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3例吉非替尼相关皮疹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相关皮疹的中医证型特点及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23例吉非替尼相关皮疹患者,观察皮疹发生后中医四诊的变化,总结皮疹的部位、色泽等特点,伴随的主要症状出现的频数及舌脉变化。总结证型特点,给予疏风解毒消疹方结合证型加减用药,观察辨证治疗吉非替尼相关皮疹的疗效。结果:39例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3人出现皮疹,发生率59%,1/2级17人,3/4级6人;相关中医证型出现的频次依次为湿热型8例34.8%、风热型7例30.4%、血热型5例21.7%、血虚型2例13.0%,其他1例4.3%;辨证治疗的总有效率91.3%,皮疹1/2级治愈率76.5%,皮疹3/4级治愈率33.3%,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相关皮疹的常见证型为湿热型、风热型、血热型、血虚型,辨证治疗有较好的疗效,皮疹1/2级与3/4级比较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2.
肺癌的基本病机为气机不利、津液布散失调,吉非替尼治疗肺癌效果良好,且对寒湿之肺腺癌、阳气不充之亚裔女性、无热毒之不吸烟者疗效更佳,可知吉非替尼中药性能为辛热,其治疗作用来自其辛热之性,不良反应也与辛热之性密切相关。吉非替尼不良反应泄泻、皮疹、皮肤瘙痒、脱屑的特点均表现为温邪伤及太阳少阳二经的症候,而黄芩汤针对的基本病机为太阳少阳合病,与吉非替尼一系列不良反应背后的病机相一致,基于此,可知以黄芩汤为主方能治疗吉非替尼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方消风散治疗吉非替尼引起的痤疮样皮疹疗效。方法将口服吉非替尼治疗后出现痤疮样皮疹62例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消风散辨证分型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尿素软膏外涂治疗。28 d后通过CTCAE分级的变化,比较2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6%,对照组为6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风散治疗吉非替尼引起痤疮样皮疹疗效优于一般类固醇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4.
吉非替尼作为第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已广泛应用,肺癌患者生存期因此得到显著延长,但吉非替尼仍存在耐药性及皮疹、腹泻等毒副反应。中医药联合吉非替尼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其相关机制也成为研究热点。兹对中医药联合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中药联合吉非替尼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中药联合吉非替尼或与单用吉非替尼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为研究对象,根据Cochrane协作网质量评价标准提取资料,采用Renman 5.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局的效应指标,为疾病控制率、生存质量、皮疹、腹泻、肝功能损害和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结果:最终纳入20个RCTs共1235患者,中药联合吉非替尼组624例,吉非替尼组611例。20项试验显示中药联合吉非替尼组疾病控制率、9项试验显示生活质量改善、10项试验显示皮疹发生、8项试验显示腹泻出现均好于吉非替尼对照组(P0.01);5项试验显示中药联合吉非替尼组肝功能损害、4项试验显示恶心呕吐出现与吉非替尼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漏斗图显示对称,提示纳入评价的文献不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中药联合吉非替尼治疗中晚期NSCLC较单纯吉非替尼治疗显示出疗效更优的趋势,可提高疾病控制率、改善生存质量,并能减少皮疹、腹泻不良反应,但对于肝功能损害和恶心呕吐改善不明显。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尚需开展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长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吉非替尼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通过阻断肿瘤细胞内EGFR的激活和信号传导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因此,该药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尤其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临床发现,该药治疗肺癌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以皮肤毒性发病率为最高,表现为痤疮样、脓疱样皮疹,以及周身皮肤干燥、瘙痒、皲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者中断靶向治疗,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目前针对吉非替尼相关皮肤瘙痒的药物治疗以抗组胺H1和H2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及局部外用治疗为主,但常因出现不良反应无法长期应用,治疗间断后,瘙痒迅速复发。杨玉萍教授从医30余年,对吉非替尼相关性皮肤瘙痒有其独到的见解。杨教授认为该病是由吉非替尼“热性之品”深入血分,又化燥生风而发病,皮损在外,而本质在内,宜从内治。现论述吉非替尼相关皮肤瘙痒症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对杨玉萍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用犀角地黄汤、清营汤等清热凉血药治疗吉非替尼相关皮肤瘙痒症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举案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7.
