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中晚期患者存在普遍的高凝状态,高凝状态可以促进肿瘤转移、引起静脉血栓栓塞症等一系列并发症,是引起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导致高凝状态的中医病因病机包括因虚致瘀、因实致瘀、因毒致瘀及出血致瘀。针对肿瘤患者高凝状态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药治疗、中成药及中药注射液治疗及针灸治疗,对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中医药干预治疗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2.
刘浩 《中医杂志》2012,53(20):1724-1726
介绍林洪生治疗肿瘤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多由于先天不足、七情失调以及脏腑功能紊乱.癌毒成形之后,阻碍经络气血运行进而导致血瘀,与之互为因果,常常出现瘀毒互结,因此,正气亏虚,毒瘀互结是肿瘤的基本病机.提出扶正解毒活血法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法则,并总结出中医肿瘤“程序化治疗”模式和中医药配合靶向治疗减毒增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简版:自噬作为细胞存活的机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上发挥着双重作用。肿瘤的发生是气血津液失调的结果,自噬的功能与中医气血津液密切相关。笔者通过从气、血、津液三方面辨析自噬治疗恶性肿瘤的病机特征,提出从气虚、气滞、瘀 血、痰瘀毒结等论治,从而为自噬治疗肿瘤提供中医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的病机复杂,变化多端,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给人类健康带来了较大危害。中医文献中凡提及“积聚”,基本归因正虚伴随痰、瘀、毒,认为恶性肿瘤始于机体虚损,正虚邪干,因邪致虚,渐致正虚邪实,其基本病机为“正虚”与“邪毒”两方面不断抗争的过程[1]。中药广泛用于肿瘤的治疗中,随着对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痰散结类中药的疗效观察和机制研究的深入,中医治疗恶性肿瘤攻邪法从痰、瘀、毒论治成为共识。在具体治疗方面,应发挥辨病与辨证结合的优势,根据不同痰、瘀、毒的致病特点,以“病”概括肿瘤的病理因素夹杂与脏腑亏虚的基本特点,用“证”分类肿瘤发病机制及肿瘤微环境的个体差异,灵活使用化痰、祛瘀、解毒法,增加中药治疗肿瘤的效果,并减少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3,(3):465-466
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因疾病死亡的第一大死因,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医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作者通过多年习读经典,临床实践,对中医治疗肿瘤提出新的理论依据—"瘀毒论",并根据其属性,以阴阳为纲、脏腑部位为目,提出"瘀阴毒、瘀阳毒"理论,指出恶性肿瘤是以"瘀毒"为标、"元气亏虚"为本的新观点,并将恶性肿瘤的中医证候、病因病机概括为"瘀毒",同时设立相应的治则方药。  相似文献   

6.
肠梗阻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中医称其为"肠结",因外感或时邪,情志失调,饮食所伤,素体亏虚等,均可导致气机阻滞,肠腑气血不畅,肠道失于濡养,气血淤阻,腑气不通,升降失调,其主要病变部位在肠。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六腑传化水谷,泻而不藏。若毒邪内盛、气滞血瘀,日久气血亏虚、运化无力湿,毒淤血阻止于肠道,通降失调。而至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停止等症。  相似文献   

7.
许帆  张龙  杨蕴  田建辉 《环球中医药》2023,(6):1207-1210
卵巢癌确诊时多为晚期,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且易并发肠梗阻、恶性腹水等多种病症,证候复杂,治疗难度高。本文通过梳理一例晚期卵巢癌术后验案,阐述了“通以治癌”理论指导下的晚期卵巢癌术后辨治思路。“通以治癌”理论是笔者团队提出的肿瘤辨治观点,认为在以“正虚毒结”为核心的肿瘤病因病机演变中,正虚基础上导致的各种“不通”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故治疗上应以扶正为主,辅以祛毒,进一步重视机体通态的调节,包括通窍、通气、通神。通过恢复机体通态,达到“以通为补”的作用,使得脏腑藏泄有度、气血经络畅达、神机调畅,体现了中医“以人为本”的辨治特色。  相似文献   

