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89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辨证以虚证为主,兼夹实证,虚证主要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3型,所兼夹实证主要为血瘀证、湿浊证、湿热证、水气证。所有病例均予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并分析证型与显像结果的关系。结果:各虚证中所占比例为脾肾气虚证(51.68%)脾肾阳虚证(34.82%)肝肾阴虚证(13.5%),脾肾阳虚证肾小球滤过率(GFR)及有效血浆流量(ERPF)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虚证(P0.05);兼证中湿浊证(49.4%)血瘀证(24.7%)湿热证(19.1%)水气证(6.7%),血瘀证GFR及ERPF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型(P0.05)。结论:总体来看,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GFR、ERPF密切相关,各证型在CKD 5期呈动态变化趋势,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可以为CKD的中医证候诊断提供一个参考依据,并为CKD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肾科医家治疗慢性肾衰竭辨证分型文献的证型和证型因子进行频数分析,发现文献中共涉及证型28种,以脾肾气(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脾虚湿滞5种证型为主;证型因子19种,以阴虚、阳虚、气虚、湿浊、血瘀5种证型因子为主。提示慢性肾衰竭病位在脾肾,累及五脏;病性虚实夹杂、寒热交错;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湿热、水气、血瘀、外感、风动、风燥为标,治疗上主张病证结合,兼顾脾、肾、肝三脏。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湿浊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慢性肾脏病(CKD)为本虚标实,湿浊证为其最常见的邪实证型。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之邪下注蓄积于肾脏。针对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提出补益脾肾、活血化瘀、化湿泄浊等中医治法,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为辨证治疗肾脏病湿浊证延缓进展到慢性肾脏病5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的肾脏排泄功能障碍,氮质代谢潴留,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治疗上十分棘手。根据中医分型脾肾两虚为CRF中最常见证型,经临床实践我们采用温补脾肾,活血祛浊的治疗原则,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肾性骨病为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及预后,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了肾性骨病的常见证型及其演变过程、临床治疗、基础实验研究进展。肾性骨病的主要证型为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滞证、浊毒内蕴证,临床治疗包括复方汤剂、中成药、针药结合及足浴、灌肠等治法,基础实验主要从Wnt/β-catenin通路、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通路、FGF23/klotho通路、骨保护素(OPG)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患者中医证候规律及与血中胃泌素(GAS)、D-二聚体(D-D)和营养状况的相关性,并与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比较,为中医辨治ACO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条件的ACO和单纯COPD患者各50例,比较ACO组和COPD组之间血中GAS、D-D、前白蛋白(PA)及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PBL)的区别,并观察ACO组不同中医证型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1)在实验室指标方面:ACO组血中GAS、PBL水平高于单纯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水平有高于单纯COPD组趋势,D-D水平有低于单纯COPD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中医证型分布方面:ACO组患者中,痰浊蕴肺型17例(占34.0%),痰热郁肺型20例(占40.0%),肺肾亏虚型13例(占26.0%);COPD组患者中,痰浊蕴肺型18例(占36.0%),痰热郁肺型18例(占36.0%),肺肾亏虚型14例(占28.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不同中医证型各项指标的差异方面:ACO组不同中医证型间GAS表达水平不同,其中痰浊蕴肺型最高,痰热郁肺型次之,肺肾亏虚型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间PA表达水平也不同,痰热郁肺型低于痰浊蕴肺型及肺肾亏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PBL方面,肺肾亏虚型略高于其他2型,在反映机体纤溶水平的D-D方面,痰热郁肺型略高于其他2型,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S在ACO患者和单纯COPD患者之间,以及GAS与PA在ACO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表达水平不同,且PA与患者的营养免疫状况相关,GAS、PA可能是ACO中医证候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2-4期患者中医证候证型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随机调查患者211例,比较中医证型及慢性肾脏病(CKD)原发病种、分期与中医证型证候间的相关性。