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血管病人的日常生活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它牵涉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工作、旅行、运动、性生活等.迄今为止,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资料还十分有限.开展这方面的系统研究,尤其是大规模临床试验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病人的日常生活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它牵涉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工作、旅行、运动、性生活等.迄今为止,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资料还十分有限.开展这方面的系统研究,尤其是大规模临床试验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综合性医院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病人情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的首发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卒中病人 80例 ,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 (每组 40例 ) ,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综合康复治疗 ,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两组病人治疗前及出院时心理状况评估采用SCL -90量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结果 :经治疗后出院时康复组SCL -90量表各症状因子分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P <0 .0 5~ 0 .0 1) ,对照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等也有明显的改善 (P <0 .0 5 ) ;康复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等症状改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 <0 .0 5 )。两组病人Barthel指数均有所改善 (P <0 .0 5~ 0 .0 1) ,康复组比对照组改善尤为突出。结论 :急性脑卒中病人早期进行综合康复治疗 ,可进一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不同康复治疗阶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水平,为临床康复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脑卒中患者90例,常规按照脑血管病康复治疗规范进行康复治疗,分别于入选时、第1月末、第3月末和第6月末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 (1)大便控制与小便控制功能在第1次访视与第2~4次访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第2~4次访视之间变化不明显(P>0.05);(2)除大便控制与小便控制外,改良Barthel指数各项目各次访视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第4次访视时,大便控制、小便控制、修饰和吃饭项恢复较好(百分比值>80%),用厕、转移、行走、穿衣和上下楼梯项恢复尚可(百分比值居于60%~80%之间),而洗澡项恢复较差(百分比值<60%).结论 脑卒中患者大小便控制功能早期即可基本恢复,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其余项目在半年的访视期内均可以持续恢复,但需重点关注洗澡、用厕、转移、行走、穿衣和上下楼梯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规范化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和脑出血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转归的影响。方法发病4周内的脑梗死(56例)和脑出血(22例)偏瘫患者共78例。按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分成脑梗死康复组(28例)、脑梗死对照组(28例)、脑出血康复组(12例)和脑出血对照组(10例)。对照组接受一般临床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4组患者分别在入组时、发病后第1及第3个月末以简式Fugl-Meyer评定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估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估ADL,并进行比较。结果①脑梗死康复组及对照组在入院时下肢FMA均为0-22分,1个月末时分别为2-22分和0-22分(P=0.039);3个月末康复组的上、下肢FMA分别为2~54分和8-22分,对照组分别为3-54分和3-22分(P上肢=0.014,P下肢=0.002)。脑出血康复组的上、下肢FM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脑梗死康复组1个月末的小便控制、床-椅转移及穿衣能力分别为5-10、0~15和0~10分,对照组均为0-10分(P小便控制=0.044,P转移=0.046,P穿衣=0.005);3个月末康复组小便控制、进食、用厕、床-椅转移、步行、穿衣及上下楼梯能力,分别为10-10、5-10、0~10、0-15、0~15、0~10和0-10分,对照组分别为0-10、5-10、0-10、0~15、0~15、0-10和0~10分(P小便控制=0.040,P进食=0.034,P用厕=0.001,P转移=0.000,P步行=0.000,P穿表衣0.000,P上下楼梯=0.001)。脑出血康复组和对照组3个月末的修饰能力均为0-5分,P=0.013,其他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化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卒中偏瘫患者的大部分运动功能及ADL,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具有相似的ADL康复转归。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征[1],幸存者中75%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2],生活不能自理者高达42.7%[3],该病所致功能障碍带给社会和家庭巨大负担,带给病人巨大痛苦,治疗重点从急性病痛逐步向各种功能障碍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方向转移。采取积极的康复训练措施,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将有很大程度提高,现将我科2008年1月—2011年4月252例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康复训练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常模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就高血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测定“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的常模,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地跨全国各大区的20个城市28所医院的7937名对象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建立全国常模,并比较性别、年龄、运动、心理状态、教育、家庭以及医疗条件所致的差异。结果:(1)正常人平均得分(常模)为(95.74±23.21)分;(2)高血压患者平均得分为(73.75±23.62).高血压Ⅲ期患者生活质量(69.06±21.78)明显低于其他患者(P〈0.01);(3)冠心病患者的平均得分为(64.67±20.59),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55.37±18.62)最差(P〈0.01);(4)CHF患者的的平均得分为(40.36±17.24),显著低于高血压和和冠心病患者(P〈0.01);(5)影响因素:①性别、年龄:所有人的总体得分为(71.41±27.8)分,男性得分非常显著高于女性(P=0.000);正常人随着年龄增加,得分逐渐减少(P〈0.05),除≥70岁组,其他各年龄组男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得分(P〈0.05);②运动:参加运动者的得分(72.64±21.87)非常显著高于未参加运动者(66.91±23.13),P=0.000;③心理:心理健康者的得分(70.13±25.66)非常显著高于心理有障碍者(68.91±20.44),P=0.001;④其他:受教育程度越高,得分越高;家庭成员为1个人的得分明显低于2人组和3人及以上组的得分;自费患者的得分低于医保或公费患者的得分(P〈0.05~0.001)。