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去菀陈莝”,语出于《问素·汤液醪醴论篇》,是在论述水肿病的治疗时提出来的。然而世人对“去菀陈莝”四字的理解却不尽相同,历代注家皆以为是荡涤久积之冰,并作为水肿病的治疗原则。如王冰所说:“去菀陈茎,谓去积久之水物,犹如草茎之不可久留于身中也。”张景岳注:“菀,积也。陈,久也。茎,斩草也。谓去其水气之陈积,欲如斩草而渐除之也”。马莳也说:“菀,积也。陈莝,陈草也。邪气之在人身,犹草莝之陈积也。”张志聪说:“积者,谓之菀,久者谓之陈,腐者谓之莝”。这些注释对后世  相似文献   

2.
《素问·汤液醪醴论》曰:"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文中"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合称治水三大法,对水肿病的认识和治疗颇多影响.临床上"开鬼门"指发汗法,"洁净府"指利水法,至于"去菀陈莝",王冰、张介宾等多注释为去其水气之陈积、祛除积聚水液,还有人认为是指水肿病的总治则.笔者每读到"去菀陈莝"一句,总觉得其义未尽,难以令人诚服.  相似文献   

3.
介绍从“气、血、水”论治膜性肾病验案1则,认为“去菀陈莝”活血利水法适用于膜性肾病血瘀水停的中医病机特点,从而形成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水肿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治疗GERD具有独特优势。刘震教授提出“菀陈致酸”理论,认为GERD的核心病机为“菀陈”内生,影响中焦气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而发为本病。针对这一核心病机归纳出运用“去菀陈莝”法分期论治GERD的学术思想,即“早期肝胃同治,中期痰气并调,后期气血兼治”,并围绕合并症、并发症和微观病理征象进行加减治疗,效果显著。本文系统总结了刘震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学术思路及临证经验,并附医案一则,佐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炎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汤液醪醴论篇》中治疗水肿的原则是“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五脏阳气得以输布,去菀陈莝,包括祛瘀活血,达到疏涤五脏,宣布卫阳之目的。治疗上应重视“祛瘀”环节。笔者运用活血化瘀治则治疗慢性肾炎34例,疗效堪称满意,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6.
“去菀陈莝”一语出自《素问·汤液醪醴论》,是“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的治水三法之一,后世对水肿的治疗多由此而发展。“去菀陈莝”的“菀”同郁,积也,“陈”,久也。“莝”则有不同的注解,一可归为以下几种:1.即四版教材《内经选读》中所采取的解释。“莝”当斩除讲,那么这就是一个动词,据此原文就应改成去菀莝陈了,不然从句子的意义上讲就前后不通。2.高士宗《素问直解》与张志聪《素问集注》都按“腐”理解,高士宗解道:“莝,腐也,去菀陈莝,谓津液充廓,则去其积久之腐秽。”张志聪解道:“腐者为莝”。3:张景岳《类经》中作“斩草”理解,  相似文献   

7.
《内经》治疗水肿,以“开鬼门,洁净腑”,“去菀陈莝”,宣布五阳为要则,但就词义来说,去菀陈莝,也应包括祛瘀活血,否则就达不到疏涤五脏,宣布五阳之目的。《素问·针解篇》云:“菀陈则除之者,去恶血也。”可见历代医家认为水肿的成因与“血瘀”有关,治疗上也应  相似文献   

8.
探讨《内经》"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治水三法运用于急性心力衰竭辨治的思维和临证运用。心衰的病机演变复杂,其急性发作期以肺失宣降、血瘀水停为临床特点。治疗当宣肺、利水、活血,速去水瘀之邪。《内经》治水三法多用于治疗水肿病,究其理乃利水活血之法,运用此法论治急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故予探析,附验案一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9.
"去菀陈莝"是《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治疗水肿的著名论断,丰富了水肿病的治疗。通过探讨"去菀陈莝"的内涵,结合下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特点,提出活血利水是治疗下肢淋巴水肿的治疗大法,具体应用包括清热利水活血、益气活血利水、温阳活血利水、活血化痰利水等,这对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总结佘延芬“去菀陈莝”法治疗湿疹的应用经验。“去菀陈莝”与“开鬼门”“洁净府”是治疗水肿的3个基本原则。佘延芬法宗《黄帝内经》,扩大了该法的临床适应症,认为“菀陈”是指瘀阻于经络的邪气,“去菀陈莝”是治疗邪气瘀阻致病的重要治疗原则之一,结合采用的缪刺法,应为“刺络以祛邪,邪去而正安”之意。于针灸疗法而言,以“通”字为要,采用刺络放血的方法,给邪以出路,往往获得良效。  相似文献   

