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人工流产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人工流产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组研究.芬太尼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氟比洛芬酯组采用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镇痛优良率;丙泊酚平均用量、患者唤醒平均时间;麻醉中呼吸抑制和宫缩情况、手术前和手术开始后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结果 氟比洛芬酯组患者镇痛优良率跟芬太尼组无显著差异,P>0.05;氟比洛芬酯组丙泊酚平均用量显著比芬太尼组少,患者唤醒平均时间显著比芬太尼组短,P<0.05;氟比洛芬酯组患者呼吸抑制率显著比芬太尼组低,宫缩情况显著优于芬太尼组,P<0.05.在手术开始后,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和心率跟术前比较均有所降低,但芬太尼组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氟比洛芬酯组,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人工流产的可行性高,可有效发挥镇痛作用,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唤醒时间,减少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患者宫缩情况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刘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8)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进行麻醉,对照组单用丙泊酚麻醉.观察2组麻醉前和麻醉后3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体动反应情况、患者清醒后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人工流产综合征情况.结果 2组麻醉后3min HR、SpO2均低于麻醉前,观察组无体动反应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无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结论 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确切,术后疼痛更轻,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刘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6):48-49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进行麻醉,对照组单用丙泊酚麻醉。观察2组麻醉前和麻醉后3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体动反应情况、患者清醒后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人工流产综合征情况。结果 2组麻醉后3min HR、SpO2均低于麻醉前,观察组无体动反应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无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结论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确切,术后疼痛更轻,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00例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氟比洛芬酯联合丙泊酚组(观察组)和丙泊酚组(对照组)。观察组先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10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5mg·kg^-1;对照组单独静脉注射丙泊酚2.5mg·kg^-1。记录麻醉前和手术开始时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手术时间、丙泊酚总用药量、术中出血量、麻醉效果、唤醒后兴奋躁动的例数、术后子宫收缩痛评分、不良反应及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结果: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丙泊酚总用药量少于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联合丙泊酚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不增加患者术中出血量.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对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及其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要求行人工流产者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10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对照组先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10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两组丙泊酚静注速率均为100 mg/min。记录两组用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术中、术毕时的SBP、HR、RR、SpO2,以及术毕清醒后1、5、15、30 min视觉模拟评分(VAS)值。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药量、不良反应、术中麻醉效果。结果受术者睫毛反射消失时观察组SBP高于对照组(P<0.05);睫毛反射消失时及术中观察组RR、SpO2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麻醉效果评定为优、良、差的例数及术毕清醒后1、5、15、30 min时下腹部疼痛VA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氟比洛芬酯联合丙泊酚具有良好的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对呼吸及循环抑制较轻,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临床上广泛将丙泊酚与各类镇痛药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的麻醉。我们将丙泊酚与氟比洛芬酯或芬太尼配伍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观察比较其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与丙泊酚两种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 2009年1月~2009年6月,选择我院自愿要求实施无痛人流的早孕妇女8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组(B组),每组各40例。A组:年龄21.28±1.91岁(20-24岁);孕期51.6±6.2d(40-64d);体重50.6±5.2kg;ASAⅠ级。B组年龄20.42±1.88岁(19-25岁);孕期50.8±6.4d(41-66d);体重49.8±4.87kg,ASAⅠ级。两组患者年龄、孕期、体重及ASA评级均无显著性差异,均无药物过敏史。结果发现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无痛人流术可以明显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提高人流术中的镇痛效果,减轻患者术后的下腹坠痛感,而不影响患者的清醒。 相似文献
8.
