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增粗的处理方法。方法:2004年11月,2007年10月.对21例胆囊管增粗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胆囊管直径0.4—0.59cm13例,0.6~0.8cm5例,〉0.8cm3例。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阶梯施夹法(2例)、圈套器结扎后施夹法(16例)、胆囊管结扎法(3例)等3种方法处理胆囊管,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结果:20例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1例因胆总管结石并胆汁瘘行T管引流后痊愈。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采用个体化的方法处理增粗胆囊管。  相似文献   

2.
陆海波  郭定炯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2):1364+1369-1364,136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囊管结石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腹腔镜下治疗的32例胆囊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均在腹腔镜下处理成功,所有胆囊管结石均得到手术证实。平均手术时间为30~120min,平均70 min,术后住院3~7 d,平均4.1 d。1例不慎将小结石推入胆总管,经胆囊管胆道镜胆总管取石成功。全组无胆道损伤、出血及胆漏等严重并发症,随访4个月至1年,B超检查均无胆漏、无胆道残余结石、无胆总管狭窄或扩张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处理胆囊管结石虽然是相对复杂和困难的手术,但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粗大胆囊管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1例胆囊管粗大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囊管直径0.4~0.6cm27例、直径0.6~0.8cm14例、0.8~1.0cm27例、>1.0cm3例,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分别采用梯形施夹法(8例),大号钛夹法(17例),胆囊管结扎后施夹法(21例),胆囊管结扎法(5例)等4种方法处理胆囊管,21例置放腹腔引流管。结果:50例无并发症发生,1例并发胆瘘,经引流后痊愈。结论:腹腔镜术中对粗大胆囊管应采取不同方法处理,可安全顺利完成LC。如镜下结扎技术熟练,先扎后夹法与结扎法可适用于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中胆囊管结石的处理方法,减少中转开腹手术率。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0月 ̄2004年10月在本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总结处理胆囊管结石的对策和技巧。结果20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例中,24例存在胆囊管结石;其中14例结石嵌顿,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4例,2例于LC中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2例中转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20例在LC术中用挤捏法等方法清除胆囊管结石。术后随访5 ̄12个月无胆囊切除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结论挤捏法可以有效地清除LC术中胆囊管结石,如果结石嵌顿严重可采用胆管切开取石结合术中胆道造影的方法处理,其疗效确切、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胆道损伤,分析了我院自1995年以来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的116例胆囊管变异的病理类,探讨其术中处理方法,认为胆囊管变异是造成腹腔镜下医源性胆道损的主要原因,术中应依据不同类型的变异作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中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胆囊管夹闭或一期缝合;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探查、T管引流。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带管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术是一种可行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学创新》2015,(20):147-14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致胆道损伤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6月普外科收治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致胆道损伤患者30例作为胆道损伤组,同时选取同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无胆道损伤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胆道损伤的原因。结果: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术者、胆道异常结构、胆囊壁厚度、胆囊管长度、术中粘连、术中出血、胆囊管切断顺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术者、胆道异常结构、胆囊管长度、术中粘连、术中出血、胆囊管切断顺序均是胆道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者熟练操作,掌握胆道异常结构、胆囊管长度、术中粘连、术中出血、胆囊管切断顺序等情况,可以降低胆道损伤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机体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近年来在国内已迅速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对于结石嵌顿于胆囊壶腹或胆囊管引起的胆囊炎、胆囊三角区炎症水肿,粘连严重,LC切除难度大,且并发症多。1997年6月~1999年10月,作者对结石嵌顿性胆囊炎24例行LC,现将手术体会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8例,女16例,均经B超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炎。术中腹腔镜确诊为结石嵌顿性胆囊炎。年龄32~75岁,平均48岁;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11例,发热8例;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6例,慢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18例;病史2 d~28a;结石嵌顿于胆囊壶腹部18例,胆囊管6例;合并胆源性胰腺炎2例,有黄疸史者4例。1.2 处理方法采用美国Strecker公司生产的腹腔镜,于剑突下、右锁骨中线及腋中线肋缘下、脐下常规打孔,置入腹腔镜及操作器械。LC24例,其中因术中出血难以止血2例,胆总管电灼伤2例而中转开腹手术;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4例;术中因胆总管增粗,直径>1.0 cm或显示不清而采用胆道造影6例;术中出血8例,经电凝、钛夹夹闭止血成功;术后出血4例,经开腹止血成功;术后置腹腔引流管16例。1.3 结果胆汁漏8例,均经置管引流保守治愈;胆总管电灼伤2例,经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治愈;其余均无并发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9.
