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目的 讨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标准及误诊原因和预后.方法 对15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好转痊愈9例,4例分别遗留轻度Horner征和交叉性感觉障碍,2例遗留吞咽困难需鼻饲流食.结论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床以眩晕恶心呕吐、吞咽困难、感觉障碍、同侧肢体共济失调、水平眼震、Horner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偶见呃逆、对侧锥体束征等症状,磁共振成像为本病确诊有效手段.该病大多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CT与MRI的特点。方法对18例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及头部CT与MRI检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经头颅CT扫描仅1例显示小脑梗死,余17例未见异常。MRI检查的18例中有2例未见异常,16例可见延髓背外侧梗死,其中9例梗死病变仅限于延髓(其中7例病变仅限于延髓背外侧,2例病变侵及半侧延髓);6例延髓合并小脑梗死;1例延髓伴桥脑梗死。结论眩晕,交叉性感觉障碍,构音、吞咽困难,同侧Homer征及肢体共济失调是最常见的临床特征,部分病例伴第6、7、8对脑神经或锥体束受累的表现。头颅MRI检查优于CT。但并不是所有Wallenberg综合征MRI检查均有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3.
杨荫  王乾成  周红军  苏淑贤 《重庆医学》2021,50(8):1438-1440
延髓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根据延髓受损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内侧梗死和外侧梗死.延髓内侧梗死又称为 Dejerine 综合征,以同侧舌肌瘫痪、对侧肢体瘫痪及深感觉障碍为主要临床特点.与延髓外侧梗死相比,延髓内侧梗死很少发生,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 0.5% ~ 1.5%[1],而双侧延髓 内侧梗死更为罕见,现将近期收治的两例双侧延髓内侧梗死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2例患者临床资料整理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动脉粥样硬是主要病因,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眩晕、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共济失调、Horner征、水平眼震,可伴有呃逆,复视,对侧肢体轻瘫。影像学改变为延髓背外侧异常信号,合并小脑,桥脑,枕叶,丘脑异常信号。经积极治疗后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综合征系由小脑后下动脉供血障碍所致,典型临床表现有眩晕、交叉感觉障碍、Horner征、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和共济失调,头颅MRI检查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1 本例病人的临床特点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7小时。入院后第 4日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②查体 :双眼球旋转性震颤 ,右侧面部浅感觉呈葱皮样改变 ,左侧面部以下痛温觉减退。右指鼻试验偏向右侧 ,右跟胫膝试验 ( + )。还需做磁共振检查。磁共振(MRI)发现延髓脊外侧脑梗塞。2 本例病人诊断①延髓脊外侧综合征 ;②原发性高血压。3 鉴别诊断①延髓肿瘤 :起病缓慢 ,症状进行性加重ⅨⅩⅪⅫ脑神经受累。有交叉性感觉障碍及交叉性运动障碍。CT和MRI可确诊。此患者与上述不符 ,可予排除。②脑干脑炎 :发病前有病毒感染史 ,多有意…  相似文献   

6.
手 -口 -足综合征 (Cheiro oral pedalsyndrome)是局限于同侧口周、手、足的偏侧感觉障碍 ,临床较少见 ,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尤其MRI诊断技术的提高 ,国内报告日渐增多 ,现将我们所见 5例患者报告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男 ,5 8岁。因突发右侧面部、上下肢麻感、疼痛感 3天于 1999年 1月 2 0日入院。有高血压病史。查体 :BP2 0 /11kPa,右面部、右手肘以下、右下肢膝以下痛觉减退 ,左上下肢肌力Ⅳ级。头颅MRI示左丘脑中央有一T1加权低信号、T2 加权高信号之小梗塞灶。给予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在临床上影像学改变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在临床特征、影像学改变及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多以急性起病(32例),以头晕(30例)、恶心呕吐(21例)、吞咽困难(27例)、饮水呛咳(27例)、构音障碍(20例)、行走不稳(26例)、共济失调(22例)、Horner征(23例)、交叉性感觉障碍(27例)为常见临床表现;CT对本病后颅窝疾病分辨力差,无1例发现延髓病变,检出率低;磁共振分辨力高,无骨性伪影干扰,26例显示有延髓异常信号,均表现为长T1、T2信号,呈小片状或斑片状,条索状长T1、T2改变,更适用于本病的检查;治疗应按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常规综合治疗,结合对症治疗,治愈13例,好转15例,未愈4例,预后相对良好。  相似文献   

