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舒肝方辅治乙肝肝硬化腹水的效果。方法: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3例,两组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舒肝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ST、A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AngⅡ、PRA、AL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舒肝方辅治乙肝肝硬化腹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7,(10):1405-1406
目的:探讨舒肝健脾汤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肠道菌群移位及腹水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硬化腹水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拉米夫定及胸腺肽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药疏肝健脾汤,两组均连续治疗3月为1疗程。结果:干预前两组血清内毒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清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及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针对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使用疏肝健脾汤能显著降低体内内毒素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肝功能,患者腹水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阳健脾化瘀行水法配合白蛋白、血浆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温阳健脾化瘀行水法加静脉白蛋白、血浆交替输注,对照组应用白蛋白、血浆交替输注配合利尿剂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更优(P 0. 05),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 0. 05)。结论温阳健脾化瘀行水法配合白蛋白、血浆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果满意,有效的缩短了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对临床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阳健脾化瘀行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温阳健脾化瘀行水法中药组30例和利尿剂组30例,疗程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血常规、腹水量的变化及两组治疗后的总体疗效。门诊随访1年,观察腹水复发率。结果:中药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降低,腹水量减少,尤其在升高血清白蛋白、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降低腹水复发率方面疗效优于利尿剂组(P0.05)。中药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利尿剂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阳健脾化瘀行水法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阳健脾利水法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就诊时间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以温阳健脾利水法配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基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肝功能及腹水消退变化。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指标、腹水消退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温阳健脾利水法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汤联合西医治疗肝硬化合并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腹水消退时间、用药安全性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白蛋白(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汤联合西医治疗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疗效更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脾活血利水汤联合利尿剂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6月接受治疗的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视其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利尿剂,42例)与观察组(基础治疗+利尿剂+健脾活血利水汤,42例)。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及24 h尿量、腹围、腹腔积液深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4 h尿量均高于对照组,腹围、腹腔积液深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活血利水汤联合利尿剂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指标,增加24 h尿量,缩小腹围及腹腔积液深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逐水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进行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自拟逐水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检验指标乳酸脱氢酶(LDH)、空腹血糖(GLU)、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水平的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LDH、GLU、SAAG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GLU、SAAG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方剂治疗肝硬化腹水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检测指标LDH、GLU、SAAG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散结消臌汤配合西药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生活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散结消臌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观察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白蛋白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前后门静脉、脾静脉血管内径及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散结消臌汤配合西药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门脉压力,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7,(11):1499-1500
目的:探讨益气散结消臌汤治疗血瘀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血瘀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散结消臌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腹水量及腹围疗效情况,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情况。结果:1个疗程后,观察组腹水及腹围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散结消臌汤可有效减少血瘀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腹水量和腹围,改善其肝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味赤石脂禹余粮汤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腹水中葡萄糖(GLU)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及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的影响。方法:共选入脾肾阳虚证肝硬化腹水患者104例,随机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两组均参照《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标准给予限钠、护肝和利尿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口服,0.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加味赤石脂禹余粮汤治疗,1剂/d,常规水煎煮,分早晚2次内服。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采取B超检测两组患者门静脉与脾静脉主干宽度和腹水深度;检测两组患者腹水中LDH和GLU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AG。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为67.3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门静脉与脾静脉主干宽度和腹水深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腹水LDH和GLU水平以及SAA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赤石脂禹余粮汤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证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提高腹水临床治疗效果,可降低患者腹水中LDH和GLU水平以及SAAG。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的15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分类,分别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并分析其不同中医证型间指标水平的差异性。结果:(1)本次观察中,各证型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为:肝气郁结证水湿内阻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2)各证型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绝对值)比较:肝肾阴虚证的CD3+低于肝气郁结证、水湿内阻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气郁结证的CD4+高于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结证的CD4+/CD8+高于水湿内阻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证型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相对值)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证型的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性及规律性,T细胞亚群水平的检测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及改善预后都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利水汤治疗脾虚血瘀水停型乙肝肝硬化腹水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方案,包括限水、限钠,保肝利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活血利水汤,4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腹水改善情况及肝功能等指标,评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白蛋白(AL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上述指标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凝血酶原时间(PT)时间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2组PT时间及PTA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腹围、门静脉内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均0.05),24 h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而2组脾脏厚度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2组治疗后腹围、24 h尿量及门静脉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健脾活血利水汤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为患者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用中药脐贴联合苓桂术甘汤内服对脾肾阳虚证肝硬化腹水患者肝功能、腹水消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脾肾阳虚证肝硬化腹水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尿、护肝、补充白蛋白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恩替卡韦片内服,治疗组患者则给予中药脐贴联合苓桂术甘汤内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评价中医证候积分,观察治疗过程中肝功能指标变化及腹水的消退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乳酸脱氢酶(LDH)及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9%、64.4%,差异性显著(χ2=7.516,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经治疗后改善更明显,其主要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白蛋白(Alb)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腹水消失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DAO、LDH、SAA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中药脐贴联合苓桂术甘汤内服治疗脾肾阳虚证肝硬化腹水疗效确切,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肝功能,促进腹水的消退,降低DAO、LDH、SAAG水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合猪苓汤加减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炙甘草汤合猪苓汤加减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肝功能指标值及腹水、腹胀、疼痛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提升(P 0.05),治疗组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治疗组4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腹水、腹胀及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炙甘草汤合猪苓汤加减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缩短腹水、腹胀及疼痛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2017,(4)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汤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肝气郁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IL-21、IL-22、IL-31及TGF-β1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早期乙肝肝硬化肝气郁结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上加用疏肝健脾汤,所有患者均接受6个月的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NP)、Ⅳ型胶原(COLⅣ)、白介素21(IL-21)、白介素22(IL-22)、白介素31(IL-3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及肝纤维化模型Fibro Test(FT)参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TBIL、HA、LN、PⅢNP、COLⅣ、IL-21、IL-22、IL-31及TGF-β1水平均显著降低,ALB水平显著升高,FT参数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汤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肝气郁结证的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21、IL-22、IL-31及TGF-β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消水汤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的效果;方法:分别使用自拟消水汤和安体舒通片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与电解质指标以及肝功能指标;结果:自拟消水汤治疗组治疗前后血钾、血钠浓度并无明显改变,对照组治疗后,血钾、血钠浓度则发生了明显的降低,且治疗组的白蛋白、谷丙转氨酶、结合胆红素和总胆红素的变化幅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自拟消水汤主要用于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乙肝肝硬化腹水治疗,在实际临床的使用中,效果较为良好,有效降低了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8B(IL-28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选择112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IL-6、IL-28B及TNF-α水平,分析各指标水平与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以肝气郁结证所占比例最高(43.8%),其次依次为瘀血阻络证(18.8%)、湿热蕴结证(11.6%)、水湿内阻证(10.7%)、脾肾阳虚证(8.0%)、肝肾阴虚证(7.1%)。肝肾阴虚证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均<0.05),脾肾阳虚证患者血清IL-28B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均<0.05)。结论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血清IL-6、IL-28B、TNF-α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以"活血、益气、利水"为主的中药治疗乙肝肝硬化初次腹水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后3月、6月、12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月、6月、12月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3月、6月、12月后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3月后白蛋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月、12月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以"活血、益气、利水"为主的中药治疗乙肝肝硬化初次腹水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味实脾饮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肝性胸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伴有顽固性腹水且合并有肝性胸水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煎剂口服,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蛋白、胸腹水量、24 h尿量、症状体征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在血清白蛋白水平、24 h尿量、胸腹水量、症状积分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实脾饮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可明显提升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胸水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增加其小便量,缓解症状,有效消除胸腹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