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病历摘要杨××,男,27岁,煤矿工人,住院号:142551。1977年秋从事井下采煤,环境潮湿。喜吸姻。2年后出现右下肢发冷,足趾发紫,间歇性跛行。1981年冬右中趾发黑,疼痛增剧,夜间尤甚,常彻夜不眠,抱足而坐。曾在当地医院用中药及静滴654-2等治疗,疼痛略有缓解而发黑部位增大。1982年5月28日来我院矫形外科门诊,诊断为"脉管炎",后转中医科收住院治疗。检查:右小腿肌肉萎缩,右足皮色紫暗,皮肤温度减低,第3趾焦黑坏死,远端1/5已脱落,近端与足背结合部有少量脓性分泌物,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两侧桡动脉弦细稍数,舌质暗淡,苔薄白花剥。化验:Hb 16g,WBC 15400,N 80%,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坏死期。治疗经过第一阶段(1982年5月28日起,约一月),证属气阴两虚、瘀阻脉络、郁久化热。拟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热解毒为法。中药以顾步汤加减:黄芪24g 当归12g 元参20g 石斛10g 丹参15g 牛膝12g 鸡血藤15g 忍冬藤40g 乳没各9g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坏死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00例,取得良好效果。治疗前后部分患者经纤维蛋白原和体外血栓检测对比,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体外血栓各值明显下降(P<0.05~0.001);大部分患者溃疡及坏疽创面顺利愈合,截肢率为9.94%,截肢平面下降。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栗清亮 《光明中医》2015,30(2):343-34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6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降纤酶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一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及血流图指标,随访1年对比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3%优于对照组的88.89%,观察组血流速度、血流量、血管阻力指数等血流图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3.79%低于对照组的13.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可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复发,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胶体致残率很高的周围血管性疾病,由于病因不明,尚无特效疗法。笔者运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3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中,男23例,女9例;年龄20~56岁,以20~40岁多见;有吸烟受凉史24例,无诱因8例;发病部位均在两足部,为单侧  相似文献   

7.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对人们身体健康危害极大,致经很高,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20例,取得一定效果,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本病简称脉管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全身性疾病,以四肢血管表现为主,最后导致肢体坏死。各地均有发生,多见于北方男性青壮年,病因不明。《内经》中记载:“发于足指,名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西方医学家于1878年才对本病作了描述。国外本病高位截肢率15—28%。国内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高位截肢率为2.5—9.5%。典型病例例1张某,男,27岁,农民。1983年3月13日入院,1982年秋足发凉麻木疼痛,冬末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方法。方法:选择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前列地尔、口服西洛他唑。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制剂三七总苷及灯盏细辛静滴、中药方剂口服治疗,1个疗程为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药联合中药制剂静滴及内服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佳,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0.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叫“脱疽”,是劳动人民一种常见病,病人极为痛苦。其病变是动、静脉都相继被侵犯、进行缓慢、周期性加剧的疾病。多发生青壮年男性,严重威胁病人身体健康和影响生产。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的伟大教导,从1969年以来,开展了对本病的治疗和研究。共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617例,现仅就住院患者3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1988年2月~1989年12月中西医结合治疗I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0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00例中,男99例,女1例;其中左足45例,右足51例,左手1例,右手3例;年龄21岁~30岁者23例,31岁~40岁者31  相似文献   

12.
任青松 《光明中医》2016,(14):2003-200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19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愈115例(58.67%),显效51例(26.02%),好转10例(5.10%),无效20例(10.21%)。196例总有效率为89.7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能快速控制病情,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截肢率。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thromboangiitisobliterans ,TAO )系一种非动脉硬化性、阶段性炎症、阻塞性周围血管疾病之一 ,其病因尚未明确。我们自 1998年 12月~ 2 0 0 2年 1月对 3 60例TAO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和股动脉注射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8例湖北省长阳县中医医院(443500)霍锡坚【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8例,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龄最小17岁,最...  相似文献   

15.
1992年以来,本人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收集病例42例,其中男38例,女4例;年龄38~50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最短30d,最长5a;病变部位左下肢28例,右下肢14例;I期22例,Ⅱ期15例,Ⅲ期5例。 诊断标准:①肢端发凉,怕冷,麻木,酸痛,间歇性跛行,最后发展到静息痛,以夜间为甚;②肢端皮肤紫红色或苍白,足背动脉博动减弱或消失,重者出现溃疡或坏疽;③肢体位置试验阳性。2 治疗方法2.1 中药治疗:①I期为局部缺血期,主要表现为患肢发凉,足部小腿酸痛,间歇性跛行。治疗以驱风利湿,活血通络为主,方用羌活独活汤加减。处方:独活10g,桑寄生10g,桂枝10  相似文献   

16.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和慢性闭塞性免疫性的外科常见病。以往单用中药或西药治疗,疗效欠佳,且易复发。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共治患者37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37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7例;年龄最小的对岁,最大的81岁,平均年龄42周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达7年。绝大多数患者为病情反复发作,夜间静息性疼痛和间歇性破行及肢体末梢发凉,严重者形成溃疡和坏疽。西医将本病分为缺血期,营养障碍期,坏疽期。37例患者中,I期间例,11期匕例,Ill期5例。【治疗…  相似文献   

17.
<正> 自1981年以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90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0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89例,女性1例;发病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45岁,21~40岁80例,41~45岁9例,20岁以下1例;冬季发病72例,秋季12例,夏季6例;有长期吸烟嗜好者80例,寒冻史者72例,外伤史者8例,精神刺激诱发者10例。治疗方法一、辨证分型 1、阴寒型:温经散寒、和营通络。制附片15g(先煎),麻黄9g,熟地30g,干姜10g,白芥子12g,鸡血藤30g,川芎15g,桂枝10g,白芍30g,炙甘草6g,川牛膝30g。 2、血淤型:活血化淤、疏通经络。丹参30g,  相似文献   

18.
<正> 自1983年来,我们运用自拟行气通栓汤内服合普鲁卡因静脉滴注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患者,41岁,干部,因左侧肢体发凉2^ 个月,加重伴左足疼痛、行走困难0.5个月于2004年3月18日来诊。患者自诉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左侧上、下肢发凉,遇热即缓解.活动无受限。0.5个月前外出游玩行走时不慎碰在石头上,擦伤左足,无名趾和小趾上有一花生米大小和一豌豆大小的皮损,皮损处有少量白色脓性分泌物溢出,左下肢发凉、左足疼痛加重,行走十分困难,走路、受凉及吸烟时左足疼痛甚,  相似文献   

20.
付革新  孙立新 《河北中医》2000,22(8):623-62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和闭塞性疾病 ,主要侵袭下肢中、小动脉。我国北方较南方多见。男性青壮年为高发人群。1 990~ 1 998年 ,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4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40例均符合文献 [1 ]中诊断标准 ,男 31例 ,女 1 9例 ;年龄 30~ 40岁 1 4例 ,40~ 50岁 1 1例 ,50~ 60岁 9例 ,≥ 60岁 6例 ;病程最长 6年 ,最短 3个月 ,平均 2年 6个月 ;40例患者病变均在下肢 ,双下肢同时患病者 1 2例 ,单侧下肢患病者2 8例。2 治疗方法2 .1 中药2 .1 .1 基本方 金银花 3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