8.
1 本例病人的临床特点 :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7小时。入院后第四日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②查体 :双眼球旋转性震颤 ,右侧面部浅感觉呈葱皮样改变 ,左侧面部以下痛温觉减退。右指鼻试验偏向右侧 ,右跟胫膝试验 ( )。还需做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 (MRI)可发现延髓背外侧脑梗塞。2 本例病人诊断 :①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Wallenbergsyndrome)②原发性高血压鉴别诊断 :①延髓肿瘤 :起病缓慢 ,症状进行性加重Ⅸ、Ⅹ、Ⅺ、Ⅻ脑神经受累。有交叉性感觉障碍及交叉性运动障碍。CT和MRI可确诊。此患者与上述不符 ,可予…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腰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的损害情况 ,作者选用 6 9例经CT或MRI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例 ,观察其肌电图变化。一、临床资料(一 )观察对象选用我院 1999年经CT或MRI检查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例 6 9例 ,CT或MRI显示脊髓未受压 ,并排除糖尿病、VitB12 缺乏等外周神经疾病。其中女 30例、男 39例 ;年龄 39~ 5 4岁 ,病程 2~ 9月。在 6 9例中有感觉障碍的 7例 ,运动障碍的 32例 ,感觉和运动障碍的 2 1例 ,无临床表现的 9例。病变位于L5S132例、L4 L52 4例、L3 L4 13例。左外侧突 2 4例 ,右外侧突 31例 ,左右外侧突 1…  相似文献   

10.
急性偏瘫综合征是由多种疾病引起 ,以一侧肢体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我院 1 998- 2 0 0 2年收治 2 1例急性偏瘫综合征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 2例 ,女 9例 ;年龄 2个月~3岁 6例 ,4~ 7岁 1 0例 ,8~ 1 4岁 5例 ;农村患儿 1 8例 ,城市 3例。1 .2 临床表现 病程 6小时~ 3天 ,发热 1 1例 ,头痛、呕吐 9例 ,抽搐 8例 ,烦躁或嗜睡 8例 ,意识障碍 6例 ,失语 5例 ,偏身感觉障碍 4例。其中左侧肢体偏瘫1 2例 ,右侧肢体偏瘫 9例 ,同侧面瘫 4例 ,对侧面瘫 3例 ,巴氏征阳性 1 6例。1 .3 辅助检查 血 WBC…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27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27例均急性起病,以共济失调、眩晕、恶心呕吐、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Horner征、交叉性感觉障碍为常见临床表现。MRI检查24例示延髓背外侧梗死及血管病变;24例行血管检查,其中4例不同程度椎动脉病变2,例显示小脑后下动脉闭塞,1例示椎动脉闭塞伴同侧小脑后下动脉狭窄。均给予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是以延髓背外侧局部血供不足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MRI对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有助于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诊断标准的5例患者,采用醒脑开窍配合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3个月。结果:1例患者共济失调、感觉障碍及吞咽困难症状完全缓解,3例患者仅遗留少许感觉障碍,1例患者仍存在病灶侧的共济失调症状。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延髓外侧综合征多数是小脑后下动脉阻塞引起 ,主要表现为交叉性感觉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Honer氏综合征、舌咽和迷走神经麻痹和眩晕、恶心呕吐等 ,严重影响病人的言语、吞咽、平衡障碍以及感觉功能。因此 ,加强护理对病人的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广西区江滨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 9 92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2月诊治延髓外侧综合征41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41例 ,其中男 2 6例 ,女 1 5例 ,年龄 56~ 72岁。脑干 MRI提示延髓病变 ,以左侧为主者 34例 ,右侧为主者 7例。 41例患者均出现交叉…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 60岁左季肋痛19个月,双下肢麻木、乏力8个月,外院诊断未明,1997年6月25日入院。查体:T9以下深浅感觉障碍,左肢体肌力Ⅱ级,右肢体肌力Ⅲ级,病理反射阳性。头部CT无异常;胸MRI示:T7~T11椎管内呈不均一的稍长T1长T2信号,T2WI内有低信号区(图1)。术前诊断:T7~T11髓外椎管内肿瘤。手术中见胸髓明显增粗,肿物位于脊髓左侧,与脊髓有部分粘连,约75cm×15cm,从T7左侧方延伸到髓外硬膜下。肿物颜色为灰紫色,壁较薄且完整,内含浅黄色稀薄液,无异味,整体切除肿物。胸段脊髓压迫明显,探查椎管通畅。病理诊断:T7~T11脊…  相似文献   

