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为探讨慢性结肠炎等疾病患者的大便异常与结肠电频谱改变的关系,对114例患者临床观察发现,消化道疾病患者有大便异常或倾向的比率颇高,所占比率从高至低依次为慢性结肠炎(CS,80.0%)〉+二指肠溃疡(DU,69.2%)及十二指肠炎(DS;68.7%)〉慢性胃炎(GS,54.8%)。CS组有腹泻倾向者占56.0%,便秘占24.0%;DS组便烂便频者亦占43.8%,都是明显高于GS组及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104例甲亢临床资料显示,胃肠道症状(多食易饥69%、食后腹胀38%,恶心呕吐19%、大便改变67%)的出现率颇高。23例患者及70名对照组健康人检测体表胃、结肠电,2,232序列频谱分析结果显示:1.甲亢患者,尤其有恶心、呕吐、返酸症状者,其空腹活跃期胃电活动指数倾向或明显高于正常,提示空腹胃运动亢进;2.有食后腹胀或更兼有纳差的甲亢患者,其餐后10~20min内胃电活动量达到最大值的百分例数及活动指数低于正常,进餐反应延缓并减弱;3.腹泻或便烂的甲亢患者,其各段结肠低、高频段的肠电活动量均较健康人大便软条者明显降低,提示①结肠平滑肌张力减低、腔内压降低,可致内容物肛向移动阻力减小;②起挤压搅拌作用的局限性运动减弱,与大便不成形关系密切;4.便烂兼有肠激惹征的甲亢患者,其空腹升、降结肠肠电异常活跃,餐后降结肠肠电活动亢进,与激惹性大使改变有关;5.便硬兼有肠激惹征的甲亢患者,空腹升、降、乙状结肠安静期低频段肠电活动量高于正常,提示起挤压搅拌、促进水分吸收的结肠活动增加,而餐后升结肠的肠电活动量异常增高,则可能是对硬便的代偿性反应。上述结果能解释甲亢患者有关胃肠道症状的某些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4.
应用“微电脑胃肠电检测分析系统”观测76名普通成年人体表升、降、乙状结肠肠电,作频谱分析并分别低、高频段计算频谱累加值,以代表结肠电活动量。各段结肠低、高频段活动量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意义。统计结果显示,受检者空腹结肠电有活跃期和安静期两种活动状态,前者动量为后者5~7倍,发生时间1:9。约75%受检者餐后10~20分钟结肠电活动量较空腹安静期明显增大至3.4~6.1倍,属健康人的快速反应;10%左右受检者餐后反应迟缓并减弱;其余15%的反应介于以上两类之间。另外还发现10.1~26.2%受检者餐后30~40分钟时活动量再次升高,呈双相反应。本文的资料定量地反映了健康人大便正常者空腹和餐后结肠的运动电活动状态,并可推导有关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过程。报告的数据除具有生理意义外,尚可在结肠病理生理研究、临床结肠电检查以及中医肝脾大肠虚实辨证中作为正常对照值使用。  相似文献   

5.
6.
53例153幅钡灌肠X线照片测量结果及有关解剖学资料显示:①升、降结肠属腹膜间位器官,其后面有结缔组织附着腹腔后外侧壁,体表投影位置相对固定,个体差异亦不大,脐水平腋后线腰部是安放表面电极引导升,降结肠肠电的适宜位置;②乙状结肠中段以下肠管常复杂绕曲,而乙状结肠起始部邻近肠段则少有绕曲、位置变异较小,左髂前上棘—耻骨联合连线中外1/3交点垂线内侧约4.4cm处适宜安放电极引导体表乙状结肠肠电;③横结肠活动度大,位置高度因人而异,本组受检者横结肠在正中线上偏高偏低最大相差达23cm;因而,未以适当方法确认横结肠实际投影位置时,不宜在腹壁随意固定电极引导横结肠肠电。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胃动力异常症状与胃电改变的关系,对71例消化系统疾病及17例其他疾病的胃动力紊乱症状进行统计,并与28例随机受人者比较,结果显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餐后饮胀、嗳气、返酸及恶心呕吐等胃动力异常症状的出现率明显高于随机受检者。以微电脑胃肠电检测分析系统作体一胃电检查及功能谱分析,结果发现,在有餐后饱胀、嗳气、恶心呕吐、返酸等症状的患者,其胃电频率、空腹与餐后的胃电活动量以及餐后反应表现不同类型的异  相似文献   

8.