结论:本研究样本量大,数据可靠;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能反映年龄、性别、运动、心理、家庭、受教育程度、医疗条件和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条目简短明了,可操作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背景:2008年就我会制定的"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与常用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600例高血压、冠心病、心衰患者进行了比较调查,结果与SF-36的信度(Cronbach′α=0.76)相比,CQQC的信度更好(Cronbach’α=0.91),二者的效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0.674,P〈0.01)。目的:公布CQQC,报告CQQC测定的正常人,高血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常模,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地跨全国各大区的20个城市29所医院的,包括正常人,高血压、冠心病、心衰患者的8267名对象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试,建立全国常模,并比较性别、年龄、运动、心理状态、教育、家庭以及医疗条件所致的影响。结果:这次CQQC常模测定:(1)正常人平均得分为(93.93±26.53)分;(2)高血压患者平均得分为(76.61±25.84),高血压3级患者生活质量(68.15±21.85)得分,明显低于其他级患者(P〈0.01);(3)冠心病患者的平均得分为(63.46±21.4),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55.38±18.68)最差(P〈0.01);(4)CHF患者的的平均得分为(40.51±17.16),显著低于高血压和和冠心病患者(P〈0.01);(5)影响因素:①性别、年龄:所有人的总体得分为(71.19±27.66)分,男性得分非常显著高于女性(P〈0.001),正常人生活质量男性得分(96.54±28.15),显著多于女性(89.99±23.35),P〈0.001;正常人随着年龄增加,得分逐渐减少(P〈0.001),除≥70岁组,其他各年龄组男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P〈0.05~〈0.001);高血压、冠心病、心衰三组除部分亚组(如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3级,隐匿性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外,男性得分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0.001);②运动:参加运动者的得分(78.72±25.49)非常显著高于未参加运动者(60.78±27.16,P〈0.001);③心理:心理健康者的得分(86.53±23.22)非常显著高于心理有障碍者(52.64±20.26,P〈0.001);④其他:受教育程度越高,得分越高;家庭成员为1个人的得分明显低于2人和≥3人家庭的得分(P〈0.001)。结论:本研究样本量大,数据可靠;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能反映年龄、性别、疾病、运动、心理、家庭、受教育程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条目简短明了,可操作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的初步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探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CQQ)评价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3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就诊的心血管患者共600例,使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两个问卷在所有患者、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者以及心衰患者中均具有较好的信度(Cronbach’s α因子〉0.7),和较好的效度(r=0.278~0.674,P〈0.01)。结论:CCQQ在心血管患者中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初步效果较好,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占各类疾病的首位,被称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心血管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据世界心脏联盟(World Heart Federation,WHF)统计,全球范围内每死亡3人中,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21世纪,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成为老年  相似文献   

11.
家庭病房作为患者住院治疗的延续与补充,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心血管疾病因为病程漫长,常有反复,其发生、发展、转归与心理因素有明显的关系。现将我科5年来对50例家庭病床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32例,女18例;45~88岁;高血压25例,冠心病12例,风湿性心脏病10例,脑梗塞2例,心肌梗塞1例,分别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营养不良等病症,但总体病情相对稳定。1.2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1.2.1 孤独心理:常见于老年或家庭成员较少的患者。由于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及疗效,并观察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作用。方法选择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分别于治疗前24h及治疗4周后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DS)及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是15.25%,对照组为40.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MMSE[(19.58±6.68)分vs(23.58±5.32)分]、NDS[(18.20±7.39)分vs(11.58±6.28)分]和BI[(49.65±14.90)分vs(75.68±22.32)分]评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可减少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能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能力,提高ADL,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就高血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测定"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的常模,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地跨中国各大区的19个城市28所医院的7937名对象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建立全国常模,并比较性别、年龄、运动、心理状态、教育、家庭以及医疗条件所致的差异。结果:1、正常人平均得分(国家常模)为(95.74±23.21)分;2、高血压患者平均得分为(73.75±23.62),高血压3级患者生活质量(69.06±21.78)明显低于其他患者(P0.01);3、冠心病患者的平均得分为(64.67±20.59),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55.37±18.62)最差(P0.01);4、CHF患者的平均得分为(40.36±17.24),显著低于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P0.01);5、影响因素:(1)性别、年龄:所有人的总体得分为(71.41±27.8)分,男性得分非常显著高于女性(P=0.000);正常人随着年龄增加,得分逐渐减少(P0.05),除≥70岁组,其他各年龄组男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得分(P0.05);(2)运动:参加运动者的得分(72.64±21.87)非常显著高于未参加运动者(66.91±23.13),P=0.000;(3)心理:心理健康者的得分(70.13±25.66)非常显著高于心理有障碍者(68.91±20.44),P=0.001;(4)其他:受教育程度越高,得分越高;家庭成员为1个人的得分明显低于2人组和3人及以上组的得分;自费患者的得分低于医保或公费患者的得分(P0.05~0.001)。结论:本研究样本量大,数据可靠;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能反映年龄、性别、运动、心理、家庭、受教育程度、医疗条件和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条目简短明了,可操作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1990年在征得中国康复医学会副秘书长王惠民同意后,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福建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建省老年医院院长刘江生牵头成立了筹建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小组.  相似文献   

15.