8.
癌因性疲乏患者易伴有厌食、减重、腹胀等症状或体征,严重降低生存质量,成为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亟需寻找有效的治疗策略及药物。既往基于络病理论指导提出“改善证候——肿瘤治疗新策略”学术观点,笔者以气络学说核心理论“承制调平”为指导,提出恶性肿瘤癌因性疲乏“脾肾两虚,瘀毒内阻”中医病机及“健脾益肾、化瘀解毒”治法,研制的代表药物养正消积胶囊不仅对实体瘤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在治疗癌因性疲乏方面也显示出良好优势,有助于恢复恶性肿瘤患者“荷瘤生存”自稳平衡状态,为癌因性疲乏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9.
李东 《中医杂志》2012,53(1):66-67
江苏省中医院王瑞平主任医师致力于肿瘤的临床研究近30年.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良多.现将导师治疗大肠癌的用药经验,浅述如下.1病因病机王老师在研究中医经典著作并结合自己30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脾气虚弱、瘀毒内结为晚期大肠癌的基本病机.由于长期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抑郁,或久病失养,从而损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乏源,正气虚损,邪气乘袭,蕴结于脏腑,气机受阻,血行不畅,痰瘀毒结,形成肿瘤.  相似文献   

10.
周晶  李文涛  张莹 《中医药导报》2019,25(19):106-108
介绍2例三焦针法化裁治疗消化道肿瘤恶性肠梗阻的验案,1例为三焦针刺法治疗胃癌腹腔转移伴癌性肠梗阻,1例为三焦针刺法治疗结肠癌术后左半结肠占位合并肠粘连致肠梗阻。认为恶性肠梗阻是晚期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乃正气亏虚、瘀毒蕴结、大肠传导失司所致,三焦针法疏理三焦、调补通下,正中其要。  相似文献   

11.
张力  邹玺  刘沈林 《吉林中医药》2013,33(6):563-566
刘沈林教授善于中医辨证治疗多种恶性肿瘤,认为肿瘤的发病和转移多以正气亏虚为本,归根结底是气、血、阴、阳的不足;其次是痰、瘀、毒、郁等病理因素,为致病之标,故临床辨治肿瘤之疾,始终以扶正为先,调节全身的气血阴阳平衡,然后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期及邪正交争的程度,配合祛邪解毒、化痰软坚、活血行瘀、理气开郁等法.消化道肿瘤因其部位及功用的特殊性,治疗时应始终以顾护胃气为旨,“存得一分胃气,留得一丝生机”.刘师提出了以收敛固涩法治疗消化道肿瘤,一方面可固摄正气,御邪外出,另一方面固摄癌毒,预防播散,其自创“复方乌梅散”,可收敛固涩,扶正摄毒,临床屡见效验.  相似文献   

