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68岁,因"右侧睾丸肿大1个月,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20 d"于2008年2月入住我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睾丸肿大,8 cm×10 cm×10 cm.无发热、皮肤瘙痒、体重减轻等症状.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8岁,因"右侧睾丸肿大1个月,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20 d"于2008年2月入住我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睾丸肿大,8 cm×10 cm×10 cm.无发热、皮肤瘙痒、体重减轻等症状.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8岁,因"右侧睾丸肿大1个月,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20 d"于2008年2月入住我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睾丸肿大,8 cm×10 cm×10 cm.无发热、皮肤瘙痒、体重减轻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 患者女,51岁.因"乏力、气短2个月,加重1个月"于2010年4月20日入住北京顺义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患者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无关节疼痛等不适.查体:严重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黏膜无出血点,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肿大.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肿大并疼痛吸碘[131I]率增高--查房选录(27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仁  庞春平  陈灼怀 《新医学》2004,35(12):715-716
1病历摘要 患者,女,41岁.因颈前区疼痛、肿大1个月于2004-01-10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颈前区疼痛、肿大,伴心悸、乏力、体重下降,无鼻塞、咳嗽、咳痰等前驱症状,无发热.1周前,在外院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数日(具体不详),症状无缓解,遂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月经史:143/28,末次月经2003-12-26,孕1产1,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6.
一例输血相关移植抗宿主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例资料  患者 ,男 ,6 2岁 ,因发现左颏下、左胸锁乳突肌外侧多个淋巴结肿大 ,于 1999年 1月 17日入住我院肿瘤科。 1个月前患者无意中在上述部位发现肿大淋巴结 (约 0 .5cm× 1.0cm) ,无痛 ,曾用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治疗无效。患者自觉淋巴结逐渐肿大。无发热、盗汗、消瘦、乏力和其它不适。体检 :体温 36 .8℃ ,脉率 82次 /min ,血压 12 8/ 82mmHg(1mmHg =0 .133kPa) ,神清 ,无皮疹 ,皮肤、巩膜无黄染。左颏下、左胸锁乳突肌外侧有 3cm× 4cm、1cm× 2cm多个肿大淋巴结 ,质中 ,无压痛 ,边界清。余浅表淋巴结…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咽梅毒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19岁.因睡眠时打呼噜、憋气2个月,要求行扁桃体摘除术来院就诊.患者2个月来睡眠时打呼噜、憋气,并渐加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建议行扁桃体摘除术.患者于2010-03-01来我院就诊,要求行扁桃体摘除术.查体:一般情况好,右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左侧扁桃体Ⅲ度肿大,并呈瘤样增生,双侧扁桃体前上极有灰白色假膜覆盖.悬雍垂左侧呈浸润状,灰白色黏膜斑样改变.双颌下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8.
超声在浅表淋巴结病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探讨超声在正常淋巴结和良、恶性肿大淋巴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 30例正常人 12 0个浅表淋巴结、 71例 2 39个良性肿大淋巴结及 79例 2 11个恶性肿大淋巴结的 L / S比值、内部回声、CDFI、DPI表现及 PWD频谱特征。结果 :正常淋巴结和良、恶性肿大淋巴结三组 L / S比值分别为 3.14± 0 .2 1、1.94± 0 .2 2、 1.46± 0 .2 7。髓质动脉干 Vmax分别为 ( 8.0± 1.7) cm/ s、 ( 18.4± 5 .7) cm/ s、 ( 2 9.7± 13.6 ) cm/ s。RI分别为 0 .5 4± 0 .0 5、 0 .6 4± 0 .0 8、 0 .70± 0 .0 8。三项指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良性肿大淋巴结内部回声多呈髓质增宽、增强 ,皮质相对变狭 ,恶性肿大淋巴结内部回声则反之。 CDFI示良性肿大淋巴结内血流多呈较丰富、较规则的树枝状分布 ,而恶性肿大淋巴结内血流则多呈不规则紊乱血流信号。DPI均比 CDFI显示更为敏感。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意义 ,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例1,男,42岁.因发热、皮肤出血点2个月于2009年9月9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5 ℃,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瘀斑,颈部两侧、右侧腋窝、双侧腹股沟均可触及1~2枚约1 cm×1 cm肿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质韧,无压痛,局部无粘连、无破溃,边界清晰,活动度可.口唇苍白,齿龈肿胀、增生.  相似文献   

10.
对霍奇金淋巴瘤误诊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33岁.2007-07因"扁桃体炎、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在某门诊部静脉滴注"先锋霉素"等药物后,"扁桃体炎"治愈,但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未明显缩小.随后患者就诊几家医院,均以"淋巴结炎"行"抗炎治疗"近7个月余.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73岁,1个月前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半月前出现咽部不适,伴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体检:T 39℃,两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区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质韧、活动可,有压痛.淋巴结病理活检:考虑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胸部CT扫描:两肺下叶肺纹理增粗,部分肺中外带见小结节影及网状影(图1).两侧胸腔见积液.  相似文献   

