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可逆性痴呆是临床上可以治疗的痴呆。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痴呆和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群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重要疾病。很多系统性疾病的首发表现是认知功能下降,痴呆相关的综合征,但这些系统疾病导致的痴呆相关综合征不同于变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很多是可以治疗甚至可以完全治愈。可逆性痴呆的可治愈性,应引起高度注意,早期诊断,以争取最佳治疗时机。本研究就可逆性痴呆的发病率,引起可逆性痴呆的各个系统相关疾病及临床特征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张海仙 《包头医学》2016,40(1):30-31
目的:探讨规避风险脆弱性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安全护理方法.方法:对每位血管痴呆患者进行风险脆弱性评估,实施针对性护理防控措施,规避风险发生.结果:本护理单元18例血管痴呆患者无1例不良事件发生,住院期间全程护理安全、优质、高效.结论:护理人员提高护理安全服务意识,对存在或潜在的风险脆弱性评估,对风险预测预防,可提高血管痴呆性患者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3.
报导长谷川量表在265例老年人中的应用。结果265例老年人脑血管疾患中,发现老年人脑血管性痴呆30例,其发生率为11.3%;而非老年组60例中,痴呆仅1例,占1.7%。老年组痴呆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且提示左侧大脑半球病变与痴呆的发生有很大关系。30例痴呆中,脑梗塞16例,占53.3%;脑出血10例,占33.3%;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占13.4%。一次中风所致痴呆18例,2次以上中风12例。30例痴呆患者的智能减退主要集中于时间定向力、计算力、常识、近期记忆力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与中医治疗进展李建生刘洪(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痴呆/诊断痴呆/中医药疗法综述血管性痴呆(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痴呆综合征总称。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在老年人痴呆中,老年性痴呆(...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认知障碍国内外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莲 《柳州医学》2006,19(4):209-212
Alzheimer病(AD)及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构成老年期痴呆的两大病因。我国新近在北京地区的痴呆发病率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得出:60岁老年人痴呆平均发病率为1.6%,其中老年性痴呆为1.0%,血管性痴呆为0.43%,混合性痴呆0.07%。随着社会老龄化,脑血管病的高发率及我国的人口基数巨大,VD的患病率将逐年上升,成为中老年人群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威胁,痴呆的前期防治成为国家主要健康问题研究的重中之重,这种情势下人们引进了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6.
王家斌  王磊 《四川医学》1998,19(4):291-292
经过对65例脑血管性痴呆病例的发病规律和临床表现及影像检查特点的分析,证实了脑动脉粥样硬化并不直接引起痴呆,但脑内多发性梗塞是引起痴呆的主要原因,并且主要病理是因为多发性梗塞使脑白质纤维累积性破坏和断裂的结果。同时认为脑血管性痴呆的病理因素与梗塞的容积、部位和年龄有关。由此认为影像检查对诊断脑血管性呆和判断痴呆程度方面有肯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和痴呆是老年人群常见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房颤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通过对房颤患者进行抗凝、节律控制能改善认知功能和降低痴呆风险。该文就房颤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的可能机制,通过对房颤的干预降低痴呆风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研究显示骨质疏松症与痴呆密切相关。骨质疏松症人群痴呆发病风险高、发病率高;另一方面,痴呆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大,致残、致死率高。骨质疏松症和痴呆在危害患者健康的同时,也给照护家庭及社会带来很大负担,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慢性病研究热点问题。该文对骨质疏松症与痴呆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讨论痴呆对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也对相关骨-脑轴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综述,希望能为骨质疏松症伴痴呆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高水平炎症标记物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被认为是冠心病和卒中的预测因素,因为炎症和血管疾病均与痴呆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Lp-PLA2与痴呆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鹿特丹研究(一项基于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进行一项病例-队列研究。在具有痴呆风险的6713例受试者中,随机纳入1742例样本,在平均5.7年的随访期间,确诊302例痴呆患者。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估Lp-PLA2与痴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发现具有高水平Lp-PLA2受试者的痴呆风险增加。经年龄和性别校正后,Lp-PLA2水平第1四分位数较第2、第3和第4四分位数的痴呆风险比(HRs,95%CI)分别为1.19(95%C10.78—1.81)、1.15(95%C10.74~1.79)和1.56(95%CI1.03—2.37)(趋势检验P=0.04)。进一步校正心血管因素和炎症因素不能改变上述趋势。结论:这是目前已知的第1项显示Lp-PLA2独立于心血管和炎症因素与痴呆风险相关的研究,并且为Lp-PLA2鉴别具有痴呆风险受试者的潜在作用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代谢综合征(MS)与痴呆的关系。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PubMed、Web of Science收录的有关MS与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关系的队列研究。提取纳入文献资料,采用纽卡斯-渥太华质量评价表(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本研究获得7篇队列研究,共计16 603例研究对象,各研究NOS评分均>5分。Meta分析显示,MS与非MS人群发生痴呆〔RR=1.07,95%CI(0.91,1.27)〕、AD〔RR=0.96,95%CI(0.67,1.38)〕的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人群发生VD的风险高于非MS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15,95%CI(1.34,3.44),P=0.001〕。结论 MS与VD有一定联系,可导致VD的发生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1.