12.
徐巧笑  胡振斌  莫莎莎  张臻 《陕西中医》2023,(10):1431-1434
原发性肝癌(PL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极差,中医学认为虚毒瘀致病是阐释PLC发生、发展的重要理论,机体正气亏耗、外邪入侵所致气血阴阳失调,脏腑代谢等功能失常,痰浊、瘀血、癌毒内生结聚肝内形成肿块而发本病。现代医学则认为免疫微环境是正气亏虚的延伸,且炎症微环境、肿瘤外泌体、肠道菌群紊乱均为癌毒重要来源,现从“病机观”及“治疗观”出发,在阐述肝癌病机的同时对其治疗进行深度剖析,探讨瘀、毒、虚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致病机制及以攻补兼施、扶正祛邪为纲的治法治则,提高临床思辨能力,为中医治疗肝癌,改善肝癌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并发症之一,具有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的病理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后续治疗,目前并无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癌性发热属于中医“内伤发热”范畴。该文从伏邪的角度分析,认为癌性发热的主要致病因素为毒、痰、瘀、虚,病机为邪实而正虚,以脏腑功能失衡、气血阴阳紊乱为本,以湿、痰、瘀、毒相互胶结为标,主要治法为化痰逐瘀、滋阴清热、甘温除热等。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肺损伤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最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结合中医整体观、络病学说、中医时空学,基于“气血津液-络病-肺浊”理论,明确疾病病位及传变规律。该病以气机不畅为主,气血津液失衡为始动因素,气血津液失常导致络病,痰瘀毒是关键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由络及脏,病理因素积聚肺脏形成肺浊。病理演变过程为早期气血津液输布异常,中期痰瘀毒胶结,由络及脏,晚期脏腑失司。治疗应调畅气机,调节气血津液运化输布,兼顾痰瘀毒,脏腑同调,注意病位、病性改变,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提供辨证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肠梗阻为腹盆腔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特别是晚期多因肿瘤的广泛转移、既往手术史、术后腹腔化疗等原因造成多部位肠梗阻.手术治疗虽为主要手段,但由于患者肿瘤广泛播散及恶液质等,多数无手术指征,故采用胃肠减压及补液等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扶正培本法和清热解毒法为目前中医治疗肿瘤的主流,而温阳疗法很少涉及.肿瘤的病机本为脾肾阳虚,标在痰瘀毒互结,治则以攻补兼施,重在顾护阳气.笔者认为,肿瘤治疗应注重整体观,晚期肿瘤患者宜温阳为主,温阳是驱除痰、瘀的有效方法,放化疗后更应注重温阳.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随着医药科技进步,肝癌临床治疗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对于晚期肝癌患者亟需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中医药作为我国特色优势疗法,其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等特点,在治疗恶性肿瘤中发挥一定作用。该文旨在通过文献研究以阐明中医药祛邪法在肝癌治疗中的起效机制。中医认为肝癌病因病机以正气不足,痰瘀毒等邪气内盛为主,治疗以扶正祛邪为法,历代医者也普遍认为肿瘤细胞本身为“邪气”,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为“正气”,在治疗恶性肿瘤、调节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时常提倡以扶正为主,达到“养正则积自除”之目的。而随着肿瘤及肿瘤微环境研究知识的不断更新,也认识到肿瘤的免疫微环境中亦存在“正气”与“邪气”,如其中抑制肿瘤生长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可归属于具有中医属性的“正气”,相反具有促进肿瘤生长的免疫细胞和因子,可划分为“邪气”,同时通过临床资料和实验研究也证明了以“活血化痰解毒”为代表的祛邪法在治疗肝癌中,既可以打击肿瘤细胞,又可以调节肝癌免疫微环境中的“正气”和“邪气”,达到相对的阴阳平衡。基于此,该文通过从中医理论和西医相关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医药祛邪法治疗恶性肿瘤提供理论支持,并为中医药抗肿瘤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8.
癌性发热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其无较好的治疗方案。癌性发热属中医“内伤发热”的范畴,正气亏虚,癌毒内聚,玄府闭塞,脏腑营卫气血失调导致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是其主要病因病机。针对此病因病机,临床运用“调和营卫、宣通玄府”法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引起的癌性发热取得较好疗效,就其机理做一探讨,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9.
李紫健  牛建海  刘文英  田冀虹 《陕西中医》2022,(10):1436-1438,1441
人之一身不离气血,气血和畅则百病不生,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本文基于此理论探讨脂肪肝的中医病机及治疗。认为脂肪肝之发病与气血关系密切,是因机体气血功能异常,聚敛而成痰浊瘀毒之邪,相互搏结,日积月累聚于肝而成。调和气血是治疗脂肪肝的关键,“通”是气血正常运行的基础,通法贯穿脂肪肝治疗的始终,诸法“通”治因证而施,判断病之在气在血,治以理气、利湿、祛痰、活血祛瘀等法,为丰富脂肪肝的中医论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温阳法辨治肿瘤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雪 《吉林中医药》2011,31(3):201-203
中医对肿瘤的形成多从热、毒、痰、瘀、气虚、阴虚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治疗上采用相应的滋阴降火、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等方法。“阳虚毒结”亦为肿瘤发生的重要病机之一。阳气乃生命之根基,肿瘤的形成与阳气的虚衰密不可分,故温阳法在肿瘤的治疗中颇具意义。中医治疗肿瘤须标本兼顾,应用温阳法辨证施治,同时结合辨病论治,尤其对于中、晚期患者,切不可仅重寒凉药而轻温阳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