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对中风后失眠患者采用调任通督法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量表评分的变化,讨论调任通督针法对中风后失眠症的影响。方法 9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对照组和西药组,治疗组重用任督脉经穴,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西药组口服左匹克隆。在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量表评分比较观察。结果治疗后3组有效率相当(P0.05),治疗组治愈率较对照组、西药组高(P0.05,P0.01),3组治疗后PS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个月后随访、3个月后随访PSQI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1个月后随访PSQI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个月后随访PSQI评分与1个月后随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与口服左匹克隆治疗本病的临床有效率相当,但调任通督法更好地发挥了针刺疗法治愈率高,远期疗效佳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揿针配合中药为主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郁脾虚型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揿针配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及各项因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SQI总分及各项因子评分、NIHSS评分和中医症状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SQI总分及各项因子评分、NIHSS评分和中医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配合中药为主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失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调任通督针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轻中度抑郁障碍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调任通督"针法治疗,1周4次;对照组患者予口服舍曲林50 mg/天。共治疗4周。记录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存质量(WHOQOL-BREF)评分及药物副反应量表(SER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 33%)高于对照组(80. 00%),差异显著(P 0. 05);两组治疗2周、4周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 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升(P 0. 05);治疗后观察组SER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调任通督"针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轻中度抑郁障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调任通督针法联合疏肝安神汤治疗失眠的疗效及对5-羟色氨酸(5-HT)和多巴胺(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6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调任通督针法联合疏肝安神汤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症状、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改善情况,并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5-HT、DA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SQI总分及各单项指标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5-HT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DA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调任通督针法联合疏肝安神汤通过调节失眠患者脑内神经递质紊乱,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配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服用艾司唑仑改善睡眠,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并配合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PSQI中的7个评分项目数值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调任通督针刺法对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的干预效果和症状改善程度,为临床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72例女性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调任通督针刺法,选取百会、神庭、印堂、中脘、气海、关元、内关、神门、三阴交、足三里,所有穴位常规消毒后,针刺施以提插捻转手法,至得气后止,每星期3次,连续治疗4星期。对照组进行常规宣教,不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Kupperman指数(MI)的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完成33例,脱落3例,对照组完成32例,脱落4例,病例脱落率为9.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在PSQI、MI评定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在PSQI、MI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在PSQI、MI量表评分上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结论 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疗效肯定,可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刘铭芳  张雯舒 《新中医》2021,53(14):142-146
目的:观察调督安神针法结合中药方剂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6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滋肾解郁安神方治疗,观察组采用滋肾解郁安神方联合调督安神针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评分及性激素水平,并对2组失眠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量表(PSQI)、Kupperman、围绝经期生活质量评定量表(MENQOL)评分及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降低(P0.05),雌二醇(E2)水平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PSQI、Kupperman、MENQOL评分及FSH、LH水平均较低(P0.05),E2水平较高(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2.50%,对照组复发率为3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督安神针法结合中药方剂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患者,有利于改善其睡眠质量、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机体性激素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失眠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对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时间(慢波睡眠时间S3、S4及快动眼睡眠时间)、中医症候积分(主症总积分、次症总积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4周的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慢波睡眠时间S3、S4及快动眼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主症、次症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认知能力、生理状态、情感与精神状态、社会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四君子合四逆散加减治疗在肝郁脾虚型失眠中能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能提高睡眠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多针浅刺法配合通督调脊手法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诊治的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多针浅刺法配合通督调脊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与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SQI与I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PSQI与ISI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2周PSQI、ISI评分较治疗后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针浅刺法配合通督调脊手法能改善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PSQI与ISI评分,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郁型失眠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治疗;分别观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自评抑郁量表(SDS)及单项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6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评分、SDS评分及单项症状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型失眠优于艾司唑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皮针刺联合体针对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临床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74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传统体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头皮针刺联合体针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及PSQ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刺联合体针治疗可改善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李平通督调神针法对失眠症患者睡眠与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探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失眠症的机制。