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衢州市妇幼保健院2000~2005年间6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中,75%(45例)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15%(9例)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5%(3例)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例为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为妊娠胆汁郁积症(ICP).其中GT组不需特别处理,PIH组以糖皮质激素及输血小板为主,ITP组以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IVIG)为主,血小板<50×109/L时输注浓缩血小板.全部病例无孕产妇死亡或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结论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原因较多,应根据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与皮下注射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恶性肿瘤患者因化疗所致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选取由于化疗所致重度上血小板减少(50×109/L)肿瘤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白介素-11 50μg/(kg·d)注射,每天注射1次,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观察组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外周血小板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升至≥100×109/L所需时间分别为:研究组(8.36±2.59)天,对照组(10.30±3.83)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为乏力、水肿、关节肌肉疼痛、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足三里穴位注射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因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的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4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症处理组(n=20,对症处理)、rhIL-11组(n=20,对症处理基础上rhIL-11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rhIL-11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症处理组(P<0.05)。rhIL-11组治疗后1个月血小板计数最高值显著高于对症处理组,血小板计数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症处理组,血小板输注量显著少于对症处理组(P<0.05)。rhIL-11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症处理组(P<0.05)。结论rhIL-11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白介素-11治疗肝硬化所致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白介素11(rhIL11)治疗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的疗效与毒性。方法对照组24例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病人,常规给予止血、氨肽素治疗;治疗组18例应用白介素11皮下注射治疗,平均用药10d。观察血小板升高情况及副作用。结果对照组血小板均无明显升高;治疗组白介素11应用5d内血小板开始升高,平均20d达最高峰;主要副作用为浮肿、乏力、头痛头晕、肌肉关节疼痛。结论白介素11能有效治疗肝硬化所致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回升相对缓慢,作用持续时间较长,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
流式细胞术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用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血小板自身抗体 ,评价FCM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FCM和竞争性ELISA方法 ,检测了 81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及 3 1名正常志愿者血小板表面的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G(PAIgG) ,并将两种方法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 以FCM检测PAIgG ,5 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的血小板阳性百分率 ( 4 4.5± 2 7.7) %和相对平均荧光强度 (相对MFI) 9.3 5± 12 .2 2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血小板阳性百分率 ( 16.6± 8.4 ) %(P <0 .0 1) ,相对MFI 2 .16± 0 .76(P <0 .0 1) ],亦高于再障、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 [血小板阳性百分率 ( 18.4± 9.5 ) % (P <0 .0 1) ,相对MFI 2 .64± 1.74 (P <0 .0 5 ) ];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结果 [血小板阳性百分率 ( 3 7.5± 2 2 .6) % (P <0 .0 1) ,相对MFI 6.2 0± 6.66(P <0 .0 5 ) ]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此外 ,13 /5 1例ITP和 2 /11例SLE患者的荧光直方图中出现显著的峰形改变。FCM检测ITP的阳性率 ( 86.3 % )比ELISA法 ( 82 4 % )略高 (P >0 0 5 )。结论 FCM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AIgG的检测 ,具有灵敏、快速、简单和客观的特点 ,是适用于临床诊断的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所致血小板减少是临床常见、且较难处理的并发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6月-2003年6月,应用长春新碱(VCR)联合丹那唑(Danazol)治疗血小板减少1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和重组人自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2009年化疗后血小板计数〈75×109几的肺癌患者共40例,其中TPO组和IL-11组各20例,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化疗后TPO组和IL-11组的血小板计数最低值分别为(58.6±13.6)X109/L和(59.3±12.1)×10^9/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度以上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血小板计数恢复至正常时间以及血小板计数恢复最高值,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TPO组中有2例输注外源性血小板,IL-11组有4例(P〉0.05)TPO组和IL-1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和60%(P〈0.01)。