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①目的 探讨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措施.②方法 对商洛市2004~2007年537例麻疹发病情况及320例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进行分析.③结果 2004~2007年平均发病率为5.59/10万,2007年为2.54/10万,较2004年下降了74.49%,更改程序后,麻疹流行强度较更改程序前明显下降;各县区发病情况不尽相同;病例主要集中在8月龄~20岁,占总发病数的58.85%;病例中有免疫史的329例,占发病数的61.13%,其中有2次以上免疫史122例,占有免疫史病例总数的37.08%;2007年对320例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显示IgG阳性率为96.65%.④结论 麻疹疫苗接种仍存在薄弱环节,加强麻疹基础免疫管理,做好麻疹相关监测,进行必要的强化免疫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宁夏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疫情监测系统上报的2005-2010年麻疹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免疫接种及实验室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宁夏麻疹报告发病率由2005年的38.2/10万降至2010年的1.42/10万;麻疹发病呈季节性分布,3~6月份为发病高峰;年龄发病所占比重最大的是1岁以下婴儿和20岁以上人群;2010年8月龄以下儿童所占比重明显增加;2010年8月龄以上无免疫史(包含免疫史不详者)50例,占总病例数的56.82%,其中8月龄~1岁无免疫史13例,占总病例数的14.77%;实验室检测73株麻疹野病毒基因型,72株为H1基因型。结论宁夏需要进一步通过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加强麻疹病例监测等措施来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  相似文献   

3.
时忠明  段世彬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3):122-123,128
目的 通过对济宁市城区近几年来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城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规律,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08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2008年麻疹发病327例.2006年麻疹发病率有所升高,2007年转低,2008年又大幅度上升,分别为4.76/10万、0.95/10万、72.14/10万.发病呈春季单一高峰,主要分布在每年3~5月份,占全部病例的61.77%.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学龄前儿童和18岁以上成年人,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9.24%和37.61%,其中<8月龄的婴幼儿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16.21%.发病年龄上呈现"双相移位",流动人口病例占50.46%.病例中有麻疹疫苗(MV)免疫史的占11.31%,无免疫史(不含<8月龄婴幼儿,不足以接种年龄)占18.96%,免疫史不详的占53.52%.结论 应扎实做好儿童免疫规划基础工作,重点抓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接种,同时建议调整麻疹疫苗的免疫程序,建立新的成人免疫规划体系,建立牢固的人群免疫屏障,预防和控制麻疹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庆市九龙坡区1997-2011年麻疹发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7-2011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麻疹疫情资料和2005-2011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7-2011年麻疹发病率为(0.36~20.56)/10万,平均发病率为3.94/10万;4~7月是麻疹的好发季节;发病年龄构成以15岁以下为主,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6.99%;监测资料提示小于8月龄、8月龄至1岁、1~2岁年龄组、20岁及以上年龄组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的32.73%、21.39%、5.15%、17.01%,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病例占91.24%。结论:麻疹发病向大年龄和8月龄内人群转移;要控制麻疹以达到消除的目标,除做好常规免疫工作以外,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和流动儿童管理,开展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做好15岁以下儿童查漏补种,积极开展15岁及以上人群麻疹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了解新兴县麻疹流行情况,为加速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统计方法对该县1999~2009年麻疹疫情及麻疹病例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兴县1999~2009年麻疹共118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36/10万,4~6月为高发季节,占总发病数的69.49%。发病人群主要是10岁以下的儿童,占90.67%,3~13岁儿童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占83.73%。结论新兴县的麻疹流行处于低发病水平,但距离消除麻疹的目标仍待观察,要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建议落实儿童入学的查证制度与查漏补种,重点是流动儿童,实施8月龄~14岁的人群麻疹强化免疫的策略,必要时对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成年人补种疫苗,提高免疫覆盖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开平市2004-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开平市2004-201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221例,年平均发病率4.32/10万,流动人口占60.18%。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8月龄、8月龄~7岁、8~14岁、15~19岁、≥20岁分别占10.41%、52.04%、21.72%、4.07%、11.76%。结论提高麻疹接种率和适时在重点地区和人群中开展麻疹强化免疫,才能有效控制麻疹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洛阳市涧西区2006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流行原因和探讨控制策略.方法 对涧西区2006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的麻疹发病资料,用SPSS 12.0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涧西区2006年麻疹发病率为26.50/10万,其中流动人口占88.29%;全年各月均有发病,4~6月发病占全年病例数的70.27%;病例中<8月龄占19.82 %,8月龄~14岁占72.07%,>14岁占8.11%;无麻疹疫苗(MV)免疫史者占75.68%,免疫1剂占10.81%,免疫史不详占13.39%.结论 麻疹发病率总体水平较高,是流动人口发病率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近年来鲤城区麻疹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为制定和调整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0年鲤城区麻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分析。