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瘦素与血糖水平相关性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目的 了解高血压病患者血清抵抗素和瘦素的关系,比较抵抗素和瘦素水平与血糖、胰岛素抵抗及(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 检测7l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空腹血清抵抗素和瘦素水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血浆葡萄糖浓度和血清胰岛素浓度,计算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和OGTT开始30min胰岛素和血糖变化的比值(△I30/△G30),根据Cederholm公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空腹血清抵抗素浓度(μg/L):DM组(30&;#177;12)显著高于NGT组(22&;#177;8)(P&;lt;0.05),略高于:[GT组(25&;#177;10)(P&;gt;0.05);空腹血清抵抗素浓度与AUCG;呈显著正相关,与ISI及△I30/△G30呈显著负相关。空腹血清瘦素浓度(μg/L.):DM组(22&;#177;11)显著高于IGT组(12&;#177;9)(P&;lt;0.05)和NGT组(10&;#177;7)(P&;lt;0.05),瘦素浓度与AUCG呈显著正相关,与ISI呈显著负相关,与△I30/△G30无相关。空腹血清抵抗素浓度与空腹血清瘦素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抵抗素浓度显著影响AUCG,瘦素对AUCG无直接影响。结论 抵抗素和瘦素可能联合影响体内能量代谢和平衡,但低抗素与糖代谢的关系较瘦素更密切。  相似文献   

2.
血清葡萄糖的葡萄糖脱氢酶测定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清葡萄糖的葡萄糖脱氢酶测定法梁志超,刘敏,王毓三(江苏省肿瘤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9)关键词葡萄糖,葡萄糖脱氢酶,血清早在1975年,人们制备了高纯度的细菌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dehydrogenase,下称GDH),从而推出一种具有高...  相似文献   

3.
血清与全血及血浆电解质,葡萄糖测定结果存在重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血清与肝素抗凝的全血及血浆样品电解质,葡萄糖测定结果是否存在差异,对同一受检者分别以血清,肝素抗凝的全血与血浆样品测定电解质,葡萄糖。结果显示,血清与肝素抗凝的全血及血浆标本电解质,葡萄糖测定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据此认为,有必要建立肝素抗凝的全血及血浆电解质,葡萄糖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摄入葡萄糖前后肝血流变化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测定30例肝硬化患空腹和摄入葡萄糖后门静脉和右肝动脉流速和博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空腹门静脉和右肝动脉流速降低,右肝动脉的PI和RI增高,摄入葡萄糖后门静脉和右肝动脉流速及右肝动脉的PI和RI与空腹时比较无显差别。结论:观察摄入葡萄糖前后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流变化,对门静脉高压的判断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葡萄糖负荷后血糖代谢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 828例≥40岁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筛查出的空腹血糖受损者行75 g葡萄糖粉负荷试验,分析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代谢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在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中.糖耐量减低的患病率为41.22%,女性25.71%高于男性15.51%;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20.82%,女性11.84%高于男性8.98%.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升高的危险因素为空腹血糖、年龄和体质量指数.结论:空腹血糖受损阶段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代谢异常率高达62.04%,女性高于男性,其可控危险因素主要是超体质量.  相似文献   

6.
2004年天津市为农民做健康体检.此间,我们共检查22539名35~65岁的成人空腹血清葡萄糖(以下简称血糖).为调查空腹葡萄糖受损的下限切点值,凡血清葡萄糖高于5.0mmol/L者,进一步作餐后2h葡萄糖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血浆葡萄糖和血清葡萄糖测定结果的差异,并探讨血浆葡萄糖测定结果是否优于血清葡萄糖测定结果。方法对该市某小区健康查体人员200例,同时抽取2份血样,一份用氟化钠抗凝管分离血浆;另一份用含分离胶的促凝管分离血清。2份血样同时测定葡萄糖水平,用Excel软件分析2组数据的相关性,并用SPSS 13.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处理,分析2组数据的差异性。结果血浆葡萄糖和血清葡萄糖测定结果相关性好,回归方程:Y=0.926 2X-0.434 4;r2=0.973 1。血浆葡萄糖平均值5.72 mmol/L;标准差1.22。血清葡萄糖平均值4.86 mmol/L;标准差1.14。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葡萄糖和血清葡萄糖测定结果相关性好,但2组结果间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人血清β-G葡萄糖醛酸甘酶(β-G)水介酚酞葡萄糖醛酸(PGA)的动力学特征。在56℃0.2mol/L醋酸缓冲液最适pH值为4.4。最适波长550nm和保温时间1小时。所需PGA浓度为2m mol/L,米氏常数Km=2.35m mol。此外:探讨了影响血清β-G活性的其他因素并建立了血清β-G的微量测定法。  相似文献   

