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建明  何艳 《贵州医药》2008,32(3):272-273
原发性胆囊癌又称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五位.病变呈进行性发展,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男女发病比率为1:3.由于胆囊癌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影响手术方案的制定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罗晋  洪涛 《江西医药》2006,41(10):791-793
目的评价二维超声(BUS)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相结合在诊断及鉴别诊断胆囊癌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经病理证实的41例胆囊癌患者的二维超声图像表现及病变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依据二维超声声像图的表现胆囊癌可分为5型,彩色多普勒显像可在病变部位检测出异常血流回声。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相结合在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及胆囊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胆囊病变组织雌激素受体(ER)与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ER、PR的检测.结果 胆囊癌、胆囊炎伴胆石症患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胆囊炎伴胆固醇沉着症、胆囊息肉及单纯性胆囊炎患者(P<0.05),ER及PR在胆囊癌及胆囊炎伴胆石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70%及100%、50%,其阳性表达率在胆囊炎伴胆石症、胆囊癌中呈现由少到多的关系.结论 雌激素通过诱导该受体表达增加了形成胆囊结石并进一步发展为胆囊癌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胆囊癌的发病年龄与性别,病因及病理类型以及预后。方法 收集1986-2000年间经手术切除病理诊断的胆囊癌41例,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认为胆囊癌发病多见于60岁以上女性,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以及慢性炎症导致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结论 因胆囊的解剖学特点,胆囊癌组织类型又多为中度分化及差分化为主,易浸润周围组织及转移,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陈双江 《淮海医药》1998,16(1):23-23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致命的恶性病变.由于症状不典型,术前确诊较困难。近年来超声诊断的普遍应用,有利于胆囊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MP-11蛋白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胆囊癌和良性病变组织中MMP-11的表达。结果:胆囊癌组织中MMP-11阳性表达率为76.67%,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织中MMP-11表达率20.00%(P<0.05)。MMP-11与胆囊癌的Nevein分期有关。结论:MMP-11的表达可能与胆囊癌的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胆囊癌35例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胆囊癌占整个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第五位,占胆道系统恶性肿瘤之首位,疗效及预后差,且近年来发病有不断增加趋势[1,2]。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且易误诊。为提高对胆囊癌诊治水平,现对我院35例胆囊癌病理诊断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意外胆囊癌(UGC)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本院LC中6例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术前诊断为胆囊结石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1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胆囊癌。单纯行LC4例,转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1例。术后随访失访1例,死亡4例,其中接受胆囊癌根治手术的1例术后存活25个月;单纯行LC的4例术后1、2、3年的存活率分别为50%(2/4)、25%(1/4)、0%(0/4)。结论早期胆囊癌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术中常规剖视胆囊,对可疑病变及时送术中冰冻病理,LC意外发现的早期胆囊癌可行单纯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误诊为胆囊癌五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是一种以胆囊慢性炎症为基础,伴有黄色肉芽肿形成,重度增生性纤维化及泡沫状组织细胞为特征的炎性病变,临床上非常少见。由于XGC的胆囊壁不断增厚,并与周围器官或组织发生粘连而形成肿块,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易与胆囊癌混淆,术中探查所见也极似胆囊癌,因而易被误诊为胆囊癌进行治疗。现将本院2000年~2005年收治的5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莉 《中国医药指南》2011,9(7):105-106
目的总结各型胆囊癌的CT表现,以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原发性胆囊癌的CT资料。结果 18例胆囊癌中,腺癌14例,鳞癌4例。胆囊癌中以女性多见,CT分型中,软组织肿块型9例,壁厚型6例,结节型3例。结论 CT可以清楚显示胆囊癌的病变部位、形态、大小以及对周围组织侵犯的程度,薄层及增强扫描可以显示胆囊壁的厚度,还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强化特点。有助于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并可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常与胆囊炎、胆结石等常见病并存,且症状及诊断方法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临床发现多为晚期,本文对我院1985~1996年收治的原发性胆囊癌47例进行分析,B超误诊率63%,手术37例,术前误诊率446%,均为中晚期病变。为提高对中晚期胆囊癌的认识,对50岁以上女性患者,有长期胆道系统症状,近期内发作或/和出现黄疸,右上腹包块者应高度怀疑本病并行进一步检查,对年龄50岁以上有症状的胆结石及胆囊息肉有增大倾向者应及时手术治疗,行B超、CT、血管造影及肝胆细胞等检查,以期提高胆囊癌的早期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分析原发性胆囊癌的分型及CT表现,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原发性胆囊癌,总结其术前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讨论胆囊癌的CT分型、病理学分型。结果根据肿瘤的形态及CT表现将胆囊癌分为三型:①肿块型:13例,占52%;②结节型:8例,占32%;③浸润型:4例,占16%。手术病理腺癌21例、鳞癌4例。9例合并慢性胆囊炎;11例合并胆囊结石;肝脏直接受侵犯16例;侵及胰腺和十二指肠7例;肝脏及淋巴结转移8例;肝内、外胆管扩张13例。结论CT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可清楚显示胆囊癌的病变部位及程度,为肿瘤分期及能否手术根治提供了准确的依据。胆囊癌的三个类型是胆囊癌病变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性表现,结节型及浸润型是胆囊癌的早期表现,肿块型为胆囊癌的中晚期表现并已直接侵犯肝脏及淋巴结转移,侵犯周围组织等。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应注重胆囊形态的改变、胆囊壁厚度的改变,可行多体位CT扫描,并且重视患者的病史。  相似文献   

