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定心钠素对良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性质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心钠素(ANP)对良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性质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使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象为肺结核胸腔积液30例和肺癌胸腔积液26例.结果肺癌组血浆中A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血浆中ANP水平(P<0.05).亦明显高于肺结核血浆中ANP水平(P<0.01),差异非常显著.肺癌组胸腔积液中ANP水平明显高于肺结核胸腔积液水平(P<0.0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测定ANP可以提高对良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和抗心肌抗体(AMA)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2例EH患者外周静脉血中N0、ET、ACEA、AMA,以6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EH患者外周静脉血中N0、ET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EH患者血浆ET水平升高比N0更为明显,即NO/ET比值降低.检测EH患者和健康对照自身抗体AECA和AMA均为阴性.结论N0、ET水平升高,N0/ET比值降低是EH的病理生理之一,反映了EH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EH患者检测ACEA、AMA既无敏感性也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与十二指肠溃疡(DU)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8例DU患者和22例对照组血浆CGRP、ET水平.结果:DU患者CG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DU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CGRP与ET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r=-0.5286,P<0.01).结论:血浆CGRP/ET之间平衡紊乱可能在DU的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放免法测定了4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和25例正常人的肘静脉血浆内皮素和心房肽浓度。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的血浆ET、ANP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ET与ANP之间呈直线相关关系,r=0.3305(P<0.025)。有心绞痛组血浆ET明显高于无心绞痛组(P<0.01),有心衰组ET显著高于无心衰组(P<0.05),有高血压组ET高于无高血压组(P<0.005)。而组间的ANP水平差异不显著。冠心病开搏通组经治疗后血浆E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与中药治疗一个月后的ET相比无明显差别(P>0.2)。治疗前后两组的ANP无明显差别。说明冠心病患者的血浆ET,ANP水平是升高的。开搏通组ET水平的下降可能是抑制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血管扩张,缺血缺氧状况改善,内皮得到修复,从而内皮素生成释放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水平并探讨其与血清脂质、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69例EH患者及25例健康体检者的ET、血清脂质、肾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H组ET、TC、L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3级EH患者ET明显高于t、2级EH患者(P<0.01):EH3级极高危患者Ccr明显下降(P<0.01),且与ET,呈负相关(P<0.05);EH并高脂血症患者ET明显高于EH血脂正常者(P<0.01),且与TC、TG呈正相关(P<0.01,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度脑损伤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及脑脊液和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 65例重度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亚低温组(30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亚低温组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检测两组入院时及治疗7、14d脑脊液和血浆ET、CGRP水平,并比较两组继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情况.结果 (1)脑脊液、血浆ET水平于治疗7 d时亚低温组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14 d时两组差异更为显著(P<0.01);两组脑脊液和血浆CGRP水平于治疗7 d时降至最低,后逐渐升高,治疗7、14 d亚低温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2)亚低温组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6.67%(2/30),较对照组的22.86%(8/35)明显减少(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减小了重度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和血浆ET水平上升幅度及CGRP水平下降幅度,从而降低继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铝致学习记忆减退大鼠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氯化铝灌胃方法,制备学习记忆减退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纳洛酮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纳洛酮治疗组每天0.8 mg/kg纳洛酮腹腔注射,连续7 d.采用非平衡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内皮素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ET水平(145.09±18.27)pg/ml比正常对照组(70.28±12.36)pg/ml显著升高(P<0.01),纳洛酮组大鼠ET水平(106.55±20.50)pg/ml比模型组大鼠显著降低(P<0.05).结论纳洛酮能够通过降低铝致学习记忆减退大鼠升高的血浆内皮素水平,减轻脑血管过度收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眩晕宁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眩晕患者的症状改善及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方法 将89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氨氯地平5.0 m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眩晕宁2片口服,3次/d.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眩晕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浆内皮素-1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 130.28±10.26) mm Hg(1 mm Hg =0.133 kPa)比(133.46±11.74) mm Hg,(84.32±8.10) mm Hg比(87.26±5.79) mm Hg,P< 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 28/42),观察组为89.4%( 42/4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1水平较治疗前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26±5.68)ng/L 比(98.56±5.47)ng/L,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1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27±6.84) ng/L 比( 97.73±8.49) ng/L,P<0.05].