长谷川痴呆量表在老年人血管性痴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长谷川量表在265例老年人中的应用。结果265例老年人脑血管疾患中,发现老年人脑血管性痴只呆30例,其发生率为11.3%;而非老年组60例中,痴呆仅1例,占1.7%,老年组痴呆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且提示左侧大脑半球病变与痴 发生有很大关系。30例痴呆中,脑梗1  相似文献   

12.
张巾英  彭滟  刘晓  王黎  李洁  杨燕妮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3):1577-1583
背景 生活方式因素是认知功能下降及痴呆发生的重要可调控性影响因素,了解社区中老年人坚持有益于降低痴呆风险的生活方式现状和影响因素是医护人员制定个性化痴呆一级预防干预措施的基础,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了解社区中老年人降低痴呆风险的生活方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1年1—10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5个社区中参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体检的506例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降低痴呆风险的生活方式量表(DRRLS)对其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特征社区中老年人DRRLS得分水平,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中老年人DRRLS得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506例中老年人DRRLS平均得分为(88.00±13.27)分,脑力活动和健脑运动维度中位条目水平得分处于低水平(≤2.00分)。不同性别、年龄、个人月收入、痴呆相关健康教育接受情况的社区中老年人DRRLS得分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和是否接受过痴呆相关健康教育是社区中老年人DRRLS得分水平的影响因...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们在40岁以后如果大腹便便的话,今后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病或者其他痴呆病的风险将会增加。这项研究发现,如果人到中年的时候胃部储存了大量的脂肪,以后患上痴呆症的风险会增加,  相似文献   

14.
以载脂蛋白B鉴别老年期痴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期痴呆为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它不仅增加社会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至今有关老年期痴呆的诊断尚缺乏特异和灵敏的方法及指标,我们以载脂蛋白B鉴别老年期痴呆,现将其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中年时即使出现轻度的胆固醇水平增高,老年时发生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风险也会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痴呆的原因,分类及治疗转归。方法:选择住院病人94例,对痴呆病因进行分类,并对主要引起痴呆的两大类别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老年人痴呆的主要病因为血管性痴噘及阿耳采默氏病。轻中度痴呆疗效优于重度痴呆,血管性痴呆疗效优于阿耳采默氏病,有显性差异(P<0.05)。因此,患应及早就诊,且对引起痴呆的病因,应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7.
行为干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类型,约占所有痴呆的10%~50%,本研究探讨通过行为干预治疗VD的疗效,旨在为治疗VD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期痴呆3种主要类型的诊断特点。方法对120例住院患者进行脑CT扫描分析,部分患者经脑电图检查。结果血管性痴呆多有卒中史,急性起病,阶梯样进展,伴有神经功能损害。老年性痴呆常缓慢起病,逐渐进展,神经功能缺损轻。混合性痴呆兼有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二者类型的特征。结论老年期痴呆的诊断首先应确定有无痴呆,然后根据不同临床类型的特点确定痴呆的类型。尽可能包括其类型诊断以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中外健康文摘》2008,(3):26-26
老年性痴呆包括血管性痴呆和阿耳茨海默病,前者为因脑梗或脑出血而引起的中风后痴呆,伴有瘫痪、颅神经麻痹,后者为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的进行性痴呆为主的高级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共同的表现是精神和情绪障碍及痴呆,病理检查可见脑萎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老年痴呆亚型与营养状况的关系,为临床开展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患者1508例,分析新诊断为痴呆患者的不同营养状况、不同痴呆亚型与老年综合评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痴呆亚型与营养状况的关系。结果 不同痴呆亚型患者的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微型营养评定简表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营养状况、血细胞比容及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认知正常的老年患者相比,路易体痴呆和血管性痴呆患者更容易发展为营养不良,而额颞叶痴呆患者营养不良风险低于其他痴呆亚型。结论 老年痴呆亚型与营养状况关系密切,营养状况对不同痴呆亚型影响也不同,临床中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