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奥曲肽 (Outreotide)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 96例 ,随机分为两组 :( 1)治疗组 :5 8例 ;( 2 )对照组 :38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奥曲肽皮下注射 ,对照组加用洛赛克加 5 %葡萄糖静脉推注 ,两组疗程均为 7~ 10d ,并观察两组病人术后 1周内平均每日消化液引流量以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 1周内平均每日消化液引流量 :治疗组 :胰液 ( 5 3± 8)ml,胆汁 ( 172± 2 7)ml,胃液 ( 2 12± 39)ml;对照组 :胰液 ( 2 6 8± 4 6 )ml,胆汁 ( 385± 5 2 )ml,胃液 ( 318± 6 0 )ml,两组相比较 ,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组为 14 % ( 8/ 5 8) ,对照组为37% ( 14 / 38) ,两组相比较 ,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术后胰瘘 :治疗组为 3例 (占 5 .2 % ) ,对照组为 7例 (占 18.4 % ) ,两组相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死亡 5例 :其中治疗组 1例 ,对照组 4例。结论 奥曲肽可明显减少消化液的分泌量 ,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或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复方皂矾丸治疗食道癌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复方皂矾丸对食道癌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 :食道癌化疗的 5 6例中 ,治疗组2 9例服用复方皂矾丸 ,对照组 2 7例未服任何升白细胞药 ,观察两组白细胞在化疗前及化疗后第 3天、第 6天、第 14天、第 2 1天的变化情况 ,并进行t检验 ,分析结果。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化疗前 1天 ,白细胞均值 6 5 3± 1 43与 6 49±1 41无差异 ,而化疗开始后第 3天、第 6天、第 14天、第 2 1天 ,白细胞均值分别为 4 3 5± 0 76与 3 77± 0 71,4 0 2±0 45与 3 5 2± 0 5 1,5 3 2± 0 68与 4 2 3± 0 5 3 ,5 7± 0 78与 4 5 2± 0 47,P <0 .0 1及P <0 .0 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复方皂矾丸对骨髓造血系统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输血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输血在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将 38例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 2 0例 ,以洗胃、静注阿托品及胆碱脂酶复活剂等综合治疗 ;治疗组 2 8例 ,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输血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 10 0 %和 6 5 %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的住院天数 (9 2± 1 1)显著短于对照组的住院天数 (11 2± 1 4,P <0 0 1) ;治疗组的阿托品用量 (4 85 0± 5 0 1mg)明显少于对照组 (6 6 7 5± 6 1 2mg ,P <0 0 1)。结论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输血能显著提高对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救治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祁从锁  罗秀娟 《安徽医学》2004,25(5):423-424
目的 探讨提高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 (AOPP)抢救成功率的新方法。方法 将我院近六年收治的 116例AOPP患者分为 2组 :新法治疗组采用 :( 1)在抢救程序方面 ,注射解毒剂、拮抗剂和清除毒物同时进行 ;( 2 )饭后服药 ,一次性洗胃不彻底者 ,保留胃管反复洗胃 ;( 3 )病人进入中毒病房全程监护的新方案给予处理治疗。对照组按先一次性清洁洗胃后注射解毒剂及收住普通病房的常规方法处理及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出现时间及阿托品总量分别为 12 .0± 2 .0分钟、3 2 .0± 5 .0分钟和 42 2 .6± 3 10 .4mg、464± 3 45 .5mg ;反跳例数及死亡数分别为 4例、11例及 1例( 1.14 % ) ,5例 ( 10 .9% ) (P <0 .0 1)。结论 综合改良法对提高AOPP的抢救成功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宝西  王茂贵 《医学争鸣》2003,24(5):472-474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症与营养不良患儿胃动力学状态 .方法 :以牛奶作为胃液体试验餐 ,采用实时超声测定液体胃排空 .结果 :单纯性肥胖症、营养不良患儿及健康儿液体试验餐 12 0min后胃内残留率分别为 (7.4± 4 .0 ) % ,(2 3.4±5 .6 ) %和 (14 .2± 10 .5 ) % (单纯性肥胖症与营养不良患儿相比 ,P <0 .0 5 ) ;其 10 0 %胃排空所需时间分别为 (14 7± 2 8) ,(176± 18)和 (16 9± 4 7)min(营养不良患儿较肥胖患儿和正常对照胃排空时间明显延长P <0 .0 5 ) ;试餐后 6 0min各组胃体蠕动频率和胃窦收缩频率 (次·min-1)分别为 4 .2± 0 .6和 4 .6± 0 .6 ;2 .5± 0 .3和 2 .7± 0 .4及 3.8± 0 .6和 3.7± 0 .9.单纯性肥胖症空腹胃动素水平 (4 4 3± 83)ng·L-1明显高于营养不良患儿 (2 19± 6 6 )ng·L-1,P <0 .0 5 .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胃液体排空明显加快 ;营养不良患儿胃液体排空延迟  相似文献   

6.
