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产儿血糖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掌握早产儿血糖的变化 ,及时调整输糖速度 ,减少血糖异常对早产儿的损害 ,我院对静脉输糖的 5 0例早产儿进行血糖动态监测 ,并适当调整血糖异常者的输糖速度 ,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将 1 999年 4月至 2 0 0 0年 3月收住的、未开奶且无窒息缺氧等合并症的“正常”早产儿5 0例作为监测对象 ,男 36例 ,女 1 4例 ;胎龄2 5 4~ 30周 5例 ,~ 32周 1 6例~ 34周 2 1例 ,~ 36 7周 8例 ,平均胎龄 32 6± 2 1周 ;体重 80 0~ 1 5 0 0g 1 1例 ,~ 2 0 0 0g 2 5例 ,~ 25 0 0g 1 4例 ,平均体重 1 771 2± 36 1 7g ;时龄0 1 7…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血糖紊乱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早产儿血糖紊乱特点及高危因素,评价其临床防治效果。方法 采用微量法对114例早产儿进行血糖监测,并予系统输液输糖管理及治疗。结果 114例早产儿中血糖始终正常38例(33.33%),单纯低血糖54例(47.37%),单纯高血糖7例(6.14%),低血糖并高血糖15例(13.16%)。血糖紊乱的高危因素:低出生体重、低胎龄、低Apgar评分、双胎或多胎、小于胎龄、病情危重;有血糖紊乱史76例中,仅8例需特殊治疗,余均经单纯输液、输糖而纠正;输液输糖中发生的血糖紊乱与当时的输糖速度无显著相关。结论 早产儿血糖紊乱有一定特点及高危因素,加强血糖监到,并予系统的输液、输糖管理可有效防治早产儿血糖紊乱。  相似文献   

3.
静脉补糖对早产儿发生高血糖的影响:附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例早产儿静脉输入13%葡萄糖液,补糖速率8mg/kg/min,连续3小对,观察补糖前后血糖变化及胰岛素变化。结果显示,静脉补糖1小时后所有早产儿的血糖值均达最高峰,高血糖(大于7.0mmol/L)发生率为20%,发生高血糖的婴儿胎龄(30.25±1.71周)及日龄(3.25±0.5天)均显著低于正常血糖的婴儿(33.81±2.17周及6.38±3.14天),其空腹血糖及补糖结束后血糖明显低于正常血糖者,但补糖中其血糖值明显升高。正常血糖婴儿其胰岛素水平与血糖保持平行,发生高血糖的婴儿则不平行,提示这些小胎龄及小日龄的早产儿,胰岛素分泌及分解反应均落后于血糖,致使不能及时调整血糖,使血糖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报道1995年本院49例新生儿高血糖症,其中男35例,女14例,早产儿30例,足月和过期儿19例;低体重儿32例,正常和高体重儿17例,其中半数发生于生后头3天内,本组病例导致高血糖的病因为:早产低体重儿糖耐受力差;(2)疾病影响;(3)输糖不当;(4)药物影响,讨论中指出高血糖的危害性,防治强调输液前及输液过程中监测血糖,并据此下医嘱,调整葡萄糖的含量,浓度及速度,用输液泵(或在Morphy氏滴  相似文献   

5.
报道1995年本院49例新生儿高血糖症。其中男35例,女14例;早产儿30例,足月和过期儿19例;低体重儿32例,正常和高体重儿17例,其中半数发生于生后头3天内。本组病例导致高血糖的病因为:早产低体重儿糖耐受力差;②疾病影响;③输糖不当;④药物影响。讨论中指出高血糖的危害性。防治强调输液前及输液过程中监测血糖,并据此下医嘱、调整葡萄糖的量、浓度及速度,用输液泵(或在Morphy氏滴管中加小针头)控制全日液体在24小时内均匀注完。应用全静脉营养(加用脂肪乳及氨基酸),不能单靠葡萄糖供足全日热卡。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尤其低出生体重儿体内糖的贮存、产生、代谢均不稳定,易发生低血糖;输液时输糖浓度及速度不当又可引起高血糖,而血糖异常将会对大脑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必须及时监测及早治疗,本院ICU于1993年3~4月对59名入院新生儿及2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用国产速得测糖干片(杭州第一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以微量血快速监测血糖,发现重危新生儿中低血糖11例,高血糖1例,为确认测得值的准确性,同一血标本以西德产Haemo-Gkukotest 20—800R测糖干片进行对照,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度窒息新生儿出生早期血糖的影响因素以及病程中血糖变化,为治疗及监护提供依据。方法测定71例出生24小时以内、未开奶、胎龄37.69±3.40周、体重2788±776g、重度窒息新生儿的血糖,其中静脉输糖32例,复苏用药22例,并于生后106±88小时内进行微量血糖监测,结果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新生儿入院年龄3.6±4.42小时(中位数2小时),入院血糖6.59±6.43mmol/L,高血糖25例,低血糖24例,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轻、中、重度各13、21及13例。入院血糖与年龄负相关,t=3.397,P=0.001;与静脉输糖正相关,t=6.230,P<0.0001;与复苏使用肾上腺素和/或地塞米松正相关,t=2.066,P=0.042。血糖监测结果表明,随着日龄增加,血糖异常(高血糖或低血糖)发生率无明显改变,未发现入院血糖与缺氧缺血性脑病分度的关系。结论窒息复苏过程中输糖或用药,会对机体糖代谢产生影响,应慎重应用,复苏后继续治疗中仍应重视血糖监测及调整。  相似文献   

8.
