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新生儿窒息又称围生期窒息 ,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缺血、缺氧 ,产生低氧血症和酸中毒 ,出生 1分钟仍迟迟不出现自主呼吸 ,并伴有一系列循环障碍的临床表现 [1 ] 。新生儿窒息时可引起脑血流中断 ,中断 30秒 ,即可出现神经细胞代谢改变 ,脑血流中断 2分钟 ,则神经细胞代谢停止。窒息新生儿死亡率为无窒息儿的 4 5倍。及时准确处理新生儿窒息是降低新生儿死亡、减少远期合并症的关键。其复苏及护理如下。1 导致新生儿窒息原因新生儿窒息主要原因与母亲因素、分娩时情况及胎儿因素三方面有密切关系。母亲因素 :重度窒息儿在产前有82 .75 %的孕妇胎…  相似文献   

2.
3.
路彩云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8):75-75,77
窒息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呼吸受阻,使内外呼吸的气体交换发生障碍,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及pH值降低。常为胎儿宫内缺氧的延续。凡影响母体与胎儿间血液和气体交换的原因,都可引起胎儿发生宫内缺氧、宫内窘迫,出生1min无呼吸、仅有心跳,从而引起呼吸衰竭及一系列并发症。窒息为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成功抢救窒息儿,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新生儿日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5.
凡能影响母体与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因素都会造成胎儿窒息。窒息复苏后有部分新生儿仍有一段时间持续低氧血症和酸中毒,这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对防止缺氧性脑损伤极为重要。本文介绍窒息复苏后新生儿的监测护理体会。1临床表现 早期缺氧表现为胎动增加,胎心率加快,一般可大于160次/分,同时有肛门括约肌松驰,排出胎粪,羊水呈黄绿色。如继续缺氧,则进入抑制期,胎儿心率变慢至少于100次/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窒息为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多脏器损伤,尤其以肾、脑、心、肺为主。凡影响母体和胎儿间的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原因.都会造成胎儿低氧及生后窒息,闪此,在患儿复苏后实行及时、正确、完善的治疗和护理是降低窒息儿病死率的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方法。方法对78例窒息新生儿遵照第五版《新生儿窒息复苏》实施复苏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71例复苏成功,7例失败(其中3例死亡,4例家长放弃治疗)。结论运用正确方法对窒息新生儿进行复苏和护理,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对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重度窒息可导致不可逆的缺血缺氧性脑病,以致小儿智力低下、脑瘫、癫痫等后遗症的出现。近年来国外报道其发生率和伤残率为5%~6%,国内报道为4.7%-8.9%,是围生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我科于2005年6月-008年10月收治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共85例,加强窒息复苏后的各项护理工作,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88例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的进行临床护理分析。结果 88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死亡3例,均死予胎粪吸入综合征。其他85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通过临床护理观察,我们体会到及时抢救和复苏及复苏后正确的护理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同时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评定重度窒息标准采用Apgar评分,即阿氏评分,以新生儿出生后,根据皮肤颜色、心搏速率、呼吸、肌张力及运动、反射5项体征进行评分,评分在4分以下为重度窒息。结果经及时、正确的抢救治疗及细心观察和护理后,急救新生儿窒息成功34例,成功率94.4%。有2例死亡。结论在严格执行新生儿复苏法的同时,着重加强复苏后护理,能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和探讨高原地区低氧环境下,新生儿室息复苏与护理问题,为积极有效预防和治疗高原或平原地区新生儿颅内出血提出有关防治措施。方法 通过总结和分析我院(海拔3658米)自1997年以来实施复苏的21例新生儿室息病例,就复苏与护理方面内容进行了临床的研究和探讨;分析高原低氧环境与新生儿室息间的关系和窒息复苏中的难题,并探讨性提出有关应对办法和措施。结果21例均经复苏抢救;死亡3例(其中体重小于400g1例,合并先心病1例,颅内出血重度窒息各1例)。复苏成功率86%结论 (1)高原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及低氧环境造成胎儿早产、窒息居多,而且使高原新生儿窒息缺氧较重,不易纠正;加之窒息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的增多,形成窒息复苏有一定难度;(2)高原条件下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与护理显然不同于一般成人和平原地区的新生儿简单。成功的复苏与护理应该及早纠正缺氧,抓好保暖、清理呼吸道、充分通气、适时心脏按压及气管插管术,包括复苏后护理等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庞琼燕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467-469
<正>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是当今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影响儿童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性瘫痪和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1],估计全世界每年400万新生儿死亡中有23%、死亡年龄<5岁的儿童中有8%与出生时窒息有关。自1987年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开发了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以来,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伤残率[2]。据报道[3],ABCDE复苏技术的推广应用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有利于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出生时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而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发病率5%~10%[1]。因此,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和护理,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最重要的环节。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共分娩879例,产妇年龄21~37岁,孕周32~42周,共发生新生儿窒息97例(男49例,女48例),轻度窒息76例,重度窒息21例。行剖宫产术31例,臀牵引术19例,经阴道自然分娩者47例。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工作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以及预防远期后遗症的重要手段,但是对复苏好转后的新生儿仍应给予严密的观察和监护,切不可掉以轻心。在抢救新生儿窒息时,郑州市第一人  相似文献   

15.
42例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患儿的复苏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0年5月间救治的42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复苏抢救1~3min恢复正常者3例(7.14%),4~7min恢复正常者22例(52.38%),8~10min恢复正常者15例(35.71%),复苏成功率95.24%.结论 积极的复苏...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窒息168例急救复苏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复苏及护理。方法:对168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按复苏指南进行急救复苏与护理。结果:经及时抢救与细心护理,痊愈出院150例,好转出院7例,转院5例,死亡6例。结论:新生儿窒息抢救是否成功取决于快速正确的评估、恰当的护理、娴熟的复苏技术及复苏后的护理,分秒必争的抢救和医护紧密配合是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7.
作好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及护理,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和伤残的关键。1临床资料本组31例,男29例,女2例。胎龄<37周5例,37~42周21例,过期产儿5例。出生体重<1500g2例,<2500g6例,≥3000g19例,≥4000g4例。入院日龄10分钟~1天。根据新生儿窒息评分标准均诊断为重度窒息。2ABCDE复苏方案正确规范进行现场复苏,应遵照ABCDE复苏方案。A—建立通畅的呼吸道;B—诱发呼吸、增加通气;C—维持循环、保证足够的心搏出量;D—药物治疗,纠正酸中毒;E—评价、监护、注意保暖、减少耗氧量。前三项最重要,其中A是根本是关键。3操作步骤3.1复苏的最初步…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窒息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复苏后的新生儿易发生吸入性肺炎、颅内出血、新生儿硬肿病等并发症。因此,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及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我院产科实施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常见并发症,多由胎儿宫内缺氧或分娩时产伤引起,新生儿娩出后常规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1分钟评分<7分的新生儿都需进行积极复苏,以避免严重缺氧或长时间缺氧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现将本组68例住院分娩 Apgar评分<7分经复苏处理的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男婴38例,女婴30例。早产儿16例,足月产45例,过期妊娠产7例.1.2 引起窒息的产时因素:负压胎头吸引助产29例,臀位助产18例,急产6例,胎儿宫内窘迫急诊剖宫产5例,正…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是当今引起新生儿死亡和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存质量。在严格执行新生儿ABCDE复苏技术的同时,能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