结论 眩晕宁可显著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眩晕患者的症状,降低血浆内皮素-1水平,具有轻度降压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观察了30例肺癌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与心纳素(ANP)含量与30例正常人对照并分析了ET与ANP相关性。结果表明:肺癌组血浆ET、ANP比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ET与ANP呈显著正相关(r=0.79,P<0.001)。结果说明在支气管肺癌发生发展以及ANP分泌调控中内皮素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患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二者在SAH并发急性脑积水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5例SAH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SAH并发急性脑积水组)和31例SAH无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SAH无并发急性脑积水组)血浆CGRP和ET水平,并与23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CGRP与E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急性脑积水的关系.结果 SAH并发急性脑积水组发病24h内、3~5d、15d时CGRP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ET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上述各时间点SAH并发急性脑积水组CGRP水平显著低于同期SAH无并发急性脑积水组[分别为(61.40±15.50) ng/L比(83.10±16.50) ng/L、(29.60±10.65) ng/L比(47.40±11.73)ng/L、(46.43±16.50) ng/L比(69.34±15.90) ng/L],ET水平显著高于同期SAH无并发急性脑积水组[分别为(77.50±9.10) ng/L比(54.53±7.10) ng/L、(88.11±10.43) ng/L比(67.51±11.34) ng/L、(75.10±8.90)ng/L比(51.10±9.70) ng/L](P<0.01).结论 CGRP、ET参与了SAH并发急性脑积水的病理生理过程,二者有相互拮抗的作用,CGRP对减轻脑积水和缓解脑血管痉挛起到有益的作用,而ET却促进脑积水和加重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各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变化,以及hs-CRP、Hcy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测定85例老年EH患者(EH组,其中1级37例,2级30例,3级18例)血清hs-cRP和血浆Hcy水平以及血压等指标.另选取同期18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血浆Hcy水平在EH组各级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各级EH组患者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s-CRP水平在EH组1级患者中升高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EH组2级和3级患者中显著升高(P<0.01),且EH组2级和3级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对照组和EH组1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H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血浆Hcy水平呈正相关(r=0.809,P<0.01).结论 血清hs-CRP、血浆Hcy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了老年EH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hs-CRP和Hcy水平变化提示二者之间可能相互调节、相互作用,共同参与EH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全麻)对胸科手术患者血浆内皮素(研)和心钠素(ANP)的影响.方法 20例ASAⅠ~Ⅱ级择期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Ⅰ组为静脉全麻组;Ⅱ组为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组.于麻醉前、诱导后、开胸后、手术1 h及术毕采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和ANP的含量.结果 (1)ET在Ⅰ组开胸后逐渐升高,手术1 h及术毕明显升高(P<0.05或<0.01),而Ⅱ组麻醉诱导后明显降低(P<0.05),开胸后无明显变化.(2)ANP在Ⅰ组开胸后逐渐升高,术毕明显升高(P<0.01),但Ⅱ组无明显变化.(3)心率和血压在麻醉诱导后均下降,Ⅱ组下降更明显(P<0.05),而Ⅰ组术毕明显升高.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ET和ANP调控优于单纯全麻,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及对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7年2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片治疗,以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同时观察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1)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比较差异显著,尤以治疗第4周后变化明显(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本组患者治疗前与对照组ET水平有显著性差异,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ET水平逐渐恢复正常水平,第4周开始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第8周时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3)本组患者出现面色潮红2例,头晕2例,乏力1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结论 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理想,且能够有效改善血浆内皮素(ET)水平,临床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2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5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30例;以本院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为对照(NC)组.分别测定Hcy、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血浆内皮素(E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水平.结果 T2DM患者CEC、ET、vWF、CD62p、CD63、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R组CEC、ET、vWF、CD62p、CD63、Hey明显高于NDR组(P<0.01).血浆CEC计数和ET浓度呈正相关(r=0.839,P<0.05);Hcy浓度与CEC计数呈正相关(r=0.615.P<0.05),Hey与ET浓度呈正相关(r=0.642,P<0.05).Hcy与CD62p呈正相关(r=0.623,P<0.05),与CD63呈正相关(r=0.542,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浆Hcy、CEC、ET、vWF、CD62p、CD63水平升高与DR有密切关系,血浆Hcy升高、血管内皮损伤与血小板活化可能在DM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和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每组100例,连续治疗4周,检测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和血脂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并与8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高血压组血脂、血压、NO及ET-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0%(97/100),替米沙坦组为88.0%(88/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38,P< 0.05).