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庆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2)
目的 观察显微镜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40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 本组术后发生高热20例,肺部感染8例,13例出现不同程度消化道出血,除8例(20.0%)死亡患者外,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所有病例均未见颅内感染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ADL预后分级:Ⅰ级12例,Ⅱ级8例,Ⅲ级6例,Ⅳ级6例.结论 早期显微镜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是治疗脑室出血并铸型的一种有效方法,手术在直视下操作,盲区小,便于保留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2.
阮庆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5):107-108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40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本组术后发生高热20例,肺部感染8例,13例出现不同程度消化道出血,除8例(20.0%)死亡患者外,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所有病例均未见颅内感染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ADL预后分级:Ⅰ级12例,Ⅱ级8例,Ⅲ级6例,Ⅳ级6例。结论早期显微镜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是治疗脑室出血并铸型的一种有效方法,手术在直视下操作,盲区小,便于保留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3.
吕然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6)
目的 探讨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脑室外引流及显微镜下经纵裂-胼胝体手术入路治疗50例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第1组)行脑室外引流治疗,另28例(第2组)行早期显微镜下经纵裂-胼胝体手术入路治疗.术后比较2组手术效果.结果 随访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预后分级:第1组Ⅰ级(良好,继续工作)4例,Ⅱ级(中残,生活能自理)3例,Ⅲ级(重残,生活不能自理)2例,V级(植物生存)6例;第2组Ⅰ级12例,Ⅱ级5例,Ⅲ级2例,V级5例.结论 早期显微镜下经纵裂-胼胝体手术入路是治疗脑室出血并铸型的一种有效方法,手术在直视下操作,盲区小,使患者生存质量提高,降低病死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三脑室因其位置较深 ,视野狭窄 ,周围有许多重要的结构 ,所以位于三脑室的肿瘤很难有理想的暴露 ,手术难度大 ,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 ,直接手术死亡率高。因此 ,对于三脑室肿瘤手术指征、术式和时机的选择 ,一直是神经外科临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 ,手术治疗方式日渐成熟 ,显著降低了手术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本文就目前经纵裂胼胝体入路三脑室肿瘤显微手术治疗情况进行阐述。1 三脑室的显微解剖三脑室是位于大脑中央两丘脑之间 ,上方通过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 ,下方通过中脑导水管与四脑室相通 ,两侧丘脑间通过中间… 相似文献
5.
吕然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1):98-99
目的探讨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脑室外引流及显微镜下经纵裂—胼胝体手术入路治疗50例重型脑室出血并铸型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第1组)行脑室外引流治疗,另28例(第2组)行早期显微镜下经纵裂—胼胝体手术入路治疗。术后比较2组手术效果。结果随访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预后分级:第1组Ⅰ级(良好,继续工作)4例,Ⅱ级(中残,生活能自理)3例,Ⅲ级(重残,生活不能自理)2例,V级(植物生存)6例;第2组Ⅰ级12例,Ⅱ级5例,Ⅲ级2例,V级5例。结论早期显微镜下经纵裂—胼胝体手术入路是治疗脑室出血并铸型的一种有效方法,手术在直视下操作,盲区小,使患者生存质量提高,降低病死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经纵裂-胼胝体入路与皮层造瘘联合脑室外引流两种手术方式对高血压丘脑出血并脑室铸型的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56例丘脑出血并脑室铸型的病例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术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后GOS评分,经纵裂组明显优于经皮层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纵裂-胼胝体入路在血肿清除、脑组织保护、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等方面均有较大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胼胝体-穹窿间手术入路脑室出血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6例脑室出血采取经胼胝体-穹窿间手术入路手术清除血肿,并与同期24例行经额叶开颅血肿清除手术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清醒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胼胝体-穹窿间手术入路手术组术后恢复良率(ADLⅠ~Ⅲ级)明显高于经额叶开颅血肿清除手术组(P<0.05),两者血肿清除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胼胝体-穹窿间手术入路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脑室出血具有创伤轻,手术显露满意,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可靠,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致残、致死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9.
杨福兵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2003,4(8):21-23
目的:探讨三脑室区的显微解剖及其该区肿瘤的显微切除。方法:复习献和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显像切除三脑室区肿瘤26例,手术入路显露良好,创伤小,治疗效果佳。结论:经纵裂—三脑室入路,切除三脑室区、尤其是三脑室前份肿瘤是较理想的手术入路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额底-纵裂-经终板入路处理第三脑室前部病变的解剖学依据.方法 模拟额底-纵裂-经终板入路解剖15具彩色乳胶灌注血管的尸头,重点观察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及视路等重要结构与终板的毗邻关系.结果 额底-纵裂-经终板入路至终板的平均深度63.21 mm,终板长度平均11.23 mm,宽度6.38mm,面积46.12 mm2.前交通动脉丛位于终板上1/3或终板下1/3.前交通动脉及大脑前动脉A1段发出穿支供应终板和视交叉,穿支主要分布于终板的上外方.结论 终板是处理第三脑室病变的入路标志点,通过额底-纵裂-经终板入路有助于保护垂体柄、下丘脑及重要血管和安全处理鞍区及鞍上区第三脑室前部病变. 相似文献
11.