方法:以30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通督调神针法针刺百会、水沟、风府、神庭等穴,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比较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积分变化情况,对PSQI减分率与SCL-90减分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针刺治疗后,除在入睡时间方面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PSQI其他各项因子得分及PSQI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方面得分及SCL-90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其他各项目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PSQI减分率与SCL-90减分率呈直线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r=0.460。4通督调神针法治疗失眠症总有效率为86.7%,其中临床痊愈16.7%(5/30),显效10%(3/30),有效60%(18/30),无效13.3%(4/30)。结论:通督调神针法能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及心理状态,对睡眠及心理状态的良性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治疗失眠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调任通督针法联合舌三针、颞三针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深圳市中医院96例符合研究标准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对照组进行4周观察治疗,治疗组予以调任通督针法联合舌三针、颞三针,对照组予以传统针法及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洼田饮水试验、卒中相关肺炎发生率、标准吞咽功能说不定量表(SSA)以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分值变化。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94.00%,优于对照组78.2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卒中相关肺炎发生率、SSA量表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4周后SSQOL评分中"语言、活动能力、自理能力"等5个亚领域分值差别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任通督针法联合舌三针、颞三针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龙胆泻肝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证候积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证候积分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证候积分及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可改善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7,(4):413-415
目的:探讨自拟健脾舒肝汤对肝郁脾虚型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患者临床疗效及对神经相关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肝郁脾虚型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口服治疗,观察组口服自拟健脾舒肝汤,两组治疗时间为6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5-HT、NP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健脾舒肝汤抗抑郁效果与盐酸帕罗西汀相当,但自拟健脾舒肝汤能有效改善肝郁脾虚型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患者睡眠障碍及神经紊乱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通督针刺法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在中风西医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口服艾司唑仑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通督针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PSQI评分)、焦虑抑郁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评量表(HAMD)]、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2/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24/35)(P0.05);2组治疗后PSQI量表中睡眠时间、入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障碍、睡眠质量评分和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上各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SS-QOL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S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通督针刺法联合艾司唑仑可明显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抑郁焦虑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调督安神针法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脱落2例),对照组53例(脱落3例)。2组均给予穴位贴敷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以调督安神针法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普通针刺法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质量,以PSQI减分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治疗后PSQI各单项评积分及总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评分和PSQI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PSQI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督安神针法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七合枕清眠安汤联合通督益脑安神针治疗卒中后失眠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2017年6月—2019年3月收治的216例卒中后失眠气滞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口服艾司唑仑片基础上加三七合枕清眠安汤联合通督益脑安神针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积分、中医症状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积分及血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PSQI中各单项评分和总分、中医症状积分、SCL-90积分及血清DA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SS-QOL积分及血清5-HT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SQI中各单项评分和总分、中医症状积分、SCL-90积分及血清DA水平降低均更为显著(P均0.05),SS-QOL积分及血清5-HT水平升高均更为显著(P均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7%(103/108),对照组为74.07%(80/10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七合枕清眠安汤联合通督益脑安神针治疗卒中后失眠气滞血瘀证,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睡眠和生活质量,可能与调节5-HT、DA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通督宁神方治疗督脉失和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督脉失和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通督宁神方,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片,每次0.4 mg,睡前1次顿服。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睡眠状态自评量表(SRSS)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ISI、PSQI、SRSS评分及入寐艰难、夜醒早醒、多梦、胸闷心悸、低落、盗汗、头晕头痛、神疲乏力、健忘、颈项板直、烦躁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ISI、PSQI、SRSS评分及夜醒早醒、多梦、胸闷心悸、低落、盗汗、头晕头痛、神疲乏力、健忘、颈项板直、烦躁各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督宁神方能改善督脉失和型失眠症状,明显缓解失眠继发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疏肝安脾汤联合耳穴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就诊的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165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5例。观察组采用疏肝安脾汤联合耳穴压丸进行治疗,对照1组采用单纯疏肝安脾汤治疗,对照2组采用单纯耳穴压丸治疗。观察治疗后2周以及停药后4周睡眠质量(PSQI)评分、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停药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2周、停药4周后,三组PSQI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周三组PSQI优于停药4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2周后,观察组PSQI评分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1组的PSQI评分优于对照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停药4周后,观察组PSQI评分较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1组PSQI评分优于对照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疏肝安脾汤联合耳穴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相较单纯汤药或耳穴治疗方法更能改善患者睡眠治疗与临床症状,且停药后病情不易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