9.
高血糖对初诊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波  白蕾  李凤良 《临床医学》2006,26(4):14-15
目的观察葡萄糖毒性对初诊的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60例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空腹胰岛素原水平。结果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下降,空腹胰岛素上升、空腹胰岛素原水平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葡萄糖毒性对胰岛β细胞功能有影响,控制血糖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不同样本管血液葡萄糖结果随放置时间的影响。[方法]我们对35例受检者在全自动生化仪上分别测定其真空血清管及真空草酸钾-氟化钠抗凝管、带分离胶真空管及一次性塑料管在放置不同时间后的葡萄糖浓度。[结果]一次性塑料管的葡萄糖浓度随时间延长下降最明显,真空血清管的葡萄糖浓度随时间延长下降较明显,带分离胶真空管的葡萄糖浓度及真空草酸钾-氟化钠抗凝管的葡萄糖浓度在6h内测定值与草酸钾-氟化钠真空抗凝管的血糖即刻测定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如果标本有血液葡萄糖检测项目,最好采用带分离胶真空管或草酸钾-氟化钠真空抗凝管。  相似文献   

11.
血葡萄糖测定抗凝剂的评价和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了在当前自动化分析条件下,血清葡萄糖测定结果明显偏低的现象。对肝素D-甘露糖、肝素D-甘露糖NaF和速效抗凝剂对血葡萄糖的保护作用以及对其它生化检查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HMF对血葡萄糖的保护作用良好,对其它生化检查的适用性较广。  相似文献   

12.
利用新色原建立测定血清葡萄糖浓度的方法.以葡萄糖氧化酶为基础用双试剂结合速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葡萄糖浓度达50.0mmol/L反应仍呈良好的线性;回收率为99.9%,日内CV为0.88%,日间CV为2.03%,除高浓度的血红蛋白外,能有效地避免血清中氧化物、浊度、色素等物质的干扰,测定结果与葡萄糖氧化酶/酚法和葡萄糖激酶法有良好的相关性,参考值范围为3.88~5.56(4.72±0.43)mmol/L.结论:该方法由于试剂稳定,成本低,测定方法可靠,适合在具有双试剂分析功能的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  相似文献   

13.
3种样本管血液葡萄糖测定的稳定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3种样本管血液葡萄糖测定结果的稳定性。方法将同一份患者标本分别置于普通真空采血管、草酸钾-氟化钠真空采血管、带促凝剂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内,分别在2、4、6、8、24、48、72、96h测定血液葡萄糖,观察血液葡萄糖在3种不同采血管中及不同时间内的稳定性。结果普通采血管血清葡萄糖明显低于氟化钠抗凝血浆、带促凝剂分离胶血清葡萄糖。普通真空采血管血清葡萄糖在4h内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8、24、48h的血清葡萄糖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氟化钠抗凝血浆放置72h内葡萄糖浓度没有明显变化,但在96h后葡萄糖浓度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离胶血清放置96h葡萄糖浓度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普通真空采血管血清葡萄糖浓度可稳定4h,氟化钠真空采血管血浆葡萄糖浓度可稳定72h,分离胶采血管中血清葡萄糖浓度在室温下至少可稳定96h,建议实验室使用带促凝剂分离胶采血管。  相似文献   

14.
以动脉硬化为特征的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早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在葡萄糖调节异常(IGR)阶段甚至更前期已经开始的理论已被普遍接受和证实。IGR的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索抵抗易引起动脉硬化,空腹血清细胞外基质(ECM)增加是导致血管硬化的影响因素之一,是反映血管并发症的早中期指标。本研究通过对二的相关性分析,探讨二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的相互关联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动态观测血液标本中葡萄糖的稳定性,为葡萄糖测定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NaF管、肝素钠管、凝胶促凝管采集血样在室温或4℃放置不同时间后分离血浆(清)测定葡萄糖。血清标本在室温放置不同时间后测定葡萄糖,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室温下肝素钠管中葡萄糖浓度随时间延长不断下降,NaF管中葡萄糖浓度在前90min下降与肝素钠管中一致,90~180min葡萄糖浓度保持稳定。凝胶促凝管中葡萄糖浓度在前60min下降与在肝素管及NaF管中一致,但60~150min葡萄糖浓度下降较前两管慢。血清标本在室温下至少保持3h稳定。凝胶促凝管在4℃放置葡萄糖浓度至少保持3h不变。结论防止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降低最有效的途径不是使用NaF管采血而是将血样低温保存或及时分离血清(浆)。  相似文献   

