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结合西医方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中医征候积分、硝酸酯类药物用量、心电图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纤维蛋白原(FIB)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征候积分、硝酸酯类药物用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心电图疗效优于治疗组患者,差异分别有非常显著性和显著性(P〈0.01和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FIB及hs—CRP低于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中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舒血宁注射液结合西医方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胡庆全 《中成药》2008,30(7):952-955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心绞痛、心电图的疗效以及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9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静脉点滴灯盏花素治疗,对照组41例,静脉点滴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及心电图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记分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用药后治疗组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明显改善(P〈0.01)。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有良好抗心肌缺血作用,可改善微循环,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疗效.方法:80例UA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ACEI及降脂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结果: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UA患者,疗效可靠,副作用也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选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二组均在使用脱水,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使用丹参注射液组作观察。观察二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优于丹参注射液。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是改善脑组织缺血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常规降压治疗在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1-2级高血压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用西药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降血压疗效与对照组相近,但舒张压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及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高血压病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采用补阳还五汤(处方:黄芪、当归、地龙、赤芍、红花、川芎、桃仁)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4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病灶吸收程度、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愈显率观察组分别为88.3%、51.7%,对照组分别为70.4%、25.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病灶累计吸收好转(≥30%)观察组34例,对照组21例;累计明显吸收(≥50%)观察组21例,对照组12例,2组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血脂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病残率,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并对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43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并以2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4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检测并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水平变化,分析其对冠心病的影响及作用,作出相关性分析,并分析了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3 d、7 d、15 d血清hs-CRP和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15 d时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水平与IL-6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0.6 1 2 1,P〈0.0 1)。在缓解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 0.9 1%和72.73%,均高于对照组85.71%和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和IL-6共同参与了冠心病复杂的炎症反应,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冠心病有确切疗效,并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可能与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s-CRP、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予缬沙坦和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观察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尿沉渣红细胞、24h尿蛋白定量(Upro)、血肌酐(Scr)、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70.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Upro下降(P〈0.05,P〈0.01),且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以治疗组为优。治疗组血清CRP降低显著(P〈0.01),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灯盏花素与缬沙坦联合应用可减少Upro、降低血清CRP水平,对慢性肾炎有较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DN)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44例D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在糖尿病肾病基础治疗同时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2例,仅予糖尿病肾病基础治疗,不加用任何抗凝剂。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改善症状、体征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对照组仅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除全血低切黏度外,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能改善DN高凝状态,并下调ND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对延缓DN发展,协助基础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分两组对比,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10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可以明显提高慢性肺心痫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梁晓玲 《世界中医药》2013,8(10):1169-117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4例),观察组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有效率为83.02%,对照组为53.7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有效率为77.36%,对照组为48.1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变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也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表现及降低血液黏稠度方面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灯盏花素治疗后循环缺血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后循环缺血患者152倒,随机分成2组,灯盏花索组76例,复方丹参注射液组76例,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TCD变化情况。结果灯盏花素可明显改善患者眩晕等临床症状,总有效率达94.73%,明显高于对照组76.32%(P〈0.01),且TCD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增快优干对照组(P〈0.01)。结论灯盏花索可有效治疗后循环缺血。  相似文献   

13.
范亚丽 《世界中医药》2014,9(2):193-19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近期疗效和远期复发率。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甲巯咪唑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论治,肝郁气滞化火者用柴胡疏肝散加减,阴虚火旺、痰瘀凝结者用知柏地黄丸合消瘰丸加减,气阴两虚兼痰瘀互结者予以生脉散、二至丸合消瘰丸加减。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4.12%、88.24%,对照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5.00%、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治疗3个月起,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T3、TT4、FT3、FT4和TRAb均降低,TSH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5.88%、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肝功能损害最为常见。临床痊愈患者中,治疗组复发6例,复发率40.00%,对照组复发6例,复发率60.00%。结论:甲巯咪唑联合中药辨证论治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甲状腺功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益强心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盐酸贝那普利片、倍他乐克片、地高辛片、氢氯噻嗪片口服,配合非药物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益强心片,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Lee氏心力衰竭计分、心室射血分数( LVEF)、心输出量( CO)、心房利钠多肽( ANP)、N末端B型钠尿肽( NT-proBNP)、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及醛固酮( ALD)水平。结果:观察组Lee氏心力衰竭疗效有效率90.70%,优于对照组的74.42%(P〈0.05);治疗后两组Lee氏心力衰竭评分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LVEF和CO均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浆ANP、NT-proBNP、AngⅡ及ALD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补益强心片能进一步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RAAS系统及对ANP、NT-proBNP等细胞因子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13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8例,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3例,痊愈率4.41%,显效31例,显效率45.59%,愈显率50.00%,总有效率92.65%。对照组痊愈1例,痊愈率1.51%,显效17例,显效率25.76%,愈显率27.33%,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痊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咳嗽、呼吸困难和啰音减轻时间,以及每日排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患者右房压(Right Atrial Pressure,RAP)、右室压(Right Ventricular Pressure, RVP)和平均肺动脉压( 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mPAP)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治疗组RVP和mPA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川芎嗪和生脉注射液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安全可靠,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老干科96例纳入研究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通过科学饮食、康复训练及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48例,再给予中药煎服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液流变性、血流动态、脑血管弹性及血管调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液黏稠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脑血管外周阻力显著性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流速度、椎动脉血流量、特性阻抗、动态阻抗均显著性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中药汤辅助治疗脑梗塞后遗症能够有效改善脑血液循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软坚散结及行气活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4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具有软坚散结及行气活血的康妇消止片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常规西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1个疗程)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子宫及瘤体体积改变、血液流变指标、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子宫、子宫肌瘤体积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均缩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子宫、子宫肌瘤体积缩小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军拘役(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均好转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比较无变化;治疗后两组比较,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FSH、E2、T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SH、E2、T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两组患者激素FSH、E2均显著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为88.1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坚散结及行气活血法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液粘滞度等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8.
卢琼杨华 《世界中医药》2014,9(10):1310-1312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急性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42例肺心病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静注。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和每搏输出量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5%,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疗法,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各项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患者血液黏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4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的综合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内服中药汤剂治疗,14d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FIB、HCT、MAP和CO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3%,高于对照组的84.4%,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IB、HCT和MAP均有所下降,而CO则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组间比较,观察组的FIB、HCT和MAP均低于对照组,而CO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对强直性脊柱炎( 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用华佗夹脊盘龙刺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33例用西药治疗,观察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和78.8%,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治疗AS疗效与西药相近,各相关指标均有改善,但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