结果:2004~2010年网络直报系统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数116例,年均发病率为6.55/10万,其中2009~2010年确诊麻疹病例数2例,发病率较前5年比较急剧下降,从2007年的最高发病率18.44/10万,降至2009~2010年的0.39/10万;发病呈现2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在3~8月份,第二个高峰在12月份,病例主要集中在外来人口聚集的江南街道和浮桥街道,在0~1岁组和20~30岁组发病比例有明显上升趋势。免疫规划监测系统共报告确诊病例数123例,其中流动占52.03%,无免疫史或不详占91.87%,流动人口病例的免疫率明显低于本地人口。结论:麻疹监测系统较网络直报系统敏感,影响我区麻疹发生和流行的因素是易感者的积累、流动人口的聚集、常规免疫和入托入学查验证后的补种工作不够落实,经过2008年的查漏补种和2009~2010年两轮的强化,麻疹疫情迅速得到遏制,继续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接种,消除免疫空白点,提高人群麻疹免疫水平,是实现2012年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理州2000-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消除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理州2000-2008年共报告麻疹94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9/10万,以2007年发病率最高(6.83/10万),2005年发病最低(0.63/10万);常住人口发病870例,占92.45%。8月龄~7岁、≥20岁、8~14岁,分别占37.83%、26.35%、13.28%;对941例麻疹免疫史分析,有麻疹减毒活疫苗(MV)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18.16%、49.06%、32.77%。结论常住人口发病较多,发病年龄以8月龄~7岁和≥20岁为主。提高MV2剂次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定期开展MV的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加强麻疹监测和基层人员培训是控制麻疹发生与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庆市九龙坡区1997-2011年麻疹发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7-2011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麻疹疫情资料和2005-2011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7-2011年麻疹发病率为(0.36~20.56)/10万,平均发病率为?3.94/10万;4~7月是麻疹的好发季节;发病年龄构成以15岁以下为主,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6.99%;监测资料提示小于8月龄、8月龄至1岁、1~2岁年龄组、20岁及以上年龄组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的32.73%、21.39%、5.15%、17.01%,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病例占91.24%。结论:麻疹发病向大年龄和8月龄内人群转移;要控制麻疹以达到消除的目标,除做好常规免疫工作以外,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和流动儿童管理,开展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做好15岁以下儿童查漏补种,积极开展15岁及以上人群麻疹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了解保定市2013-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消除麻疹进展,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麻疹监测信息管理报告系统的数据,对保定市2013-2014年麻疹流行特征及为消除麻疹所采取的措施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保定市2011-2012年麻疹疫情防控取得了麻疹专项监测以来的最好成绩,发病率分别为0.07/10万、0.04/10万;2013-2014年疫情出现反弹,麻疹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0.45/10万、3.98/10万,2013年比2012年上升10.50倍,2014年比2013年上升7.94倍。2013年3~5月、2014年1~5月为发病高峰,其中2014年2月发病数为全年峰值;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保定市区以北、总人口在50万以上的县(涿州市、定兴县、徐水县、易县);年龄主要集中在2岁以下和20~岁组人群,分别占2013-2014年总病例数的50.54%、44.23%,其中<8月龄、8月龄~2岁组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7.02%、23.53%。2013-2014年8月龄~14岁组麻疹病例65.00%无麻疹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ine,MCV)免疫史,其中8月龄79.31%接种不及时。结论保定市消除麻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免疫人群仍存在免疫空白和及时率低等问题。有效控制麻疹疫情,推进消除麻疹进程,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消除麻疹所制定的各项防控措施;并关注小年龄组和成人易感者在麻疹病毒传播中的作用,探讨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06年茂名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有效控制麻疹的措施.方法 对2006年茂名市麻疹监测及流行病学管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疹疫情以散发为主,报告发病率为2.63/10万;全年均有发病,其中5~7月份发病较多(75例,占50.68%);发病年龄以0~6岁为主(126例,占85.14%);散居儿童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78.38%;发病人群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65.16%.结论 散居儿童是造成麻疹发病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常规免疫仍需加强,应保持高水平的免疫覆盖率和免疫成功率以预防控制麻疹爆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鄢陵县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方法:对鄢陵县2013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鄢陵县有50%的乡镇有麻疹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5.5/10万,较2011年、2012年有明显上升。春季高发,小于8月龄发病数最高,3岁以下发病人数占病例总数的100%,男女比例为1:1;2岁以下无免疫史病例占总无免疫史的100%。结论:麻疹发病向小月龄段推移。主要与免疫缺漏和胎传抗体不足以及院内感染有关。加强适龄儿童和重点人群麻疹疫苗接种,提高疫苗接种率,提高麻疹监测质量,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是目前防控麻疹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安康市2006-201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样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康市2006-201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安康市2006-2015年共报告麻疹病例592例,年均发病率为2.20/10万。一年四季均有病例报告,以冬春季为主,3~6月高发;发病地区以汉滨区为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8月龄、8月龄~2岁组和15~岁组人群,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0.10%、22.80%和37.84%;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45.27%和21.11%。结论巩固常规免疫工作,开展含麻疹类疫苗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活动;加强传染病管理,控制院内感染发生;孕前夫妻双方接种麻疹类疫苗,可有效降低麻疹发病。  相似文献   

15.