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50例。A组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B组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5min后两组丙泊酚血浆浓度设为3.5g·L^-1静脉泵注。观察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时、吸宫时和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潮气量(TV)、呼吸次数(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唤醒时间、异丙酚总用量、患者术中体动次数及术后宫缩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由手术医生评定麻醉效果。结果诱导时间、丙泊酚总用药量、唤醒时间、术中体动次数A组明显优于B组(P〈0.05)。二组病人睫毛反射消失和扩宫时MAP、HR、TV、RR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扩宫时B组潮气量(TV)、呼吸次数(RR)明显低于A组(P〈0.05)。麻醉效果达优者B组明显少于A组(P〈0.05),术后宫缩痛VAS评分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确切、诱导快速、唤醒迅速、呼吸抑制减少、术后宫缩痛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观察氟比洛芬酯和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麻醉中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将ASA分级Ⅰ~Ⅱ级人工流产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缓慢注射氟比洛酚酯1mg/kg,20分钟后再注射丙泊酚;Ⅱ组缓慢注射芬太尼1.5 μg/kg,5分钟后再注射丙泊酚.观察两组手术及苏醒时间、用药总量、术中循环、呼吸参数改变和麻醉效果、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Ⅰ组注药后RR、SpO2高于Ⅱ组(P<0.05),注药后20s、30s、45s、60s的Sp02高于Ⅱ组(P<0.05),术后2h、6h的VAS评分Ⅰ组低于Ⅱ组(P<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能提供优秀的麻醉效果,并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是一种较安全理想的人工流产手术麻醉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人流孕妇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各20例,A组:单纯使用异丙酚2mg/kg;B组:先缓慢静咏注射芬太尼1μg/kg,10min后使用异丙酚2mg/kg;C组: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10rain后使用异丙酚2mg/kg。三组静脉注射异丙酚的速率均为80mg/min,必要时追加适量异丙酚。连续监测HR,MAP,SpO2,记录术中相关指标及麻醉期间不良反应。结果B、C组术后苏醒时间和全程异丙酚用量均少于A组(P〈0.05)。在睫毛反射消失时、异丙酚给药2min及术毕各组HR、MAP、SpO2均降低(P〈0.05),B组SpO2显著低于A、C组(P〈0.05),术中SpO2在85%~89%及〈85%区段的发生率B组高于A、C组(P〈0.05)。B、C组术后2h镇痛优者高于A组(P〈0.05)。A、B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C组(P〈0.05)。A组苏醒期兴奋躁动发生率高于B、C组(P〈0.05)。B组呼吸暂停发生率高于A、C组(P〈0.05)。结论比洛芬酯复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良好,且能减少异丙酚用量,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我站门诊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6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均等的两组。对照组术前应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比洛芬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疼痛反应、丙泊酚用量、起效时间、清醒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术中、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孕妇在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以及术后VAS评分间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对疼痛的刺激反应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中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明显优于单纯的丙泊酚麻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用于内镜黏膜切除术的镇痛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40例拟行内镜黏膜切除术的患者均分为两组:A组为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组,B组为单纯丙泊酚组。A组镜检前10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1,后静注丙泊酚2mg.kg-1,B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1。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进境,术中根据体动反应追加丙泊酚0.03~0.05mg.kg-1。记录患者入室后、用药后、切除术时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丙泊酚用量及镜检操作时间。术后所有患者送往恢复室留观,询问患者对镜检有无疼痛及记忆。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以及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丙泊酚用量为B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多于A组(P<0.05);B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无疼痛记忆。结论氟比洛芬酯可增强丙泊酚在内镜黏膜切除中的麻醉作用,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从而减少麻醉所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或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0例ASAⅠ或Ⅱ级接受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先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5min后缓慢静注丙泊酚2.0~2.5mg/kg;B组:静脉给予地佐辛5mg,5min后缓慢静注丙泊酚2.0~2.5mg/kg;C组:将丙泊酚2.0~2.5mg/kg静脉滴注,患者进入平静入睡状态后行人工流产术,根据手术时间对丙泊酚总量进行调控。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体动反应、丙泊酚总用药量、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记录术毕清醒后1min(T0),5min(T1),10min(T2),20min(T3)各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A、B两组在术毕清醒后各时点的VAS均显着低于C组(P<0.05)。与术前比较,C组术中各时点的MAP升高、HR增快(P<0.05),B组呼吸次数减慢;与C组比较,A、B两组术中各时点的MAP降低、HR减慢;A组和B组术中体动反应和丙泊酚总用药量均显着低于C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或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无痛人流术中镇痛效果好,地佐辛恶心呕吐率增高,患者昏睡时间延长;临床应用氟比洛芬酯优于地佐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预注氟比洛芬酯对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实施丙泊酚麻醉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8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后行丙泊酚静脉麻醉。监测入室后、麻醉诱导后、术中以及术毕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记录两组丙泊酚的用量,麻醉恢复时间,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毕(T3)时的MAP、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追加量和总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呼吸抑制、静注丙泊酚诉疼痛的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消化道反应及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VAS评分及麻醉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注氟比洛芬酯能有效减少丙泊酚的用量,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麻醉的效果,不影响麻醉的恢复,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68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A组应用丙泊酚麻醉,B组应用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进行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孕妇术中疼痛反应、丙泊酚用量、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并对患者清醒后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 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A组麻醉起效时间为(62.2±21.3)s,与B组的(59.1±18.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清醒时间为(4.5±1.7)min,显著长于B组(t=2.553,P<0.05);A组术中丙泊酚总用量为(18.0±3.0)mL,明显多于B组的(12.0±3.2)mL (t=2.483,P<0.05);B组苏醒后0 min、15 min及30 min VAS评分均优于A组(t=2.921、3.044、2.784,均P<0.05);A组术中出现呼吸抑制、循环抑制、体动及术中疼痛均显著高于B组(χ^2=5.322、4.660、5.100,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效果好,可减少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短,术中不良反应少,术后疼痛轻。 相似文献
16.
