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0月~2003年10月共计1684例次ERCP临床资料,根据病情需要分为诊断性和治疗性ERCP两组,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的情况。结果 诊断性ERCP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治疗性ERCP;诊断性ERCP并发症以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为主;治疗性ERCP并发症以急性胰腺炎、出血为主要表现;治疗性ERCP并发症重于诊断性ERCP;本组病人绝大多数均在24~96h内恢复,仅1例结石嵌顿病人需中转手术,无死亡病例。结论 ERCP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术前患基础疾病的改善,ERCP术的技术熟练程度和术中的准确判断与处理,以及预防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正>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作为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有效手段,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开展,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穿孔、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胆管炎。出血居所有并发症之首  相似文献   

3.
沈伟敏  封光华  贾忠  蔡阳  贺冠海  贾鹏辉 《浙江医学》2006,28(6):496-497,501
内镜下乳头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胆胰壶腹括约肌功能失调、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等胆胰疾病。EST的并发症一般出现在术后24h以内,致死性并发症主要为出血和穿孔,本文对这些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总结近 5年来 5 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经验。结果 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44例 ;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11例 ,其中梗阻型 4例 ,行急诊手术 3例 ,非梗阻型 7例 ,均采用非手术治疗。痊愈 5 4例 ,死亡 1例。结论 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应根据分类选择。伴有化脓性胆管炎者和梗阻型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宜行急诊手术或ERCP +EST和鼻胆管引流 ;其他类型胰腺炎早期宜非手术治疗 ,后期治疗胆石病 ,可以降低病死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杨柳  张金坤 《当代医学》2021,27(21):1-4
目的 研究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科住院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禁食、抗感染、抑制胰液分泌、保肝、补液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入院72 h内行ERCP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比较两组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观察ERCP术后有无严重并发症.结果 治疗前,两组TBil、DBil、AKP、γ-GT水平均异常,但两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出现急性胆管炎3例,后改行急诊ERCP术.研究组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Bil、DBil、AKP、γ-GT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例,发生术后胰腺炎1例,出现无痛性血淀粉酶升高2例,内科治疗后均好转,无后腹膜穿孔、死亡病例.结论 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总管结石、胆管梗阻、胆管炎,ERCP能迅速降低胆管压力、缓解疼痛,有利于胰腺炎恢复并预防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外科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科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方法:采用外科手术治疗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结果:急性水肿性胆源性胰腺炎34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胆源性胰腺炎22例。治愈54例;死亡2例。结论:化脓性胆管炎和梗阻型急性出血坏死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应早期外科手术治疗,否则可内科保守治疗,而后治疗胆管疾病,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在高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168例高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诊ERCP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8例中成功159例,成功率94.6%。 ERCP手术时间10 min~50 min,平均30 min。ENBD治疗后3 d~7 d症状减轻,引流有效率100%。ENBD引流时间3 d~15 d,平均引流时间7 d,术后胰腺炎3例,高淀粉酶血症20例,乳头少量出血7例,未发生EST后穿孔,总的并发症发生率6%。ERCP治疗未成功9例中转PTCD引流成功。结论
  急诊ERCP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高龄以及一般情况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RCP对胆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成功进行诊断性和治疗性ERCP术的300例病人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ERCP检查确诊为胰头癌11例,胆总管肿瘤23例,胆总管结石169例,胆系炎症75例,急性胰腺炎13例,胆总管良性狭窄2例,胆总管蛔虫7例.术后主要并发症12例,并发血淀粉酶增高1例,并发急性轻症胰腺炎3例,并发急性胆管炎2例,失血性休克2例,消化道穿孔1例.结论:诊断和治疗性ERCP是诊断和治疗胆系疾病重要的手段之一,能够使病人以最小的痛苦、最低的花费得到最佳的治疗,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瞿昌晶  李治 《世界感染杂志》2006,6(3):276-278,285
ERCP虽然是个相对安全的内镜操作,但它也会有严重甚至致命的并发症。比较多见的有胰腺炎、出血、感染及穿孔,其中以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PEP)最常见。发病率为5%左右,其中一部分的PEP是非常凶险的,其死亡率约为0.5%。本文就PEP的预防进行综述,主要涉及药物和支架。  相似文献   

10.
