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24例口腔癌患者颈部淋巴结的临床触诊、MRI检查、术后病理确诊的对比性研究,探讨MRI在口腔癌颈淋巴转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24例口腔癌患者,行口腔癌颌颈联合根治术后经病理证实淋巴转移12例,非转移(炎性淋巴结)12例,对其临床触诊和MRI扫描与颈淋巴清扫术标本病理检查结果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MRI和临床触诊诊断颈部淋巴转移准确性分别为91·7%和75%;诊断炎性淋巴结的准确性分别为83·3%和75%;同时口腔癌转移淋巴结的MRI表现,T1加权为均匀略低和等信号,T2加权表现为均匀的略高信号与高信号混合。转移淋巴结轮廓清晰,周围可出现不完全环状脂肪增生带,而炎性淋巴结在T1和T2加权上分别为等信号和略高信号,且周边欠清晰,边缘脂肪模糊。结论MRI相对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作为口腔癌术前常规颈淋巴转移普查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口腔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潞  杨均 《河北医药》2000,22(10):748-749
目的 探讨口腔癌术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评估方法。方法 对109例不同病理类型的口腔癌患者术前进行颈部淋巴结触诊检查、B超及CT检查后颈清扫术。术后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B超和CT明显优于单纯触诊检查。三者的准确率分别为触诊64.22%、B超80.73%、CT82.35%。结论 对口腔癌患者进行颈淋巴结转移评估时影像检以CT为好。  相似文献   

3.
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声与临床触诊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方法:应用双盲法对106例(110侧)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前触诊、超声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0侧中,病理证实82侧有淋巴结转移,临床触诊与超声检出分别为70侧和78侧,触诊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8.3%,50.0A,63.6%,超声分别为87.8%,78.6%,85.5%,两组间的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腋窝淋巴结的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触诊,可作为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粘附分子E-cadherin 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 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标本中E-cadherin 的表达.结果: E-cadherin 在正常粘膜及口腔癌中呈不同程度表达,染色程度与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中E-cadherin的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转移者, E-cadherin的表达可作为预测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判断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分析彩超、MRI、CT联合诊断乳腺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颈淋巴结转移患者100例,采用彩超、MRI以及CT进行检查,病理进行证实,观察不同诊断方法对乳腺颈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结果通过病理证实与彩超、MRI、CT检查,可见,彩超对于诊断术前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45/50)和94%(47/50);MRI检查对于诊断术前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46/50)和94%(47/50);CT检查对于诊断术前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43/50)和96%(48/50)。经χ2检验,彩超、MRI、CT检查对于有无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诊断乳腺颈淋巴结转移需要联合应用诊断技术,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T、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8月某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于术前行CT及MRI检查,以病理分期结果为准评价术前CT、MRI评估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性,比较两种方法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效能,并分析影像特征。结果:以临床分期结果为准,CT诊断直肠癌的T分期准确率为较MRI低,CT对各T分期的准确率与MRI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MRI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较CT高(P0.05),两种方法特异度、准确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MRI应用于直肠癌患者术前诊断可获得较高的T分期准确率,尤其是MRI诊断准确率更高,有利于正确判断淋巴结转移,为手术施行提供有效信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分析对胃癌前TN分期中进行评估应用磁共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接受治疗的27例经胃镜活检确诊的胃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给予磁共振成像,使用MR动态图像和DWI图像对胃癌患者术前的TV分期进行评估,将其评估结果 和术后病理结果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RI对胃癌T分期诊断准确21例,诊断准确率为77.8%;经MRI检查,检出37枚淋巴结,淋巴结检出率成为42.5%;将MRI检出结果 与术后病理结果 进行对比,MRI检查对胃癌术前N分期淋巴结诊断准确率为70.4%。结论 在诊断胃癌前TN分期中采用磁共振诊断,能够提高诊断正确率,DWI成像对胃癌病灶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与MRI对于肝门周围恶性梗阻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9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肝门周围恶性梗阻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得到确诊.患者入院后,择期分别接受CT联合CTA检查及CT胰胆管造影(CT组)和MRI联合MRA及MRCP检查(MRI组),对患者的两组检查影像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本次研究中,CT组和MRI组在肝门周围恶性梗阻中门静脉(90.00% vs.80.00%)、肝动脉(90.00% vs.77.50%)、器官(95.00% vs.90.00%)及淋巴结转移(80.00%vs.70.00%)的术前诊断准确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和CT检查在肝门周围恶性梗阻的器官及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评估方面的诊断效能相当,因此在此类患者的术前评估方面,若患者存在MRI检查禁忌症,可采用CT检查作为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9.
邹荣海  严国鑫 《江苏医药》2007,33(12):1234-1235
目的 研究舌鳞状细胞癌(舌鳞癌)的MRI表现,探讨舌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MRI诊断方法.方法 24例舌鳞癌患者进行MRI检查,分析其MRI征像,测量舌鳞癌的厚度,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MRI对舌鳞癌的累及部位、厚度、范围有较好显示,判断颈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76.9%,准确性为66.7%;舌鳞癌厚度>10mm 组的淋巴结转移MRI征像与<5mm、5~10mm组有差异(P<0.05).结论 MRI征像结合舌鳞癌厚度可提高颈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临床触诊、钼靶、B超以及三法联合检查在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乳腺癌206例,统计术前经过临床触诊、钼靶、B超及三法联合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等。结果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联合检查组均最高,钼靶检查的特异度较高,B超检查的灵敏度较高。临床触诊、B超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的κ系数为0.64、0.62,吻合度一般;钼靶与病理检查结果的κ系数为0.22,吻合度较弱;三法联合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κ系数为0.81,诊断结果吻合度较强。结论临床触诊、钼靶、B超三者检查是判断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最为基础的方法,三者联合检查效果要好于单独一种检查,与临床病理结果也更为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与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诊断中钙化灶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与20个颈部淋巴结结核中钙化灶的超声表现.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与颈部淋巴结结核内钙化灶在钙化灶大小,钙化灶的分布,后方声影以及淋巴结自身的血流及液化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淋巴结钙化灶的特点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与颈部淋巴结结核中具有各自的特异性表现,这为两者在超声诊断中提供了客观实用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的超声检查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甲状腺癌患者151例,其中81例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观察组),70例患者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对照组),分析甲状腺癌超声表现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超声判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71.84%、特异度为86.32%、阳性预测值为85.06%、阴性预测值为73.87%;甲状腺癌超声表现中,纵横比≥1、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内部血供丰富和微小钙化的比例分别为29.63%、34.57%、70.37%、76.54%和60.4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期最高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微小钙化、血供丰富、纵横比≥1和回声不均匀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3.877、5.212、2.762和3.056,P<0.05).结论 甲状腺癌部分超声表现在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有一定的价值,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CD44v6与E-钙黏附素(E-cad)在早期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免疫组织化学法对21例正常宫颈上皮、63例无淋巴结转移宫颈鳞癌、23例有淋巴结转移宫颈鳞癌标本中CD44v6、E-cad的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CD44v6mRNA的表达高,而在正常宫颈几乎不表达;E-cad的mRNA在正常宫颈组织表达高而在宫颈鳞癌表达低,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蛋白在宫颈鳞癌表达增高而E-cad蛋白表达降低,且在有转移和无转移的宫颈鳞癌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44v6和E-cad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CD44v6、E-cad通过改变早期宫颈鳞癌细胞的黏附力而分别发挥了促进和抑制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的作用,可作为评估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癌患者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特点和颈部淋巴清扫区域及范围。方法 89例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临床诊断阴性患者行喉切除术同时行选择性颈清扫术。对清扫的淋巴结分区域进行病理连续切片观察,明确转移及复发区域。结果 89例患者32例有转移,转移率36%。发现61 枚有转移的淋巴结分布在:Ⅰ区1枚,Ⅱ区42枚,Ⅲ区13枚,Ⅳ区4枚,Ⅴ区1枚,Ⅵ区未见转移。其中Ⅱ、Ⅲ区共55枚,占转移数90.2%。颈部复发6例分别于Ⅱ、Ⅲ、Ⅳ区,复发率6.7%。结论声门上型喉癌患者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较高,而早期临来诊断较难,故临床处理应积极行选择性区域性颈清扫术,而重点行Ⅱ、Ⅲ区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5.
Bag-1、Bcl-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Bcl-2蛋白和Bag-1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以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子宫肌瘤经手术切除的15例正常宫颈组织、45例宫颈癌组织标本中Bcl-2和Bag-1蛋白的表达。结果:Bag-1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P<0.05),Bcl-2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69%(P<0.05)。在宫颈癌组织中,Bag-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Bcl-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宫颈癌中Bag-1蛋白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Bag-1、Bcl-2蛋白过表达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均起重要作用,Bag-1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的转移有关,可作为预测宫颈癌转移潜能的新的生物学指标。Bcl-2与Bag-1之间的抗凋亡作用呈正相关,两者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抗凋亡作用相互增强。  相似文献   

