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喉癌NM23-H1蛋白/核苷二磷酸激酶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喉鳞癌组织中nm23-H1单克隆抗体的表达,结果发现:喉癌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2.9%。nm23-H1蛋白表达率在伴有颈洒巴结转移的喉癌中低于无颈淋巴结转移喉癌;在Ⅲ-Ⅳ期喉癌中亦低于Ⅰ-Ⅱ期喉癌。m23-H1蛋白民喉癌的生长部位和病理分级无关。结合随访分析分析表明:nm23-H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总体生存离高地阴性表达者。提示nm23-H1基因可能有抑制癌  相似文献   

2.
nm23-H1蛋白和P53蛋白在鼻咽癌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nm23-H1基因产物和P53基因产物在鼻咽癌(NPC0的表达状态,春一NPC的发生及转移、预后的产生。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m23-H1基因产物和P53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nm23-H1蛋白的表达率为50.4%,P53蛋白表达率为90.4%。nm23-H1蛋白在颈部有淋巴结转移包块才的表达率为27.9%,低于无颈部淋结转移包块者的表达率,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nm23-H1蛋白及  相似文献   

3.
nm23—H1基因在喉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探讨nm23-H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发展中的作用,应用Nonrthern杂交技术,观察和分析了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晶显示,31例喉癌组织nm23-H1mRNA的表达水平7例癌旁正常组织高,但差别无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11例)和临床Ⅲ,Ⅳ期组(23例)癌组织nm23-H1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nm23-H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发展中的作用,应用Northern杂交技术,观察和分析了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显示,31例喉癌组织nm23-H1mRNA的表达水平较7例癌旁正常组织高,但差别无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11例)和临床Ⅲ、Ⅳ期组(23例)癌组织nm23-H1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20例)和临床Ⅰ、Ⅱ期组(8例)(P<0.01和P<0.05)。提示nm23-H1基因可能在抑制喉癌淋巴结转移或癌组织生长方面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蛋白酶ICH-1与鼻咽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46例鼻咽癌组织中ICH-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46例鼻咽癌中16例ICH-1L阳性,22例ICH-1S阳性,阳性率分别为348%和478%,ICH-1L阳性细胞百分率为542%,ICH-1S阳性细胞百分率为684%,较良性鼻咽上皮增加。46例鼻咽癌细胞PCNA增殖指数为498±72%,较良性鼻咽上皮增加,PCNA表达与癌细胞分化有关。结论:蛋白酶ICH-1异常表达可能与鼻咽上皮癌变有关。PCNA可作为反映鼻咽癌细胞分化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6.
以EB病毒核抗原(EBNA)A亚型特异性引物作聚合酶链反应(简称PCR-A),同时用A、B亚型DNA片段和Bam-W片段为探针,与鼻咽活检组织DNA作打点核酸杂交(简称DBH-A、DBH-B和DBH-W)。DBH-B结果全部阴性,PCR-A、DBH-A和DBH-W检测的阳性率,31例鼻咽癌分别为83.9%(26/31)、74.2%(23/31)和80.6%(25/31);33例非鼻咽癌分别为15.2%(5/33)、69.7%(23/33)和42.2%(14/33),其中25例慢性鼻咽炎分别为12.0%(3/25)、92.0%(23/25)和40.0%(10/25)。鼻咽癌组与非癌组和慢性鼻咽炎之间,PCR-A阳性率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1),可作为区别鼻咽良恶性病变的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指标。这为鼻咽癌的病毒发病学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也使将来用PCR早期诊断鼻咽癌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nm23基因产物/核苷二磷酸激酶(nm23/NDPK)在喉鳞癌中的表达,结果喉鳞癌中nm23/NDPK表达的阳性率为694%(25/36),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阴性。在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无颈淋巴结转移者nm23/NDPK表达的阳性率高于颈淋巴结转移者,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Ⅰ~Ⅱ期喉癌高于Ⅲ~Ⅳ期喉癌,差别也有显著意义(P<0.05)。nm23/NDPK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结果表明nm23基因低表达与肿瘤进展及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8.
以EB病毒核抗原(EBNA)A亚型特异性引物作聚合酶链反应(简称PCR-A)同时用A、B亚型DNA片段和Bam-W片段为探针,与鼻咽活检组织DNA作打点核酸杂交(简称DBH-A、DBH-B和DBH-W)。DBH-B结果全部阴性,PCR-A“DBH-A和DBH0W检测的阳性率,31例鼻咽癌分别为83.9%(26/31)、74.2%(23/31)和80.6%(25/31);33例非鼻咽癌分别为15.2  相似文献   

9.
nm23基因表达与喉鳞癌发展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免疫级组织化学方法对36例喉鳞癌患者的nm23基因产物/核苷二磷酸激酶进行检测。结果:喉鳞癌中nmn23/NDPK表达的阳性率为69.4%;随着肿瘤的增大及淋巴结转移的出现,nm23表达程度降低,T1-2病变高于T3-4病变,Ⅰ-Ⅱ期喉癌高于Ⅲ-Ⅳ期喉癌。  相似文献   

