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金举 《新中医》2005,37(6):18-18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由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之功效。用于治疗妇女小腹宿有癥块、按之疼痛、腹肌挛急、月经不调或经闭腹痛等症。笔者以此方加减治疗妇科病症,多获良效,举验案如下。1 胎动不安刘某,女,30岁,2003年10月27日初诊。患者妊娠4 月余,近3天阴道有少量出血,血色暗红,伴小腹拘急,腰酸乏力,口干不欲饮,舌暗红边有瘀点、苔白,脉沉弦。诊为胎动不安。证属瘀阻胞宫,损害胎元。治宜祛瘀消癥,固冲安胎,方用桂枝茯苓丸加减。处方:桂枝、牡丹皮各9g,茯苓、赤芍、桑寄生、白芍各lOg,菟丝子、续断、阿胶(烊兑) 各12g,蒲黄炭(包煎)15g。6剂,每天1剂,水煎服。药尽出血停止而愈。  相似文献   

2.
王强  张金喜 《新中医》2010,(10):105-106
<正>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仲景用于治疗妇人妊娠后漏下不止,胎动不安,取其活血化瘀、消癓化积之功。后经演化,该方被广泛用于内、外、妇、儿各科,治疗多种病症。近年来,运用桂枝茯苓丸治疗男科病症的临床研究渐多,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金喜  王强 《江苏中医药》2010,42(11):54-56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仲景用于治疗妇人妊娠后漏下不止,胎动不安,取其活血化瘀、消癥化积之功。后经演化,该方被广泛用于内、外、妇、儿各科,治疗多种病症。近年来,笔者灵活运用桂枝茯苓丸加味辨治男科病症,颇有效验,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桂枝茯苓丸治验青春期月经不调2例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226002)高毅关键词月经病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桂枝茯苓丸方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原治少腹症瘕。笔者尝用于女子青春期气滞血瘀型痛经、漏下等证,每多获效。1痛经陆某某,女,1...  相似文献   

5.
桂枝茯苓丸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本方是活血化瘀、消瘢散积的名方。桂枝茯苓丸最初用于治疗因包块引起的妊娠胎动不安,现在已广泛运用于多种病症,常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附件炎、月经不调、痛经、流产后阴道出血、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6.
桂枝茯苓丸出自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篇》,由桂枝、茯苓、芍药、牡丹皮、桃仁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缓消瘸块的功效,适用于妇人有癞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临床上在原方基础上灵活加减,可广泛用于治疗多种血瘀证。  相似文献   

7.
1 桂枝茯苓丸治疗青春期功血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 ,全方由桂枝、茯苓、丹皮、芍药、桃仁组成 ,具有化瘀消之功 ,专为妇人素有块、妊娠胎动、漏下不止而设。笔者临床应用本方 ,改丸为汤 ,加味治疗青春期功血 ,取得满意疗效。患女 ,15岁。因阴道出血淋漓不断、血色暗夹有瘀块、乏力 3个月 ,于 2 0 0 1年 5月 10日来诊。查体 :贫血貌 ,神志清 ,精神稍差 ,小腹压痛 ,血压 12 /9kPa。Hb 90g/L ,PLT 2 2 6× 10 9/L。B超示子宫附件正常声像图。舌质淡、有瘀点 ,脉沉涩。证属肾气不足 ,气虚血瘀。治以温阳化气 ,活血化瘀 ,…  相似文献   

8.
从仲景桂枝茯苓丸之本意谈妇科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茯苓丸一方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 ,原方用治“妇人宿有症病 ,经断未及三月 ,而得漏下不止 ,胎动在脐上者”。仲景认为 ,此病宿有症积 ,妊娠之后 ,症积害胎 ,故胎元不固 ,出血不止 ,“所以血不止者 ,其症不去故也 ,当下其症 ,桂枝茯苓丸主之”。笔者反复揣摩仲景用方之本意 ,结合现代妇科临床实际 ,略述管见如下。1 仲景桂枝茯苓丸之本意为缓下其症、祛瘀安胎一般来说 ,活血化瘀方药在胎漏下血证治中当禁用或慎用。仲景论治妊娠诸病时 ,依病机而权衡立法。若因病而损胎先治其病 ,病去则胎安。故症积瘀血阻滞胞中 ,阻碍…  相似文献   

