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距骨骨折脱位并内踝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骨骨折脱位并内踝骨折的治疗朱晓东房清敏陈方民赵志彩(附属医院骨科,滨州市256603)关键词骨折;距骨骨折;内踝骨折;手术治疗踝关节受到暴力导致踝关节强烈背伸时,剪切暴力即造成距骨颈骨折。若同时有内翻或外翻暴力时,亦可同时造成内踝或外踝骨折距骨体旋...  相似文献   

2.
Zimmer不锈钢空心螺钉治疗内踝骨折2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宇  徐能 《右江医学》2009,37(4):449-450
内踝骨折属关节内骨折,手术的目的是要达到骨折解剖复位,保持踝穴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减少关节面不平所带来的创伤性关节炎和固定不牢靠或软组织嵌顿所造成的骨不连发生的概率。我院自2004年至2007年应用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定位,1~2枚Zimmer不锈钢空心螺纹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单纯内踝撕脱骨折2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Weber和Danis按照腓骨折位置的高低 ,将踝关节骨折分为 3型[1] 。A型骨折 :腓骨于踝关节以下的骨折或韧带损伤 ,可伴内踝骨折 ,但下胫腓韧带保持完整 ;B型骨折 :腓骨远端骨折 ,自踝关节水平向后上方呈斜形 ,依外力作用之不同 ,骨折线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的 ,且伴有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下胫腓关节的损伤 ,也可伴胫骨后缘骨折 ;C型骨折 :腓骨干骨折 ,高于踝关节以上任何部位 ,且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 ,下胫腓韧带复合损伤 ,可伴有胫骨后缘骨折。我院 1998年 9月— 2 0 0 3年 2月共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 89例。其中 13例为粉碎性B…  相似文献   

4.
张某,女,25岁,因遇车祸伤后第三天入院。入院查体左踝部明显肿胀.内外踝部均有明显的压病,踝关节活动障碍。X线片示:左距骨_L关节面中外1/3矢状面骨折,内踝斜行骨折,因手法复位失败,住院一周后行切开复位,术中见骨折以距骨头颈交界处外侧开始,由外上向内下骨折,骨折块向外向下向后移位,且向下移位约1cm.内踝由外下向内上短斜行骨折,距骨复位后用克氏外固定,内踝骨折复位后用螺丝钉固定,石膏固定患肢4周后拔出克氏针,拍片复位良好。距骨矢状面骨折合并内踝骨折实为罕见,其发生机理是:踝关节处于极度的内旋旋前位,距…  相似文献   

5.
可吸收螺钉治疗单纯内踝骨折6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单纯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单纯内踝骨折64例.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随访3~10个月,踝关节功能均达优或良.结论 可吸收螺钉治疗单纯内踝骨折,固定可靠,操作简单,避免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浩  李伟 《吉林医学》2011,32(12):442-2442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对踝关节骨折脱位45例行手术治疗,进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病例除1例内踝骨不连外,其余均已骨性愈合,暂未见骨关节炎病例。结论: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效果良好,适于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371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法复位治疗的回顾,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单踝骨折(包括外、内踝)、双踝骨折、三踝骨折、踝关节脱位-骨折、胫腓韧带联合分离的复位手法,尤其对踝关节功能影响较大且不易整复的内踝骨折,从复位手法到固定方法重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内内踝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7.3-2011.6采用国产可吸收螺钉治疗内踝骨折30例,其中内、外踝骨折8例.术后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及踝关节功能.结果 30例病人获得随访,全部骨折愈合良好,伤口无感染,平均随访6-36月,根据术后X线检查及踝关节恢复情况判断疗效,踝关节优良率96.7%.结论 可吸收螺钉治疗内踝骨折,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避免二次手术的再损伤.  相似文献   

