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科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本组病例术前、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术后2~4d出院,住院期间及术后近期随访3个月无一例并发症。结论:术前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正确的体位训练,术后科学系统的专科护理及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和早日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养督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下肢麻木的临床效果,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肢麻木以督脉亏虚为基本病机认识的临床意义及温养督脉法治疗其有效性。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出现下肢麻木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补肾强督中药组及西医对照组,分别对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及停药1个月后的棉签测试评分、视觉麻木VAS评分及针刺测试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补肾强督中药组及西医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麻木情况均改善(P 0.05),但补肾强督中药组改善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P 0.05),且停药1个月后疗效稳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温养督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术后下肢麻木症状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疗效。方法对38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术前术后护理及护理后临床疗效。结果 38例手术患者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VAS疼痛评分(2.51±0.98)分显著低于术前VAS疼痛评分(8.34±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住院时间6~9 d,平均住院时间(7.1±0.8)d。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有效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9,(22):238-240
目的研究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3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0例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对照组140例患者接受传统的椎板开窗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的生活核心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均可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但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更佳,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较小,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或者刺激马尾神经、神经根,而表现为腰腿部的疼痛、下肢的麻木以及无力等一系列症状.椎间孔镜手术属于内镜微创手术的一种,不仅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时间短和小疤痕等特点,而且不影响脊柱的正常结构,因此受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青睐我科对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间孔镜手术,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纤维环急性或慢性损伤导致的髓核变性、膨隆或向纤维环破口突出,压迫神经后引起脊髓神经损害和下肢坐骨神经损伤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背痛、坐骨神经痛及下肢的麻木感等[1]。随着医疗技术的更新,现在临床治疗方面,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经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椎间孔镜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将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撷取的50行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25例。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6%,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比较,P<0.05。结论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8.
李艳 《中国医药指南》2012,(32):326-327
目的总结146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消融及钳夹术的护理。方法 146例患者经CT或MRI检查证实均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为腰背部及下肢疼痛或麻木,透视下采用穿刺针注入臭氧及用钳夹夹出突出组织。结果 146例均在出院1个月后随访,144例未诉不适,复查CT无突出表现,2例诉未缓解。结论微创臭氧消融及钳夹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新型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术并椎间孔成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术并椎间孔成型术对其进行治疗,研究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57.89±14.89)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9.8±7.2)mL,没有患者出现椎旁血肿、伤口感染以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相对于术前,术后患者的VSA评分与ODI评分显著下降,并且患者术后一个月的评分低于术后三天的疼痛评分。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术并椎间孔成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的有效性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均予以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分析该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该组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术中平均出血量(42.75±5.63)m L,平均手术时间为(98.16±7.53)min,平均住院时间为(4.70±1.82)d;60例患者改良Macnab评分优良率为85.00%(51/60);术后患者出现3例痛觉过敏,经对症治疗后明显缓解。患者术后7 d、1个月与2个月的VAS腰痛、腿痛评分明显优于术前,且患者术后7 d、1个月与2个月的ODI评分明显优于术前,手术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并改善功能障碍,且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就椎间孔镜技术与骨科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我科在2017年收治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实验组(n=46)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对参照组(n=46)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较比二组的围术期指标、疼痛评分及腰椎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术后的VAS评分的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JOA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采用椎间孔镜技术与开放手术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但椎间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其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是在保守治疗无效下的一种微创手术。我科从2011年2月—2012年6月对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药实践》2014,(12):956-957
目的:探讨通过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2例,进行术前训练、心理开导以及术后护理、功能训练。结果:所选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经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均恢复良好。结论:加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康复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使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分别使用改良Macnab标准、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26例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其中优21例,良3例,可1例,差1例。所有患者均无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ODI指数以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突出症的近远期疗效。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提供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45例患者优良率为(97.78%);治疗后1周、3个月的ODI、VAS评分较治疗前优,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腰部功能,临床安全性较高,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联合千山活血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75例分为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千山活血膏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联合千山活血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不适及术后所造成的腰腿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总结我院60例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术前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及时对患者身体的各项技能进行评估,并严格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工作,待患者出院后做好相应的出院指导以及康复指导工作。结果:本组患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得到较大的改善。结论: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及时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以及术后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观察,从而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采用的椎间孔镜手术方法,无论在创口的长度以及在手术过程中的的出血量和在术后的恢复时间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所采用的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两者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由于其他在腰椎间盘手术方式,应当予以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65例行经皮椎间孔镜下摘除椎间盘髓核的术前及术后标准化护理方法及康复指导。结果本组患者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标准化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患者住院时间5~7d,平均住院时间6d。术后末次随访时按照Macnad疗效评定标准:优37例,良21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89.2%。VAS评分:术前(8.7±1.0)分,术后7d(2.6±1.2)分,末次随访(2.0±1.0)分,手术后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满意率达95.0%。结论采用标准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为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恢复康复的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探讨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纳入我院自2015年采用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均采用椎间孔镜治疗,并于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4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 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所有纳入研究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40.5±10.6)min,出血量(30.2±8.6)ml,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4周的VAS评分不断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4周JOA分数不断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缓解患者疼痛具有重要作用,且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