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 1998年 5月至 1999年 4月 ,无选择地对诊治、观察、随访记录的 890例 5岁以下小儿进行了营养性贫血的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根据临床诊断标准 ,血中含血红蛋白 110~ 90 g/ L 者为轻度贫血 ;90~ 6 0 g/ L 者为中度贫血 ;6 0~ 30 g/ L 者为重度贫血 ;<2 9g/ L 者为极重度贫血。对照这一标准 ,发现 890例小儿患营养性贫血者竟高达 10 0 %。具体调查结果见表 1。表 1  890例 5足岁以下贫血调查年龄 n 血红蛋白(ρB/ g·L- 1 )母亲情况 (例 )添加辅食情况 (例 )患儿既往病史 (例 )早产儿母乳少母体弱米粥蔬菜鲜…  相似文献   

2.
小儿营养性贫血多见于2岁以下乳幼儿,为造血因子缺乏所致。由于血清铁、红细胞(RBC)内游离原卟啉、血清维生素B_(12)、血清叶酸含量的测定等实验室检查在基层仍未广泛开展,致使小儿营养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感到困难。笔者认为,在临床中多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对营养性贫血的诊断、鉴别有帮助,较为实用。 1 掌握贫血的诊断标准,灵活分析化验结果世界卫生组织1968年提出贫血诊断标准:血红蛋白(Hb)值的低限6个月~6岁者为110g/L,7~14岁120g/L,低于以上值时称之贫血。1周内新生儿一般以145g/L为Hb正常低限,生理性贫血Hb低限值一般定90g/L。 1.1 临床常根据Hb和RBC计数,将贫血分为不同程度,Hb在90~120g/L,为轻度,60~90g/L为中度,30~60g/L为重度,30g/L以下为极重度。相应的RBC计数分别为(3~4)×10~(12)/L,(2~3)×10~(12)/L,(1~2)×10~(12)/L,1×10~(12)/L以下。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提高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疗效,笔者自1994~1996年对40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常规西医铁剂治疗两种方法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按1988年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80例,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组(观察组)和西医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性别分别为:男26、24例;女14、16例;年龄4个月~3岁28、25例,3~5岁12、15岁。按病情分度,观察组和对照组轻度:血红蛋白90~110g/L17、19例;中度:血红蛋白60~90g/L 16、16例;重度:血红蛋白30~60g/L 7、5例。  相似文献   

4.
吴萍  徐永发 《重庆医学》1995,24(1):11-11
营养性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我院于1993年5月对驻地某小学1338名学龄儿童进行了血色素普查。现报告如下:调查方法及诊断标准1.对该校1338名在校学生进行发育营养状况(身高、体重)测定及血色素检测。1338名受检者均为7~13岁学龄期儿童,其中男性697人,女性641名,均为城区及郊区儿童。2.诊断标准:根据1988年10月洛阳会议拟定小儿贫血诊断标准:学龄期儿童血色素低于120g/L者为贫血。又分为轻度(Hb120—110g/L),中度(Hb109—90g/L),重度(Hb<90g/L),凡符合上述标准且除外是否疾病因素引起贫血,均纳入营养性贫血统计内。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生后2周内静脉血血红蛋白<130g/L.毛细血管血血红蛋白≤145g/L可诊断新生儿贫血(anemia of the newborn).足月儿生理性贫血在生后2~3个月发生,早产儿生后3~6周即可出现.新生儿病理性贫血由出血、溶血、红细胞生成障碍三种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广西5岁以下客家儿童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了解贫血分布状况,为儿童贫血干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对2014年广西客家人居集地博白县和陆川县5岁以下客家儿童血红蛋白检测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5岁以下客家儿童血红蛋白量检测分布状况,血红蛋白≥110 g/L检出率为89.78%,血红蛋白90~110 g/L检出率为8.43%,血红蛋白<90 g/L检出率为1.79%。检出贫血儿童合计19192例,检出率为10.21%,陆川县贫血儿童检出率15.82%(13376/8454)高于博白县5.63%(5816/103338)。结论发现贫血的简易方法是定期对5岁以下儿童进行常规血红蛋白检测,为贫血儿童的及时确诊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人体内血红细胞的数量减少,量值低至正常值后所呈现的临床症状,即为贫血。临床测定红细胞量的方法极为复杂,通常以血红蛋白浓度替代其量值。研究显示,若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低于130 g/L,非妊娠成年女性血红蛋白低于120 g/L,孕妇血红蛋白低于110 g/L时,则表示存在贫血现象~([1])。贫血的类型具多样性,临床在诊断时常出现漏诊或误诊,故加强讨论贫血的诊断方法对鉴别贫血具积极意义。为分析血液检  相似文献   

