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对纤维素酶用于金钗石斛多糖提取工艺的酶解参数进行优选。方法:通过正交实验,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以此评价酶解工艺的优劣。结果:最佳酶解条件为:料液比1∶50,pH值5.0,提取时间170min,酶用量4500U/g,酶解温度55℃,此时金钗石斛多糖提取率为7.71%,比常规热回流提取方法高43.84%。结论:本方法装置简单,提取率高,为金钗石斛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面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酶技术在中药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酶法在中药成分提取中酶解作用机制及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等酶能够破坏植物细胞壁,使有效成分易于浸出,在中药提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别叙述了酶法在多糖、黄酮、油类、生物碱、皂苷类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同时简要介绍了生物酶解技术在植物中药提取液的纯化中的应用,与新技术结合用于中药提取,分析酶法的现存问题,展望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典的提取方法由于存在有效成分提取率不高、杂质清除率低等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具有绿色环保、条件稳定、提出率高、生物活性强等优点的新型提取技术,已在中药提取中广泛应用,并显示出各自的优势。本文拟从新技术在中药多糖成分提取中的单独及协同应用两方面,论述其在中药多糖成分提取工艺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新技术能更加合理有效地应用于中药多糖成分的提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4种不同提取方法用于中药生产中废弃物的多糖资源化的比较研究,优选出脉络宁注射液生产废弃物石斛药渣中提取多糖的方法,实现对中药资源的再循环利用。方法:采用酶解法、湿法超微粉碎法、超声法和加热回流法分别提取石斛药渣中石斛多糖,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提取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对提取率最高的提取方法进行工艺优选;考察石斛药渣多糖(DDP)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代谢转化和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一氧化氮(NO)能力的影响。结果:4种提取方法的多糖提取率分别为0.51%,8.79%,5.34%,3.44%,确定最佳提取方法为酶解;其最佳酶解条件:p H5.3,料液比1∶55,温度50℃,酶活性4 000 U·g-1,提取时间300 min;与对照组比较,质量浓度在62.5~125 mg·L-1,DDP显著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DDP与脂多糖(LPS)协同促进作用显著(P0.05,P0.01),质量浓度为62.5 mg·L-1时,DDP与Con A协同促进作用显著(P0.05),质量浓度在62.5~500 mg·L-1,DDP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NO的促进作用极显著(P0.01)。结论:酶解法提取石斛药渣中多糖的工艺简便、得率稳定,具免疫增强作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酶法在中药成分提取中酶解作用机制及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等酶能够破坏植物细胞壁,使有效成分易于浸出,在中药提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别叙述了酶法在多糖、黄酮、生物碱、萜类、蛋白质及肽类、油类、有机酸类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与新技术结合用于中药提取,分析酶法的现存问题,展望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酶解提取当归有效成分工艺参数进行优选,确定最佳酶解提取参数,综合评价酶解工艺的优劣。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阿魏酸、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HPLC等方法测定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最佳酶解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0.125%、酶解时间120 min、酶解温度55℃、pH值5。结论:酶解提取技术应用于当归的提取较普通水提方法有效成分提取率高,为当归的应用和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石斛是中国传统的养生品之一,应用历史悠久,其众多的食用药用价值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民间常取新鲜石斛捣汁、泡茶饮用或直接加到食材中烹制后食用.石斛多糖具有调节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及降低血糖等生物活性,还可用于抑制脂类氧化和稳定酸性饮料中的蛋白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石斛多糖的提取加工新技术,旨在为石斛多糖的深入研究及其在医药和食品工业化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超高压技术在提取中药有效成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超高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提取技术开始应用于中药及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并凸显出快速、高效、操作温度低及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本文将对超高压提取设备及其原理、影响因素及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王洪云  李铭 《环球中医药》2014,(10):817-820
石斛是中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多糖是石斛的主要有效成分,其药用功能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已有研究表明,石斛多糖具有明显的调节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白内障、保肝、抑菌及降低血糖等药用功能,还有抑制脂类氧化和稳定酸性饮料中蛋白质的作用,其众多的应用价值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石斛多糖的功能作用研究进展,旨在为石斛多糖的深入研究及其在医药和食品产业化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研究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DNS法测定其多糖的含量.结果 铁皮石斛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2h,浸提2次.结论 该工艺简单、合理,多糖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1.