15.
Wallenberg综合征又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或小脑后下动脉闭塞综合征[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声带瘫痪及咽反射消失,同侧面部痛、温度觉障碍,同侧肢体共济失调,同侧Horner征,对侧痛、温度觉障碍.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与方法给药组 :5例患者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为 2 0~4 0岁 ,均有上感病史 ,急性发病 ,出现急性横贯性脊髓损伤 ,感觉障碍平面为胸段脊髓 ,双下肢肌力为 0~ 1级 ,尿潴留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5例均做腰穿 ,4例压颈试验通畅 ,1例压颈试验不通畅 ,但脑脊液细胞蛋白轻度增高 ,4例椎管造影显示胸段脊髓膨大 ,1例椎管造影显示胸段脊髓部分阻塞。MRI在T1,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 ,MRI在T2 ,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诊断为 :急性脊髓炎。对照组 :10例 ,男 7例 ,女 3例 ,具备病史、体征、脑脊液、椎管造影 ,MRI典型特征 ,采取常规…  相似文献   

17.
Wallenberg综合征又称延髓外侧综合征、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外侧裂综合征或橄榄体后部综合征,为延髓病变中较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但临床报道较少。本文就1987年-1996年诊治的28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0例,女8例,男女之比2.5:1;年龄39岁-74岁,平均57.8岁;有高血压病史者9例,占32.1%;糖尿病者3例,占10,7%。1.2临床症状及体征左侧延髓受损17例,右侧11例。头晕24例头痛3例恶心、呕吐18例,吞咽困难19例,软腭麻痹18例,声音嘶哑18例,咽反射减弱19例,外展不全3例,同侧面部痛觉减退24例,对侧肢体痛觉减退21…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性 ,1 5岁 ,学生 ,2 0 0 0年 1 1月 30日入院。近 3个月间隙性头痛 ,以后枕部为重 ,伴右侧肢体麻木及酸痛 ,右侧听力下降 ,声嘶、偶有饮水呛咳。查体 :视乳头边界稍模糊 ,右侧面部痛觉减退 ,右侧听力、视力减低 ,咽反射迟钝 ,伸舌偏向右 ,右舌肌萎缩 ,右侧肢体痛、触觉、温度觉减退 ,深感觉正常。MRI(5582 ) :延髓右背侧见 1 5cm× 1 5cm× 2cm稍短、T1较长T2信号影 ,下缘有 2cm× 3cm× 3cm短T1、长T2信号影相连 ;右侧小脑半球可见较长T1信号 ,长T2信号不规则、边界欠清。C5脊髓内可见一结节样稍短T1、较…  相似文献   

19.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 allenberg综合征)是指因下橄榄核后侧延髓外侧髓质的楔形梗死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通常由椎动脉闭塞所致。同侧轴向侧步作为椎动脉闭塞的始发症状非常罕见,同时与同侧轴向侧步相关的解剖结构尚不清楚。本文描述2例以同侧轴向侧步作为始发症状的椎动脉闭塞患者。其中1例患者的背外侧延髓因卒中而受累,另1例患者更多的外侧延髓受累。本研究结果提示,同侧轴向侧步可能是由不同的解剖结构损伤所引起,这些结构包括前庭神经核、小脑脚或脊髓小脑束。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变异性:同侧轴向侧步的解剖学相关结构@Nowak D.A$De…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1993年 1月~ 1999年 12月 ,我科收治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 32例 ,其中男性 2 6例、女性 6例 ;年龄 49岁~ 71岁 ,平均 5 9岁。既往有高血病史 2 5例、高脂血症 12例、糖尿病史 7例、冠心病史 6例、脑梗塞病史 3例。32例患者均急性起病 ,其临床症状及体征见附表。附表  32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临床症状及体征症状及体征n %头晕 (眩晕 ) 32 10 0声音嘶哑 32 10 0进食水呛噎 32 10 0恶心呕吐 32 10 0呃 逆 3196 .8头 痛 6 18.8突发呼吸停止 3 9.4消化道出血 17 5 3.1眼球震颤 2 990 .6同侧肢体共济失调 32 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