10.
喉鳞癌组织中nm23-H1基因产物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刘振声邓永江李家喜丁华野郭志祥王锦玲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喉鳞癌手术标本中nm23-H1基因产物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来源:89例喉鳞癌系由沈阳空军医院1990...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采用华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1992年上半年获取的55例鼻咽部低分化鳞癌(NPC)的活检存档标本,用15例正常人鼻咽部组织蜡块作对照。所有标本作免疫组化LSAB法染色,测定P蛋白的表达。并对所有NPC患者进行5年随访。结果表明,P蛋白在鼻咽部正常组织表达阳性率为100%,鼻咽部低分化鳞癌阳性率为70.9%,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4.13,P=0.0472)。Ⅰ-Ⅱ期、Ⅲ期和Ⅳ期NPC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3%、80.0%、60.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Kw=8.3050,P=0.0473);T1-T2、T3和T4期NPC的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8%、72.2%、45.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Kw=15.34,P=0.0394);无颈淋巴结转移与有颈淋巴结转移组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8%、70.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Kw=6.2793,P=0.0557);P表达阴性组与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6.7%、68.1%,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r=0.4775)。通过本实验提示:在NP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P15蛋白丢失的参与;P15蛋白表达可作为NPC生物学行为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鼻咽癌组织中bcl-2基因断裂和bcl-2蛋白表达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blc-2基因与鼻咽癌发生的关系,采用分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1例鼻咽癌组织中bcl-2基因的两个断裂热点和蛋白表达。结果:41例鼻咽癌发生bcl-2基因表裂者4例,阳性率为9.8%,34例出现bcl-2蛋白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2.9%;鼻咽良性病变阴性。bcl-2基因断裂和蛋白表达与鼻咽癌组织学分级间无明显关系;bcl-2蛋白表达与bcl-2基因断裂间无相对应关系。提示:bcl-  相似文献   

13.
CD44v和nm23—H1基因蛋白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CD44v和nm23-H1蛋白在喉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1996年10月 ̄1998年8月我科住院患者喉鳞癌手术新鲜标本60例(其中男52例,女8例,年龄41 ̄77岁),癌旁组织20例,喉正常粘膜1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测定了CD44VT NM23-H1蛋白在喉癌的定量表达。结果 ①CD44v和nm23-H1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定量表达均高于喉  相似文献   

14.
EB病毒基因BARF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EB病毒与鼻咽癌(特别是低分化鳞癌)密切相关。BARF1基因是EBV裂解期中的早期基因,本研究通过检测BARF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希望能进一步揭示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及致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对经病理确诊的47例鼻咽低分化鳞癌病人分别取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相对正常鼻咽黏膜和13例其他头颈部恶性肿瘤癌组织及8例正常人鼻咽黏膜组织(均证实有EB病毒潜伏感染),采用巢式-PCR技术检测BARF1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鼻咽癌组织BARF1基因表达率为91.5%(43/47),其中39例相对强表达,4例弱表达;癌旁组织BARF1基因表达率为46.8%(22/47),其中儿例相对强表达,儿例弱表达;相对正常黏膜BARF1基因表达率为6.4%(3/47),3例均为弱表达;携带EB病毒的其他头颈部恶性肿瘤组织、正常人鼻咽黏膜组织均未检测到:BARY1基因表达。结论 从相对正常鼻咽黏膜到癌旁组织再到鼻咽癌组织BARF1基因的表达趋势为从不表达到表达,从弱表达到强表达。说明EB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确实存在密切相关性;提示启动BARF1基因的表达有可能是EB病毒致鼻咽癌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人类鼻咽癌端粒酶活性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AR-银染法对42例鼻咽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0例鼻咽部正常粘膜和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及血清VCA/IgA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鼻咽部正常粘膜和鼻咽癌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20%和88.1%,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均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鼻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者端粒酶阳性率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P=0.035),临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病人端粒酶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端粒酶(TLMA)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方法:采用TRAP PCR ELISA法探讨18例NPC,2例放疗后NPC,4例癌旁组织及4例慢性鼻咽炎鼻咽部活检组织中TLMA表达。结果:18例NPC TLMA阳性率为88.9%。4例癌旁组织阳性率为75.0%,慢性鼻咽炎全部为阴性。1例复发性NPC为阳性,1例疗后未复发为阴性。TLMA表达与NPC分期、颈淋巴结转移似无明显关系。结论:TL  相似文献   

17.
Bcl—2,Bax蛋白产物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Bcl-2、Bax蛋白产物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对42例NPC和10例正常鼻咽粘膜组织标本,进行了调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产物检测。结果:(1)在正常鼻咽粘膜中,Bcl-2蛋白主要分布在基底层细胞,而Bax蛋白分布在基底层以上细胞;(2)在NPC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产物表达阳性率为85.7%和83%,且Bcl-2蛋白表达与BPC颈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bcl-2和P^53蛋白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抗bcl-2和P^53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对25例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标本和16例正常鼻咽上皮(Nasopharyngeal epithelia,NE)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bcl-2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鼻咽癌组织中分别为84.0%(21/25)和76.0%(19/25),与正常鼻咽上皮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5);鼻咽癌中有16例同时表达bcl-2和P^53蛋白。此外,bcl-2蛋白多见于分化差的鼻咽癌,而P^53蛋白则在相对分化较好的鼻咽癌中较多。结论 bcl-2原癌基因和P53抑癌基因在鼻咽癌的发病中可能有不同的意义,二种基因的协同作用可能与鼻咽癌持续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19.
吴海涛  许良中 《耳鼻咽喉》2000,7(4):219-222
目的:探讨影响喉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96例喉鳞状细胞癌标本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喉癌预后因素。结果:nm23、Cath-D和CD4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7%(43/94)、52.1%(50/96)和41.7%(40/96)。喉癌部位、大小、分化程度、T分期及nm23表达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nm23在喉癌中表达情况,对预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0.
喉鳞状细胞部Cath—D和CD44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组织蛋白酶-D和CD44表达与喉癌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ath-D和CD44在96例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Cath-D和CD44在喉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2.1%和41.7%;Cath-D的阳性表达与喉癌转移吴正相关,但单独与颈淋巴结转移无关,CD44表达与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