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浅谈桔梗药对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曰:“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故名桔梗。”性味苦、辛,平,主归肺经。辛散苦泄,宣开肺气,化痰利气,无论属寒属热皆可应用。根据药理研究,本药主要含五环三萜的多糖甙,其他尚含多聚糖、甾体及其糖甙、脂肪油、脂肪酸等。桔梗的祛痰作用主要是对口腔、咽喉部位粘膜的直接刺激,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经典方桔梗汤分析桔梗-甘草药对不同比例配伍后甘草中活性成分甘草苷与甘草酸含量变化研究,阐释中药合理配伍的科学内涵,考察不同产地桔梗药材配伍甘草对复方桔梗汤指标性活性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验证该配伍比例对不同产地桔梗药材的普适性。方法:固定甘草的量,增加桔梗,选定5组桔梗甘草配伍比例(1∶3、1∶2、1∶1、2∶1、3∶1),探讨不同配伍比例对甘草有效成分溶出的影响。按古方水煎法制备单味甘草、不同产地单味桔梗、不同产地桔梗配伍甘草的复方桔梗汤样品,分别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中桔梗皂苷D、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结果:不同配伍比例桔梗-甘草研究中,桔梗-甘草1∶2配伍时复方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最高;不同产地桔梗配伍甘草后,桔梗皂苷D、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均较单味药材中含量有所增加。结论:在固定甘草量条件下,随着桔梗占比增大(1∶3、1∶2),甘草苷与甘草酸含量有所增加,但随着桔梗占比继续增大,甘草苷与甘草酸含量不再增加,甚至出现减少情况;桔梗与甘草配伍后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说明了两者配伍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认知重建教育和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偏瘫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偏瘫病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在入院即接受认知重建教育和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健康指导.分别于入院第一天和第20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病人进行心理状况评定.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SAS、SDS、GSE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认知重建教育和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可改善偏瘫病人的错误认知,重塑康复动机,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水平,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谈大黄的双向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大黄性味苦寒,具有泻下、抗菌、利胆、止血、抗肿瘤等作用。它是临床运用较广的常用药,同时也是具备多种双向调节功能的药物。现就此问题加以阐述。一、药物功效的双向调节大黄的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化瘀、利胆退黄等功效已被大家所公认,如《本经》云:“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 相似文献
5.
桂枝汤首见于张仲景《伤寒论》,由桂枝、赤芍、生姜、炙甘草及大枣组成,素有“群方之魁”的声誉,为治太阳中风表虚证的代表方,临床主要用于外感风寒、营卫不和的表虚证。国内学者对其解表散寒,调和营卫之功能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本文现就桂枝汤对体温双向调节机理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中药的优势-双向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主要是纠正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以恢复其动态平衡并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中药的性能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在这诸多复杂的性能中,有的具有双向作用,如升与降、补与泻、散与收(敛)等。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杨乃栋(山西省大同市39100部队卫生处037006)关键词中药,双向调节许多中药能纠正病理状态,但对正常人体和动物并无作用。例如,五苓散对健康人、正常小鼠及家兔均无利尿作用,单味茯苓更有使尿量减少的倾向。但水代谢障碍时,五苓散... 相似文献
8.
内关穴双向调节作用考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归纳内关穴对多病症的双向调节作用。[方法]采集古代文献,整理出内关穴定位、主治症及相关配穴处方的原文,按病症进行分析归纳。[结果]通过本次文献研究,证明了内关穴对心肺、脾胃、大肠小肠、女子胞宫等脏腑的病症有双向调节作用。[结论]内关穴有多项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徐珊珊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10):32-33
三阴交穴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且具有良性双向调节作用.根据相关文献报道,临床证实三阴交穴治疗便秘与泄泻、失眠与嗜睡、遗尿与癃闭效果确实.同时,对三阴交穴的双向调节作用作以简述. 相似文献
10.
检索桂枝汤对体温双向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文献,分析整理以探讨桂枝汤双向调节作用.通过阐述桂枝汤对中枢发热介质前列腺素E2(PGE2)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对中枢发热介质cAMP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对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影响,分析了桂枝汤对体温的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程衍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4):118-119
中药双向调节作风的概念是指当机体处于失去平衡状态时,给同一组成的方药则机体可向与原来相反的状态转化而趋于平衡,即可使亢进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化,又可使低下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化. 相似文献
13.
桔梗汤由桔梗和甘草两味药组成,最早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后世名甘桔汤,为治疗咽喉痛的基本方,治疗咽喉痛诸方大多由此方加味而成。药理研究表明桔梗汤的宣肺止咳、利咽解毒、祛痰排脓之功与抗炎、祛痰等作用有关,桔梗汤中的桔梗皂苷和甘草皂苷有显著的抗炎、祛痰功效。 相似文献
14.
蒲黄双向调节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中医病证小方辞典》中有关记载蒲黄的方剂,按其主治病证进行分类,采用频次分析法,对中药蒲黄活血止血作用机理进行研究,认为蒲黄主要通过配伍清热药、补血药、止血药等,来发挥其收敛止血和活血化瘀的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针刺对胃肠运动双向调节作用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检索近20年来关于针刺对胃肠运动调节作用的相关文献,整理针刺对胃肌本身电活动的效应和神经、体液机制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对胃肠运动的双向调节作用,是在神经、内分泌、免疫各方面因素的多层次、多方面相对拮抗,相互协调,达到一种相对协同的良性调节,最终使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同时,实验的具体条件并未经过严格的控制、干预的方法也不一致、观察的指标亦不统一,结论的科学性、规律性、具体性欠缺。提出下一步应该从明确单穴是否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单穴在组穴效应中的效应方向及量的变化、针灸双向调节效应与药物双向调节效应及其过程的区别3个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7.
经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进行药理研究,发现不少药物具有双向作用,是现代中药药理研究重点之一,所谓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系指某一中药即可使机体从亢进状态向正常转化,也可使机体机能低下状态转为正常状态,因机体所处的病理状态不同产生截然相反的作用,最终使机体达到平衡状态。笔者谨将有关资料略作简要整理,请同仁参考并救斧正。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了解中医药研究的理论---双向调节作用.方法:从临床实践入手,从药材使用量,炮制方法,入药部位等入手.对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药材,充分发挥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可取得更好的疗效.结论:中药双向调节理论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桔梗“载药上行”的含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桔梗作为常用中药,在方剂学教材中多处用作佐使药,以"载药上行".通过对历代中医药文献的研究发现,桔梗是一味广泛用于心胸、脾胃、心等脏腑的多功效药物,能够通利三焦.入气分.通过探讨,将有助于进一步正确理解桔梗在方中的配伍意义,为临床合理使用桔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仲景方素以组方严谨、功效卓著垂范于世。一部分方剂还具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并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以适应疑难复杂病证的治疗需要,对指导临床、提高疗效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