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祖国医学"和法"又称和解法,是运用和解疏泄的方法,祛除病邪,调整机体,扶助正气,使表里、上下、脏腑、气血、阴阳和调的治疗大法.《灵枢·终始》说:"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阳盛而阴虚,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素问·缪刺论篇》谓:"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虚实而调之."针灸的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调和人体的阴阳、气血、经络、脏腑的功能而获得.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和解法"指导针灸临床工作,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老年系统疾病逐渐增多,加之医疗过程中抗生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滞剂、造影剂、对比剂等药物使用频率增多,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率明显升高.目前,西医治疗AKI 尚无有效方法,中医防治的相关临床报道也很少.自20 世纪70 年代末,本院赵金铎和戴希文两位教授开始应用和解法延缓肾损伤进展,临床取得良好疗效[1],并得到动物实验的进一步验证[2].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和解法治疗AKI,不但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恢复肾功能,甚至减少了终末期肾脏病的发生.兹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和法"是中医治疗八法之一,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正式提出,使其首次成为独立的治法。"和"有和解、调和之义。和解,即内和正气而外解邪气;调和,即调理脏腑气血、阴阳,协调脏腑功能,使之平衡和调,疾病得以康复~[1]。皮肤病种类繁多,皮损形态各异,致病因素也错综复杂,若用单一治疗方法往往取效不佳,甚使病情迁延难愈。而"和法"正是针对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相互对立性质的病因引起的病机较为复杂的病证,采用比较和缓的药物,或寒热并  相似文献   

4.
马齿苋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霞 《陕西中医》1996,17(3):136-136
<正> 马齿苋性寒、味酸,入大肠、心肝经。功擅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要用于治疗湿热或热毒引起的痢疾及赤白带下、火毒痈疖。其次可以治疗热淋、血淋。而皮肤科应用主要取其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之功效。《新修本草》曰:“主诸肿瘘疣目,捣揩之;饮汁主反胃,诸淋、金疮血流……;用汁洗紧唇、面疮……”。《食疗本草》亦曰:“湿癣、白秃,以马齿膏和灰涂效”。可见古代医家早已认识到马齿苋可治疗皮肤病。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马齿苋含大量的去甲基肾上腺素和多量的钾盐、二羟基苯乙胺、二羟基苯丙氨酸及维生素A、B、B_2、C、P等,尚含生物碱和蒽醌甙,有  相似文献   

5.
6.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中医学“虚劳”、“关格”、“肾风”、“溺毒”、“癃闭”等范畴,病机多为正虚邪实,正虚有气血阴阳之异,所涉及的脏腑脾、胃、肝、肾、心、肺、膀胱等,但究其侧重为脾肾虚衰。邪实,据不同阶段,有外邪、水湿、痰浊、湿热、瘀血、动风诸端,而常以湿浊贮留贯穿疾病始终,关于浊邪的产生,即运化水湿及水谷精微,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甘草制剂在某些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证明甘草制剂对治疗慢性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带状疱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斑秃、过敏性紫癜、玫瑰糠疹、过敏性皮炎及皮肤瘙痒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9.
10.
辛味药物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则怡 《四川中医》2004,22(2):31-32
辛味药有发散行气、调畅气机、宣通阳气、发散郁火、升提药性等功效,经配方应用于治疗皮肤病,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张伟 《中医药学报》2011,39(2):68-69
风药是指具有春气风木特性的一大类药物的总称。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尤其是皮肤科。皮肤病的病因病机多与风邪有关,风邪的善行数变导致了皮肤病治疗难度的加大,而巧妙的运用风药则可执简驭繁,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李平 《广西中医药》2002,25(3):29-29
四物汤由川芎、当归、白芍、熟地黄组成 ,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具有补血养阴、活血化瘀之功效 ,此方补而不腻 ,一切血虚之证 ,均可加减选用。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用此方加荆芥、防风组成荆防四物汤 ,具有祛风止痒、养血活血之功效 ,根据辨证分型 ,加减治疗多种皮肤病 ,疗效显著。现举例如下 ,以资印证。1血虚风燥的牛皮癣(神经性皮炎)患者 ,男 ,28岁 ,农民。1996年6月就诊。颈后两侧生癣4载 ,奇痒难忍 ,劳累出汗后痒痛更甚 ,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无效。查 :颈后两侧皮损约4cm×5cm大小两块 ,丘疹坚实 ,鳞屑少而粘着 ,其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自拟方药组成的不同中药洗剂,采用湿敷、熏洗、浸泡等方法外治各种皮肤病338例,旨在推广中医药的广泛应用,并认为洗剂外治方法简便,效果显著,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犀角地黄汤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铭传 《四川中医》1997,15(2):47-48
犀角地黄汤源于《千金备急要方》,是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不发汗,内蓄血者,衄血者,面黑,大使黑”等症而设,为凉血散瘀代表方。笔者临证运用本方化裁,扩展应用,用以治疗皮肤病具有血热血瘀者,每获良效,兹选数则病例介绍于下。1、荨麻疹徐某,男,36岁,干部。1995年4月12日初诊。荨麻疹反复发作3月,发甚时曾晕倒2次,当地医院给予强的松、急斯敏及中药等治疗,症状未能控制而来我院求治。刻诊:面红,疹块遍布周身,以胸腹为密,疹色鲜红,奇痒难忍,坐立不宁,身热喜冷,口子心烦,百质红,舌苦黄,脉数。证属风热外侵,热蕴营…  相似文献   

