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共情护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天津市安定医院精神科2015年9月~2017年9月接收的90例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并实施常规精神科护理,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为(15.34±8.65)分,低于对照组的(20.60±7.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GQOL-74各个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共情护理”模式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组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抑郁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且对实验组进行小组心理护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等的测试.结果 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发现干预因素对TAS因子Ⅰ、因子Ⅱ和因子Ⅳ存在主效应(F=4.952~7.653,P<0.05);时间因素对TAS因子Ⅰ、因子Ⅱ、因子Ⅲ和因子Ⅳ均存在主效应(F=34.696~125.386,P<0.01);干预因素和时间因素对TAS因子Ⅰ、因子Ⅱ和因子Ⅳ存在交互作用(F=6.758~13.245,P<0.01);②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干预前TAS各因子分数和小组心理护理对TAS因子Ⅰ、因子Ⅱ、因子Ⅳ减少值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结论 小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47例住院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抑郁症患者TAS总分为74.13±9.59,明显高于常模,因子分中以Ⅰ、Ⅱ、Ⅳ因子为显著;患者的TAS总分与HAMD得分呈正相关;男女差异显著,女性患者述情障碍较为明显。多元逐步回归发现:性别、病程等因素对TAS总分作用明显。文章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参与型护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在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干预组患者实施参与型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分别于患者入组时和干预8周后各进行一次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的评定.结果 干预组患者纳入参与型护理模式8周后,其ESCA的总分(t=2.028,P<0.05)和自我护理技能因子分(t=3.944,P<0.01)、自我责任感因子分(t=2.247,P<0.05)、自我概念因子分(t=3.243,P<0.01)、健康知识水平因子分(t=5.309,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其NOSIE的病情总估计分(t=3.528,P<0.01)、总积极因子分(t=2.869,P<0.01)、总消极因子分(t=3.131,P<0.01),以及社会能力(t=3.054,P<0.01)、社会兴趣(t=2.841,P<0.01)、个人卫生(t=4.793,P<0.01)、激惹(t=2.930,P<0.01)、退缩(t=5.023,P<0.01)、抑郁因子分(t=2.653,P<0.01)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精神病表现因子分的改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参与型护理模式可以锻炼提高抑郁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患者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化整体护理对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CCMD——Ⅲ诊断标准的4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疗程8周,汉米顿抑郁量表(HAMD)、汉米顿焦虑量表(HAMA)为评定工具。结果治疗后6、8周末两组HAMD、HAM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年后研究组的显效率为71.42%,对照组为47.61%,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整体护理对提高抑郁症的疗效,预防复发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解除抑郁症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抑郁症患者发生便秘9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果导、番泻叶导泻,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大便通畅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效解除抑郁症患者的便秘,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身疾病与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特征.方法 本研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分别对62例心身疾病、66例抑郁症患者和60名正常健康者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心身疾病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Ⅰ、Ⅱ、Ⅳ因子分高于对照组(t1=4.230,P1=0.000);抑郁症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以及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 TAS)、Hamilton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Hamilton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100例抑郁症患者和100例正常自愿者进行测评,并对述情障碍与焦虑、抑郁作相关分析.结果 抑郁症组TAS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6.86,P<0.01);其述情障碍的发生率为43%,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x2=25.98,P<0.01).抑郁症患者的TAS总分及因子Ⅰ、Ⅱ、Ⅳ评分与HAMA及HAMD评分均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述情障碍,并与焦虑、抑郁有关. 相似文献
9.
共情使用中的误区及共情能力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桂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6)
共情,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在心理治疗中,它不但是一种治疗技术,而且是进入来访者内心世界,协助来访者达到自我改变的治疗关键.如何提升共情能力是治疗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RS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述情障碍与共情缺陷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单纯随机对照研究,将17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随机选取170名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分别对两组进行测评。结果研究组TAS总分及各项因子分高于对照组(t=31.57,48.05,27.17,8.35;P<0.05);IRI-C总分及各项因子分低于对照组(t=23.90,17.87,10.38,16.15,27.14;P<0.05);研究组TAS总分、因子2与IRI-C的总分、想象力因子和共情性关心因子呈负相关(r=-0.210~-0.548,P<0.05);TAS的因子1和IRI-C的总分及各因子呈负相关(r=-0.186~-0.354,P<0.05);TAS的因子3与观点采择、个人痛苦因子呈正相关(r=0.182,0.391;P<0.05),与想象力、共情性关心呈负相关(r=-0.286,-0.454;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述情障碍和共情缺陷,且述情障碍与共情缺陷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述情障碍越明显,共情缺陷越严重。 相似文献
12.
潘茸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996,4(3):190-191
1病情观察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病情详细观察。老年患者各脏器及生理功能发生退行性变化,如脑、心、肺、肝、肾以及运动系统等。疾病症状体征常不典型,一般老年人又常患多种疾病,体质较弱,抵抗力低下。为做好病情观察,应注意五个方面。1.1加强巡视,深入细致观察病情由于老年性疾病症状不典型,故发现可疑体征应认真观察,耐心听取病人主诉,若观察不细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例:患者男性,75岁,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入院当日下午发现患者表情淡漠、言语含糊不清,仅诉恶心、胃部不适。在为病人翻身时发现右侧上下肢肌张力明显减… 相似文献
13.
护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接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包括健康教育、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护理、放松训练、社会支持和院外指导等在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应对方式和抑郁水平进行评估,并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抑郁症患者的积极应对和SDS评分明显低于中国常模.而消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中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症患者的SDS评分与消极应对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积极应对评分无相关性;观察组干预后的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消极应对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并改善其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躁狂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接收的56例躁狂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5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式给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候的躁狂和抑郁程度明显比对照组轻,比较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躁狂抑郁症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能更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责任制分组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开滦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抑郁症患者60例,分为研究组30例(给予责任制分组护理)和对照组30例(给予功能责任制混合护理),分别于护理前及护理后第12周对患者及家属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护士评定工作满意度调查量表.结果 研究结束时研究组HAMD量表总分为(4.8士3.44),对照组为(10.4士5.40),显著低于对照组(t=-3.91,P<0.001);研究组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及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责任制分组护理在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显著优于功能责任制混合护理,且患者及实施者对其接受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抑郁症的社会回归率和临床治愈率,作者选取了80例住院的抑郁症病人,从中摸索出其症状特征,并根据其特征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收到了可喜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6例抑郁症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外进行8周系统的护理干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出院1年进行随访.结果 心理干预前两组(HAMD)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8周末,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1年后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住院期间对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及服药的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意识的影响。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药物+心理护理干预)及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分别于入组前及1年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自我和谐量表(SCCS)、自尊量表(SES)评定。结果干预组HRSD(25.28±2.55)、SCCS(107.16±3.95)、SES(21.63±1.75)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65±2.21、118.45±3.78、32.70±2.03)。结论心理护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自我认知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表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关怀、心理干预和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对84例脑梗死后抑郁症病人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护理关怀、心理干预和早期康复治疗,出院前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再进行第2次测查。结果出院时84例病人中轻度抑郁28例(33.3%),中度抑郁31例(36.9%),重度抑郁3例(3.6%),恢复22例(26.2%)。结论对脑梗死后抑郁症病人进行护理关怀、心理干预和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护理关怀、心理干预和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对84例脑梗死后抑郁症病人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护理关怀、心理干预和早期康复治疗,出院前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再进行第2次测查 .结果 出院时84例病人中轻度抑郁28例(33.3%),中度抑郁31例(36.9%),重度抑郁3例(3.6%),恢复22例(26.2%).结论 对脑梗死后抑郁症病人进行护理关怀、心理干预和平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