董浩  张成  安东均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6):566-567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目前已成为微创外科重要组成部分,诊断性及治疗性ERCP所致的并发症也是不容忽视的,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胰腺炎,有报道称术后胰腺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0%,我院1997年7月-2006年9月行ERCP及治疗性ERCP892例,对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预防积累了一些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行外科手术治疗是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的传统治疗方法[1].但在近年,随着治疗性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以及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等新兴技术以及不断成熟的腹腔镜技术,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即微创治疗[2].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ERCP的治疗原则是针对病因,解除梗阻,引流胆汁,降低胰管内压力,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ABP的理想治疗方法.下面我们就此做一浅显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性十二指肠镜对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2003年8月至2009年5月对185例急性胆石性胰腺炎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鼻胆管引流(ENBD)治疗。结果185例均顺利治愈,除1例合并十二指肠乳头切口出血(药物止血后,血止)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石性胰腺炎,能阻断急性胰腺炎的病理过程,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且优于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技术。在ERCP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内镜下支架置入术等。但无论是诊断性还是治疗性的ERCP均为有创操作,其术后并发症包括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穿孔、出血、感染等。其中,ERCP术后胰腺炎为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其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还限制了ERCP的进一步发展。未来,临床医师应进一步明确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有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引发急性胰腺炎的有关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行ERCP检查或治疗的1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单变量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6例于ERCP后引发急性胰腺炎(4.3%)。140例中92例为治疗性,5例并发急性胰腺炎(5.4%)。48例为诊断性,1例并发急性胰腺炎(2.1%)。ERCP引发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因素有:内镜下括约肌切开(EST)针状刀预切开乳头,多次乳头插管,胰管深插,多次胰管造影,导引钢丝辅助插管(P<0.05)。高危人群为oddis括约肌功能的障碍者,有胰腺炎病史者。结论:治疗性ERCP较诊断性ERCP易并发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主要与技术操作有关,娴熟的内镜技术,严格掌握指征,可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也是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近年有增加的趋势[1].急性胰腺炎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其病因、病理较复杂,而病程、临床表现和预后差异很大,早期诊断对决定治疗措施及其预后尤为重要[2].CT检查已成为急性胰腺炎的影像诊断的主要手段.及时正确的诊断对急性胰腺炎及并发症的治疗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内镜下胰胆管造影(ERCP)后急性胰腺炎是诊断性及治疗性ERCP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奥曲肽对ERCP后急性胰腺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作者观察了奥曲肽对ERCP后血清淀粉酶升高和(或)急性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10年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肝胆外科1 000例次ERCP临床资料中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方法,并总结其经验教训.结果共发生严重并发症11例,且主要出现在ERCP开展早期,其中死亡5例,治愈6例.死亡病例以急性重症胆管炎为主,急性重症胰腺炎、上消化道大出血、十二指肠破裂次之;治愈病例中1例遗留永久胰管狭窄、慢性复发性胰腺炎.结论 ERCP术中就应积极预防并发症,一旦发生则应及早确定其救治方案,犹豫观望、延迟处理对急性重症胆管炎、大出血、肠破裂等常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胆总管结石老年患者的比例增加,老年患者因机能减退且常合并基础疾病,一旦发生梗阻性黄疸、胆源性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等急危重症,可能引起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目前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疗效肯定、费用低等优点[1]。但该技术属于侵入性操作技术,术后可能出现如胰腺炎、出血、穿孔、感染等多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机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9例急性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中,32例经非手术治疗症状缓解3周后延期手术;17例急诊手术,1例死亡。25例急性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先经非手术治疗,16例在48-72h后症状不缓解行急诊手术,2例死亡;9例在症状缓解3周后行延期手术,均获治愈。结论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要根据病情与类型而定,伴有化脓性胆管炎和梗阻性重症胰腺炎宜早手术,其他则先行保守治疗,3周后手术治疗胆石症可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处理妊娠晚期孕产妇合并急性胆管炎的技术要点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妊娠晚期合并急性胆管炎而接受ERCP救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首次ERCP留置鼻胆引流管(ENBD)后1周内行剖宫产终止妊娠,产后1周行2次ERCP术取尽结石;10例ERCP置入胆管塑料内支架(ERBD),终止妊娠后1个月内2次ERCP术取出支架并作总管取石或清扫.ERCP术共34例次,并发胆道出血1例,轻型急性胰腺炎1例,并发症发生率5.88%(2/34).11例足月产,6例早产,无死胎,产后随访3个月无婴儿夭折.结论 合理的ERCP救治方案和高超的ERCP技术是救治妊娠晚期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