氨氯地平组和替米沙坦组治疗后DBP、SB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93 ±24.74) mm Hg(1 mm Hg =0.133 kPa)比(103.37±34.46) mm Hg、(113.83±36.14) mm Hg比(167.74±55.91) mm Hg和(85.93±27.28) mm Hg比(104.23±34.74) mm Hg、(135.93±43.15) mm Hg比(164.57±54.86) mm Hg] (P<0.05),并且氨氯地平组患者血压改善更显著,与替米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组和替米沙坦组治疗后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70.28±22.31)μmol/L比(50.97±16.99)μmol/L、(60.93±19.34)μmol/L比(51.15±17.05)μmol/L],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52.69±16.73) ng/L比(69.38±23.13) ng/L、(65.71±20.86) ng/L比(71.58±23.8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氨氯地平组患者NO、ET-1水平基本达到正常水平,与替米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在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血清瘦素(LPT)和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入选对象的血清瘦素(LPT)和血浆内皮素(ET)含量,并观察LPT水平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D、脂肪百分比(%Fat)、内皮素等指标的关系。结果EH患者血清LPT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多元线性相关结果显示,瘦素与ET呈负相关;在逐步回归分析中,ET最后进入方程。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无明显变化,影响血清瘦素水平的因素,除BMI和Fat外,主要为血浆内皮素。血浆ET水平增高是EH病理生理特征之一,并参与了EH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栓调节蛋白水平,探讨同型半胱胺酸和血栓调节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及同型半胱胺酸与血栓调节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胺酸和血栓调节蛋白水平,与正常晚孕妇女和正常非孕妇女各30名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正常晚孕组血浆同型半胱胺酸(11.75±3.77)和血栓调节蛋白(24.83±9.51)水平高于正常非孕组(8.18±2.51和18.49±8.46),差异有显著性(P<0.01).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胺酸(13.89±4.23)和血栓调节蛋白(30.06±9.79)水平与正常晚孕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重度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胺酸(21.26±5.14)和血栓调节蛋白(43.27±16.15)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患者和正常晚孕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血浆同型半胱胺酸水平与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r=0.628、t=6.605、P<0.01).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胺酸及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均较正常孕妇明显升高,且与患者病情正相关.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内皮细胞损伤有关,高浓度血栓调节蛋白是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或功能活化标志,血浆同型半胱胺酸水平与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具有相关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温、噪声暴露工人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对某矿山机械制造企业174名男性工人(暴露组85人,对照组89人)采用问卷、现场调查及环境监测方法,测量收缩压与舒张压(SBP、DBP),检验血浆ET、ANP浓度进行研究.结果暴露组高血压患病率(包括临界高血压)为42.35%,显著高于对照组15.73%(P<0.01);将暴露组按血压分层后,重度高血压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轻度、中度高血压组,P<0.01; ANP浓度在不同程度高血压组中变化不明显.在固定年龄因素后,进行ET与SBP、DBP偏相关分析,ET与SBP的r=0.345 2,P<0.05,ET与DBP的r=0.378 9,P<0.05.结论高温、噪声联合作用是职业人群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高血压发病因素中缩血管激素ET起一定的作用.控制作业场所温度和噪声强度,加强工人防护措施是预防职业人群高血压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及不同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测定2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36例同期健康志愿者或因胸痛、胸闷,疑诊心脏神经官能症人院检查的患者(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比较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不同疾病、受累靶器官的多少及不同受累靶器官之间血清hs-CRP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各变量与血清hs-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99±0.34)mg/L比(1.10±0.26)mg/L](P<0.0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者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2.39±0.24)、(2.10±0.18)mg/L]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者[(1.85±0.30)mg/L],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水平与靶器官损害数目呈正相关(r=0.747,P<0.01).高血压合并不同靶器官损害者血清hs-CRP水平有差异,其中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肾损害及眼底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者血清hs-CRP水平与高血压合并肾损害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血清hs-CRP水平的主要因素为左室质量指数(LVMI)、年龄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其中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高血压合并不同疾病时炎性反应程度不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靶器官损害数目呈正相关;靶器官损害不同,炎性反应程度不同.影响hs-CRP水平的主要因素为LVMI、年龄和HDL-C,其中与HDL-C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单核细胞CD40、血小板CD154及血清MCP-1表达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情和心脑血管并发症评估的意义.方法 测定9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和50例健康者单核细胞CD40、血小板CD154表达水平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浓度.结果 EH组CD40和CD154表达水平、MCP-I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MCP-1浓度与CD40和CD154表达水平均呈高度正相关(R2=0.4738、0.7375;均P<0.001).高血压Ⅱ级组CD40和CD154表达水平、MCP-1浓度均显著高于Ⅰ级组,Ⅲ级组显著高于Ⅱ级组(P<0.01).EH并发心血管病组和并发脑血管病组CD40和CD154表达率、MCP-1浓度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01);三者在两并发症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单核细胞CD40、血小板CD154及血清MCP-1水平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进展和心脑血管并发症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