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天性巨结肠(HD)是由于肠道神经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的肠道疾病。因肠道神经系统病变使受其支配的肠道运动功能障碍,因此患儿常出现反复便秘、腹胀、呕吐等症状。该病的治疗依赖于手术切除病变肠段。病变肠段切除的程度直接关系到预后,如为追求完全切除病变肠段导致切除肠管过多,常使患儿术后出现慢性腹泻、营养不良,且加大了再次手术的风险;而肠管切除过少,未完全切除病变肠段则未达手术目的,需再次手术。因此,在HD的诊治中,如有高效、快速的术中诊断方法确定切缘有无神经节细胞对处理疾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老年低位肠梗阻的诊治水平.方法 本组37例患者均急诊入院,癌性梗阻35例,其中12例为右半结肠病变,行I期右半结肠病变切除吻合术,23例为左半结肠病变,其中11例行I其右半结肠病变切除吻合术及近端肠管双管造瘘术,术后3月左右行II期造瘘口还纳术,3例结肠病变腹腔广泛转移患者行结肠双管造瘘术,2例乙状结肠巨大粪石梗阻,行I状结肠切开取石,阑尾切除、回盲部置管减压灌注造瘘术.结果 术后2例死亡.1例腹腔广泛转移患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力衰竭,其余3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1例发生吻合瘘.结论 急性低位肠梗阻多为癌性梗阻,病变位于右半结肠行I期切除吻合,病变位于右半结肠,若能保证术中彻底地结肠减压及灌注,术后引流通畅及合理的围手术期管理,I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欢 《黑龙江医学》2010,34(10):795-796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使该肠段出现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目前,治疗的方法有多种,绝大多数需要开腹或借助腹腔镜处理肠系膜,切除病变肠管,其手术创伤大,术后易出现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结肠术后复发率。方法 :采用术中温盐水保护 ,闭锁病变肠管的远近端 ,小肠及结肠隔离腔内注入 5 - FU蒸溜水浸泡术野 10~ 15 min。结果 :采用此法较一般常规患者术复发率低 ,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结肠癌切除术除彻底切除第一二站淋巴结外如有第三站淋巴结肿大应给予彻底切除 ,合并有梗阻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采取结肠灌洗一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巨结肠(Hirsclnsprung's disease,HD)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之一,根治性手术方法有多种.大多数术式需要开腹切除病变肠管,存在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等缺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2002-2007年采用微创技术,即不开腹、经肛门Ⅰ期拖出式"斜形"吻合的方法治疗6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盲肠造瘘管用于左半结肠癌并梗阻一期切除18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提高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安全性,介绍预防吻合口漏的措施。方法:自1992年至1999年间,采用附加盲肠造瘘的方法,用于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患者共计18例,结果:左半结肠根治性切除一期吻合15例,病变肠管局段切除一期吻合3例,无一例口漏,结论:结肠急性梗阻行左半结肠切除,若患者全身,局部条件较好。采用盲肠造瘘并认真术中灌洗,术后减压引流,行一期切除吻合,可避免术后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提高一期吻合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本院自2000年至今收治的52例结肠梗阻行一期结肠切除吻合术联合肠外营养治疗,效果较好,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病例:我科自2000年3月~2004年3月收治52例结肠梗阻并行一期结肠切除吻合术病人,男29例,女23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63岁;升结肠至直肠上段肿瘤致肠梗阻39例,乙状结肠扭转3例,结肠粘连性肠梗阻5例,结肠外肿瘤侵及结肠4例,嵌顿疝引起乙状结肠坏死1例。均经保守治疗无好转予以急诊手术。术中均无肠管破裂、穿孔,梗阻近端肠管血运良好。肿瘤局部无浸润,远处无转移。术中处理:术中见肠管高度扩张积气,为便于操作可先用粗针头穿刺减压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肠癌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一期肿瘤切除吻合80例,Hartmanns手术10例,结肠全切除回肠直肠吻合6例,回肠同横结肠直接吻合1例、单纯梗阻近侧造瘘1例。结果:94例均治愈,4例死亡。有3例因不能耐受改行结肠造瘘术。术后并发吻合口瘘3例,其中右半结肠2例,左半结肠1例;切口感染8例;肺部感染2例。结论:癌性结肠梗阻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病变部位、梗阻近端肠管病理状况选择恰当的术式,吻合口瘘是最主要的并发症。早期发现、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林志勇 《基层医学论坛》2013,(10):1335-1336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常见的小儿消化道畸形,该病的特征是病变肠管神经节细胞阙如。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后远期排便功能是先天性巨结肠术后需要解决的难题,已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手术简便,创伤小,术后不良反应低,近期疗效确切。由于先天性巨结肠病手术方式多种多样,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既不用开腹,也不需腹腔镜,在微创的情况下实现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根治术式。方法 采用经肛门斜行切断直肠(前高后低),处理直肠、结肠系膜,拖出病变肠管并予以切除,结、直肠I期斜面吻合的方法,治疗短段型(5例)及普通型(18例)巨结肠共23例。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获得成功,术后无须扩肛,随访1-12个月,排便正常,未出现不良并发症。结论 非开腹式,经肛门拖出并切除病变结肠,是一种全新的手术路径。它在实现对巨结肠根治的同时,获得了最佳的美容效果,并降低了一定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预后因素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治疗的患儿177例,将其原始资料按统一标准列表、赋值,以其根治术后便秘、术后小肠结肠炎作为自变量,将其他因素作为应变量,采用多元回归法分析其根治术预后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Ⅰ期根治术便秘可能与后鞘切除范围、黏膜剥离位置、吻合口狭窄及手术年龄有关;术后小肠结肠炎可能与后鞘切除范围、黏膜剥离位置、吻合口狭窄及术前是否存在小肠结肠炎有关。