微电脑胃肠电检测分析系统内设2~15周/分钟宽通带滤波器,可四道同步描笔记录和计算机采集体表结肠电。信号以快速富立叶变换作频谱分析和组叠加平均处理。临床观测发现:1.空腹时正常成人体表结肠电主要在低频范围(2.5~7.5周/分钟),其幅值在餐后明显增高,并出现较高频活动(8~13周/分钟),这种餐后反应持续约15分钟;2.慢性结肠炎和肠激惹综合征患者常有体表结肠电紊乱,表现为频率、活动量、餐后反应强度或时间的改变;3.祖国医学肝脾大肠虚实辨证及腹痛、大便改变症候群与不同结肠电异常类型有密切的相应关系。本文还报告钡灌肠X片上各段结肠的形态和体表投影,并结合结肠电实测结果提出升降乙状结肠肠电图体表引导电极的适宜位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体表胃电的检测分析方法及其在消化道疾病中医属脾虚及肝胃不和患者的观测结果。一系列工作显示,体表胃电配合肠电、皮肤电及其他生化指标,可以从胃肠动力学角度和植物神经调控上反映脾胃虚实病证的某些病理机制,可作为客观指标供临床辨证参考,为选方用药提供客观依据,并用于判断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应用“微电脑胃肠电检测分析系统”观测152例脾胃虚实患者和63名对照组健康人的体表胃电和皮肤电,胃电信号以10min为一个时段作动态频谱分析。结果显示:1.单纯脾虚患者空腹胃电活动量(安静期228±14,活跃期629±40单位)低于正常(安静期333±18,活跃期1119±140单位),餐后10min内胃电达到最大活动量的百分例数(48.1%)及活动量(500±70单位)显著低于健康人(67.3%,731±60单位),餐后胃电活动指数曲线较正常低平并后移,提示空腹胃运动减弱,进餐反应延缓并减弱,可解释纳差、食后腹胀等症状的部分病理机制。此外,本组患者刺激时的皮肤电反应亦显著低于正常,说明脾虚患者有效负荷情况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能力都不足,处于失代偿期。2.脾虚肝郁与肝郁脾虚兼胃气上逆患者空腹胃电处于活跃期的百分序列数(20.0%,17.5%),两证患者尤其兼胃气上逆者空腹胃电活动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提示空腹胃运动亢进及有关调控因素异常,并可说明患者恶心呕吐等症状的部分病理机制。3.上述两证患者餐后10min内胃电达到最大活动量的百分例数(54.2%,55.6%)类似单纯脾虚者而低于健康人,活动指数曲线后移,但餐后10min内胃电达到的最大活动量则明显高于单纯脾虚者,甚至高于健康人,可作鉴别。此外,患者受刺激时的皮肤电反应亦明显高于单纯脾虚者而与健康人相似,提示有效负荷情况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能力处于代偿期,与单纯脾虚患者不同。  相似文献   

11.
