cr、Cho/Cr明显低于低级别者(P均〈0.01);NAA/Cho、NAA/Cr值与病理级别呈负相关(r分别为-0.782和-0.712,P均〈0.01);Cho/Cr值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r=0.806,P〈0.01)。结论 ADC值和H1-MRS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胶质瘤术前分级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腺组织3T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可行性及其在胰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3T MR成像仪对20名健康志愿者和47名胰腺肿块患者(胰腺癌21例,肿块型胰腺炎7例,胰腺囊性肿瘤19例)行胰腺常规MRI及两组不同扩散梯度因子(b值,500和1000 mm2/s)DWI检查,测量病灶、病灶旁胰腺DWI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及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 在b=500和1000 mm2/s DWI图像上,正常胰腺实质信号均匀,胰头、体、尾各部分的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胰腺癌、肿块型胰腺炎均显示为高信号,且在b=1000mm2/s的DWI上胰腺癌的相对SI1000值显著高于肿块型胰腺炎(1.238 +0.448比0.371±0.293,P<0.01)。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ADC500和ADC1000均显著低于正常胰腺(P<0.01),且胰腺癌ADC1000显著低于肿块型胰腺炎[(1.087±0.175) mm2/s比(1.279 +0.213) mm2/s,P<0.01]。胰腺囊性病变在b= 500 mm2/s时显示为高信号,在b=1000mm2/s的DWI上表现为低或等低信号,其ADC500和ADC1000均显著高于正常胰腺(P值均<0.01)。结论 3T磁共振胰腺DWI有助于胰腺肿块型病变的鉴别诊断,高b值DWI对胰腺病变定性诊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乙型肝炎相关慢性肝病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程度动态变化的关系,并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作对照分析。方法 对47例慢性肝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6例,肝硬化41例(其中ChildA级14例,ChildB级12例;ChildC级15例)]及10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扩散加权成像(DWI),用不同的b值及b值差计算肝脏表观扩散系数(ADC)。灌注加权成像(PWI)测量肝脏强化参数:到达灌注峰值时间(TP)、血容量分布及肝脏强化曲线最大上升斜率(MSI)。相位对比法(PC)测门静脉血流速度、每分钟流量。所有入选者同时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CⅣ)。结果 (1)DWI:Child C级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ADC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ild A、B级肝硬化组与对照组之间ADC3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慢性乙型肝炎组和Child C级肝硬化组间ADC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WI:Child A、B、C级肝硬化较对照组TP明显延长(P值均〈0.01)。肝脏MSI比较,对照组明显大于Child A、B、C级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3)Child A、B、C级肝硬化组门静脉血流速度较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4)Child A、B、C级肝硬化组HA较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Child A、B.C级肝硬化组LN也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P值均〈0.01;Child A,B、C级肝硬化组PCⅢ指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值均〈0.01。结论 功能磁共振成像指标能反映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动态变化,对肝硬化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表观扩散系数(ADC)随胰腺形态学变化的特征.方法 对393例胰腺正常的志愿者行上腹部横断面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SSEP-DWI,扩散敏感因子值为0,500 s/mm2).依据DWI计算出相应的ADC图,测量胰腺头、颈、体及尾部ADC.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93例正常胰腺头、颈、体及尾部ADC平均值分别为(1.52±0.29)×10-3、(1.64±0.34) ×10-3、(1.67 ±0.35)×10-3、(1.58±0.31)×10-3 mm2/s. Kruskal-Wallis 检验结果表明,胰腺不同部位AD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8748,P<0.0001);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显示,胰腺头与颈部、头与体部、头与尾部、颈与尾部和体与尾部的ADC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1、<0.0001、0.0008、0.0062、<0.0001),而颈与体部AD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1).