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吡喹酮静脉注射引起家兔心律失常及药物对它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兔静脉注射吡喹酮35~45mg/kg后10分钟内,80.9%(17/21)的兔发生心律失常,持续1~21分钟后恢复窦性心律。心律失常出现前心率较正常时缓慢的占84.1%(58/69)。抗心律失常药中,以酚苄明3mg/kg对抗吡喹酮所致心律失常转为窦性心律的作用最好,其次为氯丙嗪(5mg/kg)、异搏停(0.3~0.5mg/kg)、异丙嗪(3~5mg/kg)及苯妥因钠(50mg/kg),利多卡因、奎尼丁、异丙肾上腺素与阿托品等有部分或作用不完全的抗心律失常的效果。心得宁与常咯啉则无效。先给兔注射苯妥因钠(50mg/kg)或氯丙嗪(5mg/kg)等,有较好的防止吡喹酮所致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吡喹酮对不同发育期血吸虫皮层损害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吡喹酮对体外培养的不同发育期血吸虫皮层的损害。结果表明,吡喹酮对虫龄为3~14天童虫的体表皮层无或仅有轻度损害,而虫龄为3h及21~42天的童虫或成虫的皮层则可受到中度或严重的损害。这与小鼠于感染后不同时期口服吡喹酮,自其体内取虫观察的结果相仿。本文就吡喹酮对不同发育期血吸虫皮层损害的意义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抗血吸虫病新药毗噻硫酮[化学名:4-甲基-5-(2’-吡嗪基)-1,2-二噻茂-3-硫酮](国外商品名Oltipraz)对感染曼氏血趿虫的小白鼠,ED_(50)为每天日服50 mg/kg,连服5天,活性高于硝唑咪2倍。猴体给药ED_(50)为20mg/kg。小白鼠LD_(50)为>5g/kg(口服)。鼠与猴体内,无诱变因素和免疫抑制作用。另给剂量45mg/鼠,分3天灌胃,减虫率为71%,减雌率88%。临床治疗埃及、曼氏和间插血吸虫病321例,剂量为每天15mg/kg与25mg/kg连服2天,低剂量组治愈率为86%,高剂量组治愈率为94%。若增加剂量、延长疗程,则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作者应用吡喹酮和丙硫咪唑治疗华支睾吸虫病174例,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吡喹酮总剂量为150mg/kg,2天疗程。丙硫咪唑分三组总剂量为70mg/kg,100mg/kg,140mg/kg,7天疗程,其治愈率分别97.1%,63.2%,78.5%,93.1%。丙硫咪唑最佳有效量尚须进一步探讨。实践中得知,吡喹酮为治疗华支睾吸虫病首选药物,丙硫咪唑更适用于治疗华支睾吸虫病合并肠道线虫感染者。  相似文献   

5.
<正> 阿苯达唑(肠虫清) 本品最初由英国生产供兽用,以后由法国生产供人用。1984年开始,国内药厂陆续生产。目前,美、英、日等国家均未批准生产。本品口服后的吸收部分在肝内迅速代谢为亚砜类,血浆T_(1/2)约为8h。本品虽已用于治疗肠道寄生虫病,但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发布的基本药物目录中仅将本品列为特殊抗蠕虫药,适应证为治疗包虫病和囊虫病,而治疗肠道寄生虫病的药物为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噻嘧啶、吡喹酮、哌嗪、氯硝柳胺及噻苯达唑,不包括阿苯达唑。  相似文献   

6.
