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气消癥法中药含药血清对人脐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增殖的影响,了解其抑制子宫肌瘤血管生成的途径。[方法]体外培养EA.hy926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雌二醇(E2)组、E2加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噻唑蓝(MTT)法、划痕法、流式细胞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率及ERαmRNA、ERβmRNA与VEGFR1mRNA、VEGFR2mRNA表达水平。[结果]益气消癥法中药可明显阻断E2对EA.hy926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促进作用,降低ERαmRNA与VEGFR1mRNA、VEGFR2mRNA表达,阻断E2对EA.hy926细胞的凋亡的抑制作用,上调ERβmRNA的表达,与E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作用效果呈剂量相关性。[结论]该法方药可通过下调ERαmRNA与VEGFR1mRNA、VEGFR2mRNA表达,上调ERβ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EA.hy926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其凋亡,干预血管生成是其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气消瘢法中药含药血清对人脐血管内皮细胞株(EA.by926)增殖的影响,了解其抑制子宫肌瘤血管生成的途径。方法:体外培养EA.hy926,分为正常组、E2组、E2加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采用MrTT法、划痕法、流式细胞法、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细胞的增殖、凋亡率及ERα、ERβ与VEGFR1、VEGFR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益气消瘕法中药可明显阻断E2对EA.hy926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降低ERa与VEGFR1、VEGFR2表达,阻断E2对EA.hy926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上调ERβ的表达,与E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且作用效果呈剂量相关性。结论:该法方药可通过下调ERct与VEGFR1、VEGFR2表达,上调ERβ的表达,而抑制EA.hy926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干预血管生成是其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气消瘾法中药含药血清对人脐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增殖的影响,了解其抑制子宫肌瘤血管生成的途径。【方法】体外培养EA.hy926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雌二醇(E2)组、E2加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噻唑蓝(MTT)法、划痕法、流式细胞法、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率及ERc-mRNA、ER[3mRNA与VEGFR1mRNA、VEGFR2mRNA表达水平。[结果】益气消瘾法中药可明显阻断E2对EA.hy926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促进作用,降低ER(xmRNA与VEGFR1mRNA、VEGFR2mRNA表达,阻断E2对EA.hy926细胞的凋亡的抑制作用,上调ERβmRNA的表达,与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作用效果呈剂量相关性。【结论】该法方药可通过下调ERcmRNA与VEGFRlmRNA、VEGFR2mRNA表达,上调ERβ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EA.hy926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其凋亡,干预血管生成是其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益气消症法中药含药血清对人脐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增殖的影响,了解其抑制子宫肌瘤血管生成的途径。[方法] 体外培养EA.hy926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雌二醇(E2)组、E2加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噻唑蓝(MTT)法、划痕法、流式细胞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率及ERαmRNA、ERβmRNA与VEGFR1mRNA、VEGFR2mRNA表达水平。[结果] 益气消症法中药可明显阻断E2对EA.hy926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促进作用,降低ERαmRNA与VEGFR1mRNA、VEGFR2mRNA表达,阻断E2 对EA.hy926细胞的凋亡的抑制作用,上调ERβmRNA的表达,与E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作用效果呈剂量相关性。[结论] 该法方药可通过下调ERαmRNA与VEGFR1mRNA、VEGFR2mRNA表达,上调ERβ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EA.hy926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其凋亡,干预血管生成是其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定心方(DXR)含药血清对嗜铁蛋白(SCN)诱导EA.hy926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EA.hy926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血清),SCN组(SCN 10μmol·L~(-1)),DXR低、中、高剂量组(2.5%、5%、10%DXR含药血清+SCN 10μmol·L~(-1)),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survivin及磷酸化p38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CN可显著降低EA.hy926细胞存活率,促进EA.hy926细胞凋亡,增加TNF-α、hs-CRP、IL-6及LDH含量,增加caspase-3及p-p38 MAPK蛋白表达并减少survivin蛋白表达(P0.01)。与SCN组比较,5%及10%DXR含药血清可显著增加EA.hy926细胞存活率,减少EA.hy926细胞凋亡,降低TNF-α、hs-CRP、IL-6及LDH含量,减少caspase-3及p-p38 MAPK蛋白表达并增加survivin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定心方含药血清可通过抑制p38 MAPK磷酸化,减轻SCN诱导的EA.hy926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消癥法对雌激素诱导子宫肌瘤模型豚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法方药抑制血管生成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去势+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建立子宫肌瘤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益气消癥法中药进行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 检测子宫组织VEGFR1 mRNA、VEGFR2 mRNA 表达。并对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豚鼠子宫肌组织MVD、VEGF、VEGFR 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说明益气消癥法高剂量中药组可以显著抑制MVD、VEGF 及其受体的蛋白表达。