第三脑室肿瘤手术后易出现合并症,经胼胝体前1/3—穹隆间入路术野暴露清楚,不容易造成穹隆、丘脑、大脑内静脉、丘纹静脉的损伤,取得满意效果。我们从1996年至今经此手术11例病人,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胼胝体一穹窿间手术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应用和疗效。方法总结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20例经胼胝体一穹窿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患者病例资料。结果肿瘤全切12例,近全切8例,无死亡病例;其中颅咽管瘤12例,星形细胞瘤6例,垂体腺瘤2例。术后出现多饮、多尿、电解质失调患者14例,短期缄默症患者3例,术后浅昏迷患者1例(术后48h内),高热、嗜睡及轻微精神症状2例,经积极治疗均在1—3周后出现明显好转。结论经胼胝体一穹窿问人路利用解剖生理间隙进行操作;对第三脑室的暴露效果好,肿瘤全切率高;对周围结构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经积极治疗多可恢复,是手术切除第三脑室病变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指南》2015,(34)
目的对小切口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治疗幕上脑室内大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10例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幕上脑室内大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对其实施小切口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治疗。结果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2例患者单侧肢体肌力减弱,5例患者发生短暂性缄默,均对其实施2周的经营养神经治疗后痊愈;2例患者失访,对其他8例患者进行0.5~2年的随访调查,没有患者出现病情复发。结论研究表明,小切口经纵裂-胼胝体入路能够通过颅内自然解剖间隙实施手术操作,手术治疗路径比较短,对患者脑组织损伤的程度比较小。小切口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治疗,全程治疗有着比较清楚的视野,对辨清与保护患者周边解剖结构极为有利,小切口手术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现象的发生,缩短患者开关颅时间,术后患者病情恢复比较快,相比于正常手术切口,小切口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治没有增加手术难度,是比较理想的治疗幕上脑室内大型中枢神经瘤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王家清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21,(5):410-412,421
目的 探讨脑室外引流术与经额锁孔脑室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室出血并脑室铸型的效果.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2020年3月诊治的68例脑室出血并脑室铸型患者分为2组,A组给予经额锁孔脑室血肿清除术,B组给予脑室外引流术,对2组手术效果、炎症指标、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A组术后残余血量低于B组,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额部纵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技巧。方法应用经额部纵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脑膜瘤13例,垂体瘤10例,颅咽管瘤5例,三脑室前部海绵状血管瘤破裂出血1例,视神经胶质瘤1例,夹闭前交通动脉瘤5例。结果脑膜瘤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1例;垂体瘤全切除7例,近全切除3例;颅咽管瘤近全切除5例;前交通动脉瘤5例均成功夹闭;三脑室前部海绵状血管瘤破裂出血1例全切除;视神经胶质瘤1例大部切除。结论经额部纵裂入路对前颅底、鞍区重要解剖结构有良好暴露,有利于术中对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前交通动脉、垂体柄、视交叉、下丘脑及重要穿通血管等结构的保护,防止术后垂体、下丘脑功能障碍,也可避免传统的额底入路对嗅神经、直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对脑室肿瘤的患者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以期望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病例共45例,都通过手术前讨论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治疗。结果:全切39例,大部切除6例。根据COS预后评分良好者35例,轻残5例,重残4例,死亡1例。结论:脑室肿瘤随着MRI的普及,为手术提供非常直接的影像学方法,显微技术的提高和器械的改进,是手术治疗脑室肿瘤取得良好效果和死亡率明显下降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重型铸型性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双侧侧脑室穿刺,置管外引流,脑脊液置换,尿激酶灌注的方法治疗重型脑室出血全脑室铸型12例。结果 本组12例患者,72 h头颅CT显示脑室积血大部分清除,7 d头颅CT显示9例基本清除,10 d头颅CT显示2例基本清除,12 d头颅CT显示1例血肿基本清除。12例患者,经治疗4周时,GOS评分:优良5例,轻残3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 该治疗方法是一种治疗重症脑室出血全脑室铸型的有效的方法,可提高脑室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