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具有显著的局部播散和淋巴道转移的特性.治愈ICC的惟一选择是根治性手术,应行规则性肝切除或扩大肝切除;是否常规清扫淋巴结以及淋巴结清扫的范围目前研究较多,结论有待进一步证实.姑息性切除仍然可以改善部分病人的预后.再次手术对于术后"超过一年"的部分肝内复发病人也有较好的疗效.肝移植仅适用于高度选择的早期病人或者谨慎的临床试验,并建议联合术后放化疗等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仅次于肝细胞肝癌的肝脏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由于缺乏针对性的筛查手段和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大多数ICC明确诊断时已经是晚期,给ICC的治疗带来巨大困难。目前,根治性手术切除仍是治疗ICC的最有效手段。但是,对于一些不可手术切除或只能行R1切除、淋巴结转移阳性的ICC,经动脉化疗栓塞、局部消融、全身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原发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远期预后差。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ICC的唯一有效手段。而近年来,随着对ICC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点认识的不断深入,其临床分期、手术指征、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等外科治疗策略也在发生着转变。本文结合近年来临床最新研究进展,针对ICC的外科手术治疗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肝内胆管结石(Hepatolithiasis,HL),又称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或肝胆管结石病,是指存在于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的结石,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多见于远东和东南亚国家,发病率约为2%~25%,而西方国家较为少见,仅为0.6%~1.3%[1-4].长期的HL会导致反复的肝内胆管炎症,继发肝内胆管狭窄,导致肝实质萎缩、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肝外胆管细胞癌的发病有增加的趋势。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手段。针对已失去根治机会的病例,有效的胆汁引流、放化疗、光动力疗法是延缓肿瘤生长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一类来源于肝内小胆管(包括二级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1],是仅次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另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约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的5%~ 30%[2].近年来的全球研究数据表明,IC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3,4].目前对此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还不深入,已有的研究发现,ICC发病可能与以下危险因素有关,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纤维性多囊性肝病、肝内胆管结石、寄生虫感染、肝炎病毒感染、化学致癌物的接触、糖尿病、肥胖、吸烟等[5-13].本文将对ICC的发病机制及其与主要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预后极差,手术治疗联合包括化疗、放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肝局部毁损治疗、介入治疗、抗病毒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能够形成互补作用,防止其术后复发。本文就ICC手术联合辅助治疗的最新进展予以综述,为ICC的综合治疗及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0~2005年外科治疗的37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患者中AFP阳性率10.8%(4/37),肝硬化阳性率24.3%(937).根治性切除组1、3、5年生存率82.3%、45.8%、45.8%;非根治性切除组1、3年生存率11.1%、0%.结论 肝内胆管细胞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9.
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指位于左右肝管汇合部(二级分支)以上的胆管上皮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症状隐匿,预后很差。由于ICC位于肝内曾被称为胆管细胞性肝癌,并长期作为原发性肝癌的一种类型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肝内胆管细胞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手术预后的因素,探讨提高ICC疗效的途径。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2月至2003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83例ICC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成功随访到的132例病人用Cox回归模型,选择15个对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2例外科手术治疗病人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3%、21.6%和11.8%,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病人的预后与手术方式、病理分型、是否淋巴结转移以及术前血清CA19—9水平显著相关,而与是否输血、放疗、化疗、肿瘤大小、肝硬化、AFP、TBIL、A/G(白球蛋白比)、性别、年龄等无明显相关。结论规则性肝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手术是ICC主要的治疗措施;对于术后肝内复发和淋巴结转移的积极预防和治疗是提高ICC生存率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1.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诱因尚不明确,增强CT或增强磁共振检查是其常用诊断方法,术后病理是诊断金标准。ICC总体治疗效果并不让人满意,手术切除是唯一根治性治疗方法,但是,切除率低、复发率高是该疾病的治疗难点。本文就ICC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起源于二级胆管以上的胆管上皮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成为肝脏第二大原发性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有所上升。