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基层医院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手术切口感染预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2.3%)和黏连性肠梗阻(2.3%)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6%、20.9%),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切口感染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清新  黄庆坚 《安徽医药》2014,(8):1603-1605
目的针对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月对该院护理干预前与护理干预后的900例腹部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干预前437例(对照组),干预后463例(观察组),比较干预前后切口感染率,以评价其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同时于干预前、后各抽取100例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调查问卷,对干预措施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共发生切口感染16例,切口疝3例,出血2例,发生率为4.5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0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3.2±2.6)d,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护理态度、操作技术、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病房环境、护理措施六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干预是一种投入少,实用性强,效果好的护理方式,不仅可提高其预后,同时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对创建优质品牌医疗服务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预防手术室患者切口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精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切口感染发生率18.2%,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1.8%,两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丙级愈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手术室患者实施精心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伤口愈合,降低切口感染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缪连彬 《北方药学》2010,7(6):58-59
目的:观察术前抗菌药物对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6月间我院手术治疗阑尾炎切除患者68例,根据抗生素应用时期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前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后给予抗生素.观察比较两组感染状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3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8.82%;而对照组6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7.65%.两组切口感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应用抗生素,能够有效地降低阑尾切除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感染的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对照组比较,前者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2.5%;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22.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者中不满意共10例,护理满意度为7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感染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367例,分为观察组(n=186)和对照组(n=18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氧血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氧血症发生率为9.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低氧血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各400例,对两组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产科剖宫产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所选的7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均为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患者)符合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诊断标准,上述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溃疡穿孔手术护理干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同时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34例患者溃疡愈合,愈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中33例患者溃疡愈合,愈合率为94.2%。观察组和对照组溃疡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并发症(出血0例、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梗阻0例)发生率为2.8%;对照组患者中并发症(出血1例、切口感染4例、吻合口梗阻2例)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有助于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产科术后患者并发切口感染的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 50例行产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各2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甲组切口感染率12%同乙组4%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83,P<0.05)。结论对产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樊冰 《中国实用医药》2014,(15):174-17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抗生素合理应用情况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8例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常规应用抗生素,观察组患者则行抗生素使用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联合用药种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的对围术期预防性抗生素应用进行干预,可有效的促进合理用药,且有助于减少切口感染现象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我院神经外科患者5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31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院内感染率为11.9%(25/210),干预组院内感染率为5.1%(16/316),两组院内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16,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56.2%,干预组护理满意率为82.0%,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271,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神经外科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预防老年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行阑尾炎手术的12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26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3例)和观察组(n=63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以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2.70%(8/63),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17%(2/63),经χ~2检验,观察组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行阑尾炎手术的老年患者中施以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痔疮术后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2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观察组66例,对两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预防治疗,比较并发症的缓解情况,设计问卷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经过手术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包括疼痛、尿潴留、术后出血、便秘、肛门狭窄、创口感染等症,对症处理后观察组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观察组患者对本次临床处理的满意度为87.88%,对照组对本次处理的满意度为57.5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预防处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痔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药物流产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的180例行药物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口服,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9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1%(19/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8%,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的药物流产过程中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药物流产成功率,避免患者出现不必要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预防手术室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普外科患者4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234例)和精细化护理组(234例)。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常规护理组切口感染总发生率4.27%(10/234),高于精细化护理组的1.28%(3/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9.3±4.1)d,高于精细化护理组的(22.9±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精细化护理预防手术室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同期住院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预防组肺部感染发生2例,发生率5%,对照组发生8例,发生率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针对性预防性护理可降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抗感染药学》2017,(4):885-887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骨科接受植入物患者1222例,依照入院单双次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611)与观察组(n=611);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中感染的发生率为0.16%远低于对照组为2.13%(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7.71%高于对照组为97.71%(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降低了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乳腺手术后部位感染的临床护理措施,并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判定。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7月93例乳腺手术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感染预防措施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感染预防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4例患者术后手术部位发生感染,感染率为8.70%。对照组13例术后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7.66%,两组感染发生情况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70.21%),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手术患者实施感染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切口位置感染,进而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风险及风险预防的对应措施。方法 8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针对护理风险,采取有效的风险预防措施,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风险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2.5%,切口裂开发生率为0,其他风险因素为0;对照组风险发生率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2.5%,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12.5%,切口裂开发生率为5.0%,其他风险因素为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能帮助患者降低住院期间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从而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106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将所选的病例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产妇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32%,对照组的为49.06%,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43%,对照组的为45.28%,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全面的产科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影响效果明显,利于糖尿病和其他并发症的控制,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