阳江市2005~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阳江市2005~2008年麻疹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为今后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阳江市2005~2008年麻疹疫情报告和麻疹监测系统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其流行特征及流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阳江市2005~2008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 137例,年均发病率为12.14/10万。病例分布于41个乡镇,占全市乡镇总数的83.7%,流行模式以散发为主。3~7月为发病高峰期,占总病例数的61.65%。8月龄~6岁和7~14岁两个人群分别占总病例数的65.88%、23.94%,平均发病年龄为5.74岁。患者以本地居民为主,占68.43%。88.04%的麻疹病例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33.70%为实验室血检确诊病例。在520例病例中有54.04%住院隔离治疗。结论:阳江市麻疹发病近年呈上升趋势,14岁以下儿童麻疹免疫空白人群较多,应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患者住院隔离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连市甘井子区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该区2014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大连市甘井子区2014年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55例,麻疹发病率5.1282/10万。病例发生主要集中在3-7月份,共51例,占全年发病数92.73%;发病年龄以0~1岁(小于8月龄10例)为主,共31例,占全年发病总数的56.36%,其次是成人组(22~42岁)15例,占全年发病总数的27.27%,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病例最多,共38例,占发病总数的69.09%。所有病例中无免疫史者38例,占全年发病总数69.09%,免疫史不详者15例,有2剂麻疹免疫史者2例。结论:大连市甘井子区2014年麻疹高发与易感人群积累及一部分人未接种疫苗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黄南州1996年-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麻疹策略及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运用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黄南州1996年-2006年共报告麻疹921例,死亡2例,总发病率为44.74/10万.8月龄~14岁病例数占总病例的78.18%;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占33.55%,无免疫史的占27.80%,免疫史不详的占38.65%;发病高峰在3月~6月显散发和暴发并存,病例以牧业县高于农业县.结论:未免疫和免疫失败人群的积累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高免疫覆盖率和高质量的监测是控制麻疹的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自治区2005-2009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5-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麻疹流行特点,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年度麻疹发病统计表,对2005-2009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共报告麻疹病例12 187例,年均发病率为10.17/10万,2005年发病率最高,达14.97/10万;2009年发病率最低,为6.03/10万。不同年份间麻疹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盟市均有病例报告,不同地区间麻疹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月份均有发病,以3~6月份发病最多,占77.6%。发病年龄属混合模式,以1~14岁为主,占40.3%,同时出现双向移位现象,即大年龄组(≥15岁)和<1岁组病例数增加,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2.0%和17.7%。结论针对易感人群麻疹强化免疫可降低麻疹发病,为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应进一步加强麻疹复种和查漏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滨州市麻疹流行特征,为做好麻疹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滨州市2009-2016年麻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滨州市2009-2016年共发生麻疹病例805例,年均发病率为2. 63/10万,各年发病率为0. 05/10万~10. 22/10万。每年麻疹发病高峰为2~5月。男性病例数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 22∶1。<2岁麻疹病例占27. 95%,≥20岁麻疹病例占64. 47%。麻疹病例以农民(47. 45%)和散居儿童(29. 94%)为主。有明确免疫史者仅占8. 07%。结论滨州市麻疹疫情在可控水平,为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水平需做好适龄儿童以及重点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补种工作,同时做好麻疹防控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0.
李剑  罗央努  戎志东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2):1393-1394,1442
目的了解慈溪市成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麻疹的措施。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1996—2010年慈溪市成人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成人麻疹247例,发病率在0.20/10万~4.31/10万,构成比在7.69%~54.35%。本地户籍病例152例,占发病数的61.54%;外地户籍病例95例,占发病数的38.46%。3—5月份为麻疹发病高峰,占成人麻疹发病总数的61.13%(151/247)。男女性别比0.70∶1(102/145)。职业分布以民工、农民、工人为主,三者共占72.47%。有92.31%的成人麻疹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无麻疹疫苗免疫史及免疫失败人群、外来人口是我市成人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要确保麻疹疫苗高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特别是要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是控制成人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