谈辛润法治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燥乃秋天主气,在脏属肺,故燥邪为病,先犯肺卫。秋燥初起有温凉之分,但并非燥邪有温凉之别,乃属兼感之邪。初秋气候偏热,在久晴无雨秋阳以曝之时,感邪者则为温燥,秋深气候已凉,西风肃杀,感邪者则为凉燥,总以燥为主体。温燥类似风温,凉燥类似风寒,而都兼有鼻咽、唇口、皮肤干燥征象。治燥之法,因其兼感不同而治法亦  相似文献   

8.
<正>吉非替尼是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而皮肤毒性反应是吉非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红斑,脓疱状突起的皮疹,痤疮样药疹,皮肤干燥,皮肤色素沉着,有时伴发痒,与普通药疹不同,一般见于服药后1周内,3~5周达高峰,停药后4周皮疹消失。自2009年8月至2013年10月,笔者采用中药外敷联合面部雾化治疗吉非替尼致皮肤毒性反应,取得了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9.
消疹散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肺腺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验证消疹散在治疗肺腺癌中降低吉非替尼副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放化疗失败的肺腺癌病人分为消疹散加吉非替尼组与单纯吉非替尼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各级比较两组皮疹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中药消疹散可以有效降低吉非替尼引起的皮疹反应,但没有降低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9,(8)
目的:评价中医药联合吉非替尼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四大中文数据库(CNKI,VIP,WanFang,SinoMed),三大英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8年9月20日,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用TSA 0.9.5.10 Beta软件进行试验序贯分析。共检索出574篇文献,纳入30篇随机对照试验(RCTs),总样本量为2 195例,试验组为1 127例,对照组为1 068例。进行Meta分析。结果:29篇研究显示中医药联合吉非替尼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单药吉非替尼组[RR=1.32,95%CI(1.20,1.46),P0.00001];12篇研究显示中医药联合吉非替尼组生活质量改善率高于吉非替尼组[RR=1.44,95%CI(1.30,1.59),P0.00001];23篇研究显示出中医药联合吉非替尼与单独使用吉非替尼相比,皮疹、腹泻以及恶心呕吐均低于单药组[皮疹:RR=0.78,95%CI(0.71,0.85),P0.00001;腹泻:RR=0.50,95%CI(0.42,0.60),P0.00001;恶心呕吐:RR=0.61,95%CI(0.48,0.77),P0.00001]。对包含有效率的29个临床研究进行试验序贯分析,累计的Z值同时穿过了传统界值和TSA值,且累计信息已达到期望值,进一步肯定了疗效。结论:基于目前的研究,中医药联合吉非替尼与单用吉非替尼比较,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一年生存率和治疗有效率,还能减少皮疹、腹泻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虽然纳入的研究质量不高,但中药联合吉非替尼与单用吉非替尼相比却有不可忽视的优势,故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林丽珠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疾病30余年,在中医药治疗EGFR-TKI相关性皮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EGFR-TKI相关性皮疹属中医范畴"药毒疹"等,林丽珠教授运用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来探讨其病因病机,其根本病机为阴虚血燥在内,毒邪结聚在外,可辨证分为邪入卫分型、邪入气分型、邪入营分型、邪入血分型,治疗上应辨别温病卫气营血发展阶段,予以辛凉解表、泄热利湿、清营透气、凉血敛阴等,并予养阴解毒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2.