结论:益气消癥法通过抑制血管生成进而抗肌瘤细胞增殖,这可能是该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消癥法中药对实验性子宫肌瘤模型豚鼠血管生成及其机理的影响,探讨该法方药抑制血管生成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雌激素诱导法建立豚鼠子宫肌瘤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中药进行治疗,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子宫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结果显示高剂量中药组可以显著抑制MVD及bFGF的蛋白表达。结论:益气消癥法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血管生成,且此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消癥丸抑制人子宫平滑肌瘤(以下简称子宫肌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用5%、10%、20% 三种浓度的消癥丸含药血清分别作用于原代培养的子宫肌瘤细胞,用倒置相差显微镜、MTT比色法观察和检测子 宫肌瘤细胞形态变化及增殖情况。结果 含药血清组肌瘤细胞的形态出现明显退行性改变;MTT 法显示:含药血 清组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完全培养液组和空白血清组(P<0.05),且20%含药血清组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含药血清组(P<0.0 5);在5%-20%浓度范围内,消癥丸含药血清浓度越高细胞抑制率越高。结论 含消癥丸大鼠 血清能抑制人子宫肌瘤细胞的增殖;在5%-20%浓度范围内人子宫肌瘤细胞抑制率存在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杨梅素抗肿瘤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杨梅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EA.hy926人血管内皮细胞株,采用MTT法观察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划痕法及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药物对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tube formation法观察药物对微管形成的影响。结果:杨梅素对EA.hy926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及血管生成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尤其在高浓度下(1 m M)其抑制作用最显著(P0.01)。结论:杨梅素的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不仅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而且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的侵袭迁移及微管样结构的形成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桂皮醛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作用及机制,观察了桂皮醛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EA. hy926细胞增殖、迁移、成管以及Janus激酶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通路的影响。方法:将EA.hy926细胞分成空白组、模型组(7μg·L-1VEGF),VEGF+桂皮醛(60,90,120,150μmol·L-1)组,分别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划痕实验检测桂皮醛对VEGF诱导EA. hy 926细胞增殖和迁移作用的影响;将EA. hy 926细胞分成空白组,模型组(7μg·L-1VEGF),VEGF+桂皮醛(90,150μmol·L-1)组,采用管腔形成实验检测桂皮醛对VEGF诱导EA. hy 926细胞成管作用的影响;将EA. hy 926细胞分成空白组,模型组(7μg·L-1VEGF),VEGF+AG490 (50μmol·L-1)组,VEGF+桂皮醛(90μmol·L-1)组,VEGF+桂皮醛(150μmol·L-1)组,VEGF+桂皮醛(150μmol·L-1)+AG490(50μmol·L-1)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桂皮醛对VEGF诱导EA. hy 926细胞JAK2/STAT3通路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能够显著地促进EA. hy 926细胞增殖和迁移(P 0. 01)。与模型组比较,桂皮醛(60,90,120,150μmol·L-1)组能显著抑制VEGF诱导EA. hy 926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 0. 01)。与空白组比较,VEGF对EA. hy 926细胞成管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成管的节点数、交叉点数、网眼数和血管分支数均有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比较,桂皮醛(90,150μmol·L-1)组对成管的节点数、交叉点数和网眼数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 0. 05,P 0. 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JAK2,p-STAT3,STAT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 0. 05,P 0. 01)。与模型组比较,桂皮醛(150μmol·L-1)能够显著抑制VEGF引起的p-JAK2,p-STAT3,STAT3蛋白表达升高(P 0. 01),桂皮醛(90μmol·L-1)能够显著抑制VEGF引起的p-STAT3,STAT3蛋白表达升高(P 0. 05,P 0. 01)。结论:桂皮醛对VEGF诱导EA. hy 926细胞的增殖、迁移、成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作用与抑制JAK2/STAT3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抗肿瘤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Rg3作用于体外培养的EA.hy926人血管内皮细胞株,采用transwell小室法观察细胞的侵袭能力,MTT法观察细胞抑制率,tube formation法观察微管形成情况。结果人参皂苷Rg3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EA.hy926细胞的侵袭能力及微管形成能力,但对EA.hy926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人参皂苷Rg3的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不是通过直接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而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形成微管样结构及其侵袭能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丹红化瘀口服液含药血清对氯化钴(CoCl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CoCl2诱导EA.hy926细胞缺氧模型,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水平,RT?PCR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结果5%~10%丹红化瘀口服液含药血清能增强缺氧损伤细胞的活力(P<0.05,P<0.01),抑制细胞凋亡(P<0.05,P<0.01),减轻细胞结构损伤,降低细胞MDA水平和升高GSH?Px水平(P<0.05,P<0.01),剂量依赖性地下调细胞HIF?1α、VEGF、VEGFR1、VEGFR2及iNOS mRNA表达(P<0.01)。结论丹红化瘀口服液含药血清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氯化钴诱导的EA.hy926细胞缺氧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消癥丸含药血清对胶质瘤C6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对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选择不同浓度的消癥丸含药血清与胶质瘤C6细胞共同孵育,用MTT法计算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6细胞中的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MTT法结果显示大、中剂量组消癥丸含药血清可显著抑制胶质瘤C6细胞的增殖,且呈现含药血清浓度-时间依赖性的特点。