8.
应用自动血细胞仪对 4 5 0例贫血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HCT)进行检测 ,RDW增高分别为 1)Hb <90g/L且HCT <0 .2 5 0为 98.98% ;2 )Hb 90~ 10 0g/L且HCT为0 .2 5 0~ 0 .30 0为 97.87% ;3)Hb 10 0~ 110g/L且HCT 0 .30 0~ 0 .35 0为 82 .2 7% ;4 )Hb为 110~ 12 0g/L且HCT为 0 .35 0~ 0 .4 5 0为 70 .5 9% ;。结果表明 ,RDW诊断贫血先于Hb ,可早期发现贫血 ,特别是可作为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 ,为预防缺铁性贫血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1 造血与血液系统特点 (1)造血系统在成长发育过程中,造血功能不稳定,易出现髓外造血. (2)小儿淋巴组织发育旺盛,淋巴结肿大及周围血淋巴细胞增高较多见. (3)正常新生儿红细胞数为(5.0~7.0)×1012/L,血红蛋白150~220 g/L,白细胞数20×109/L,血小板数(150~450)×109/L.(4)出生后2~3周,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降至最低值,若血红蛋白<110 g/L,称为生理性贫血,此种贫血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以后随着造血开始活跃,网织红细胞数上升,血红蛋白上升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 对定期随访6~10个月婴儿进行喂养方式调查及血红蛋白测定,贫血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制定的《小儿四炳防治方案》,血红蛋白<110 g·L-1为缺铁性贫血.结果 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人工喂养儿最高为43.8%,混合喂养儿为30.2%,母乳喂养儿为19.6%.结论 宣传推动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能有效地降低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全国部分省市普查资料,7岁以内小儿血红蛋白<11g%者为37.9%,其中绝大多数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亦为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重度佝偻病往往合并贫血。为此我院儿科门诊对104例佝偻病患儿营养性贫血的发病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来源 2月~3岁佝偻病患儿104,男67人,  相似文献   

12.
缺铁性贫血是指由于制造血红蛋白所需的贮存铁耗竭所致的贫血,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为了调查广东地区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情况,加强防治,以提高小儿健康水平,我们于1980年6~7月在广州市及部分专区所辖市进行了正常小儿的缺铁性贫血普查工作,现将普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0~2001年,我院收治以贫血而入院的120例患者,本文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明确病因,早期防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70例(58.3%),女50例(41.7%),年龄15~84岁,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昏、乏力、活动后心悸、气促等贫血症状和体征,血红蛋白均在100g/L以下。1.2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36~92g/L。其中重度贫血(30~59g/L)64例(53.3%),中度贫血(60~89g/L)50例(41.7%)。轻度贫血(90~99g/L)6例(5%),同时有二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者78例(65%);骨髓检查均符合各种病种改变的诊断标准[1]。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形态有明显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表现,血清铁<8.95μmol/L,总铁结合力>64.44μmol/L,骨髓细胞内、外铁染色及血清铁蛋白检测均为阴性或减少。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慢性炎症性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6 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炎症性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 (IDA)的治疗价值。方法 以血清铁蛋白 (SF) <14μg/L为诊断依据 ,以肌肉注射铁剂法治疗了 10例单纯IDA和 2 2例慢性炎症性贫血合并IDA患者。结果 单纯IDA血红蛋白值平均从 86g/L上升至 136g/L ,慢性炎症性贫血合并IDA患者血红蛋白从 71g/L上升至 118g/L ,同时患者一般状况亦有改善。结论 对慢性炎症性贫血合并IDA给予治疗可取得与治疗单纯IDA相当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贫血性心脏病心衰发作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贫血性心脏病心衰发作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28例贫血患者与其发生贫血性心脏病心衰发作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血红蛋白为60~40g/L时心衰发生率为12.5%,15例血红蛋白<40g/L,时心衰发生率为55.6%.结论 贫血性心脏病心衰发生多为重度贫血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以血红蛋白为指标诊断孕妇缺铁性贫血(IDA)与血清铁蛋白和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变化的符合程度。方法 对506名不同孕周孕妇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和红细胞游离原卟啉进行检测,分别以血红蛋白<100g/L、<105g/L和<110g/L作为诊断IDA的界限值,应用Kappa分析方法分别分析了血红蛋白与血清铁蛋白和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检测的一致性。结果 21孕周前,血红蛋白的3种界限值与血清铁蛋白、红细胞游离原卟啉诊断的一致性普遍较差;21孕周后,以血红蛋白<105g/L和<110g/L为界值,血红蛋白与血清铁蛋白和红细胞游离原卟啉诊断的一致性普遍较好,但以血红蛋白<100g/L为界限值与血清铁蛋白、红细胞游离原卟啉诊断的一致性相对较差。结论 血红蛋白与血清铁蛋白和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检测孕妇IDA的一致性,与孕周以及血红蛋白的界限值有关。  相似文献   

17.
通常把生后2周内毛细血管血红蛋白〈145g/L或出生3周后毛细血管血红蛋白〈115g/L者诊断为新生儿贫血。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4年8月收治的90例新生儿贫血原因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妊娠合并贫血的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 我国孕妇贫血的诊断标准是红细胞计数<3.5×1012/L、血红蛋白值%100g/L,血细胞比容(HCT)<0.30.  相似文献   

19.
缺铁性贫血(IDA)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营养性贫血。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成人男性的发病率为10%,女性20%以上,孕妇为40%,儿童达52%。美国成年女性缺铁性贫血患者有500万。年龄6~36个月婴幼儿发病率为17~44%,5~8岁为5.5%,12~20岁为2.6。我国部分省市1980年普查7岁以下小儿27.052人。以血红蛋白(Hb)低于12g以下者,作为贫血诊断标准,发现多数城市的发病率为25~65%,农村为37~87%,少数地区达90%以上。Hb<9g者在多数省市的发病率为1~6.8%,个别达19%。以3岁以内发病率最高。1980年本省  相似文献   

20.
<正>小儿缺铁性贫血(IDA)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现就婴儿缺铁性贫血436例临床特点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年龄按如下四组: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其中男267例,女169例.干预措施为铁剂加食疗.二、方法IDA的诊断标准:轻度:血红蛋白90~110g/L,中度~60g/L,重度~30g/L.方法取无名指端血用氢化高铁法检则,使用SF—Ⅱ型血红蛋白仪专人测定.三、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