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疾病,相当于中医的"骨痹"、"骨萎"、"鹤膝风"、"历节"等病,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内治及外治四个方面论述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马拴全教授认为湿疹皮炎基本病机为湿热内生,又兼外受风邪,内外两邪相博,风湿热邪浸淫,肌肤失去濡养,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急性以湿热为主;亚急性多与脾虚不运,湿邪留恋有关;慢性因病久伤血,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去濡养而成。马老师提出"因证施法,对症用药",内治和外治两种方法,外治应遵循吴师机《理瀹骈文》:"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复幻",创立外洗方辨证治疗湿热蕴肤、脾虚湿盛、血虚风燥等证型,即能体现局部用药特点,又能减少毒副作用,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病变,发病率约占整个骨关节炎(Osseous Arthritis,OA)发病率的80%。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KOA的发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的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日益成为国内外医学专家研究的热点之一。KOA隶属中医"膝痛"、"膝痹"、"痹证"、"骨痹"等病证范畴,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和文献资料。本文将近年来中医外治KOA的临床文献作一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探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严晓萍  田青 《中国中医急症》2011,(9):1422+1425-1422,1425
本文介绍钟以泽教授使用外用药物治疗急慢性皮肤病的经验。急性皮肤病多因风湿热毒,慢性皮肤病多为脏腑功能失调;在治疗中既要善于估计全身,又要着重观察局部,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也要注重辨证,首先明辨阴阳,善于抓住主证,专病专方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中医内病外治法 (下称“中医外治法”)是中医学古老的治疗方法之一 ,千百年来它以简、便、廉、验等特点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据有关方面资料考证 ,中医外治法起源于远古 (《内经》时代 ) ,发展于中古 (汉、晋、唐、宋、元、明 ) ,成熟于明清。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在其《理瀹骈文》(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内病外治法专著 )中明确指出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 ,法耳。”此语对中医内病外治之阐述可谓开宗明义 ,为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在确立中医外治法的理、法、方、药时均沿用此理论 ,其…  相似文献   

6.
膏药外贴内病外治探讨李煜中邯郸市丛台区刘二庄光华堂膏药门诊(056004)中医外治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悠久的历史。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前提的。正如清代外治法专家吴尚无所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相似文献   

7.
邓志刚 《光明中医》2009,24(8):1499-1500
探讨中药内服外洗、内外兼治的方法治疗下肢丹毒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8年12月对50例下肢丹毒患者采用内治法:以清热化湿、解毒活血为主,口服三妙活血汤加味为主方,随症加减;外治法外用三黄消斑洗剂,治疗期间,减少活动,适当抬高患肢,同时应忌食牛羊肉、海鲜等发性食物.结果:本组50例,治愈40例,占80.0%;好转8例,占16.0%;未愈2例,占4.0%,总有效率96.0%.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药治疗丹毒疗效确切,尤其是中药内服与中药熏洗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医"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的辨证精神,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膝痹病(膝骨关节炎)是骨伤科门诊常见病,闫兆东教授在临证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形成了热带地区骨伤科临床论治膝痹病的独特经验。闫教授认为海南地处热带季风气候,自然环境高温、高湿、多菌、易染、易敏,膝痹病患者多以湿滞为主,该类患者具有多湿、易敏的临床特点[1]。因此在中医内外治法上,闫教授擅用海南特色黎药治疗膝痹病,现将其学术经验初步总结如下。1 膝痹病病因病机认识1.1 肝肾亏虚是发病之源膝骨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属于关节及周围组  相似文献   

9.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又称骨关节病、骨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病等,是以软骨丢失并伴有关节周围骨反应为特征的一种骨关节疾病。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僵硬、肿大、畸形及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膝关节是骨关节炎的好发部位,目前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年龄有下降的趋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本病属于中医“骨痹”、“膝痹”范畴。近5年来,中医药在外治膝关节骨关节炎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膝骨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疾病,治疗主要是保守治疗和手术两种,保守疗法众多研究中,虽都报道疗效满意,但大多缺乏统一的疗效评价和对照.本文通过查阅近10a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论文,选取其中的中医药外治相关论文进行客观性的总结、概括,说明目前膝骨关节炎中医药外治领域的现状,为今后研究提供一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半硫丸外治刍议江西省乐安县中医诊所(344300)董国良关键词半硫丸/中毒性腹痛《局方》半硫丸,医者临床多以内服为主,其药性峻烈,虽为救危妙方,但内服量颇难恰到适度,临床未免出现毒副与偏盛之弊。笔者崇尚吴师机所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  相似文献   

