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四川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运营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现状,评价"妇幼保健年"活动对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的影响,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与发展提供依据及建议。[方法]对2008年全省177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资源与运营情况等内容进行调查。[结果]"妇幼保健年"活动成效显著,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政策扶持、财政支持下得到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人员编制不足且逐年加剧,人员结构不合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妇幼保健机构基础建设缺乏规范,政府投入依然不足,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结论]应坚持政府主导,保证对妇幼卫生事业的投入;重新制定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出台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四川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状况,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与发展提供依据及建议。方法对全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2002-2008年度的资源、服务提供及运营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近年来四川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政策扶持、财政支持下得到很大发展,"妇幼保健年"活动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人员编制不足且逐年加剧,人员结构不合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妇幼保健机构基础建设缺乏规范,政府投入依然不足,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结论应坚持政府主导,保证对妇幼卫生事业的投入;重新制定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出台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标准;加强对妇幼保健机构的考核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安徽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状况,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与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开展连续多年监测,对全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2004-2010年度的资源、服务提供及运营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安徽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存在政府投入不足、人员编制不够、结构不合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妇幼保健机构基础建设缺乏规范、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结论:应进一步强化政府发展妇幼保健事业的责任,增加投入,加强妇幼保健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妇幼保健机构设置标准,加强对妇幼保健机构的考核评估。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解全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现状,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和发展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调查表,采用信函调查法对全省100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全面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录入EXCEL进行分析。结果安徽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严重不足;人员技术素质不高,人力资源管理滞后;业务用房面积狭小、拥挤;业务经费紧张,收支基本平衡,仅能维持目前运转,没有后续发展能力;开展工作必须的基本设备装备不全;技术服务内容单一,缺乏深层次、高技术的保健服务。结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发展缓慢,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各级政府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把妇幼卫生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同步推进妇幼卫生建设,落实人员编制,保证正常运转及合理发展的必要经费,改善房屋建设、装备,提高人员技术素质,以提供全面、优质、适应当前妇女儿童健康需求的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09年陕西省市级(含市级)以下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情况,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妇幼保健事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法,利用2009年《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陕西省网报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全省妇保机构现状。【结果】 妇幼保健机构地区分布均匀,机构相对独立,隶属关系、公益性质明确。但全省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发展失衡,市、区、县三级机构基础设施拥有状况相差悬殊较大,县级机构基础设施设备明显落后,长期负债额度较高。【结论】 全省妇保机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社会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妇保机构的重视,增加妇保机构的基础设施和资金投入,进而增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服务群众。  相似文献   

6.
杜文婷  高博  李宁秀  李玉强  杨升智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070-2071,2084
[目的]调查四川省县级妇幼卫生保健机构卫生资源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促进县级妇幼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机构自填法对四川省2009年利用国债、省财政投入建设并已投入使用的县级妇幼保健院进行调查。[结果]四川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基础设施较建设前得到较大改善,但仍面临着设备短缺、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机构定位不明确等问题。[结论]应大力增强设备配置均衡性,调整人力资源结构,进一步明确妇幼保健机构的定位,以促进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状况,为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通过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收集2005—2011年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服务提供及运营情况等数据,并对东、中、西部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资源配置、服务提供以及运营等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1年我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资源配置、服务提供、机构运营等方面均有所增长,东部地区发展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较慢。各地区均存在人员编制不足、卫生技术人员学历与职称不高、政府投入不足等现象。结论应进一步增加对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投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投入,提高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山西省妇幼卫生人力资源发展现状,探讨全省妇幼卫生人力资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合理配置妇幼卫生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对山西省妇幼保健机构专项调查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描述陛分析。[结果]山西省妇幼保健机构存在妇保人员配置不足,医护比失衡,人员学历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不同级别机构间差异较大。[结论]加大投入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妇幼卫生人力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培训力度,多渠道、多形式提高妇幼卫生技术人员素质;纵向资源整合,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现有妇幼卫生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四川省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找出存在问题,为卫生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与建议。[方法]基于四川省妇幼保健监测直报系统,对机构的基本情况、人力资源、资源配置状况与服务运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全省缺编6102人;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67%,未能达到标准;人员素质偏低;服务运营能力有限。[结论]有关部门应根据现实情况,重新修订人员编制、吸收人才,同时应加强妇幼保健人员的素质培养,建立健全培训机制。政府应加大对妇幼保健机构的投入,增加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改善设备条件,保证妇幼保健机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2013年克拉玛依市县级妇幼卫生绩效考核,分析全市4个区妇幼卫生工作政府保障、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妇幼保健管理及妇幼保健服务提供情况,为今后妇幼卫生事业发展及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克拉玛依市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标准,从政府保障、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妇幼保健管理、妇幼保健服务提供、妇幼健康状况5个方面,对全市4个区的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调查涉及35家单位,采取现场查看、查阅资料、人员技术考核等方法对照考核标准进行量化打分,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考核项目总分值1100分,2013年克拉玛依区872.7分、独山子区871.7分、白碱滩区828.2分、乌尔禾区724.1分。结论克拉玛依市妇幼卫生事业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各级政府投入相对不足,妇幼保健服务网络不健全,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学历偏低、年龄偏大,整体服务能力有限,供需矛盾突出,妇幼保健服务需要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山西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人力资源发展现状,探讨县级妇幼卫生人力资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合理配置妇幼卫生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借助国家妇幼保健中心机构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对全省2009年度119所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妇幼卫生人力资源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卫生技术人员达标率低,分布不平衡;人员学历结构不合理,职称结构欠佳;继续教育和经费投入各地相差较大。