重度窒息新生儿血糖监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冯琪  王颖 《新生儿科杂志》2000,15(4):157-159
目的 研究重度窒息新生儿出生早期血糖的影响因素以及病程中血糖变化 ,为治疗及监护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 71例出生 2 4小时以内、未开奶、胎龄 37.6 9±3.40周、体重 2 788± 776 g、重度窒息新生儿的血糖 ,其中静脉输糖 32例 ,复苏用药2 2例 ,并于生后 1 0 6± 88小时内进行微量血糖监测 ,结果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 :新生儿入院年龄 3.6± 4.42小时 (中位数 2小时 ) ,入院血糖 6 .5 9±6 .43mmol/ L,高血糖 2 5例 ,低血糖 2 4例 ,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轻、中、重度各 1 3、2 1及 1 3例。入院血糖与年龄负相关 ,t=- 3.397,P=0 .0 0 1 ;与静脉输糖正相关 ,t=6 .2 30 ,P<0 .0 0 0 1 ;与复苏使用肾上腺素和 /或地塞米松正相关 ,t=2 .0 6 6 ,P=0 .0 42。血糖监测结果表明 ,随着日龄增加 ,血糖异常 (高血糖或低血糖 )发生率无明显改变 ,未发现入院血糖与缺氧缺血性脑病分度的关系。结论 :窒息复苏过程中输糖或用药 ,会对机体糖代谢产生影响 ,应慎重应用 ;复苏后继续治疗中仍应重视血糖监测及调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糖异常与脑损伤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对138例早产儿分别于出生0 h、2 h、4 h、8 h、12 h、24 h进行血糖检测,血糖正常者入血糖正常组,血糖异常者分别入高、低血糖组,并于48 h、72 h继续监测血糖变化,血糖正常组若发生血糖波动及时调整组别。观测血糖异常持续时间,依据血糖异常时间分为0~6 h组,>6~<24 h组,≥24 h组。采用足跟血,应用ACCU-CHEK罗氏血糖仪进行血糖测定。出生7 d行颅脑CT或MRI检查。比较血糖正常组及高、低血糖组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结果血糖正常组脑损伤发生率为5.66%(3/53例),低血糖组脑损伤发生率为20.29%(14/69例),高血糖组脑损伤发生率为37.50%(6/16例)。血糖异常持续时间越长,脑损伤发生率越高,而持续高血糖引起早产儿脑损伤的比率大于低血糖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早产儿血糖异常波动是导致早产儿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血糖异常持续时间越长,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血糖测定与胰岛素C-肽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产儿由于血糖调节机制不稳定,易发生糖代谢紊乱,其中以低血糖症较多见,其严重后果是有可能会造成脑功能的障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剖宫产时母体静脉输入葡萄糖对正常围产儿的影响。结果:(1)51例剖宫产于20~50分钟内输入10%葡萄糖80~400ml,平均输糖速度(GV)为51.47g/小时。产时母体血糖(MG)为172.3±55.7mg/dl;出时生胎儿血糖(FG)为132.5±41.6mg/de,最高达219.1mg/de,易引起胎儿急性高血糖。由于FG与MG(γ=0.8726,P<0.001)、MG与GV(γ=0.7395,P<0.001)均呈高度正相关,故应限制产程中母体单位时间内的输糖量。(2) 新生儿生后2小时内血糖水平随MG升高而略增高,与FI无直接关系,无一例新生儿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观察全营养混合液(TNA)对早产儿血清渗秀压的影响,按6ml/kg.h的速度给早产儿静脉输入TNA液,测定输注前及输注过程中的血钠、血糖、BUN和血清渗透压,并计算渗透压间隙(OG)。结果显示输注及输注过程中血清渗透压,OG及血糖及显著怀差异,提示TNA液在一定速度内输注对早产血渗透压及血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氨茶碱对早产儿血糖影响的时相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早产儿输注氨茶碱对血糖影响的时相变化。方法:12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4组,每组30例,A组使用氨茶碱时输入5%葡萄糖,B组仅输入5%葡萄糖;C组使用氨茶碱时输入10%葡萄糖,D组仅输入10%葡萄糖。分别于用药后15,30 min和1,1.5,2,4,6,12,24 h测定血糖浓度。结果:①A组使用氨茶碱后15 min血糖有上升趋势,30~120 min左右达到高峰并逐渐下降,4h左右降至接近用药前水平,各测定时间点的血糖值与用药前血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组用药后与B组各相应的测定时间点的血糖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②C组使用氨茶碱后15 min血 糖迅速上升,30~120 min左右达到高峰并逐渐下降,但下降较慢,24h后未能降至用药前水平,各测定时间点的血糖值与用药前血糖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C组与D组相应时间点血糖值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③使用氨茶碱时输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血糖影响的程度不一样。输入5%葡萄糖时,血糖虽然升高,但仍在正常范围内,而输入10%葡萄糖时,血糖升高超过正常范围。A组与C组使用氨茶碱后各测定时间点血糖值比较,在4 h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氨茶碱在早产儿 中使用是安全的,但使用时输糖浓度应控制在5%左右,输入10%葡萄糖时可引起高血糖。