肝内多发病灶、血管受累、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组织学特征等都与ICC的预后相关 ~([1]),而淋巴结转移是公认的影响预后的首要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和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手术治疗的I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中71例肿瘤切除的患者行术后生存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80例手术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21.5月。1、3、5年生存率为68.6%、40-3%、25.4%。根治性手术切除组和姑息性手术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0个月及15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62,P〈0.001)。本组总的肿瘤切除率为88.8%(71/80),对可能影响患者肿瘤切除术后生存的15个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大小、肿瘤数目、淋巴结转移、术前血清CAl9-9水平、手术切缘及邻近组织器官侵犯对预后有影响(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手术切缘和肿瘤数目是两个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手术切除是ICC的首选治疗方法,R0切除和单个肿瘤是评估ICC患者肿瘤切除术后取得良好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4.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高度恶性的肝脏肿瘤,侵袭性极强,预后极差。ICC起源于胆管,位于肝脏,既属于原发性肝癌,又可属于胆管癌,归类不明确,病理分型仍存在争议性。ICC高危因素众多,但诱导发生机制尚不明确。ICC早期症状常无特异性,也无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其中增强CT和MRI是最主要的评估方式...  相似文献   

15.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PICC)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总结分析1991~2000年间我科收治的46例PICC病人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资料。结果 (1)本病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部分病例可并存乙型肝炎(20%)、肝硬化(45%),部分伴有肝内胆管结石(20%),血清AFP升高(30%);(2)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的诊断率分别为90.0%、95.4%及100.0%;(3)手术切除率为64.0%.全组病例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0%、33.0%及26.0%;(4)生存5年以上的12例病人中,直径≤3cm的小肝癌9例,包膜完整的肿块型直径位于3~5cm肝癌3例,术后均辅助性放射治疗和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结论影像学检查能在早、中期提供临床线索,但缺乏特异性血清肿瘤标志物,治愈性切除术加辅助治疗可获得良好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的生物学特性与肝细胞癌和肝外胆管癌存在显著差异,早期缺乏明显临床表现。因此,对合并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定期筛查,有助于ICC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现有ICC分期系统为预后评估提供了临床依据,但是在影响病人预后因素方面尚存在分歧,有待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进一步修订、完善分期系统。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ICC的主流治疗模式,根治性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病人预后,非手术治疗方法的不断进展可使无法手术或术后复发ICC病人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17.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是一种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罕见的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二级胆管及起远端的恶性肿瘤,确诊时往往已处于进展期,常伴肿瘤细胞临近组织浸润,如门静脉,肝动脉或邻近肝组织。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66岁,因“左乳渐增性肿块3年余”于2014年9月19日入院。查体:右侧乳房表面无红肿、破溃、流脓,左侧乳房乳晕处局限性隆起、稍红肿、无破溃,未见“桔皮样”、“酒窝征”改变;双侧乳头无内陷,挤压乳头无溢液;左侧乳房乳晕处局部肿大,乳头抬高,无溢液;左侧乳晕后方可触及一大小约3.0 cm ×2.0 cm ×2.0 cm 肿块,质硬,表面欠光滑,界限欠清楚,活动度尚可,无压痛;右侧乳腺未触及明显肿块、结节;双侧腋窝、锁骨上、颈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肝内胆管细胞癌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采用外科手术切除的38例经病理证实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观察病人的手术时间、手术切除范围、围手术期输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情况。结果 38例病人均成功施行了肝切除手术,其中开腹手术23例、腔镜手术15例。腹腔镜手术组的手术中位时间为175(130,312) min,而开放手术组的手术中位时间为240(200,293)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开放手术组施行大范围肝切除术11例、小范围肝切除术12例,而腹腔镜手术组施行大范围肝切除术6例、小范围肝切除术9例,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7)。开放手术组的中位输血量为0(0,400) mL,而腹腔镜手术组的中位输血量为0(0,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开放手术组术后12例出现胸腔积液、2例出现胆漏、1例出现肝切除术后肝衰竭,而腹腔镜手术组术后有4例出现胸腔积液、1例出现...  相似文献   

20.
正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指起源于肝内二级或以上的胆管上皮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的5%~10%~([1-2]),仅次于肝细胞癌(hepaticarcinoma,HCC),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虽然ICC与HCC同属于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但是由于其具有病程短、进展快、诊断难、预后差等特点且在病理、临床分型、手术方式等方面两者存在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