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用rhTPO治疗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AL患者60例,其中32例在化疗结束后BPC≤30×109/L时用rhIL-11治疗,1.5mg/d皮下注射,连用7~14d或至血小板较用药前升高50×109/L以上时停药。观察rhIL-11的疗效及不良反应,ELISA法检测用药前血清IL11水平,RTPCR法检测单个核细胞IL-11受体α(IL11Rα)基因的表达,分析三者关系。以28例未用rhIL11治疗的患者作对照。结果①rhIL-11用药患者组(完全缓解26例,部分缓解2例,未缓解4例)用药后1周、2周血小板计数分别为(63.40±7.24)×109/L、(98.70±9.37)×109/L;对照组(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5例)为(42.50±6.38)×109/L、(70.30±7.12)×109/L;rhIL11用药患者组较对照组血小板恢复时间缩短(P<0.05)。rhIL11用药患者组10例需要输注血小板,平均为16~32U;对照组19例,平均为32~48U。常见不良反应为轻度乏力、肌肉疼痛,5例出现短暂房性心律失常,减量或停药后消失。显效组用药前平均IL11水平为(21.81±1.88)ng/L,低于无效组(35.75±2.10)ng/L(P<0.05);其IL-11Rα相对水平为0.3552±0.0224,高于无效组(0.1692±0.0066)(P<0.05)。用药前血清IL-11、单个核细胞IL-11Rα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均无相关性;用药后IL-11水平与骨髓巨核细胞计数无相关性。结论rhI-11治疗AL患者化疗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安全有效;检测用药前血清IL-11水平和单个核细胞IL-11Rα的表达对预测rhIL-11疗效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严重创伤所致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西安凤城医院ICU收治的96例严重创伤所致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hTPO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rhTPO治疗)与rhIL-11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rhIL-11治疗),每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小板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rhTPO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rhIL-11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TPO组治疗后第2、3、5、7天血小板计数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IL-11组治疗后第3、5、7天血小板计数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3、5、7天rhTPO组的血小板计数水平均高于rhIL-11组对应时间点的血小板计数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TPO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rhIL-1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51,P=0.021)。结论与rhIL-11比较,rhTPO治疗严重创伤所致重度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在治疗血小板达标的速度及时间上更具优势,且治疗的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原因血小板(PLT)减少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1(IL-1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4例患者分为特发性PLT减少性紫癜(ITP)组、血液肿瘤组、其他血液病组和实体肿瘤组4个小组,同期30名健康献血员为对照组,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L-11,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TP组、其他血液病组和实体肿瘤组血清IL-11水平分别52.60±27.67、51.05±28.15和(49.81±26.66)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6.31±18.95)pg/mL,P<0.05];而血液肿瘤组血清IL-11水平为(38.43±19.30)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原因PLT减少症患者血清IL-11水平不一致,检测其IL-11有助于了解不同原因PLT减少的可能机制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10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及围生期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2年至2008年间101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因及临床处理经验.结果 101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引发原因为:妊娠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PAT)55例(54.4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24例(23.7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例(8.91%),Evan综合征2例(1.98%),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0.99%),再生障碍性贫血(AA)1例(0.99%),脾功能亢进1例(0.99%),巨幼细胞性贫血1例(0.99%),妊娠期急性脂肪性肝脏疾病1例(0.99%),病因不明6例(5.94%).血小板<50×10~9/L,有明显出血倾向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球蛋白治疗,在分娩及紧急手术前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计数>50×10~9/L的孕妇,如无产科指征,实施阴道分娩为主,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结论 多种原因可引起孕妇妊娠期血小板减少,PAT是最常见类型.其治疗包括病因的治疗和提升血小板的治疗.ITP患者产后有必要连续检测新生儿血小板计数,暂以人工喂养为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吗替麦考酚酯与环孢素A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12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4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MMF组26例和CsA组22例。MMF组采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CsA组采用激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血小板数目变化、SLEDAI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MMF组血小板数目改善、尿蛋白下降、SLEDAI指数下降有效率及疗效均优于C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治疗SLE所致血小板减少,疗效显著,副作用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常见病因及预后。