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银屑病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异常及STAT3通路调控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银屑病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的功能,探讨与功能异常相关的STAT3信号通路机制。 方法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81例,银屑病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10 ~ 30,均为慢性斑块状。对照组46例,为健康献血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比例,用体外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方法检测银屑病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增殖活性及对效应性T细胞(Tresp)的抑制功能,用流式细胞仪及qRT-PCR检测Treg细胞中磷酸化STAT3的比例及分泌促炎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水平。最后,用STAT3通路抑制剂Stattic V处理银屑病患者Treg细胞,观察其增殖及抑制功能的恢复及分泌促炎因子的变化。 结果 银屑病患者组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6.437% ± 0.186%)与对照组(6.812% ± 0.2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224,P > 0.05),但银屑病患者组外周血Treg细胞增殖活性及对Tresp细胞的抑制功能明显降低,磷酸化STAT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分泌促炎因子IFN-γ、TNF-α、IL-17的水平显著升高(均P < 0.05)。经50 μg/L Stattic V作用后,银屑病患者Treg细胞对Tresp抑制率为61.670% ± 4.640%,未处理组为28.820% ± 11.4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50 μg/L Stattic V作用后,促炎因子IFN-γ、TNF-α、IL-17 mRNA表达量(2-△△Ct)分别为1.654 ± 0.879、0.850 ± 0.705、0.572 ± 0.135,均显著低于未处理组(分别为23.350 ± 6.721、4.847 ± 1.525、3.095 ± 0.65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银屑病患者Treg细胞对Tresp细胞的负向调控功能降低,其机制与STAT3信号通路异常活化有关,抑制STAT3通路的活化有可能一定程度地恢复Treg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2.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是一组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CD4^+CD25^+Treg来源的不同将其分为固有CD4^+CD25^+Treg和适应性CD4^+CD25^+Treg。固有CD4^+CD25^+Treg是由胸腺T细胞自然分化发育而来的一个主要Treg亚群,而适应性CD4^+CD25^+Treg是在特定的免疫环境中,经抗原刺激后成熟的T细胞。我们测定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分析研究其与银屑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髓系树突状细胞(mDCs)表面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的表达水平。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mDCs表面CD47及CD4+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水平;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上清液IL-23、IL-17和TNF-α浓度。结果:共检测46例患者和46名健康对照,患者组mDCs细胞CD47表达水平为32.8低于对照组的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mDCs细胞CD47表达水平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负相关(r=-0.651, P<0.05);患者组Treg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3、IL-17和TNF-α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病外周血mDCs表面CD47及Treg细胞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不同类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和单克隆荧光抗体检测20例寻常性银屑病、15例脓疱性银屑病和10例红皮病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bright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中的10例进行了CD4+CD25hi-int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的检测。结果 红皮病性银屑病组CD4+CD25bright调节性T细胞比例高于其他组(P < 0.01);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组CD4+CD25hi-int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CD4+ T细胞中比例为4.39% ± 0.84%,正常人对照组为3.83% ± 1.68%,两组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CD4+CD25bright调节性T细胞可能与红皮病性银屑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调节性T(Treg)细胞和Th17细胞在蕈样肉芽肿不同分期中的变化。 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28例蕈样肉芽肿、13例大斑块型副银屑病、17例扁平苔藓患者及1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Treg细胞和Th17细胞百分率,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蕈样肉芽肿、13例副银屑病、17例扁平苔藓及10例健康对照蜡块组织中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XP3)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 结果 蕈样肉芽肿、副银屑病、扁平苔藓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率分别为(8.09 ± 1.68)%,(6.53 ± 1.67)%,(2.84 ± 1.16)%较健康对照[(1.01 ± 0.35)%]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蕈样肉芽肿、副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率亦高于扁平苔藓(均P < 0.05);蕈样肉芽肿与副银屑病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在蕈样肉芽肿较副银屑病、扁平苔藓患者比健康人升高[(3.22 ± 0.82)%比(2.46 ± 0.79)%,(1.38 ± 0.47)%和(0.59 ± 0.30)%,均P < 0.05]。