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在无痛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的麻醉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结肠镜检查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3组:芬太尼组(A组)、氯胺酮组(B组)、氟比洛芬酯组(C组),每组30例。观察各组麻醉诱导及苏醒时间、用药总量、术中呼吸和循环参数及术后不良反应。术后由手术医生评定麻醉效果。结果芬太尼组术中潮气量(VT)低于其它组(P〈0.05)。氯胺酮组术后发生视觉异常、呕吐和苏醒期躁动的患者多于其它组(P〈0.05)。术后下腹痛VAS评分0~2分的患者氟比洛芬酯组多于其它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电子结肠镜检查的麻醉中可获得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对术后下腹痛也表现出更好的镇痛效果,是一种有效的配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麻醉能否安全应用于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治疗的麻醉.方法 40例择期行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单纯丙泊酚麻醉组,Ⅱ组为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麻醉组.每组2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前、诱导时、烧灼时、术毕清醒时各时段血流动力学变化、体动、呼吸暂停次数及丙泊酚使用量.结果 Ⅰ组在烧灼时心率及血压明显上升,与Ⅱ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Ⅱ组丙泊酚使用量较Ⅰ组明显减少.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麻醉是应用于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治疗的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应用(附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泊酚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门诊短小手术的麻醉,但其镇痛效果较弱,而且存在呼吸循环抑制,且随给药剂量的增加对呼吸循环的抑制作用增强。门诊手术现大多采用复合镇痛药物麻醉。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凯纷)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对各种疼痛的镇痛作用显著。本组资料比较研究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应用于妇科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观察其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氟比洛芬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丙泊酚与氟比洛芬酯(凯纷)配伍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将符合筛选条件的120例人工流产孕妇,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3组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加芬太尼组(PF组)和丙泊酚加凯纷组(PFA组),每组40例.观察3组术中,生命体征变化、疼痛刺激反应、丙泊酚用量、手术毕清醒时间、离开人流室时间、手术后疼痛出现时间和强度.结果 P组与PF组和PFA组相比较其丙泊酚用量显著增加(P<0.05),疼痛刺激反应重(P<0.01),手术毕清醒时间长(P<0.05)但离开人流室时间相近(P>0.05);PF组和PFA组患者术中呼吸更为稳定、疼痛刺激反应轻;PFA组患者手术后疼痛出现时间和强度较P组显著改善(P<0.01).结论 凯纷和芬太尼一样与丙泊酚配伍使用能提供完善的术中镇痛,凯纷手术后镇痛优于芬太尼和丙泊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人工流产术中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氟比洛芬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60例早孕妇女分为两组,每组80例。A组术前3h口服米索前列醇0.4mg,术前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1mg/kg。 B组术前3h口服米索前列醇0.4mg,术前2min宫颈注射1%利多卡因8ml。结果:腹痛程度、宫颈扩张程度、心脑综合征发生率A组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手术并发症及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人工流产其扩宫和镇痛效果优于传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