12.
2003-01~2005-05笔应用微波联合六味地黄汤(丸)加味治疗前列腺增生患2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本组年龄63~75岁,病程3个月~3 a.均有典型的前列腺增生症状,并经肛门指检、B超检查确诊.其中Ⅰ度肿大5例,Ⅱ度肿大16例,Ⅲ度肿大2例.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 男,66岁.主因进食梗噎4个月以高位胃体癌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坦、无胃肠型及蠕动波,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颈部血管无怒张,甲状腺存在,无肿大.手术探查:肿物位于贲门,侵犯全层,胃周淋巴结肿大,行根治性胃近端大部切除术并清扫第3~8组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患儿男,9岁,以左颈前肿物1个月为主诉入院.查体:一般状况良好,心肺无异常,左侧颈前区可见局限性隆起,左侧甲状腺Ⅲ度肿大,可扪及包块,大小约2.0 cm×2.0 cm×1.5 cm,吞咽时随甲状腺上下活动.右甲状腺Ⅱ度肿大,未扪及包块.双侧甲状腺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侧颈部扪及多枚淋巴结肿大,约黄豆、花生米大小.  相似文献   

15.
干燥综合征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4 9岁。因口、眼干燥 ,间断腮腺肿大 10余年 ,加重并淋巴结肿大 1个多月 ,发热 10d入院。患者入院前 10余年出现口、眼干燥 ,双手遇冷发绀 ,每于秋冬季加重 ,偶有腮腺肿大 ,能自行恢复。 1个月前左腮腺进行性肿大伴多处淋巴结肿大 ,无痛、无皮疹、无关节肿痛 ,10d前发热 ,体温 37~ 38℃ ,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查体 :消瘦 ,左耳前有 3cm×4cm肿物 ,质中、固定、边界清、无压痛 ,双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腋窝有多个肿大淋巴结 ,最大 2cm× 3cm ,质中、活动、无压痛 ,心、肺无异常 ,腹平软 ,肝脾未及。血常规 :WBC 2 .…  相似文献   

16.
患者1 男性,54岁,农民.因"发现淋巴结肿大18个月、乏力伴尿色深黄1个月"于2010年11月16日入本院.病史采集:入院前18个月发现颈部、腋下及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遂就诊于某肿瘤医院,行淋巴结活检确诊为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给予应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表阿霉素+地塞米松(CHOP)方案化疗5个周期,并对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区局部放疗,达到部分缓解.于1个月前出现周身浅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乏力伴尿色深黄就诊于上述肿瘤医院.血常规检查结果示:重度贫血并告病危,后转诊于本院要求输血以延长生命.入院查体:体温为37.3℃,脉搏为110次/min,血压为100 mm Hg/60 mmHg(1 mm Hg=0.133 kPa),呼吸为20次/min,状态极差,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瘀点瘀斑,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可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睑结膜苍白,皮肤、巩膜明显黄染,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部饱满,肝脏肋下未及,脾大,甲乙线为14 cm,甲丙线为18 cm,丁戊线为5 cm.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43岁.主因声音嘶哑3年,加重、伴夜间呼吸困难1个月入院.既往有吸烟、饮酒史20余年.查体:咽稍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间接喉镜检查:左侧声门下区饱满,表面欠光滑,会厌活动欠佳,发"衣"音不能举起,前联合处窥视不清.  相似文献   

18.
现将我科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误诊3例分析并文献复习如下. 1 病历摘要 例1:女,39岁,已婚.因右颈部淋巴结肿大2周伴发热4 d于2005-09-20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周发现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有疼痛.入院前4 d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 C,给予青霉素治疗后,疗效差.自发病来无其他不适.体查:T 39.2 C,右侧颈部、锁骨上可扪及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约1.5 cm×2.2cm,活动度欠佳,质中,有压痛.心肺腹无异常.  相似文献   

19.
睾丸间质细胞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兆亮  刘强  陈以明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3):191-191,i007
患者男性,62岁.左睾丸疼痛伴肿大1个月.无男性乳房发育及其他内分泌异常.查体:左睾丸肿大,约5 cm×4cm×4 cm大小,有触痛.B超示左睾丸下极实质性占位.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均正常,术前未做血清类固醇激素及雌、孕激素水平测定.行左睾丸切除术,术中见左睾丸中下极处有一1 cm左右肿瘤,瘤体灰红色,质中.  相似文献   

20.
超声对慢性乙型肝炎肝门区肿大淋巴结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时肝门区淋巴结肿大的机理和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对2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门区出现肿大淋巴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超声共检出肝门区肿大淋巴结86个.18例经3~6个月系统治疗后,16例肿大淋巴结缩小,2例消失.11例肿大淋巴结无变化.8例肿大淋巴结经CT证实,2例后来因病情发展合并肝硬化行脾脏切除术时证实.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时肝门区淋巴结肿大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参与的结果,超声观察肝门区肿大淋巴结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辅助诊断和对愈后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