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各组消癥丸含药血清作用下C6细胞凋亡率呈含药血清浓度依赖性特点,大、中剂量组凋亡率较高。免疫组化学检测Bcl-2表达显示消癥丸能显著降低其表达。[结论]消癥丸可通过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降低Bcl-2表达,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其临床抗肿瘤,抑制脑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通阳活血方(GSE)在斑马鱼模型及内皮细胞模型上的促血管新生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VEGF受体抑制剂(VRI)诱导斑马鱼背部节间血管丢失和EA.hy926细胞毒性。利用内皮细胞标记绿色荧光的转基因斑马鱼Tg(Fli-1:EGFP),在荧光显微镜下在体观察通阳活血方的促血管新生作用。体外采用EA.hy926内皮细胞模型,用MTT法检测通阳活血益气方抑制VRI的细胞毒性作用。通阳益气活血方促血管新生机制研究则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在体检测斑马鱼体内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斑马鱼模型上,模型组VRI明显抑制斑马鱼节间血管生成。与模型组相比,GSE处理后能够明显促进斑马鱼节间血管生长,其血管生长指数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细胞模型上,模型组VRI对内皮细胞EA.hy926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而GSE药物处理后能够明显促进EA.hy926细胞增殖(P0.01)。Real-time PCR结果表明,模型组VRI显著抑制了斑马鱼体内VEGF受体的表达,GSE给药组flt1、kdr、kdrl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通阳活血方在内皮细胞模型和斑马鱼模型上均具有血管新生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VEGF受体flt1、kdr、kdrl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黄虫对药不同剂量含药血清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表皮生长因子(EGF)促进原代培养人子宫肌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并建立人子宫平滑肌瘤细胞系,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处理细胞,以MTT比色法检测不同剂量含药血清作用于经IGF-I、EGF处理的子宫肌瘤细胞12、24、48、72h的光密度值,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大黄虫对药含药血清可抑制IGF-I、EGF对子宫肌瘤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结论:大黄虫对药含药血清通过抑制IGF-I、EGF对子宫肌瘤细胞的增殖作用,发挥其抑制肌瘤生长的作用,这可能是该对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小组采取内皮细胞EA.hy926的抑制增殖实验来用于内皮抑素体外活性的检测,用CCK-8测定活细胞活率.结果显示:内皮抑素能明显抑制内皮细胞EA.hy926的生长,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重复实验结果证明:用内皮细胞EA.hy926检测重组内皮抑素活性,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稳定性强、结果判断客观的特点,可以体现内皮抑素的体外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大黄虫对药不同剂量含药血清对原代培养人子宫肌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并建立人子宫平滑肌瘤细胞系,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处理细胞,以MTT比色法检测含药血清作用于子宫肌瘤细胞12,24,48,72 h的光密度值,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 大黄虫对药含药血清可直接抑制子宫肌瘤细胞增殖.结论 大黄虫对药含药血清可直接抑制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子宫肌瘤细胞是大黄虫对药含药血清发挥治疗作用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小组采取内皮细胞EA.hy926的抑制增殖实验来用于内皮抑素体外活性的检测,用CCK-8测定活细胞活率.结果显示:内皮抑素能明显抑制内皮细胞EA.hy926的生长,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重复实验结果证明:用内皮细胞EA.hy926检测重组内皮抑素活性,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稳定性强、结果判断客观的特点,可以体现内皮抑素的体外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化瘀祛痰方药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全方组、补气组、化瘀组、祛痰组、空白血清对照组。各组大鼠分别以相应中药煎剂或生理盐水连续灌胃9 d,末次灌胃给药2 h后,腹主动脉采血,离心后分离血清。体外培养EA.hy926细胞,随机分为7组,即①正常对照组、②H2O2刺激组、③全方组、④补气组、⑤化瘀组、⑥祛痰组、⑦空白血清对照组。其中②组加入终浓度为300μmol.L-1H2O2,③~⑦组用各组含药血清(浓度为10%)预处理24 h后加入终浓度为300μmol.L-1H2O2,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进行各项指标测定。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A.hy926细胞凋亡;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定量分析bcl-2、bax、caspase-3 mRNA表达;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蛋白质免疫印记技术(Western-blot)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2O2刺激后EA.hy926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表达显著增加,而bcl-2表达显著减少。全方组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水平较H2O2刺激组相比显著降低,而bcl-2水平显著升高,且全方组干预作用强于各拆方组。拆方各组中,化瘀组、祛痰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化瘀组bax、cas-pase-3表达显著减少,而bcl-2表达显著增加。结论化瘀祛痰方药全方及化瘀拆方可显著抑制内皮细胞凋亡,影响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aspase-3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AS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苦荞麦总黄酮对软脂酸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 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苦荞麦总黄酮作用于高浓度软脂酸刺激下的EA.hy926细胞,RT-PCR技术检测Bax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Bax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苦荞麦总黄酮组与二甲双胍组细胞Ba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苦荞麦总黄酮组与二甲双胍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苦荞麦总黄酮可以降低EA.hy926细胞Bax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抑制血管内皮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