方法我院妇产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者共349例,总结分析其病因、妊娠治疗措施及妊娠预后。结果 349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发病因以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最为常见(65.04%),其次为母亲妊娠高血压疾病(20.92%)和母亲免疫性疾病所致血小板减少症(11.75%)。妊娠治疗措施主要为针对原发病处理,中、重度血小板减少者多采用剖宫产且同时均予以血小板输注(95.10%),无1例发生产前、产时及产后大出血。母亲妊娠高血压疾病是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主要病因(82.3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常见病因依次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妊娠高血压疾病和免疫性疾病所致血小板减少,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多为良性病变,不需特殊处理,妊娠高血压疾病如为重度多需剖宫产终止妊娠且预后相对较差,母亲免疫性疾病所致血小板减少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抗血小板生成素(thrompoietin,TPO)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ematosus,SLE)血小板减少中的作用,初步探讨该抗体的致病机制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24例SLE伴有血小板减少、27例SLE曾有血小板减少已恢复正常、18例SLE无血小板减少患者及1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抗TPO抗体及TPO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及SLEDAI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抗TPO抗体在SLE总的阳性率为29.1%,抗TPO抗体在SLE血小板减少组、SLE曾有血小板减少现已恢复正常组、SLE血小板从未减少组中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843);抗TPO抗体阳性组血清TPO水平低于抗TPO抗体阴性组(P=0.038),两组血小板计数,C3、C4、ESR、CRP水平,ANA、dsDNA、ANCA阳性率和SLE-DA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TPO抗体可能与SLE血小板减少相关。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表现各异 ,全身多器官系统均可受累。目前已将包括血小板在内的血液学改变作为SLE的诊断指标之一。我院于1993~2001年收住SLE患者101例 ,其中有血小板减少者共49例 ,占48.5%,将其特点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 (ARA)1982年修订的关于SLE的诊断标准 ,血小板减少是指常规检测血小板计数至少两次≤100×109/L。49例患者中男性5例 ,女性44例。发病年龄最小16岁 ,平均年龄25岁。血小板计数 (50~100)×109/L者28例 ,占57.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化疗后24h给予rhIL-11/d50μg/d皮下注射,观察外周血小板变化。结果血小板升至>100×109/L所需时间:Ⅱ度25例(3·5±1·9)d,Ⅲ度11例(6·8±1·6)d,Ⅳ度1例16d。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水肿、关节肌肉疼痛、心律失常及发热。结论重组人白介素-11(rh1-11)有提升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分析血小板相关抗体在晚期血吸虫病治疗中的作用,为晚期血吸虫病并发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寻找新方法。方法:检测198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血小板减少者51例,血小板正常者147例),2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38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并进行比较。结果: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中血小板减少组血小板相关抗体IgGI、gM水平低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组(P<0.05),而高于晚期血吸虫病血小板正常组和血小板减少症组(P<0.01或P<0.05)。晚期血吸虫病血小板正常组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为27.27%,晚期血吸虫病血小板减少组为23.24%,均明显低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组58.33%(P<0.05)。结论: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血小板减少并非单纯巨大脾脏所引起,是血吸虫卵刺激机体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后在脾脏被破坏所致。  相似文献   

18.
吴景梅 《护士进修杂志》2014,(17):1627-162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表现有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临床表现多样,血液系统损害并不少见,而血小板减少是其中最常见的表现。2013年1~12月我科收治1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经药物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迈格尔)对重度骨髓抑制病人的血小板恢复作用.采用随机双盲自身交叉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在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24小时开始给迈格尔25μg/kg,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用药7-14天或至血小板计数≥300×109/L.对化疗后血小板值低于50×109/L(重度骨髓抑制)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临床Ⅱ期试用的118例可评价病例中,安慰剂对照周期血小板值低于50×109/L的例数为29例,占24.58%,而迈格尔治疗周期仅1例血小板值低于50×109/L,占0.84%;先给安慰剂后给迈格尔组安慰剂对照周期血小板值低于50×109/L的比例高于先给迈格尔后给安慰剂组,两者分别为32.20%和16.95%;迈格尔治疗周期血小板最低值和化疗第21天血小板值分别是安慰剂对照周期的3.04倍和2.43倍.本试验结果说明,迈格尔可促进重度骨髓抑制病人的血小板恢复,减少肿瘤病人化疗后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缩短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持续时间,且具有一定的后续效应.  相似文献   

20.
SLE病人血小板抗体阳性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测定了62位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血小板自身抗。结合临床资料发现:SLE病人PAA的发生率高达52%,PA的存在与血小板减少症及疾病活动、肾脏组织活动性有明显统计学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