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消斑通脉冠心方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行队列研究方法,将6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于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斑通脉冠心方。结果:两组患者心功能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方面,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斑通脉冠心方能有效改善气虚痰瘀证冠心病慢性心衰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的心功能,降低IMT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痛方穴位贴敷配合小儿推拿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方法:100例用掷币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用腹痛方穴位贴敷配合小儿推拿治疗。结果: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肠系膜淋巴结直径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痛方穴位贴敷配合小儿推拿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能快速缓解症状,缩小淋巴结直径,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穴位贴敷配合中医护理方案对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症状改善的疗效。方法:98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穴位贴敷配合中医护理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级各项体征指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92%、77.5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中医护理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临床体征,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强心贴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强心贴穴位贴敷,隔日1次,30 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心贴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针刺四缝穴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越鞠丸加减方治疗小儿疳证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疳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越鞠丸加减方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四缝穴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所有患儿治疗时间均为4wk,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各症状及体征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0.0%(P0.05)。结论:针刺四缝穴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越鞠丸加减方可显著提高小儿疳证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的影响。方法将62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及中医护理。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均出现了改善,但改善程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BNP、PCT、hs-CRP水平均出现了改善,但改善改善程度,观察组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及ICU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缩短ICU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肺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9月门诊及住院符合慢性心衰诊断标准的心功能Ⅱ、Ⅲ级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分别在夏季三伏天前后10天及三伏各贴1次(共5次)。结果: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为71.4%,治疗组为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肺气虚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符合入组病例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均给以西医心衰常规治疗,且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制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心功能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5%,对照组为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6 min步行试验的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方穴位贴敷辅助治疗,2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比较2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评价2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穴位贴敷有助于促进小儿肺部炎症的吸收,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且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孔莹  周兆齐 《陕西中医》2013,(10):1325-1326
目的:观察消脂贴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消脂贴(柴胡、枳壳、白芍、丹皮、赤芍、火硝、白矾等)肝区穴位贴敷。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贴敷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降低患者体质量指数,明显改善肝酶指标和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脉通贴散穴位贴敷配合中医护理方案对心衰患者症状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通贴散穴位贴敷与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测定值变化以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91%,对照组为76.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BNP值为(72.5±25.8)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80.7±33.1)n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脉通贴散穴位贴敷配合中医护理方案对心衰患者心功能状态及中医症状改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姚建军 《新中医》2019,51(5):113-115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3个月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20%,对照组72.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提高(P 0.05),左室收缩末径(LVSD)、左室舒张末径(LVDD)均较治疗前缩短(P 0.05);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P 0.05),LVSD、LVDD均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半乳糖凝集素-3 (Gal-3)、B型脑钠肽(BNP)、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Gal-3、BN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配合神阙穴膏药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均在三伏期间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在基础疗法上加用神阙穴膏药贴敷。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喘息、肺部哮鸣音)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近期、远期临床疗效及病情轻重程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及半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4%和87.5%,对照组分别为58.5%和62.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喘息、肺部哮鸣音)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病情轻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配合神阙穴膏药贴敷是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有效方法,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减轻哮喘发作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都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另加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根据治疗前与治疗7天后,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与疗效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结合基础药物对于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以及疗效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内服中药配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1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吸入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口服盐酸氨溴索片,对照组加用百令胶囊以及安慰剂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辨证系列方、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测定结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COPD稳定期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用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每周疼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14d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14d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承气汤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口服小承气汤辨证加减配合穴位贴敷,对照组口服西沙比利。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便秘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排便困难程度、粪便性状、下坠感、排便频度、腹胀程度等便秘指标评分治疗后2组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小承气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黎药槟榔穴位贴敷配合西药治疗寒凝气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以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基础上配合黎药槟榔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泛酸、胃痛、烧灼感、纳差、嗳气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泌素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胃泌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胃动素、生长抑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均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便秘1例,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率为3.33%,显著高于治疗组。结论:黎药槟榔穴位贴敷配合西药治疗寒凝气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确切,且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穴位贴敷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可较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