卡托普利抗肝纤维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探讨卡托普利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及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 4 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A、实验对照组B、卡托普利预防组、卡托普利治疗组 ,采用混合损害因素构建肝纤维化模型 ;行HE染色和VG胶原染色 ,判断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肝组织TGF - β1、α-SMA的表达。结果 :卡托普利预防组、治疗组的大鼠肝细胞坏死、脂肪变性、炎性细胞漫润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等较实验对照组明显减轻 ;实验对照组A平均肝纤维化积分值为 2 .17± 0 .75、卡托普利预防组为 1.33±0 .5 2 ;实验对照组B为 2 .86± 0 .6 9、治疗组为 1.6 7± 0 .82 ,两者比较均P <0 .0 5。实验对照组A、卡托普利预防组α-SMA阳性表达细胞数分别为 72± 8.1/视野、31± 5 .5 /视野 ;实验对照组B、治疗组分别为 110± 8.6 /视野、6 7± 4 .3/视野 ,两者比较均P <0 .0 0 1。实验对照组A、卡托普利预防组TGF - β1阳性表达面积比分别为 3.15± 0 .5 3%、2 .2 4± 0 .2 6 % ,两者比较P <0 .0 5 ;实验对照组B、治疗组分别为 4 .77± 0 .4 4 %、3.5 8±0 .4 9% ,两者比较P <0 .0 0 1。各组大鼠肝组织中α -SM阳性细胞数与TGF - β1阳性表达面积比呈正相关 (r=0 .86 7,P =0 .0 0 7)。结论 :各组大鼠  相似文献   

7.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巍  朱艳  何世荣  王百龄 《安徽医学》2004,25(6):482-483
目的 评价苦参素抗病毒、保护肝细胞、抗肝纤维化及调节免疫作用。方法  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苦参素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前后均测定患者的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 ,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 3 7.1%和 6.7% (χ2 =6.85 ,P <0 .0 1) ,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 5 1.4%和 10 .0 % ,(χ2 =10 .88,P <0 .0 1) ,HBeAg/抗 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 2 5 .7%与 3 .3 % (χ2 =4.64 ,P <0 .0 5 ) ,治疗组和对照组ALT分别为 81.43± 41.3 8U/L和 12 0 .3 1± 60 .3 4U/L(t =3 .61,P <0 .0 1) ,ALB分别为 3 6.3 4± 5 .2 4g/L和 3 2 .46± 4.2 4g/L(t=2 .0 9,P <0 .0 5 ) ,治疗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下降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苦参素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可靠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纳洛酮与地塞米松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性休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天君  邓慧琳 《四川医学》2004,25(8):903-904
目的 研究纳洛酮和地塞米松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原发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将 110例原发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5 6例予以纳洛酮 0 .8~ 1.2mg、静脉缓慢注射 ,之后 1.2~ 1.6mg加入 2 5 0ml液体中滴注 ,每分钟 2 0~ 3 0滴 ;地塞米松 2 0mg、静脉注射。对照组 5 4例予以阿拉明 2 0~ 3 0mg与多巴胺 40~ 60mg加入2 5 0ml液体中滴入 ,每分钟 15~ 3 0滴。结果 治疗后 1h休克纠正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 89 2 9% ( 5 0 /5 6)和 68.5 2 %( 3 7/5 4) ,P <0 0 0 5 ;越过少尿期率分别为 14 .2 9% ( 8/5 6)与 3 .70 % ( 2 /5 4) ,P <0 0 5 ;肾功能恢复正常天数分别为 12 .96±1.76天和 14 .75± 1.92天 ,P <0 0 0 1;病死率分别为 3 .5 7% ( 2 /5 6)和 12 .96% ( 7/5 4) ,P <0 0 5。结论 纳洛酮与地塞米松治疗HFRS原发性休克疗效明显优于阿拉明与多巴胺  相似文献   

9.