本工作的41例临床观察表明,大多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源性心脏病代偿期患者属中医肺气虚辩证: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患者少数属肾虚证,而大多数尚囊有脾气虚胄不和表现,属脾肾两虚辩证,本工作还发现,脾肾两虚患者胄电图频率异常,餐后胃电图波幅显著低于正常:提示其胃蠕动减弱并紊乱,可引起胃排空延缓,而与纳差、食后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关系密切。中西医结合综合诊治肺源性心脏病时,应予以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同步记录ECG、PCG、CPT、ACG及TIC的方法,测定38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左心功能及血管功能,并与34例无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作对照。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心率明显加快。STI异常占39.5%,主要为PEPI延长,PEP/LVET增大,HI缩小,SV明显减少。DTI异常占68.4%,表现为TARTI缩短,DTI缩小,a/H、a/D显著增大。血管功能中对肺循环无明显影响,而体循环的SVR明显增高,AC显著下降。提示糖尿病患者左心收缩、舒张功能及血管功能均明显减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微循环指标变化.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9月收住笔者医院重症医学科脓毒性休克患者61例,分为热伤气阴证(20例)、阴竭阳脱证(20例)、热盛腑实证(10例)、热伤营血证(11例),应用SDF技术检测舌下微循环指标.结果 各证型组微循环灌注血管密度(PVD)测定值,热伤气阴证9.95±2.12mm/mm2,阴竭阳脱证7.24 ±3.11mm/mm2,热盛腑实证7.41±2.39mm/mm2,热伤营血证6.83±3.98mm/mm2,与热伤气阴证相比,其他证型组PVD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中医证型脓毒性休克患者微循环改变各异,灌注血管密度可以作为热伤气阴证及阴竭阳脱证辩证分型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胃脘痛血瘀证患者胃肠激素、胃电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胃脘痛血瘀证与胃肠激素、胃电图的相关性, 探索专业病种血瘀证客观化诊断指标, 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微电脑胃肠电分析检测系统观测胃脘痛血瘀证胃肠激素及胃电图的改变。结果: 与正常人和胃脘痛脾虚证相比, 胃脘痛血瘀证胃动素水平升高( P< 0 .01) , 胃泌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05);胃脘痛血瘀证餐前、餐后胃电图波幅高于脾虚证( P<0 .05) , 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5) ; 相关分析表明, 胃脘痛血瘀证、脾虚证胃动素的变化均与空腹胃电波幅呈正相关。结论: 血浆胃动素水平及胃电图波幅对胃脘痛血瘀证与脾虚证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显示出虚、实证间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Cerebral glucose metabolism changes are always observed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malignant tumors.This preliminary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brain glucose metabolism changes in patien...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多因素分类法能解决单因素或双因素无法全面解决的问题。应用计算机模式识别法(多因素分类判别)对中医证候分类是个新课题。本文介绍利用此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寒热错杂型、寒湿阻络型及肝肾两虚型患者分别和健康人发样微量元素含量进行t检验,变量经过处理,选取各中医证型的特征参量并进行判别,其结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寒热错杂型、寒湿阻络型及肝肾两虚型和健康人的准确判别率分别为95.6%、100%和90.2%。提示可能不同中医证候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不同的微量元素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种不同体重指数(BMI)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是否有差异。方法将稳定期慢阻肺患者105例按BMI进行分组:BMI〈18.5kg/m^2的32例为低BMI组,BMI18.5~23.9kg/m^2的48例为正常BMI组,BMI≥23.9kg/m^2的25例为高BMI组。同时将BMI为18.5~23.9kg/m^2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中瘦素、TNF-α、IL-8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hs-CRP。结果慢阻肺患者瘦素水平[(10.19±4.63)ng/L]低于健康对照组[(14.12±4.86)ng/L(P〈0.05)],其中低BMI组及高BMI组患者瘦素水平[(7.89±3.16)ng/L,(10.52±5.98)ng/L]低于正常BMI组[(13.04±5.73)ng/L,P〈0.05],低BMI组较高BMI组下降更显著(P〈0.05)。慢阻肺患者TNF.d水平[(192.37±83.65)μg/L]较健康对照组[(178.59±60.38)μg/L]增高(P〈0.05),其中低BMI组TNF-α水平[(229.39±89.57)μg/L]高于高BMI组[(189.46±82.41)μg/L]及正常BMI组[(180.06±74.24)μg/L,P〈0.01]。3组慢阻肺患者之间IL-8水平无明显差异。高BMI组hs-CRP水平较低BMI组(P〈0.01)及正常BMI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不同BMI的慢阻肺患者瘦素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瘦素、TNF-α参与了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低体重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