16.
酶电级法在测定葡萄糖和尿素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酶是极法测定血清样品中葡萄糖和尿素氮的特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Beckman CX3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对80份血清葡萄糖和尿素氮进行测定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并分别做线性范围试验、回收试验、重复性试验、干扰试验。结果 酶电极法测定葡萄糖和尿素氮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5mmol/L、50mmol/L;回收率分别为103.8%、99.6%、101.3%、98.0%;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葡萄糖测定的比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58%、0.63%及1.55%、0.91%,尿素氮测定的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70%、0.63%及2.82%、1.20%;360μmol/L的胆红素、5g/L的血红蛋白、11.35mmol/L的甘油三脂对酶电极法测定葡萄糖和尿素氮均不产生干扰;用酶电极法及氧化酶测定葡萄糖的相关系数为0.9986,用酶电极法及UV-GLDH法测定尿素氮的相关系数为0.9989。结论 酶电极法测定葡萄糖、尿素氮具有快速、稳定、准确、不受样品颜色、浊度等影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尤其适合于测定急诊标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龄老人血清中葡萄糖、血脂水平及代谢状况。方法:采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02例80岁以上高龄老人和202例65岁以上老人进行血清葡萄糖、血脂检测比较。结果:80岁以上高龄老人除甘油三酯低于65岁以上老人(P〈0.05)外,血清葡萄糖、胆固醇均高于65岁以上老人(P〈0.05)且具有显著差异。男性比较:80岁以上高龄老人血清葡萄糖高于65岁以上老人血清葡萄糖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无显著差异(P〉0.05)。而女性:血清甘油三酯无显著差异(P〉0.05),80岁以上高龄老人血清葡萄糖、胆固醇均高于65岁以上老人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葡萄糖、血脂含量变化直接反映糖类、酯类代谢,血清葡萄糖、血脂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我们应帮助老年人提高健康意识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各种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8.
季节对临床血清葡萄糖和血清钾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的准确性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较多的相关研究报道样本因素是其中之一[1]。住院部医师常会反馈,早晨6:00抽取的住院病人空腹血标本与门诊检测项目比较,存在冬季血钾(K+)检测结果是否偏高、夏季葡萄糖(GLU)检测结果是否偏低的可能性。为此,我们对临床反应比较集中的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头孢曲松钠对葡萄糖己糖激酶(HK)法测定血清葡萄糖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60例患者输注头孢曲松钠前后分别空腹采取静脉血,用葡萄糖氧化酶法(GOD)和HK分别测定血中葡萄糖(GLU),比较输注头孢曲松钠前后两组和血糖水平是否有差异.结果 在患者大剂量输注头孢曲松钠后,HK法测量的GLU(5.6±0.6)比输注前的GLU(4.9±0.4)明显增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GOD法在输注前的GLU(4.9±0.5)与输注头孢曲松钠后GLU(5.0±0.5)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使用大剂量的头孢曲松钠或输注头孢曲松钠时采血会影响HK法测定GLU的结果,使结果偏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葡萄糖氧电极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以及己糖激酶法3种测定血清葡萄糖方法之间的灵敏度、线性、精密度以及相关性,用于指导临床实验。方法采用Beckman Coulter Synchron CX3的葡萄糖氧电极法和Modular PPI的葡萄糖氧化酶法以及己糖激酶法3种方法,同时对相同的标本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3种方法之间相关性良好。葡萄糖己糖激酶法线性范围大于氧电极法大于氧化酶法。葡萄糖氧化酶法,己糖激酶法精密度均高于氧电极法,己糖激酶法、氧化酶法的批内变异小于葡萄糖氧电极法,而二者批间变异则大于葡萄糖氧电极法。溶血对葡萄糖己糖激酶法、氧电极法有影响,对葡萄糖氧化酶法无明显影响。结论 3种方法均符合临床对血清葡萄糖检测的要求,但葡萄糖氧电极法准确﹑简便﹑快速﹑范围较宽,应是未来血清葡萄糖测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