结果 211例患者共涉及7个中医证型,其中单纯气虚(定位肺脾肾)52例,气阴两虚75例,单纯阴虚(定位肝肾)32例,为慢性肾脏病的主要3个证型。共涉及3类原发疾病,其中:气阴两虚在肾小球肾炎中表达率最高(40.84%),脾肾气虚在肾小管间质病中表达率最高为(28.78%),高血压相关肾损害组多表现为气血两虚(32%)。本虚证中,阳虚多见于高血压相关肾损害组(88%);标实证中肾小球肾炎易出现浊毒证(75%),高血压相关肾损害组易出现血瘀证(75%)。随着CKD分期及病情的不同,CKD4期的患者最容易表现为气血阴阳虚证,浊毒证及血瘀证逐渐加重,气滞证表现不明显。结论肾小球肾炎与气阴两虚证、浊毒证、血瘀证相关;肾小管间质病与脾肾气虚、浊毒证相关;高血压相关肾损害与气血两虚(阳虚)—血瘀证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体检人群脂肪肝中医证型与临床因素的相互关系及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辨证分型,并分析各证型与年龄、性别、肥胖、生活习性、相关疾病、生化指标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脂肪肝无症状或轻微症状者占总数的66.6%,痰浊壅阻证(34.1%)和肝郁脾虚证(27.7%)在5个证型中占主导地位,男性患者痰浊壅阻证所占比例最大(36.2%),而女性患者则以肝郁脾虚(39.4%)及肝肾不足证(27.3%)多见。痰瘀互结证多见于饮酒人群中。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者以肝肾不足证最多见,伴有高脂血症或胆囊改变者以痰浊壅阻证及肝郁脾虚证为常见证型。结论:痰浊壅阻证和肝郁脾虚证为常见证型。不同年龄、性别、饮酒习惯及伴随疾病间中医证型分布有差异。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为主,标实主要与气滞、痰湿、血瘀有关。  相似文献   

9.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在急性发作时,以咳、痰、喘为主症,属中医学“支饮”证范畴,系本虚标实之证。本文在中西医、中西药、病与证三结合原则下,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63例患者进行了证治分析,从中体会到:①诱发因素主要是感冒、感染。②好发年龄以中老年最多(40~60岁的51例占81%)。③男多于女(4.5:1)。④风寒型、风热型和痰浊阻肺型疗效显著(30例占47.6%);心血瘀阻型和心肾脾阳虚水泛型疗效较差(好转32例占50.7%;死亡1例占本型11.4%)。⑤中西医结合疗法,确能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证候规律.方法 在10家医院选取26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和作为对照的慢性乙型肝炎者113例,进行证候学调查研究,探讨其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最常见邪实证型为肝脾血瘀证(66.2%)、水浊内停证(41.5%)、湿浊困阻证(37.3%)、湿毒壅盛证(27.6%)、热毒炽盛证(21...  相似文献   

11.
李佳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137+139
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引起肾单位和肾功能不可逆地丧失,导致以代谢产物和毒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中药灌肠是通过导滞泻浊达到从肠道清除毒素而改善症状的目的。慢性肾衰常见证型为湿浊内盛、中气虚陷、阴血衰竭,此为本虚标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从肺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CGN)的中医理论依据,从肺论治肾脏病起源于《黄帝内经》,古代医家多将此法用于外邪犯肺,风水相搏证,然而从肺论治并不局限于此。肺主宣发肃降,能够通调水道,疏调三焦以化湿浊,散郁热,还可调畅气机,故湿浊或湿热内结证,或慢肾风各证型伴有气机逆乱者皆可适用,因此,临证使用此法时医者应拓宽思路。由于CGN病情复杂,常涉及多个脏器,本虚与标实同见且相互影响,故文中强调临床治疗上应从肺肾、肺脾,或肺、脾、肾多脏同治,不必拘泥于仅从肺论治。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脏病病程迁延,耗气伤本,病程中外感内伤皆至,重则伤及五脏六腑,致瘀血、寒湿、痰浊等病理因素杂至,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肾虚为本,湿、浊、毒、瘀等各类实邪停留为标。识病治本,单一治肾,恐闭门留寇,故临证应基于“金水相生”以补肾,肺肾同治以调肾,为邪寻得出路,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着重分清证型,谨遵辨证论治、整体辨析,善虑发展预后,不可拘泥于单个脏腑。临证常用宣肺解表、逐邪护肾、理肺行气、化瘀保肾、通行肺络、通肾泻浊、补肺益气、滋阴养肾等法。  相似文献   

14.
83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侯分布回顾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及证侯要素分布规律,为中医药防治心力衰竭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对符合要求的83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症状分布情况、中医证型和心衰证素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慢性心力衰竭主要的中医证型分布大致为痰瘀互阻417例(49.7%),气虚血瘀190例(22.65%),气阴两亏121例(14.42%);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素分布情况为血瘀者613例(73.06%),痰浊者437例(52.09%),气虚者358例(42.67%),阴虚者144例(17.16%),水湿者13例(1.55%),阳虚者6例(0.72%)。结论心衰基本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虚为本,虚实夹杂,本虚以气虚、阳虚,甚或阴虚为主,标实主要是瘀血、水饮、痰浊,最终可致气虚与阴虚、阳虚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15.