FOXP3阳性率在蕈样肉芽肿、副银屑病及扁平苔藓均高于正常皮肤组织[(14.94 ± 4.46)%,(11.95 ± 4.72)%,(6.32 ± 2.81)%比(3.43 ± 1.79)%,均P < 0.05],蕈样肉芽肿及副银屑病比扁平苔藓高(均P < 0.05),蕈样肉芽肿比副银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L-17阳性率在蕈样肉芽肿、副银屑病、扁平苔藓和正常组织中分别为(15.89 ± 4.27)%,(12.02 ± 3.34)%,(4.84 ± 1.93)%和(2.62 ± 0.89)%,其中,蕈样肉芽肿均高于副银屑病、扁平苔藓组织及正常组织(均P < 0.05)。蕈样肉芽肿、副银屑病外周血Th17/Treg细胞比率比扁平苔藓、健康对照低(0.41 ± 0.11,0.39 ± 0.12比0.50 ± 0.06,0.57 ± 0.19(均P < 0.05)。早期蕈样肉芽肿Th17细胞与Treg细胞呈正相关(r = 0.423,P < 0.05),肿瘤期蕈样肉芽肿Th17细胞有所下降,而Treg细胞继续升高,但蕈样肉芽肿各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二者在肿瘤期无相关性。 结论 Treg和Th17细胞失衡可能参与了蕈样肉芽肿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测定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改变,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12例,银屑病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15 ~ 34.5分,均为慢性斑块状。健康对照组6例,为健康献血者。通过免疫磁珠体外分离外周血中的CD4+CD25+T细胞和CD4+CD25- T细胞,纯度达90%以上。采用[3H]-脱氧胸腺嘧啶苷方法检测CD4+CD25+ T细胞的增殖和抑制功能,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和RT-PCR检测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 多克隆刺激后CD4+CD25+ T细胞无明显增殖,IL-2可逆转此无反应状态。健康对照组CD4+CD25+ T细胞对CD4+CD25- T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可达60%,而银屑病组抑制率仅为19.5%(P < 0.01)。银屑病患者CD4+CD25- T细胞单独培养及与CD4+CD25+ T细胞共培养后,分泌IFN-γ水平分别为(179.66 ± 48.97) ng/L和(109.55 ± 48.04) ng/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87.36 ± 33.36) ng/L和(32.55 ± 15.69) ng/L,两组比较,P值均 < 0.05;对IFN-γ分泌的抑制率银屑病患者组为40%,健康对照组为63%(P < 0.05);健康对照组CD4+CD25+ T细胞和CD4+CD25- T细胞单独培养,TGF-β分泌分别为(3025 ± 769) ng/L和(2450 ± 431) ng/L(P < 0.05)。两组之间,无论单独培养或两种细胞共培养,IL-10、TGF-β的分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D4+CD25+ T细胞表达高水平的Foxp3, 银屑病患者和健康人对照调节性T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Foxp3表达相似。结论 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抑制功能的减弱导致效应T细胞增殖失控,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卟17、Treg细胞的水平,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20例健康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Thl7细胞和CD4+CD25*Treg细胞亚群。结果银屑病患者Thl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Tre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Thl7/Treg表达水平与患者PAS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hl7/Treg细胞表达失衡可能拳与了其发病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Thl7和Treg细胞是不同于Thl、Th2细胞的CD4+T细胞亚型,两者在分化及功能上相互调节。Thl7细胞主要参与炎症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Treg细胞在维持免疫耐受及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就Thl7和Treg细胞的作用和调节及其与银屑病的关系作一综述,期望可以对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寻常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寻常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45例寻常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和24例正常人外周血CD4^+、CD25^+、Foxp^3+,CD^4+CD25^+,CD4^+CD25^+Foxp3^+T细胞水平。结果:寻常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和CD4^+CD25^+Foxp3^+nTreg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寻常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reg水平发生变化,使体内免疫功能处于失衡状态,细胞免疫尤其是Treg可能参与了白癜风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对朗格汉斯细胞(LCs)免疫刺激功能的影响,从健康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经IL-4+GM-CSF+TGF-β1培养5天后分化发育为1Cs,再加入银屑病患者角质形成细胞培养上清继续培养2天,然后通过Leica显微镜观察其形态;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分析其种T的刺激功能。结果显示,以健康人角质形成细胞上清为对照,LCs经银屑病患者角质形成细胞上清培养2天后,拥有不规则突起的细胞明显较正常组增多。同时,其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也增强。结果表明,银屑病患者角质形成细胞上清培养的LCs表现出较强的免疫刺激功能,并在银屑病相关的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示这可能与银屑病患者角质形成细胞表达的某些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1.