12.
介绍石氏伤科运用藤类药物辨治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经验。膝骨关节炎多为旧疾沉疴,缠绵难愈,常规药物极难祛除久病入络之邪,而藤类药物具有走行通利、散结通络、引诸药直达病所之功。石氏伤科在整体辨证、气血痰瘀兼顾的理论指导下,善于配合使用藤类药物以起膝痹之沉疴。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3.
正中医外治法~([1])治疗骨折有一定优势,同样需要分期辨证论治,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笔者根据骨折三期辨证原则,早期活血消肿、中期接骨止痛、晚期活络壮骨,应用活血膏、接骨止痛膏、活络除痹膏三期辨证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就诊于本院伤科门诊的病人66例,均经X线、胸部CT三维重建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4.
张燕生教授认为肛窦炎属于中医外科的"脏毒"范畴。过食辛辣,内生湿热火毒;肠燥便秘,破损染毒;五志过极,郁热邪毒等"毒邪"发于肛门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症状多样,易反复发作。中医外科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肛窦炎、肛痈、肛漏相当于疾病的初起、成脓、溃后三个阶段。肛窦炎阶段尚未成脓或毒邪尚未扩散,邪毒蕴结,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内治遵循中医外科"消、托、补"原则,综合采用"消法"和"托法"治疗;外治则遵循"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内治与外治并重,相辅相成,以增强疗效,达到已病防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药外治法是中医骨伤科的重要疗法之一,主要是指骨伤科疾病的病变部位的局部用药。中药外治法正如清代名医吴师机著《理瀹骈文》中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它是辨证论治的贯彻。外伤科疾病内外兼治的原则,即局部与整体兼顾的原则,其应用可使局部肿胀消退,疼痛缓解,软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特别是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具有更明显的优势,验方体现了祖国医学百花齐放,源远流长的特色。本文论及的几个验方是由我院几位名老中医依据其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其总结升华而成。现对其在软组织损伤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膝骨关节炎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等因素相关,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多条信号通路,但其具体发病机制未明。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情发展,但缺乏规范、统一的辨证分型名称,相关治法不尽相同,各有侧重。结合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及发病特点,本文提出膝骨关节炎存在"虚、瘀、毒"病机特点。因脾、肝、肾脏腑虚损,不能对膝关节进行正常的濡养,则肌肉不充,筋骨不坚,髓海失养,髓枯骨痿,发为本病,即"因虚致痹";因气血亏虚,瘀血内生,痰湿内聚,以及跌打损伤,或长期慢性劳伤,即"因瘀致痹";又可因风、寒、湿等外毒侵袭,以及因机体正气不足,内毒即生,内外之邪毒,痹着筋骨,即"因毒致痹"。同时,膝骨关节炎中"虚、瘀、毒"三者又可相互影响,如因脏腑虚损,瘀血内生,感毒加剧,即"因虚、毒致瘀";或因机体正气不足,瘀血内阻,内毒即生,即"因虚、瘀致毒";又可因内、外毒,筋骨痹阻,导致脾、肝、肾气虚损,即"因毒、瘀致虚"。因此,"虚、瘀、毒"三者紧密关联,共同存在于膝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在对膝骨关节炎进行中医病机阐述、临床选方用药、预后康复时,应掌握"虚、瘀、毒"病机特点,方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蔡建平教授认为,膝骨关节炎(KOA)为内外因结合致病,其中肝脾肾不足为内因,风寒湿乘虚侵袭、损伤致瘀为外因,内外因结合致膝肿痛,由本虚致筋骨失养,不荣则痛,标实致经脉不通,不通则痛,虽同为痛证,当辨其本,同病异治。临床中患者多以发作期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就诊,发作期多为标急之实,首当去标之急,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原则,基于辨证分型,以通络治痹汤加减内服,消肿膏、和伤散、三伏贴等行患膝局部外敷,标本同治。然防病胜于治已病,平时加强对双膝的防护和锻炼,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下肢丹毒是临床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多因血分有热,外受火毒,郁阻肌肤而成,大多兼挟湿热,常伴有发热等全身不适症状.临床治疗以清热利湿为原则,中医外治法在丹毒的治疗中有独特的疗效.<理瀹骈文>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归纳近几年的外治疗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清·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笔者依此理,对一些疾病,使用外治法,均获良效。如用苍术、麻黄煎蛋以治小儿喘咳数百例,屡见奇功。现将药物配制及验案一则介绍如下: 药物配制:苍术、麻黄各50克(一帖量),鸡蛋一个,加水500毫升。以文火煎约30分钟(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通络治痹汤加味辨证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接诊的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口服氨糖美辛治疗,观察组联用通络治痹汤治疗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疗效指数(0.52±0.10)明显高于对照组(0.35±0.15),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结论中药方通络治痹汤加味辨证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膝骨关节炎症状,提高膝关节功能水平,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