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96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配合中药灌肠,2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91%,对照组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7例术后早期肠梗阻临床资料.结果:7例中有5例有不同程度的肠坏死,2例单纯性扭转,术后6例康复出院,1例合并有短肠综合征.结论:手术后早期肠梗阻大多数为炎性肠梗阻,应先行一段时间非手术治疗,只要无肠绞窄、腹膜炎出现,应避免早期手术治疗,经非手术疗法多可治愈,保守治疗至少应2~4周以上.  相似文献   

4.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系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并存的粘连性肠梗阻.近年来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现将我院2002~2008年收治18例早期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经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9例。结果: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分离粘连时引起多发性肠破裂、肠瘘,后经保守治疗治愈;8例患者均经胃肠减压、抗炎、应用生长抑素等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21.5d,无1例肠坏死。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1)发生于腹部手术后早期,虽有机械性因素,但大多都是腹腔内炎症所致广泛粘连引起;(2)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轻,部分患者有少量肛门排气排便,体征虽典型,但较少发生绞窄;(3)保守治疗大都有效,治疗上最好先予以生长抑素为主的保守治疗,应严密观察,如出现肠坏死、腹膜炎征象时则再及时中转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鼻饲联合保留灌肠辅助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控制感染及应用生长抑素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自拟通肠排气汤鼻饲联合中药加味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比较2组临床疗效、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自主排便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再次手术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及促炎性因子浓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自主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或P0.05),再次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及TNF-α、IL-6浓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药鼻饲联合保留灌肠辅助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好,能够有效控制炎症,缩短病程,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7.
8.
针刺预防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刘利  檀晓东 《中国针灸》2006,26(1):65-65
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月以来普通外科腹部手术后患者322例作为观察组,2002年1月-2004年1月普通外科腹部手术后患者3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322例中,男192例,女130例;平均年龄41岁;其中行阑尾切除术95例,溃疡穿孔修补术51例,肠粘连松解46例,脾切除46例,大肠癌根治44例,胃癌根治40例。对照组350例中,男201例,女149例;平均年龄43岁;其中行阑尾切除术98例,溃疡穿孔修补术50例,肠粘连松解58例,脾切除53例,大肠癌根治46例,胃癌根治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病、手术方式、手术耗时、麻醉方式选择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  相似文献   

9.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SBO)是普外科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病因及治疗有其特殊性,近年多采用非手术治疗,而在是否需要手术以及什么时候手术的问题上存有较大的争议。现将1993年7月-2003年3月本院收治的29例腹部手术后EPSBO患者的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分析我院37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1天.手术组治愈3例.平均治愈时间为31天.结论:充分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病特点,准确判断是基础,熟悉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病机理,采用环节干预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0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手术治疗4例,术后症状完全缓解2例,再次出现肠梗阻1例,术后并发肠瘘1例;保守治疗26例,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糖皮质激素及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后完全缓解,平均住院时间11.3 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好发于腹腔污染重或创伤大的腹部手术,是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多发生于术后1~2周,临床上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但很少发生肠绞窄坏死,应采取保守治疗,再次手术并发症多,疗效差,要特别慎重,保守治疗应重视生长抑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为腹部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情常反复发作 ,病 程长.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梗阻而获得.2000年8月-200 4年9月,本院收治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8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患者治疗后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腹腔感染、腹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2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部手术后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而言,应用综合治疗方案疗效更佳,能够缩短各项症状的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7例,按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保守疗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可明显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有利于梗阻的解除,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红藤合剂对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与电活动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4月间在本院接受腹部手术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禁食、补液、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红藤合剂水煎液,每次100 m L,每日2次,观察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检测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24、48小时胃肠电图。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排气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缩短(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24、48小时胃窦部、胃小弯、升结肠和降结肠部胃肠电图主频率和平均峰值幅度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相应时段和相应部位的胃肠电图主频率和平均峰值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红藤合剂可改善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与电活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轻中度活动期湿热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每次100ml,1日1次,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栓直肠给药,1粒/次,1次/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有效率80.7%,对照组有效率45.80%。结论: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对症状的改善优于美沙拉嗪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Dixon(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术后给予化疗加自拟中药方灌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直肠癌的80例患者均行Dixon术,术后均行化疗,40例给予自拟中药方灌肠治疗,与同期的40例未行灌肠治疗患者在术后愈合率、复发率、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自拟中药方灌肠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恢复较快,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ixon术后患者行中药灌肠治疗为一项有效可靠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采用非手术治疗的5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全组病例均治愈,梗阻缓解时间为6—11d,平均9.5d,无1例病人再出现梗阻症状,饮食生活正常。结论:正确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取有效胃肠减压、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做好肠外营养支持及各种用药护理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是术后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的重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中成药,治疗组在口服中成药的基础上,予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中,显效18例(60.0%),有效11例(36.7%),无效1例(3.3%),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30例中,显效8例(26.7%),有效15例(50.0%),无效7例(23.3%),总有效率为76.7%。经秩和检验,Z=-3.873,P0.05,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口服中成药的基础上予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张娅娅  朱晓玲 《新中医》2015,47(1):109-1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经腹部手术后发生早期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禁食、减压等西医保守治疗,有手术指征者行手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大承气汤和肠粘连缓解汤治疗;观察2组再手术率、死亡率和住院时间,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5.38%,对照组为70.7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再手术率、死亡率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早期肠梗阻,可有效降低再手术率、死亡率,缩短疗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