15.
在皮肤科临床中,经常会遇到因风热、风湿引起的诸多急性和亚急性皮肤病。用荆防汤加味,药用荆芥15g,防风15g,生石膏30g,蝉蜕15g,苦参15g,黄芩15g,黄柏15g,白藓皮15g,连翘15g,升麻15g,甘草15g。诸药配伍  相似文献   

16.
藤黄,别名玉黄、海藤、月黄,其性味酸涩,有毒,功专化毒消肿、止血杀虫,临床用治痈疽肿毒、癌肿、顽癣恶疮、疱疹病毒、损伤出血、牙疳蛀齿、烫火伤,其外治法中,酊剂、散剂都有明显的疗效,笔者在临床外治法中体会到部分经验而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药溶液在皮肤病外治法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外治之法 ,由来已久。《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就指出 :“内者内治 ,外者外治”。皮肤科疾病主要发生在肌肤 ,依据“外治之最重外治”之说 ,决定了皮肤科疾病的治疗中外治法的重要地位。外用治疗皮肤病的剂型有溶液、粉剂、油膏、软膏等 ,其中溶液的应用最广泛。下面就中药溶液在皮肤病外治法中的应用 ,结合临床 ,谈体会如下。1 中药溶液的概念溶液是一种或多种药物的水溶液 ,供局部涂擦、洗涤、浸泡、沐浴、湿敷等应用。中药溶液是依据中医基础理论 ,结合病情进行辨证论治后 ,将复方或单味中药与水煎煮得到的煎煮液或中药的浸泡液。《…  相似文献   

18.
防风通圣散在治疗皮肤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风通圣散属解表攻里之剂 ,笔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疗常见皮肤病常取良效 ,现介绍体会如下。辨证论治防风通圣散始见于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医方集解》中称之为双解散 ,功能疏风解表 ,临床用于治疗外感风邪 ,内有蕴热之表里俱实证及疮疡肿毒。由于该方疏风解表不忘养血活  相似文献   

19.
玉屏风散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屏风散一方首见《世医得效方》,继现《丹溪心法》,五版中医专业教材《方剂学》将其归属固涩剂,称为益气固表止汗之代表方。近3年来,笔者于治疗皮肤疾病时,在辨证立法、遣方用药的基础上均配合应用玉屏凤散,其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此举医案3则介绍应用的体会。 1 足湿癣 刘某,男,57岁,1998年6月17日就诊。患者双足五趾间皮肤轻者肤色潮红,散在黄色水泡,形如麻粒,重者糜烂痛痒,搔后破溃流出黄色液体,浸淫正常皮肤后上述症状复现已3月余,近来加重10余日,舌红苔根部黄腻,脉濡数。中医诊断:足湿癣;西医诊断:湿疹。治则:清热燥湿、祛风杀虫。…  相似文献   

20.
中医散结法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散结法的分类及其用于皮肤病治疗中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以期找到治疗顽固性皮肤病的新路 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