卒中后抑郁症状与脑梗死部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与梗死部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关系。方法将178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抑郁症诊断标准分为PSD组76例和非PSD组102例,以HAMILTON抑郁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BI)进行评价,分析不同发病部位PSD的发生情况和PSD与BI的关系。结果PSD组和非PSD组中,多发性梗死分别为38例(50.0%)和21例(20.6%),Χ^2=17.004,P=0.000;额颞顶叶皮质区梗死13例(17.1%)和20例(19.6%),Χ^2=5.360,P=0.021;枕叶皮质区为1例(1.3%)和8例(7.8%),Χ^2=9.068,P=0.003;基底核区为14例(18.4%)和26例(25.5%),Χ^2=8.267,P=0.004;放射冠区为4例(5.3%)和13例(12.7%),Χ^2=8.920,P=0.003;脑干及小脑为6例(7.9%)和14例(14.7%),Χ^2=7.166,P=0.007;两组BI评分〈60分者分别为49例(64.5%)和38例(37.2%),BI评分≥60分者27例(35.5%)和64例(62.8%),Χ^2=12.913,P=0.000。左右大脑半球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1,P=0.776。结论多发性脑梗死、额颞顶叶梗死、基底核梗死时,PSD发生率较高。脑梗死后日常生活能力越差,PSD发生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认为:脑卒中发病6个月内进行康复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偏瘫功能的恢复在1年后逐渐停止。由于受康复治疗的普及程度及治疗能力的影响,致使很多病人因未能得到有效康复治疗而进入了后遗症期,病程往往在1年或几年以上。这部分病人占整个康复群体的很大部分。病人及家属强烈希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为此我们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研究,探讨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病人康复治疗方法及ADL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卒中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文章就影响ADL的相关因素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下降的情况和模式. 方法 收集痴呆患者204例,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D)106例,血管性痴呆(VD) 54例,其他类型痴呆44例;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 MSE),轻、中、重度痴呆患者分别为42例、37例、125例.采用Barthel指数(BI)对患者ADL进行测评,比较不同认知程度、AD和VD痴呆及不同文化程度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痴呆患者ADL保留最多项目的是大便(48.5%)、小便(44.1%)和梳洗(40.2%)三项,能力保留最少的项目是上楼梯(25.5%)和洗澡(18.1%);随着认知损害的加重,痴呆患者的BI得分也是明显下降,其中重度(23.2±29.3)分、中度(65.5±26.4)分、轻度痴呆(87.4±22.7)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686,P=0.000);AD与VD比较,日常活动能力保留率(16.98%~53.77%)明显高于VD患者(1.85%~33.33%);不同文化程度痴呆患者BI得分小学及以下(40.1±39.0)分、中学组(45.3±39.6)分、大专及以上组(53.1±37.7)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53,P=0.161). 结论 中国痴呆患者最易丧失的日常生活功能是洗澡、上楼梯,最易保留的是大便、小便和梳洗.日常生活能力受痴呆程度和类型影响,但与文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自Katz等人提出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ily Living)测定,作为评价老年人健康与功能状况的概念以后,这观点逐渐被人们采纳。1984年WHO老年流行学研究组也认为生活上的独立自主(Autonomy)可作为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适用指标.它在应用中有几个明显的优点:1.评估的重点在人,看重的是疾病发生在个体引起的后果。2.连续观察功能变化可以反映健康状态的双向演变过程.功能状况可由于康复.机能代偿而有所改善,也可进一步恶化.评价功能状况能够较有效地反映疾病进展与康复及综合性预防保健工作的成效。3.直接反映不同人群对医疗和社区生活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 h及治疗后6~8 w进行测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测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经6~8 w治疗后,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康复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FMA平均值转化为运动最大程度百分比,治疗前后下肢均较上肢高,但治疗后FMA的提高程度上下肢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