结论科学配置人才队伍,加强培训力度,增加继续教育经费,提高妇幼卫生技术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评估山东省市、县两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设计专项调查表对全省160家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进行普查。[结果]调查的160家妇幼保健机构中,37家未开展住院服务;平均市级机构有床位245.5张,县级机构有床位43.5张。全省妇幼保健机构实际在岗职工23,397人,编制人员13,772人;其中,市级机构平均实际在岗职工446.5人,编制人员266人;县级机构平均实际在岗职工73.5人,编制人员54人;与标准相比,全省妇幼保健机构实际在岗职工数、编制人数三套标准均不达标比例分别为25.63%和41.25%。[结论]全省妇幼保健机构临床住院服务条件建设仍需加强,妇幼保健机构人才队伍建设远不能适应妇幼健康服务需求,定期发布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建设达标程度排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0-2014年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和运营情况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管理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中2010-2014年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监测数据,从资源、服务及运营等方面对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及东、中、西部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发展状况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人力资源、资产、服务提供及机构运营等方面指标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就机构固定资产、设备及门急诊人次指标而言,西部地区发展较快,水平逐渐高于中部地区。结论整体来看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数量与质量、财政补助收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应进一步加强对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继续实施西部地区倾斜政策,同时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自身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持续推进机构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2005-2013年河北省全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调查数据的分析,了解不同管理模式的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状况,分析人力资源变化趋势,为今后妇幼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调查全省175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现状,运用Epi Data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后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全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职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和职称方面呈逐年增长趋势,且有住院服务的机构无论是现状还是增长趋势都明显好于无住院服务的妇幼保健机构,但是从整体的卫技人员学历与职称构成情况来看并不乐观。本科以下学历人员占的比例较大,占78.8%;高级职称比例仅占3.8%。结论开展住院临床服务有利于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发展,但是全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严重缺编,且人员素质整体偏低,结构不合理,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并分析宿迁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运行现状,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查阅2022年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统计运行状况,分析存在问题。结果:宿迁市有住院服务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良好;无住院服务的机构均未定等级、75%房屋面积不达标、万元以上设备数量低于全国县级中位数水平、科室设置不完善、在岗职工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有、无住院机构均存在10万元以上设备占比低、卫技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少、中高级职称人员不足、科研教学能力弱现象。结论:建议政府推进“所转院”“大部制改革”;加大房屋设备投入、充实优化妇幼队伍;提升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科研、教学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全国三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配置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聂妍  黄爱群  罗荣  牧童  向梅  潘晓平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1):1607-1609
目的:分析全国省、地、县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的配置状况和机构间差异,为新医改进程中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收集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人力配置状况的实时直报信息。结果: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卫技人员占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均在80%左右;省地县三级机构医护比分别为0.9、1.3和2.1;三级机构卫技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分别为48.3%、38.1%和17.3%;副高及以上职称比例分别为16.7%、13.4%和4.9%。省级和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均有90%以上处于负债运营状况。结论:妇幼保健机构的保健人员缺乏,需完善人员编制;基层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素质偏低,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妇幼保健机构间发展不均衡,基层机构的基础建设仍需加强;政府对妇幼卫生保健机构的投入不足,需强调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南宁市妇幼保健机构资源配置与运营现状,为规范建设和科学决策提供指导。方法:利用国家妇幼卫生综合信息平台网络直报系统,分析全市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2010年度基本情况、人力资源、设备拥有、服务提供、群体保健及科研教学等信息。结果:妇幼保健机构面临政府重视不够、财政投入不足、人员偏少及素质偏低、业务发展不平衡、科研教学弱等问题。结论:坚持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强化公卫职能,注重群体保健;加强人员培养,增强队伍素质;提高临床水平,促进群体保健。  相似文献   

18.
包桃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4,(17):2657-2660
临潭县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是卫生局下设的二级医疗机构,承担着10万妇女儿童的医疗保健工作。该研究运用相关的文献和实地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临潭县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如人员严重不足,工作负荷量大,保健水平相对偏低等。临潭县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有如下特点:专科模式向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方向发展,预防为主的妇幼保健,护理成为保健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村级保健人员具有无可替代的初级保健作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有复杂多样的职能,如完成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指令性任务,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对该辖区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开展的妇幼卫生服务进行考核与评价,组织实施该辖区母婴保健技术培训,负责该辖区妇幼卫生信息的统计等。结合具体实际,提出建议政府加大对妇幼保健机构投入,建立妇幼保健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机构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环节,培训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素质等观点。对促进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安徽省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现状,为卫生管理部门制定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方案和发展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全国统一的"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调查表"和《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对全省101所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全面调查。结果:87.13%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未达国家标准,卫生技术人员中以中、初级职称和大专及以下学历为主;妇幼保健常用仪器设备相对缺乏,服务项目拓展受到限制;73.27%的机构处于长期负债运营状态,后续发展力较弱;科研教学水平落后,制约机构全面发展。结论:应强化县区妇幼保健机构的能力建设、明确功能定位、进一步加大财政专项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强群体保健工作力度、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不同机构设置(有无住院服务)、不同地区(东、中、西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差异,从而为开展妇幼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加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数据,对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指标进行描述性和趋势分析。结果按卫生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试行)》中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保健人员配备40人的标准,在无住院服务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保健人员配备不足的比例为97.6%~98.6%。在有住院服务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东、中、西部保健人员配备不足的比例分别为82.7%、89.4%和90.1%。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职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保健人员数,以及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构成,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不均衡,西部地区明显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在2004-2008年间无明显增加,仍处于较低水平。结论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及人才分布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尤其西部地区妇幼保健人才队伍的数量和素质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