13.
胆囊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具有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的特点,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发展为肿瘤晚期.早期识别胆囊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积极干预处理,是提高胆囊癌早期诊断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目前,胆囊癌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该文回顾了胆囊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最新研究,为预防和早...  相似文献   

14.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肿瘤发病最常见、发病最多的一种,但早期诊确率较低,诊出时多为中晚期,且误诊率较高。如何避免胆囊癌的误诊及漏诊,提高早期诊断率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2005-2010年收治3例已发生周围组织侵润转移的胆囊癌患者,仍误诊为胆结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郝民安  王宝太 《河北医药》1997,19(4):195-196
早期确诊胆囊癌实属困难。作者集我科10年来收治的胆囊癌13例,对该病的病困,临床症状,诊断及手术方式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对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应早期手术,定期进行B超检查对预防胆囊癌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意外胆囊癌(UGC)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LC术中发现的11例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1例,占全部 LC术的0.17%(11/6540),其中:手术时发现2例,术后触摸、解剖标本时发现5例,术后病理证实4例;9例行开腹胆囊癌根治术,1例为NevinⅠ期、1例因高龄、体质差,均未行根治手术.结论 对LC术中发现可疑病变行快速病冻切片检查是防止意外胆囊癌的有效措施,对NevinⅡ~Ⅳ期的意外胆囊癌应行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胆囊癌的发病因素.方法:回顾性观察与分析5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特点及类型.结果:5例胆囊癌患者中,男1例,女4例,平均年龄66.8岁,其中鳞状细胞癌1例,管状腺癌3例,黏液腺癌1例.5例胆囊癌患者有4例获随访资料,1例因住址和电话变动失访.其中存活超过5年的1例(该患者在做胆囊结石手术时意外发现),3例手术后存活3~8月.结论:胆囊癌隐匿性强,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胆囊结石、胆囊炎是诱发胆囊癌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后胆囊标本病理学检查的重要意义,防止胆囊癌漏诊。方法:对1994年-2001年以良性疾病手术切除的胆囊510例作病理学检查,对胆囊癌的检出率回顾性分析,结果:510例胆囊标本中病理诊断为胆囊癌者10例,占1.96%,结论:在胆囊手术治疗过程中,要重视术中的病理学检查,防止胆囊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19.
赵俊  殷全忠  贾玉清 《哈尔滨医药》2008,28(1):13-13,15
术后意外胆囊癌(unexpectd gallbladder carcinma,UGC)是指胆囊因良性病变行胆囊切除术,在术前和术中均未发现有恶性表现,术后病理意外发现的胆囊癌.  相似文献   

20.
刘景昌  刘洪涛  刘炜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2936-2937,3027
目的探讨CT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胆囊癌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均采用CT检查诊断进行确诊,原发性胆囊癌的CT表现:乳头腔内肿块型、局限或弥漫胆囊壁增厚、较大肿块充满或吞没胆囊型,结合病理可将胆囊癌的直接征象分为三种类型:浸润型、结节型、肿块型;胆囊癌的CT增强扫描表现:动脉期高密度,门静脉期等密度,其次为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均为高密度,延迟期高于正常胆囊壁及肝脏,消退不明显,特别是胆囊癌结合部局部增厚的胆囊壁持续强化的特征。结论原发性胆囊癌表现复杂多样,CT检查不失为一种确立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