9.
桂枝茯苓丸是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中名方,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药、桃仁组成。笔者结合桂枝茯苓丸方证研究体会和临床运用心得及历代文献研究,通过对桂枝茯苓丸方剂药证分析、方证考证及体质特征3方面研究,认为此方是张仲景为治妇人癥瘕所设之方,立方之意为活血化瘀,缓消癥瘕。冀望通过我们对桂枝茯苓丸方证的研究,为进一步挖掘、完善既有的方证诊断依据,为临床运用得出科学严谨的方证诊断标准,以及为推广并扩大桂枝茯苓丸临床运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桂枝茯苓丸源于我国东汉医学家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篇,由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药各等分组成[1],具有活血化瘀,缓消癥结之功。主治妇人素有瘕病,瘀阻胞宫,血溢脉外,漏下不止之症。其组方严谨,疗效显著,而被历代医家广泛使用。后世医家在继承原方基础上不断扩大应用范围,不但用于治疗妇科其他疾病,并且用于治疗内科、外科、骨科、男科、皮肤科、耳鼻喉科等各科疾病。现就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的临床应用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桂枝茯苓丸源于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云:"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怀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方由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缓消癥瘕的功效,主治瘀阻胞宫证。后世医家据此理念,衍化扩充,颇多治验,尤其治疗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盆腔炎、产后癃闭等疾病颇具功效。  相似文献   

12.
桂枝茯苓丸由桂枝、茯苓、芍药、丹皮、桃仁组成。来源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篇》。由于其配方严谨,功效显著,为后世医家广采博用于临床各科瘀血性疾病。余在运用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中医》2013,34(3):373-373
<正>桂枝茯苓丸最早见张仲景《金匮要略》,是活血化瘀、消癥散积的名方,由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等五味药组成[1]。本方原用于妇人素有症块、妊娠漏下、胎动不安等症,现已广泛运用于子宫内膜炎、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不孕症、异位妊娠等多种妇科疾病中[2]。笔者就桂枝茯苓丸作为基本处方,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加味,用汤剂煎服,在妇科临床上收到了满意  相似文献   

14.
桂枝茯苓丸源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原方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药、桃仁组成。  相似文献   

15.
正桂枝茯苓丸方出自《金匮要略》,书中记述:"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该方由桂枝15g,茯苓30g,牡丹皮30g,桃仁15g,芍药15g组成,为活血化瘀轻剂。笔者将其用于治疗有瘀血征象的阑尾周围脓肿、卵巢囊肿、前列腺增生、乳腺增生等病证,取得较好疗效,兹举  相似文献   

16.
桂枝茯苓丸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富  郑林 《河北中医》1997,19(3):30-31
桂枝茯苓丸临床应用举隅陈立富(山东肥城矿务局中心医院271608)郑林(泰安市中心医院271000)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由桂枝、茯苓、芍药、丹皮、桃仁组成、原治妇人宿有症病,妊娠后漏下不止。本方有活血化瘀、通阳化气利湿之功效,笔者用本方化裁治...  相似文献   

17.
<正>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1])篇"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杯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组成:桂枝、茯苓、芍药、牡  相似文献   

18.
桂枝茯苓丸源于我国东汉医学家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篇,由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药各等分组成,其功用为活血化瘀,缓消症块。主治妇人素有瘕病,瘀阻胞宫,血溢脉外,漏下不止之症。其组方严谨,疗效显著,而被历代医家广泛使用。后世医家乃至现代临床工作者,在继承原方基础上不断发展其适应病症,对该方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但将其用于治疗妇人瘕病,并且用于治疗妇人其他疾病以及内、外等各科疾病。今对本方近年来的临床运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桂枝茯苓丸为《金匮要略》方,由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赤芍各等分组成,有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之效。擅于治疗妇人宿有癥块、妊娠胎病、漏下不止,及瘀血而致的痛经闭经、癥  相似文献   

20.
王涵  顾成娟 《吉林中医药》2020,40(5):574-576
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过食寒凉冷饮成为了现代人生活的常态,寒湿直中中焦,脾胃则首当其冲,先受其害。寒湿中阻,脾胃气机运行不畅,日久气耗阴伤而成瘀。仝小林院士提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既要追根溯源,抓住寒湿之始动因素,又要活血化瘀,从瘀论治。针对该病机,桂枝、茯苓、桃仁三味小方为治疗寒湿瘀的基础方,方中桂枝能化气而消其本寒,茯苓渗脾湿,桃仁以之破恶血,消积癖,诸药合用,"调其寒温,扶其正气",共奏散寒除湿、活血消癥之效。临床常用剂量为桂枝9~15 g,茯苓9~30 g,桃仁9~15 g,均较安全,未见不良反应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