高霞  刘聪燕  陈彦  王莹  周静  瞿鼎 《中草药》2014,45(16):2412-2417
近年来,酶技术在中药黄酮类成分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后发现酶技术在中药黄酮类成分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技术联合应用(包括酶解-超声偶联技术和酶解-微波偶联技术等)于中药黄酮类成分的提取,使其提取率明显提高;(2)改变黄酮类成分的结构使其转化成活性更好、生物利用度更高的有效成分;(3)促进植物体内黄酮类成分的合成。此外,固定化酶技术在黄酮类成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酶技术作为中药黄酮类成分研究中的一种新方法,有助于从复杂的中药中获得更多活性较好的黄酮类成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酶工程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获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酶工程技术应用于中药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方法 :查阅酶工程技术提取中药活性成分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 结果 :酶工程在中药破壁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定向提取,酶转化获高活性成分已在多种中药研究中展开,提示通过酶工程技术获得高活性物质是经济便利的中药提取方法。 结论 :为酶转化中药活性物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作为一种名贵的滋补类中药,收载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多糖为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保肝、抗肿瘤、抗氧化和抗炎等药理活性。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基于中国知网及PubMed等中英文文献数据库分析当前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总结霍山石斛多糖(Dendrobium huoshanense polysaccharide,DHP)的提取分离、结构解析及其生物活性;分析其多糖成分与其他常用石斛品种的差异性。以期更好地开发利用DHP,为DHP产品的深入开发与研究及质量标准完善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细茎石斛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及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探索多糖、生物碱、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在细茎石斛不同部位中的含量分布情况以及加工处理工艺对石斛质量的影响。方法 :分析细茎石斛茎的上、中、下部及根部中的多糖、生物碱、必需微量元素含量。应用硫酸 苯酚法测定多糖 ;氯仿 溴甲酚绿法测定总生物碱 ;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结果 :细茎石斛含有较高的多糖、总生物碱和钾、钙、镁、铁、锰、锶、钛、铜等微量元素 ,不同部位含量存在较为显著差异 ;干燥工艺对细茎石斛多糖含量及不同部位的多糖、生物碱分布有较大影响。结论 :细茎石斛含有较高的多糖、生物碱、微量元素等活性物质 ;石斛干燥加工以高温杀青后 60℃烘干为宜。  相似文献   

15.
霍山石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检索近50年来国内外有关霍山石斛的研究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对霍山石斛的药用资源、活性及其成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霍山石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霍山石斛多糖具有显著的提高机体免疫和抗白内障活性,但其野生资源濒危,人工抚育尚不成熟,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尚不清楚.如何实现霍山石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阐明霍山石斛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应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酶反应提取技术(生物酶解提取技术)是利用酶反应所具有高度专一性的特点,通过适当的酶选择性地破坏植物细胞壁,使植物细胞内的成分更容易溶解、扩散的原理而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新技术。该技术不但具有条件温和、易除杂质、节约能耗、浸出率高、设备简易、减少热敏成分降解等优势,而且具有应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潜力。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已经广泛用于中药多糖类、生物碱类、黄酮类、皂苷类、蛋白质类、有机酸类等成分的提取。我们就该技术的应用进展及方法特点做一系统性概述,以期新技术能够更加合理而有效的应用于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荨麻在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植物资源,药用历史悠久,含有多糖、黄酮、香豆素、木脂素、甾体、萜类、挥发油、维生素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荨麻多糖因其明确的药理作用而日益受到关注。从近20年荨麻属药用植物中多糖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发现,目前主要采用热水提取法进行多糖荨麻的提取,结合水提醇沉、活性炭脱色及多种色谱技术进行纯化,确定了麻叶荨麻等四种荨麻的单糖组成及糖链结构,并发现荨麻多糖在免疫调节、抗炎、抗前列腺增生、抗疲劳等方面表现出显著活性。提示荨麻属植物中的多糖组分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荨麻多糖的深入研究和荨麻属药用植物相关新制剂的进一步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 H. Chen)含有皂苷类、多糖类、黄酮类、炔类、醇类等结构不同的 多种化学成分,其有效成分以皂苷类和三七素为主,具有止血、活血、补血、抗血栓、保护心肌等多种药理作用,已被广泛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中。本文针对三七的应用现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三七皂苷及多糖类的主要活性成分类型,分别比较了三七皂苷及多糖的提取工艺,概述了三七活性成分在抗炎、抗肿瘤、提高免疫力、活血化瘀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为加强三七多糖的研究,优化三七活性物质提取工艺,完善三七总皂苷与其它药用成分配伍体系,进而加快三七植物的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竹子在中医药和保健品开发中的潜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地处亚太竹区的分布和起源中心,有竹50属500余种,竹林面积约700万hm^2,分别占世界竹林资源相应项的71%、42%、35%。竹类资源除传统的药用得到发展外。国内外在黄酮类成分开发、多体效能研究、活性成分应用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保健品开发领域除大规模开发笋制品外,在竹汁钦料、竹炭脱臭、保鲜防腐和色素利用方面已有所突破,小试、中试产品屡见报道,资源利用在中经现代化进程的作用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