固本止咳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45例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肺肾两虚痰浊阻肺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给予具有补肺益肾健脾化痰作用的固本止咳胶囊 (治疗组 ,30例 )和具有益气固表健脾补肾作用的固本咳喘片 (对照组 ,1 5例 )治疗。结果表明 :固本止咳胶囊对咳嗽、咯痰、喘息和哮喘音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临床实验发现本药在改善患者肺功能、调节机体免疫等方面有较好效果。提示 :固本止咳胶囊对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肺肾两虚痰浊阻肺证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超声斑块阳性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120例CAS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气血两虚、肝。肾亏损、痰浊上蒙、瘀血阻络、肝阳上亢五型,分析其中医证型与CAS斑块阳性率的关系。结果CAS患者斑块阳性率高,与中医证型分布总体呈现以痰浊上蒙型为主,其余为肝肾亏损〉瘀血阻络〉肝阳上亢〉气血两虚。结论CAS患者斑块阳性率以痰浊上蒙为主要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史伟教授从脾肾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方法:在跟随史伟教授学习过程中,整理、归纳史教授的临床经验,思维方法,总结出从脾肾论治慢性肾衰的经验。结果:史伟教授治疗慢性肾衰,分型对症治疗,具体有肾阴虚、肾阳虚、脾肾阳虚、脾肾气阴两虚、脾胃不调、水湿、湿浊、浊毒内蕴、瘀血阻络等证型。结论:史伟教授从脾论治慢性肾衰收效显著,其临床经验值得探讨和学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证型、证候要素及靶位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 2007年至2017年12月的全部期刊,从符合研究标准的37篇文献的3389例中提取证候要素,对其进行归纳合并,总结证候要素及靶位。结果 3389例文献病例中共有证候要素8个,主要为血瘀2921例(42. 57%),气虚2566例(37. 40%),痰浊587例(8. 56%);靶位共有8个,心3177例(47. 10%),脾974例(14. 44%),络872例(12. 93%),肾697例(10. 33%);主要证型为气虚血瘀证1762例(51. 99%)。结论气虚、血瘀、痰浊是冠脉介入术后最主要的证候要素,其病位主要涉及心,其次为脾、络、肾;其核心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相似文献   

19.
正莫燕新老师深研中医理论,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以湿浊内扰,瘀血内阻证为主要病机,脾肾两虚是主要病理基础,主要病位在脾肾二脏。多年来在使用益肾健脾、泻浊化瘀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认为肾的精微封藏失职和脾的运化水谷功能障碍,湿浊内扰,瘀血内阻是因为肾的气化功能失常而致体内湿浊难以正常排泄,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而致气血生化乏源内生湿浊,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日久产生瘀血内阻,是中医所谓"关格""虚劳""水肿"及西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理原因,故以"益肾健脾"达到脾肾的"藏"的功能恢复,以"泻浊化瘀"达到湿浊得出,瘀血得除而使得脾肾正常"泻"的功能恢复。据此拟"莫氏肾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糖尿病(DM)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和涉及病位。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调研631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慢性心衰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将患者分为CHF合并DM组和CHF不合并DM组,采集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中医证候要素及所涉及病位,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其分布规律。结果合并糖尿病的CHF患者169例,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462例,2组均以老年患者居多,且男性均多于女性。CHF合并DM组平均年龄(68.78±9.86)岁、平均体重(70.97±13.20)kg,均高于CHF不合并DM组(66.65±11.02)岁,(66.61±11.62)kg(P<0.05)。CHF患者中气虚、血瘀是主要的证素,CHF合并DM患者中水饮、痰浊证素分布显著高于于CHF不合并DM组(P<0.05),CHF患者病位证素涉及脏腑主要在心、肾、脾、肺,CHF合并DM患者涉及肾、肺比例显著高于CHF不合并DM患者(P<0.05)。结论与不合并DM的CHF患者相比,CHF合并DM患者年龄、体重偏高,同时水饮、痰浊、肾、肺证候要素分布高于CHF不合DM患者。因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合并DM的CHF患者自身特点,提高辨证论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