干燥综合征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燥痹"范畴。中医认为本病致病因素为燥邪。通过重温《素问玄机原病式》,燥邪致病特点与干燥综合征口眼干燥等主要症状极为相似,故治疗强调退风散热、活血养液、润燥通气。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无尺度网络方法对中医药配合肺癌靶向药物治疗规律进行研究。方法:将120张中医药配合肺癌靶向治疗处方录入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进行无尺度网络分析,归纳药物使用频次以及配伍的关联度,并与林洪生主任交流分析结果,总结中医药配合肺癌靶向治疗规律。结果:根据数据挖掘结果结合林洪生主任临床经验,总结出配合吉非替尼肺癌靶向治疗20种常用中药以及位于网络中央的核心处方:党参、黄芪、金荞麦、沙参、麦冬、龙葵、白英、甘草、黄精、红景天。中医配合靶向药物的治疗思路体现了扶正解毒的基本法则,在治疗过程中特别重视从整体出发,调补肺、脾、肾三脏,灵活运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之法。此外研究还显示:针对靶向治疗不良反应,采用地肤子、白鲜皮、当归、赤芍治疗吉非替尼引起的皮疹;白豆蔻、芡实、诃子肉、葛根治疗吉非替尼引起的腹泻。结论:运用无尺度网络方法进行中医药配合肺癌靶向治疗规律研究,结果直观、准确,较为深入地反映了中医药能增强肺癌靶向药物治疗效果,减轻其不良反应,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扶正抗癌颗粒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纳入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吉非替尼+扶正抗癌颗粒)和对照组(吉非替尼+安慰剂颗粒剂)。治疗至肿瘤进展或发生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或死亡。观察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毒性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DCR分别为93.90%和90.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PFS为13.5个月,对照组PFS是11.7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例患者出现皮疹,对照组中8例患者出现皮疹,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抗癌颗粒联合吉非替尼在可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PFS,减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药改善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肺癌干细胞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吉非替尼组、扶正解毒方药联合吉非替尼组、扶正中药联合吉非替尼组、解毒中药联合吉非替尼组,测定荷瘤小鼠抑瘤率,应用ARMS法检测肿瘤组织T790M突变,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c-Met基因扩增。结果:吉非替尼单药对肺癌干细胞荷瘤小鼠抑瘤率为31.02%;解毒中药联合吉非替尼组为33.43%;扶正中药联合吉非替尼组为37.51%;扶正解毒方药联合吉非替尼组为45.11%。上述各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扶正解毒方联合吉非替尼组与吉非替尼单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吉非替尼单药组T790M基因突变和c-Met基因扩增显著增加,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扶正解毒方药联合吉非替尼组能够降低T790M基因突变和c-Met基因扩增,与吉非替尼单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方药能够改善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其作用机制与降低T790M突变及抑制c-Met扩增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金复康口服液对人肺腺癌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细胞株PC-9R的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Caspase-8的表达。结果:对于G1、G2期细胞数含量,金复康药物血清+吉非替尼组与金复康药物血清组、吉非替尼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于S期细胞数含量,金复康药物血清+吉非替尼组、金复康药物血清组、吉非替尼组,P>0.05,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吉非替尼联合金复康药物血清后,金复康口服液增强了吉非替尼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2期;在凋亡率方面,金复康药物血清+吉非替尼组与金复康药物血清组、吉非替尼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表明吉非替尼联合金复康药物血清后,金复康口服液增强了吉非替尼对PC-9R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吉非替尼组、金复康药物血清+吉非替尼组与Con组比较,Caspase-3、Caspase-8的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金复康口服液能够逆转人肺腺癌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细胞株对吉非替尼的凋亡抵抗,可能与上调caspase-3、caspase-8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药性作为中药功效的载体,是临床选方用药的依据,运用中医药理论体系分析西药,使之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按照中医药理论使用,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分析吉非替尼的优势人群、所治疾病、不良反应,对其药性进行归纳总结。根据中医药性理论,吉非替尼四气属温热,五味属辛,归经归于肺、肝经。应用清热凉血等中药联合吉非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可起到减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清肺排毒凉血中药结合外用西药治疗吉非替尼相关皮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服用吉非替尼后出现皮疹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予氢化可的松及红霉素软膏外用,治疗组同时加服清肺排毒凉血中药。两组均治疗14天,观察临床疗效及皮疹反应分级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5.O%、41.7%;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皮疹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问治疗后比较,皮疹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排毒凉血中药内服结合氢化可的松及红霉素软膏外涂用于治疗吉非替尼相关性皮疹取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消风散治疗吉非替尼所致皮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加味消风散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氢化可的松软膏及红霉素软膏外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主观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3.75%、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消风散治疗吉非替尼所致皮疹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吉非替尼给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然而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乔宝璋教授辨证治疗吉非替尼不良反应效果显著。现将乔教授治疗吉非替尼不良反应病案整理,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