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糖,尤其是2 h内的血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新生儿高糖性高渗血症的特点。方法 对 6例新生儿高糖性高渗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足月小样儿 4例 ,早产儿 2例。表现为重度脱水貌 ,血糖 >2 9mmol/L ,尿糖阳性 ,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经治疗 5例痊愈 ,1例死亡。结论 新生儿高糖性高渗血症多见于有应激状态的足月小样儿和早产儿 ,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 ,易被忽略 ,早期诊断 ,合理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是发生血糖紊乱的高危人群, 其血糖监测和管理尤为重要。鉴于传统间断血糖监测手段的诸多局限性, 持续血糖监测近年来开始被应用于早产儿, 以优化血糖管理, 本综述对持续血糖监测在早产儿中应用的优势和缺陷及未来应用中需要改进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281例常规采用10%葡萄糖水作为新生儿补液时药物稀释液和维持液的尿糖检测结果:当补糖速度在15~25mg/min·kg时,足月新生儿尿糖阳性率在27%,而早产儿高达55.3%。P<0.005。同时对23例早产儿用微泵控制补糖速度在8mg/min·kg以下,尿糖阳性率为30.4%(23/7),而7例尿糖阳性者均应多脏器衰竭而死亡。笔者认为:新生儿补糖应严格控制在8mg/min·kg以下,早产儿应更低,不应常规采用10%葡萄糖水作为药物稀释液和维持液,并建议用尿糖检测来预防一过性医源性高血糖症。  相似文献   

17.
糖代谢紊乱在新生儿期极为常见,尤其是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最易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均可造成脑损伤,为了在输液过程中有效控制血糖浓度,纠正低血糖或避免医源性高血糖的产生,避免脑损伤。笔者自1998-2003年,采用微量输液泵输注葡萄糖,治疗早产儿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早产儿低血糖时胰岛素及C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早产儿低血糖与胰岛素及C肽间的关系。方法50例血糖正常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50例低血糖早产儿为观察组,检测两组患儿的空腹血糖,动态监测低血糖患儿的血糖,分别检测两组早产儿的血清胰岛素及C肽水平,对检测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早产儿低血糖无明显临床表现,可反复发作,其血糖纠正的时间与初始低血糖程度呈负相关,r=-0.674,P<0.01。(2)两组早产儿血清胰岛素及C肽检测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但胰岛素分泌是否异常影响血糖纠正所需的时间。结论早产儿低血糖临床症状不典型,应注意监测。胰岛素分泌异常不是早产儿低血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功能改变对早产儿早期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2007年1-7月在暨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261例胎龄为29~36+6周的早产儿于生后不同日龄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EF)各分为3组.应用经颅多普勒监测早产儿生后1、3、7 d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指标及血管弹性指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监测早产儿心功能指标及主动脉瓣口峰值流速.记录生后1 d早产儿胎龄及出生体重,并监测体温、血气、血糖、血压及红细胞比积.结果 生后1、3、7 d早产儿的脑血流速度均随EF增加而加快;EF与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0、0.41、0.61,P均<0.01),而EF与血管阻力指数及弹性指数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早产儿早期脑血流速度受左室泵血功能的影响,而胎龄及出生体重是影响早产儿早期左室泵血功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母亲孕期糖代谢状况对其早产儿早期胰岛功能的影响,并探讨监测早产儿早期胰岛功能的敏感指标。方法将2012年3月至12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82例早产儿分为2组,母亲孕期糖代谢异常组(35例)和母亲孕期糖代谢正常组(47例),分别检测早产儿生后1 h和7 d的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C-肽和胰岛素原,并比较早产儿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指数。结果两组早产儿母亲的孕前和产前体质指数(BMI)、早产儿出生时体质量和头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母亲孕体质量期增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出生时胰岛素原与生后7 d的C-肽、胰岛素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胰岛素抵抗指数(IR)、空腹β细胞功能指数(FBC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孕期糖代谢异常并不影响早产儿早期胰岛功能,但早产儿早期胰岛素原的分泌已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