用以血吸虫为标本的生物鉴定法,观察了抗血吸虫新药吡喹酮在家兔体内的代谢。自家免胃肠道的不同部位注入吡喹酮时,以小肠的吸收最好,直肠次之,而结肠和胃则较差。药物自小肠吸收后,周围静脉血浆的药浓度较门静脉的低10倍以上。家兔口服吡喹酮100mg/kg的血浆药浓度与皮下注射20mg/kg的相仿;肌肉注射吡喹酮20mg/kg的血浆药浓度较皮下注射的为高;若静脉注射相同剂量,则于注射完毕时虽有甚高的血药浓度值,但药物可迅速自血浆中消除。吡喹酮多次给药时无积蓄作用;若每4小时给药一次,连给3次,则可依次增加血浆的药浓度。家兔一次口服吡喹酮30分钟~4小时,以胃、小肠组织的含药量较高,肝、肾和脑等次之。给药后24小时,除胃和小肠外,其余脏器组织中的药物均已消除。此外,自服药兔的粪、尿中检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吡喹酮、酰乙罗红霉素联合治疗儿童脑囊虫病的疗效。方法给予临床确诊的脑囊虫病60例患儿口服吡喹酮20mg/(kg.d),10d一疗程,共行3个疗程;酰乙罗红霉素5mg/(kg.d),2次/d,每疗程连续服用3d。观察临床症状、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计算有效率。结果60例痊愈41例,显效17例,进步2例,有效率96.67%;随访2年,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吡喹酮、酰乙罗红霉素联合治疗脑囊虫病近远期疗效佳,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
吡喹酮是近年来治疗吸虫、绦虫的新型药物,该药疗效高、疗程短、毒副作用轻。近几年我们用该药治了近2000例华支睾吸虫病,有3例发生了药疹。现报告如下。例1 魏某,男,54岁。1987—06来诊,40天前曾食用过生鱼,华支睾虫成虫抗原皮内试验(+),嗜酸粒细胞计数1.9×10~9/L,便检发现华支睾吸虫卵,诊断为急性华支睾吸虫病。应用吡喹酮治疗,总剂量为150mg/kg,一次5片(每片200mg)3次/d,3天疗法,服用3次后两下肢发痒,有微热(37.4℃),全身出现散在性红色皮疹,以小腿部位为多。停药1天后皮疹消  相似文献   

9.
吡喹酮预防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鼠一次口服吡喹酮200~600 mg/kg后,对感染血吸虫有保护作用。感染后15min至2h,自这些小鼠感染部位的皮肤分离的童虫,部分或大部分已死亡。另一方面,钻穿服药鼠离体皮肤的尾蚴数亦明显减少。进一步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水中,血吸虫尾蚴对吡喹酮极其敏感。由于小鼠口服吡喹酮后,药物可自其皮肤排泌,故以水涂擦皮肤时,溶于水中的吡喹酮即对血吸虫尾蚴起作用,并认为这是吡喹酮产生预防作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小鼠一次口服吡喹酮200~600 mg/kg后,对感染血吸虫有保护作用。感染后15min至2h,自这些小鼠感染部位的皮肤分离的童虫,部分或大部分已死亡。另一方面,钻穿服药鼠离体皮肤的尾蚴数亦明显减少。进一步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水中,血吸虫尾蚴对吡喹酮极其敏感。由于小鼠口服吡喹酮后,药物可自其皮肤排泌,故以水涂擦皮肤时,溶于水中的吡喹酮即对血吸虫尾蚴起作用,并认为这是吡喹酮产生预防作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已有报道家黑种草Nigella sativa L.油(N.O)具有抗绦虫和抗线虫作用,还对几种肝损伤模型具肝保护作用。为此作者以侵染曼森氏血吸虫小鼠为模型,以吡喹酮(PZQ) 作阳性对照药,研究了N.O的肝保护和抗氧化作用。雄性Swiss小鼠分正常对照组(给以赋形剂)、血吸虫侵染对照组、PZQ 500mg/kg治疗组(每天口服1次,连续2天)、N.O 2.5和5mL/kg治疗组(每天口服1次,连续2周)、N.O 2.5mL/kg+PZQ 500mg/kg及  相似文献   

12.
吡喹酮引起心律失常的中枢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醒家兔静注吡喹酮45mg/kg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6.5%。侧脑室注入吡喹酮3mg/kg后78.9%的兔出现与静注时性质相同的心律失常。从椎动脉注入苯妥英钠3mg/kg能即刻对抗静注吡喹酮所致的心律失常。毁坏双侧肾上腺體质,利血平化及中枢应用心得安后,吡喹酮侧脑室注射所致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降低。中枢应用心得安及心得宁后,吡喹酮静注所致心律失常发生率也显著降低,但椎动脉注射可乐宁却无效。吡喹酮引起心律失常可能与中枢β受体兴奋而导致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及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一次口服吡喹酮300mg/kg后0.5小时,雄虫体表皮层即有不同程度的水肿、空泡样变化和空泡破裂,继则有细絮状物或絮状团块粘附在受损的体表或抱雌沟内。给药6小时后即见有白细胞附着在受损的皮层上,12小时后则已有白细胞侵入虫体。雌虫体表皮层的损害和出现白细胞附着与侵入虫体的时间较雄虫为迟。此外,对血吸虫经吡喹酮作用后,其皮层的损害和白细胞的附着与侵入虫体的意义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4.