经内镜鼻胰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初步总结经内镜鼻胰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应用的疗效。 方法 :自 1998年 3月以来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常规非手术监测治疗的同时 ,随机床旁行经内镜置放鼻胰管引流 14例。其中明确合并胆结石 8例。观察每天胰管引流量和入院后第 5天在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血糖、血钙、动脉氧分压和血、尿淀粉酶的变化 ,并与第 1天比较 ,记录治疗结果和住院时间。 结果 :经鼻胰管引流时间为 (7.3± 4 .0 )天 ,前 5天的胰液引流量分别为每天 (2 36 .4± 176 .6 )、(2 87.1± 16 4 .7)、(2 84 .6± 2 16 .4 )、(435 .0± 35 7.8)ml和 (377.8± 2 2 3.8)ml。入院后第 1天和第 5天的体温为 (38.2± 0 .6 )和 (37.2± 0 .8)℃ (P <0 .0 1)、心率为 (10 2 .3± 17.0 )和 (82 .9± 14 .5 )次 /min(P <0 .0 1) ,白细胞计数为 (14 .6± 4 .2 )和 (10 .1± 5 .4 )× 10 9/L(P <0 .0 5 ) ,血糖为 (10 .0± 4 .9)和 (8.6± 3.3)mmol/L(P >0 .0 5 ) ,血钙为 (2 .1± 0 .2 )和 (2 .2± 0 .2 )mmol/L(P >0 .0 5 ) 动脉氧分压为 (78.0± 16 .3)和 (113.0± 4 1.6 )mmHg(P <0 .0 1) ,血淀粉酶为 (6 95 .7± 4 4 5 .2 )和 (82 .6± 4 7.1)U/L(P <0 .0 1) ,尿淀粉酶为 (3174 .1± 2 5 4 2 .5 )和(2 86 .8± 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洛赛克和凝血酶联合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是否优于雷尼替丁加立止血联合用药。方法 :对 89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 ,使用洛赛克 +凝血酶联合治疗作为治疗组 ,并与同期收治的 88例患者联合使用雷尼替丁 +立止血 (对照组 )进行随机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显效 46.0 % (4 1/89) ,总有效率93 .2 6%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 2 5 .0 % (2 2 /88)和 64 .77% (P <0 .0 1) ;治疗组止血天数 ( x±s) 1.82± 1.2 5天 ,短于对照组的 2 .74± 1.67天 (P <0 .0 1) ;治疗组住院天数 ( x±s) 8.63± 4.82天 ,短于对照组的 11.0± 5 .95天 (P <0 .0 1) ;治疗组所需输血量 ( x±s) 2 98.85± 2 78.3 4ml,少于对照组的 43 5 .94± 43 8.80 (P <0 .0 5 )。 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与凝血酶联合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具有疗效优越、止血及时、可减少输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疗效等优点 ,有较高的疗效价格比 ,优于对照组雷尼替丁 +立止血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管注入解磷啶及甘露醇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及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洗胃、阿托品化、解磷啶注射、补液、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于洗胃管中注入解磷啶(或氯磷啶)及甘露醇,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阿托品用量、反跳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而达阿托品化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病死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及早于洗胃管中注入解磷啶(或氯磷啶)及甘露醇,可明显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留置胃管间断洗胃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8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两组,留置胃管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留置胃管组患者的阿托品中毒率和农药中毒反跳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胃管间断洗胃能排除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体内的残留农药,减少毒素的再吸收,有助于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院前洗胃救治偏远农村地区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4例偏远农村地区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院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2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院前组现场就地洗胃,对照组返院后洗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院前组并发症、阿托品用量、氯磷定用量、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院前洗胃救治偏远农村地区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20mL,每日1次。观察两组患者的神志清醒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中间综合征发生率、治愈率以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神志清醒时间、ChE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或P0.05)。治疗组治愈率为88.1%(37/42)高于对照组的69.0%(29/42)(P0.05)。中间综合征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醒脑静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8月来我院人院治疗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53例,以患者的中毒程度为依据进行分组,其中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分别有患者37、61、55例。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各组患者中的MCP-1具有明显较高的含量,CHE较低;与轻度中毒组比较,重度组及中度组的MCP-1均具有明显较高的含量,CHE较低;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明显具有较高的MCP-1含量,CHE较低;且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P-1含量与血清CHE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的MCP-1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对其MCP-1含量进行检测,能够使疾病的病情及其预后得到反映,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病情越重,中毒程度越深,其MCP-1含量越高,并且与胆碱酯酶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不同洗胃法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洗胃法和改良式洗胃法的疗效进行分析对比观察。结果:改良前后的洗胃法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采用改良式洗胃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8例,分为灌注流组(HP组)和非灌流组(非HP组),非HP组按常规予积极洗胃,导泻,催吐,并予阿托品及解磷定治疗。HP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治疗。观察全部病例的服用量,首诊时间,初诊时胆碱酯酶(CHE)活力和死亡率,存活病例的CHE恢复时间,达阿托品化的时间,阿托品化的阿托品用量,病程中阿托品的总量及中间综合征(IMS)发生率。结果HP组CHE恢复时间,达阿托品化的时间,达阿托品化的阿托品用量,病程中阿托品的总量,病死率均显著低于非HP组(P〈0.05或P〈0.001)。2组间中间综合征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以适量阿托品联合突击剂量复能剂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几年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处理的临床资料,在给予清除毒物的基础上,以常规剂量阿托品联合氯磷定解毒治疗为对照组,以适量阿托品联合突击剂量氯磷定解毒治疗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阿托品中毒(P<0.01)、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适量阿托品联合突击剂量复能剂是提高救治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38l例符合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12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24h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TNF-、IL-1、IFN-、IL-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治疗6 h,治疗组TNF-、IL-1水平较对照组低(均<0.01),IFN-、IL-4水平亦较对照组低(均<0.05);治疗24 h,治疗组TNF-、IL-1水平较对照组低(均<0.05)。结论血液灌流可通过对炎症介质的清除作用,起到有效防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急性农药中毒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2月-2012年12月间我院100例急性农药中毒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每隔2h行胃液潜血实验,并记录潜血转阴时间。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胃液潜血转阴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急性农药中毒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减少患者胃液潜血转阴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