16.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和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其规律。方法对161例行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1.50%,胸中段癌的淋巴结转移呈现双向性,胸上段癌向上转移和胸下段癌向下转移及部分跳跃性转移(P〈0.05);低分化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P〈0.05);食管小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率高于食管鳞癌。肿瘤浸润至深肌层和外膜后,其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明显相关。不同部位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具有区域性,部分呈现跳跃性转移。食管小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率高于食管鳞癌。  相似文献   

17.
马蔚  李建军 《安徽医药》2015,36(9):1124-1127
目的 探讨B超、CT及MRI在子宫内膜癌手术前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1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进行了B超检查,其中40例患者实施了CT检查, 43例患者实施了MRI检查。结果 B超对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差。CT对肌层浸润的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较低(K=0.326),而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K=0.702);MRI对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结果与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MRI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郭昕 《临床医药实践》2008,(13):373-375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nm23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与癌细胞增殖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68例宫颈癌PCNA和nm23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C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3.53%)显著高于正常宫颈上皮中的表达(P<0.01),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nm23阳性表达率(48.53%)显著低于正常宫颈上皮中的表达(P<0.01),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PCN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nm23基因呈负相关(P<0.01)。结论:PCNA和nm23基因与宫颈癌细胞增殖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判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估计预后是一项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我院术后病理组织学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病例141例,分成试验组(51例,常规超声联合CT检查)、CT对照组(45例,单纯CT检查)和US对照组(45例,单纯超声检查),比较三种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各自的价值。结果:试验组行单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48例,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3例,共采集预测转移阳性颈淋巴结226枚。诊断准确率CT对照组为43.90%、US对照组为58.14%、试验组为70.59%,试验组明显高于CT与US对照组(P<0.05);试验组Ⅰ-Ⅵ区转移阳性颈淋巴结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超声联合CT检查可显著改善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