11.
“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语出《素问·汤液醪醴论》,是临床上治疗水肿病的一大法则。笔者通过临床验证,略有心得,今笔录案例数则,以就正于同道。一、峻下法-去菀陈莝“去菀陈莝”,《类经》云:“谓去其水气之陈积,欲如斩草而渐除之也。”此属峻下法,常用于气机壅塞,水饮停聚,其证属实或虚实挟杂之证。因峻下之剂,多有毒性,临床用药需适可而止。案一:患者,男,58岁,工人。  相似文献   

12.
"去菀陈莝"出自《内经》,是古代医家治疗水肿经验,可总结为攻下逐水法与活血化瘀法。攻下逐水法是中医治疗水肿证的基本治法之一,根据"扶正祛邪"和"急则治其标"的原则,着重在水肿严重阶段,通过扶正攻水,以解本虚标实之急,祛其病邪,争得时机,以利正气恢复,攻逐之法应用于高度水肿,是治标之法,但易伤正,只作为权衡之机;活血化瘀法包括攻逐消肿法、活血利水法、软坚利水法等,现已广泛应用,并取得一定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吴元洁  王正 《中医杂志》2011,52(15):1341-1342
刘完素论治水肿富有创见,在病机上提出"湿热兼化,阳气拂郁"说,治疗上对《黄帝内经》"去菀陈莝"的治疗观进一步发挥,主张宣上通下,分消二便,并根据肿势的急缓所治不同,病药相宜,所用峻下逐水之剂重药轻投,以防戕正,对于实性水肿的治疗有理论和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方祝元教授认为瘀热相搏是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之一,可从理气解郁清热,宁心安神;活血化瘀通络,血脉调和;益气养阴敛阴,培补正气3方面入手治疗,临证之时当辨证论治,明清热、分气血,补益当辨阴阳,活血当忌伤阴,方能去菀陈莝,调和阴阳。  相似文献   

15.
《素问·汤液醪醴论》:“平治於权衡去菀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一文,注家及教科书均断句为:“平治於权衡,去菀陈莝,微动四极,温衣, 缪刺其处,以复其形。”注者不明,学者更罔,于是乎, 臆解歧说,争论不休。此乃不明句读所致也。注家多在“去菀陈莝”句上存疑,而没有注重对此处文字句法和通假的研究,致千古谶言未能明流于世。  相似文献   

16.
颜少敏 《陕西中医》1998,19(2):77-77
采用“五虎擒羊”针法,在囊肿局部直刺,治疗腱鞘囊肿46例,全部有效。提示本法有去菀陈莝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运用《内经》中"平治于权衡"、"疏涤五藏"、"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等治"水"法则治疗现代慢性心衰及其引起的水肿有独特功效,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慢性心衰基本病机在于气血津液功能失调,气虚、血瘀、水液停聚是病机关键,心气虚为本,贯穿始终,血瘀、津液失调为标;"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腰以下肿,当利小便",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是治疗之要。注意邪正关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顾。张艳教授提出"宜温阳通阳而不宜补阳,宜益气补气而不宜滞气,宜行血活血而不宜破血";邓铁涛提出阴阳分治,以温补阳气为主。  相似文献   

19.
从"腕顺一、二穴"、"上三黄穴"入手,粗浅阐述"董氏奇穴"之奥理,源于中医,发皇古义,去菀陈莝,推陈出新,浅悟"董氏奇穴"针刺疗法之独特妙处,既源于十四正经,其思维始终贯穿于董氏奇穴中,又有别于其,系统井然,穴位分布全身,比传统经络系统更为缜密,治疗风格独特,治疗病症范围极广,且汲取我国广大民众的经验方法,不断地进行临床验证、对比、修正,效果确切肯定,临床应用上极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0.
郭杰  冷伟  刘春莹 《江苏中医药》2020,52(11):57-59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外邪、脾虚、肾虚、血瘀四大方面,对应的治疗特色主要为:喜用风药,疏风祛邪;擅用黄芪,补益脾胃;活用丸散,补阴助阳;巧用卫矛,去菀陈莝。同时临证重视预防,以治未病。选方用药遵循《金匮要略》等经典医集中的组方原则,并随证加减,临床疗效甚佳。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