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一次口服吡喹酮300mg/kg后0.5小时,雄虫体表皮层即有不同程度的水肿、空泡样变化和空泡破裂,继则有细絮状物或絮状团块粘附在受损的体表或抱雌沟内。给药6小时后即见有白细胞附着在受损的皮层上,12小时后则已有白细胞侵入虫体。雌虫体表皮层的损害和出现白细胞附着与侵入虫体的时间较雄虫为迟。此外,对血吸虫经吡喹酮作用后,其皮层的损害和白细胞的附着与侵入虫体的意义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吡喹酮治疗囊虫病出现杀虫反应时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吡喹酮治疗囊虫病患者1 056例,出现杀虫反应者326例(30.87%),其中脑囊虫病300例(92.00%),合并绦虫感染者75例(23.00%),仅有皮肌感染者26例(7.97%).吡喹酮药物剂量均为30 mg/(kg·d)×12 d,分3次口服.结果:杀虫反应表现为发热251例(77.00%),神经系统反应1 85例(56.75%),荨麻疹30例(9.20%),消化系统反应40例(12.27%),喉头水肿1例(0.31%),过敏性休克1例(0.31%).给予退热、脱水、降颅压、抗过敏等治疗,待症状减轻后可继续服吡喹酮抗囊治疗.结论:应用吡喹酮抗囊治疗可出现杀虫反应,服药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症治疗,对安全度过杀虫反应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对治疗小儿肺部感染临床疗效。方法:将516例肺部感染患儿随机分为2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阿奇霉素10mg/(kg.d),每日一次口服,5天1疗程;对照组予红霉素30~50mg/(kg.d),每日3次口服,疗程同上。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对照组总有效率71.4%,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奇霉素对小儿肺部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科应用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曾不同程度出现急性颅内压增高,现将其中3例报告如下。例1、女,30岁。因头痛3个月于1985年2月来我院诊治,经免疫学检查及头部CT扫描诊断:脑囊虫病(脑实质型)。随即按20mg/kg/天服用国产吡喹酮。服药后第2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甲基强的松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用本科室收治的15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手段,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使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10mg/kg,采用静脉滴注方式,每天一次,7天之后改用口服5~10mg/kg的泼尼松,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15~30mg/kg甲基强的松+100~200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每次在一小时之内完成,每天一次,连续用药3天之后改用口服泼尼松1mg/kg,每天一次,逐渐减少药量直到停止用药。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消化道症、腹痛症、皮疹症、关节症以及肾脏损害症的消退时间均比实验组患儿消退所需时间更长(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可以有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是减轻肾脏损害、防止病症复发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应用吡喹酮、六氯对二甲苯及两药较小剂量联合疗法治疗华枝睾吸虫病94例,发现吡喹酮80mg/kg、120mg/kg二日疗法,六氯对二甲苯500mg/kg五日疗法以及两药较小剂量的联合疗法疗效都较满意,远期阴转率85%以上。哟喹酮60mg/kg二日疗法疗效较差,远期阴转率仅58.33%。副作用以单独应用六氯对二甲苯组比较明显;联合疗法组的尿检异常发生率较高,达48.3%。认为对轻度华枝睾吸虫病感染患者,应用吡喹酮总剂量80mg/kg二日疗法比较恰当,六氯对二甲苯只能作为次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聂金龙 《江西医药》2011,46(7):644-645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的吡喹酮在治疗急性血吸虫病病原中的作用。方法对急性感染的重症血吸虫病人,治疗组给予双疗程治疗(每疗程按吡喹酮120mg/kg体重,分6d口服),并以单疗程治疗的同类病人为观察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结束治疗后1-2d,即可退热,病理损害终止,病人很快康复。半年后病原学复查,治疗组病原学检查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重度感染血吸虫病病人治疗宜用吡喹酮双疗程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