结论 正常胰腺ADC随胰腺形态结构不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特征可为DWI及ADC在胰腺疾病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放射性肝损伤( RILI)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肝细胞癌患者90例,在接受放射治疗后,经超声引导下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RILI患者47例。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急性RILI 14例,亚急性期17例和慢性16例。常规行MRI检查。结果 放射性肝损伤患者MRI上表现为与放射治疗区域一致的斑片状异常信号区,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DWI序列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中等水平斑片样强化;急性期RIL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为(85.32±8.41)×10-6mm-2/s,显著低于亚急性期的(88.44±9.32)×10-6mm-2/s或慢性期的(101.28±10.01)×10-6mm-2/s,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能够协助诊断RILI的发生,其ADC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RILI病理学改变,结合照射剂量和患者病情可能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估宫颈癌放疗疗效和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该院进行化疗的宫颈癌患者35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在该院接受盆腔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非宫颈癌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进行MRI、DWI检查,并将检查图像进行处理后,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两组ADC值,分析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疗效患者的ADC差异。结果 DWI检查发现,对照组可见清晰3层结构,平均ADC值为[(1.60±0.26)×10~(-3)]mm~2/s;观察组病灶处呈现高信号,平均ADC值为[(0.86±0.17)×10~(-3)]mm~2/s,观察组平均AD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腺癌与鳞癌患者(P>0.05);低分化肿瘤患者ADC值显著低于中、高分化肿瘤患者(P<0.05);不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患者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放疗结束后,依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完全缓解(CR)19例,部分缓解(PR)16例;放疗前CR与PR患者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CR与PR患者ADC值均高于放疗前,且CR组高于PR组(P<0.05)。结论 DWI可以准确地反映宫颈癌的组织特点,ADC值可以客观评价宫颈癌恶性程度和放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胰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7例神经内分泌肿瘤及16例胰腺癌患者的DWI检查结果(弥散敏感因子b值取0和800 s/mm2),在ADC图上测量肿瘤的最小ADC值,采取非参数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硬化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 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变化与肝硬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54例肝硬化患者及48例正常肝脏行扩散加权成像,并测量ADC值,DW I序列所选用弥散敏感度(b值)分别为(0,400,600,800)s/mm2。在b1和b2(ADC1)、b1和b3(ADC2)及b1和b4(ADC3)计算肝脏ADC值。结果肝硬化平均ADC1、ADC2、ADC3均显著低于正常肝脏(P〈0.05);Ch ild A、B、C各级肝硬化与正常肝脏相比,ADC值均明显降低(P〈0.05);ADC值随肝硬化程度的加重而降低(P〈0.05);各组ADC值随b值增大而降低(P〈0.05);b值为600 s/mm2、800 s/mm2时,认为(1.30×10-3)s/mm2可能为正常肝脏与肝硬化的分界点,低于此值即可考虑为肝硬化。结论DW I-ADC值的测定可辅助临床诊断早期肝硬化并反映肝硬化的动态变化,是评价肝硬化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HDx1.5TMRI扫描仪对100例临床诊断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及3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行轴位屏气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扩散敏感系数b值选用800mm^2/s),比较2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对照组与肝硬化组肝脏ADC值分别为(1.842±0.173)和(1.380±0.137)×10^-3mm^2/s,后者低于前者,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肝脏ADC值下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望成为无创肝硬化诊断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 3.0T Signal EXCITE超导型磁共振扫描系统对65例共68个病灶患者行DWI,并分析病灶信号特征。