结论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手术后主要与术中病变肠管及后鞘切除范围、黏膜残留、手术年龄,以及正确术前诊断有关,选择合适手术时机,正确处理后鞘及黏膜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在 Miyano-Suruga 巨结肠根治术中加用国产巨结肠钳的体会。术中应用巨结肠钳钳夹翻出的直肠后片及拖出之结肠后壁以取代缝合固定及Ⅱ期切除多余肠管、肛门成形术。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及住院时间,取得同样满意的效果,认为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38例一期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 38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行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治疗 ,其中一期右半结肠切除肠吻合 1 0例 ,一期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 2 0例 ,一期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近端结肠造口 8例 ;全组病例发生吻合口瘘 2例 ,切口感染 3例 ,无手术死亡。为提高 5年生存率和减少二期手术 ,对肿瘤无转移、无肠管坏死穿孔、重要脏器功能好者 ,可行一期手术治疗。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做好术中结肠灌洗和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病例中,20例采用Ⅰ期结肠造瘘术缓解肠梗阻、Ⅱ期手术根治+造瘘肠管还纳术,20例采用I期手术根治+结肠造瘘术、Ⅱ期造瘘肠管回纳术。结论Ⅰ期手术根治+结肠造瘘术、Ⅱ期造瘘结肠回纳术治疗乙状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在手术根治率、术后局部复发率及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方面优于第一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乙状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122例乙状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122例病例中62例采用Ⅰ期结肠造瘘术缓解肠梗阻,Ⅱ期手术根治+造瘘肠管还纳术,其余60例采用Ⅰ期手术根治+结肠造瘘术,Ⅱ期造瘘肠管回纳术。结论:Ⅰ期手术根治+结肠造瘘术、Ⅱ期造瘘结肠回纳术治疗乙状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在手术根治率、术后局部复发率及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方面优于第1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越来越普及,本研究探讨影响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的困难因素.方法 研究50例通过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的病人,其中我们分析了性别,身体比重指数(BMJ),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肝曲松解术等因素.我们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的困难因素,其中因变量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肿瘤远近端边缘等.结果 男性(P=0.0155)和肝曲松解(P<0.0001)是增加手术时间的独立的预后因素,肝曲松解是与术中出血量(P=0.0005),术中的并发症(P=0.0121,odds ratio:7.11).肿瘤远端肠管的切除范围(P=0.0031)相关的.结论 男性病人和肝曲松解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的独立预后因素,我们的研究发现,BMJ,肿瘤部位,腹部手术史,肿瘤分期,麻醉类型等对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的难易并没有造成影响,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陕西医学杂志》2016,(3):340-341
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收集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45例,采用Ⅰ期结肠癌切除吻合术36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吻合术21例,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14例;采用Ⅱ期结肠癌切除吻合术7例;采取单纯结肠造瘘及探查活检术2例。结果:45例患者治疗后1例因全身多个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44例患者中有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经过相应治疗处理后均好转出院。结论: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应根据患者全身状况,病变部位,梗阻肠管病理特点等,采取合理的手术方法,不仅能降低并发症,同时对提高治疗效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106例左半结肠癌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中的56例采取顺行结肠灌肠一期癌肿切除,近远端肠管吻合术治疗.结果 56 例结肠癌性肠梗阻患者采取顺行结肠灌肠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55例痊愈出院,1例术后并发低蛋白血症、切口哆开及心脏病死亡.无发生吻合口瘘.结论 顺行结肠灌肠一期切除吻合术,方法简单,疗效好,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是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的外科诊治方法。方法:对29例外科手术的CD病例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中4例因回盲部占位肠镜活检证实,6例全消化道造影结合CT检查诊断,1例外院无线胶囊内镜诊断,其余18例均因肠梗阻、急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等急诊手术,术后病理证实。手术方式以右半结肠切除、小肠部分切除、回盲部切除等为主。结论:本病常以急腹症出现,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手术方式依据病变部位和并发症而不同,切除病变肠管仍是肠道CD重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及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2年41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吻合口处复发17例,盆腔内复发15例,会阴部复发(含造瘘口)9例。本组病例均经再次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24例,姑息性切除13例,行高位结肠造瘘4例。根治性切除和非根治性切除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6个月和11个月。结论首次手术应切除足够的肠管,彻底清除淋巴结及所在的肠系膜,术中严格无瘤操作,围手术期制定合理的综合治疗措施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因素。术后定期随访复查,对于局部复发早发现早再次手术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