9.
踝关节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处理不当,易造成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我院于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对32例踝关节骨折采用内、外踝纵行切口行内固定治疗,现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9~56岁,平均33.7岁。按Davis-Weber踝关节骨折分型。A型14例,B型11例,C型7例。闭合性骨折24例,开放性骨折8例。2治疗方法2.1手术时机手术时间伤后4h至14d以内,其中8h以内手术22例,3例因出现张力性水疱而推迟手术,平均推迟时间为6d。2.2手术切口内踝采用内侧纵行切口,将皮瓣向前后方拉开,可以观察骨折端有无旋转和前后移位,以及内踝关节面是否平整。外踝用外侧纵切口显露,后踝通过外侧纵行切口,纵行切开腓骨骨膜,但要保持跟腓韧带的铰链作用,将外踝向外翻转90°,完全暴露胫距关节。2.3内固定按先后踝、外踝、后内踝次序复位固定。后踝用松质骨螺钉内固定,外踝骨折用钢板螺钉固定,内踝用1枚松质螺钉和1枚克针内固定为主,松质骨螺钉起骨折端加压作用,克氏针控制旋转。术后用石膏固定1~2周。结果本组32例术后随访6~24个月,手术后踝关节X线表现:内踝仍旋转移位2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371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法复位治疗的回顾,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单踝骨折(包括外、内踝)、双踝骨折、三踝骨折、踝关节脱位-骨折、胫腓韧带联合分离的复位手法,尤其对踝关节功能影响较大且不易整复的内踝骨折,从复位手法到固定方法重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踝关节骨折是骨科常见的损伤,发病率占各个关节内骨折的首位,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3.92%,其处理和分类治疗比较复杂,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关节疼痛、行走不稳,甚至关节畸形和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既往曾经把踝关节骨折的处理重点放在内踝骨折的治疗上,相对忽视了外踝骨折的治疗,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外踝骨折在踝关节骨折的处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现将外踝骨折治疗的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韦玮  唐毓金 《右江医学》2009,37(5):568-569
踝关节结构复杂,三踝骨折是踝关节同时合并有内踝、外踝及胫骨远端后唇(后踝)的骨折,容易造成踝关节后外侧不稳并距骨脱位或下胫腓联合分离,是一种复杂性踝关节骨折。治疗上多倾向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以恢复并稳定踝穴和距骨的解剖关系。2004年10月~2008年8月,我科共收治三踝骨折合并距骨半脱位患者27例,均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可吸收钉治疗内踝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46例内踝骨折的患者使用可吸收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35例获得随访,骨折均临床愈合,踝关节功能优良率97.14%.结论 可吸收钉治疗内踝骨折疗效满意,能使患者免除了二次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14.
内踝后踝冠状位骨折在踝关节骨折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骨折。由于内踝后踝冠状位骨折的位置有其特点,临床上经常采用的单一后外侧切口或后内侧切口不能完全暴露整体内踝后踝冠状位骨折形态,达不到关节内骨折必须解剖复位的治疗标准。为了获得满意的解剖复位,探讨经后内侧和后外侧联合手术入路充分显露内踝后踝冠状位骨折形态的治疗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运动损伤和意外事故的增加,踝关节骨折率也在逐年攀升.内踝骨折较外踝和后踝骨折相比,属于关节内骨折,治疗时需要先进行解剖复位,然后固定.复位效果不佳或者固定不牢均对患者的康复产生较大的影响.本研究中,我们使用腓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内踝骨折,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自1998年5月至2004年8月收治经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病例,其中38例行手术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病例除1例内踝骨不连外,其余均已骨性愈合,暂未见骨关节炎病例。结论: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效果良好,适于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伴内踝部皮肤挫伤行内踝闭合复位治疗的方法、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我院电子病历系统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手术治疗旋前外展型Ⅲ度踝关节骨折伴内踝部皮肤挫伤14例,术中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结合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后石膏固定4-6周。结果骨折愈合时间为7-13周。患者全部骨愈合,无踝关节不稳定、创伤性关节炎等临床表现。根据Mazur评分标准:优11例,良3例。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伴内踝部皮肤挫伤患者,采用克氏针结合空心钉闭合复位移位性内踝骨折是可行的,可以避免皮肤挫伤区伤口感染及坏死,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足的主要功能是负重、行走、维持身体平衡和吸收震荡.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的内外踝和距骨组成,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屈戍关节.站立时全身重量均落到足与踝关节上,行走时的负荷值约为体重的5倍.日常生活中行走、跳跃活动,主要依靠足与踝关节的背伸、跖屈运动.足踝部骨折后功能受限,不能站立和负重行走,局部压痛明显、肿胀,甚至有水疱、广泛性瘀斑.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如外翻的内踝撕脱骨折,肿胀疼痛及压痛都局限于内踝骨折部,足外翻时内踝部疼痛加剧;内翻内踝骨折则不然,外侧韧带一般都有严重撕裂,断裂部疼痛加剧.治疗方法包括手法整复、外固定支架、切开复位或微创复位内固定.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疗闭合性外踝骨折37例,其中29例伴下胫腓关节分离,21例伴内踝骨折.术中首先外踝钢板螺钉固定,然后分离的下胫腓关节螺钉内固定,最后螺钉固定内踝骨折.平均随访2a,效果满意.6例术后X光片示外踝和/或下胫腓关节复位不满意的患者,随访中均有踝关节不稳的表现.作者认为踝关节骨折应手术治疗,手术应着重外踝和下胫腓关节的复位.  相似文献   

20.
旋前外旋型Ⅲ^o、Ⅳ^o骨折(SER)(Lauge-hansen分类)是一种较常见的踝关节骨折,其特征为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下胫腓韧带断裂有时伴胫骨前结撕脱骨折,腓骨距外踝8cm尖端上骨折,为Ⅲ。骨折,再伴下胫腓下韧带撕裂或胫骨后唇骨折Ⅳ。骨折^[1、2]。本科于2001年5月至2003年2月收治15例,采取先复位腓骨中上段、在开放内踝或踝关节内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