肝囊肿13个病灶,肝血管瘤12个病灶,炎性假瘤4个病灶,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5个病灶;肝细胞癌13个病灶,转移瘤21个病灶。应用弥散敏感系数b值0、500、1000 s/mm2的图像拟合出ADC图并测量ADC值。结果肝囊肿、血管瘤、炎性假瘤、FNH、肝细胞癌、转移瘤平均ADC值(×10-3mm2/s)分别为3.34±0.45、2.07±0.35、1.59±0.16、1.50±0.18、1.25±0.31、1.04±0.20;肝囊肿、血管瘤与其它病灶平均ADC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值的增加,肝囊肿信号衰减最明显,肝细胞癌、转移瘤信号衰减不明显。结论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其定量ADC值对肝脏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MR I)扩散加权成像(DW I)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疗效的影像评估及指导价值。方法搜集30例行TACE治疗的巨块型肝癌患者,于术前24~48 h、术后24~48 h、14~16 d及30~32 d(二次TACE术前)行MR I平扫、增强及DW I扫描,b值选300、600及800 s/mm2,比较不同时间段瘤区组织的平均表现扩散示数(ADC)值的变化并观察同期肿瘤MR I信号变化。结果术后各组肝癌组织的ADC值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14~16 d病变ADC值最高,是肿瘤细胞液化、坏死高峰期。术后30~32 d ADC值下降,与二次TACE对比,肿瘤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复发。二次TACE发现病变18处,MR I平扫及增强诊断相符率85.7%。DW I诊断相符率94.7%。不同b值图像分析,b值选600 s/mm2时,图像较清晰,病变敏感性高。结论核磁功能成像DW I对肝癌TACE术后肿瘤细胞残存、复发具有高敏感性、特异性,可有效评估肝癌TACE术后疗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以及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观察和分析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92例,另选健康人100例,使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显像仪检测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PVVmean)、肝动脉搏动指数(HAPI)、肝动脉阻力指数(HARI);同时进行FibroScan检测,检测结果以肝硬度(LSM)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肝硬化患者HAPI、HARI和LSM分别为1.56±0.24、0.73±0.05和25.38±7.73 kP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36±0.14、0.65±0.07和7.8±3.6kPa,t值分别为8.980、10.158、26.478,P值均0.05);而肝硬化患者PVVmean为(14.43±1.86)cm/s,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7.35±0.56)cm/s(t=20.076,P0.05)。LSM与肝硬化患者HAPI和HARI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9、0.66,P值均0.001,与PVVmean呈负相关(r=-0.64,P0.001)。结论利用FibroScan测量肝脏硬度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检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肝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判断肝硬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围妊娠期小鼠胰岛β/α细胞量、细胞增殖、Survivin表达变化以及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株INS-1干扰Survivin表达后催乳素刺激细胞增殖的变化,探讨Survivin与妊娠期胰岛细胞扩增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57 BL/6雌性小鼠非妊娠对照组(NP)和妊娠10.5、14.5、18.5 d(P10.5、P14.5、P18.5)、产后4、8 d(AP4、AP8)(每组各25只)胰岛β/α细胞量的变化.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纯化小鼠胰岛,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脂质体转染siRNA方法干扰INS-1细胞Survivin的表达,催乳素刺激后检测细胞周期.多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 妊娠期胰岛β/α细胞量均显著增加,高峰在P18.5,与NP组相比,β细胞量增长2.1倍(3.84±0.38比1.81 ±0.09,t =4.75,P<0.05),α细胞量增长1.6倍(0.92±0.13比0.56 ±0.08,t =2.69,P<0.05),至AP8恢复至NP水平.妊娠期小鼠胰岛细胞增殖显著增加,高峰在P14.5,与NP组相比,增殖指数增长2.7倍(23.07±1.88比7.72±1.12,t=10.89,P<0.05),产后恢复正常.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在妊娠期明显增高,高峰在P14.5,与NP组相比,增长6.7倍(6.69±1.61比1.00 ±0.00,t =4.57,P<0.05),产后恢复正常.P10.5时Survivin蛋白开始表达,高峰在P14.5,与P10.5相比增长3.6倍(3.63±0.26比1.00±0.00,t=9.98,P<0.05),P18.5时表达逐渐下降,P20.5时表达消失.催乳素可显著刺激INS-1细胞增殖,而siRNA干扰INS-1细胞Survivin表达后,细胞增殖受阻.结论 妊娠期小鼠胰岛细胞出现明显扩增,并伴有Survivin的动态表达.Survivin介导催乳素刺激的胰岛β细胞扩增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