银屑病为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复发是其特点之一,且复发一般位于原皮损部位[1?3]。白细胞介素23(IL?23)/IL?17轴在银屑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4]。γδT细胞为银屑病产生关键致病性细胞因子IL?17最主要的细胞[5],应用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鼠模型中,γδT细胞Vγ4+T细胞亚群具有记忆功能并长期存在于小鼠皮肤,再次经咪喹莫特刺激后能够产生比初次反应更强更快的反应[6]。Vγ4+ T细胞的特征与组织常驻记忆性T细胞(TRM)的特征相似,可能也是银屑病在相同部位复发的关键性细胞。我们综述银屑病与TRM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银屑病患者皮肤CD103+T细胞的表达及其与银屑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29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非皮损皮肤及6名健康对照皮肤中表皮及真皮CD103+T细胞的表达。计算银屑病患者PASI值。结果:CD103+T细胞主要在真皮表达。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非皮损真皮中每个高倍视野CD10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6.06%±11.72)%和(12.82±4.5)%(P<0.05);健康人对照皮肤真皮内CD103+T细胞百分率为(7.47±1.3)%,明显低于银屑病非皮损区(P<0.05)。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D103+T的表达与PASI值正相关(P<0.05)。 结论:真皮中CD103+T细胞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病及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银屑病中T细胞活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银屑病中T细胞活化的研究新进展,包括银屑病中T细胞活化的部位、超抗原抑或自身抗原刺激T细胞活化、起效应作用的活化T细胞亚群及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和局部调节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Th17和Treg细胞是不同于Th1、Th2细胞的CD4+T细胞亚型,两者在分化及功能上相互调节。Th17细胞主要参与炎症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Treg细胞在维持免疫耐受及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就Th17和Treg细胞的作用和调节及其与银屑病的关系作一综述,期望可以对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银屑病患者角质形成细胞(KC)对T淋巴细胞CD25、CD69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10例银屑病患者KC,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一核细胞(PBMC);流式细胞仪检测混合培养后T细胞活化标志CD25、CD69的表达。结果 银屑病患者皮损KC作用的自体外周血T细胞CD25、CD69表达水平分别与非皮损KC作用组及自体T细胞自然增殖组相比显著增高,银屑病非皮损KC+自体T细胞共培养组与自体T细胞自然增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银屑病皮损、非皮损KC作用的正常人T细胞CD25、CD69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自然增殖组,银屑病皮损KC+正常人T细胞共培养组与非皮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银屑病患者局部存在慢性炎症反应,可能是由于皮损KC免疫表型发生改变从而作为自身抗原,启动自身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6.
广西地区壮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与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T—bet和GATA3对银屑病ThO细胞漂移作用的研究,银屑病皮损T—bet/GATA3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银屑病与Treg细胞的相关研究(综述),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4+CD25+CD127low/-标记的调节性T细胞(Treg)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电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4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reg的百分比,同时分析SLE患者外周血中的CD4+CD25+CD127low/-标记的Treg与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LE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reg百分比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SLE患者中,Treg的百分比与抗核小体抗体呈正相关(r=0.299,P=0.046),有光敏感的SLE患者中Treg较无光敏感组增高(P=0.017),余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以CD4+CD25+CD127low/-标记的Treg中可能因含有部分无免疫抑制活性的效应性T细胞而特异性差,因此可能不适合用于临床免疫抑制治疗。  相似文献   

18.
【摘要】 Th17/Treg细胞失衡是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被普遍认可的免疫发病机制之一。间充质干细胞(MSC)可抑制Th17细胞的增殖分化,诱导Treg细胞增殖。MSC分泌的外泌体是 MSC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与物质转运的重要载体。研究发现,MSC源性外泌体有与MSC类似的免疫调节作用,可抑制Th17细胞增殖,诱导Treg细胞分化。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银屑病患者骨髓及皮损处皮肤MSC的异常与银屑病的发生有关,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阐述正常MSC及其外泌体对维持Th17/Treg平衡的作用,为研究银屑病患者骨髓及皮损处皮肤MSC异常是如何参与到银屑病的发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表型和功能改变所致的细胞免疫抑制效应在尖锐湿疣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标染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46例尖锐湿疣患者和43例正常人外周血CD4+CD25+ T细胞转录因子Foxp3及细胞毒T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相关基因(GITR)、程序性死亡1(PD-1)等抑制性膜分子的表达水平。同时,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技术从外周血中分选出高纯度的CD4+CD25+ T细胞,经体外刺激后分析胞内分泌白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阳性细胞数。结果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 Treg细胞数量比正常人对照组显著增加(P < 0.01),CD4+CD25+ T细胞表面抑制性膜分子CTLA-4、PD-1表达明显增强(P分别为 < 0.05及 < 0.01),胞内TGF-β阳性细胞增多(P < 0.001)。结论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诱导CD4+CD25+ Treg细胞活化增殖,高表达负性共刺激分子和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通过多种机制抑制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白癜风和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9例白癜风患者、18例银屑病患者及19名正常人外周血中CD4+CD25+Treg的表达水平.结果: 白癜风患者的CD4+CD25+Treg表达率为(1.056±0.662)%,低于正常对照组(2.022±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患者的CD4+CD25+Treg为(1.761±1.396)%,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P=0.177).结论: CD4+CD25+Treg细胞在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