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资料.结果 90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90例高血压患者,经积极的临床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高血压病患者临床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分析本科98例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资料。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人药物的合理应用及护理措施。结果 98例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高血压病人应正确治疗和有效护理,自我监测血压对稳定病情有积极作用[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通过对我院78例患者(男60例,女18例)的分析,从入院48~96 h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 78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和总结96例高血压病患者综合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降压药物的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及加强健康教育等,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和正确的生活方式.结果 9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均经临床常规治疗,同时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配合良好的生活和心理护理可以很好的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98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压达标率.结果干预组50例,血压达标36例,达标率70%;对照组48例,血压达标24例,达标率50%.结论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对出院后患者康复及改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  相似文献   

6.
郭媛  闫慧  周蓉 《中外健康文摘》2012,(31):316-3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68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压达标率.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遵医服药和血压自我监测4个方面.结果干预组36例,血压达标25例,达标率69%;对照组32例,血压达标16例,达标率50%.结论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对出院后患者康复及改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收治的住院高血压患者80例临床护理估计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80例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通过临床护理估计及干预,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减少及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的护理方法以提高防治率。方法:通过对我院82例患者,男57例,女25例的调查分析,得出高血压病主要与年龄、职业、遗传、肥胖、吸烟、酗酒、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结果:针对引起高血压病的各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健康指导及临床护理措施。结论:将以上措施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缓解,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张改仙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3):2861-2862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98例高血压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注重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住院期间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全程观察患者心理和诊疗护理状况。结果:98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玲   《中国医学工程》2011,(10):130-13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常规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通过降压药物的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及加强健康教育等,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和正确的生活方式。结果 9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均经临床常规治疗,同时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配合良好的生活和心理护理可以很好的控制老年高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96例患者(男80例,女16例)的分析,从入院48~96h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96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98例患者(男80例,女18例)的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并总结出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98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建梅 《包头医学》2011,35(3):166-167
目的: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102例患者,男80例,女22例的分析,从入院48~96 h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102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全面了解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达标率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103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前后的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结果经全面护理干预后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明显提高。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达标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效果的观察和护理,预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对102例高血压病的疾进行分析评估,针对不同时期给予不同药物治疗及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患者存在的不良行为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102例患者经过治疗及护理,血压均控制在较理想水平,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遵医行为良好.结论 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不同时期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及相应的护理,血压均能控制在理想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56例患者(男40例、女16例)的分析,从入院48-96小时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范措施。结果:56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的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诊疗的高血压患者96例,通过对患者从饮食、用药、心理多方面进行治疗和干预,并对这些患者在本院的医疗过程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患者的病史采集方法、降压药物的使用、临床防护措施及指导患者院外自我血压监测和管理。结果在96例患者样本中,有82.29%(79例)的患者经过合理用药及精心护理,病人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血压疾病是终生疾病,要想控制血压、稳定病情,住院期间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是降低发病危险的重要因素,但患者院外的自我治疗(如血压的自我测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也有着同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康复的意义.方法 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针对158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存在焦虑、紧张、恐惧、悲观等精神症状,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 药物用量不变,经心理护理后,158例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得到控制或恢复正常.结论 心理护理是降低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的重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对所有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降压药物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1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经过护理之后,血压控制状况较为理想,其中显效83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要采取药物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调整老年患者的饮食结构,使之保持较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适量运动,能够使老年人血压长期处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常规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通过降压药物的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加强健康教育等,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和正确的生活方式。结果:8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均经临床常规治疗,同时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控制高血压应以预防为主,加强预防保健、心理护理为重点,减少老年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