王春  谢武飞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152-15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etomy,LC)中胆道损伤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方法 对2003年6月~2010年5月我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术中胆道损伤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胆囊管残端漏,经开腹结扎胆囊管残端治愈;5例胆总管损伤、2例肝总管损伤,再次手术修补后放置T型管引流,6周后拔管治愈;2例为胆总管横断,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T”管支撑,8周后拔管。术后随访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应及时术中发现、术后严密监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0.
Cai XJ  Gu XJ  Wang YF  Yu H  Liang X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0):1425-1426
目的介绍一种能有效防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方法。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0月,我们采用此方法共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29例,每例病人切断胆囊管前常规行冲吸钝性解剖法显露肝总管,明确肝总管和胆总管后再离断胆囊管。结果本组病人无胆道损伤发生;7例转开腹手术,5例因为严重的腹腔粘连,1例因为胆肠内瘘形成,1例因为术中冰冻报告胆囊癌而转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冲吸钝性解剖法显露肝总管能效防止术中胆道损伤,这种方法简单易学,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1.
谈梅华 《中外医疗》2009,28(34):75-7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经胆囊管插管胆道造影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行经胆囊管插管胆道造影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56例患者术中胆道造影均获成功。结论腹腔镜下行经胆囊管插管胆道造影术可减少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的发生率,是一种良好、简便的胆道造影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中选择性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 7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行选择性胆道造影266例,均获成功。结果:胆总管结石39例,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或胆道取石、T管引流术21例,行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胆囊管一期闭合14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4例。2例胆管下端狭窄,自剑突下戳孔经胆囊管胆道扩张器扩张。结论:术中选择性胆道造影可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发生,减少阴性胆道探查手术,了解胆道解剖结构减少术中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下经胆囊管及其汇入部切开胆总管探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4年10月至2009年12月在腹腔镜下行胆道探查的6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施行经胆囊管或汇入部切开2~3mm,然后经此切开处置入胆道镜进行检查和治疗16例,探查完成后不放置T管,直接一期缝合胆囊管及汇入部微切口.结果 本组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6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进行探查10例,取石28枚.术后无1例胆瘘发生,住院时间5~8天,随访12个月均未见胆管结石再发及狭窄.结论 经胆囊管及其汇入部微切开途径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更符合微创外科治疗理念,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下治疗胆囊内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 6月~ 2 0 0 1年 7月 ,我们在腹腔镜胆道手术中 ,发现 2例胆囊十二指肠瘘和 1例胆囊横结肠瘘 ,即在腹腔镜下完成了肠瘘修补和胆道疾病的处理 ,效果满意。现将初步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女性 ,6 8岁。反复右上腹胀痛 10余年。B超提示 :慢性胆囊炎 ,胆总管结石。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中发现胆囊体部和十二指肠球部紧密粘连 ,分离后确认为胆囊十二指肠瘘。切除胆囊、切开胆总管、用纤维胆道镜取出胆总管结石并置入T管后 ,在腹腔镜下用 2 0带针涤纶线 ,双层荷包内翻缝合十二指肠瘘口 ,再用大网膜覆盖 ,…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美蓝胆道造影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对80例胆囊疾病的患者采用美蓝胆道造影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都能清晰辨认胆囊三角,分离胆囊管,胆囊动脉,然后顺逆方式游离胆囊,顺利完成手术。结论美蓝胆道造影在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的临床应用使治疗方式进一步完善。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安全性、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曾春辉  王道勤  赵豹  董磊 《安徽医学》2011,(9):1268-126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及术中胆道造影的方法。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9年9月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胆管造影的18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造影失败但经胆囊管切口见胆总管内泥沙样结石流出1例,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16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2例。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胆管造影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并可了解肝外胆管有无变异,减少了胆道损伤和胆总管探查的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预防隐匿性胆囊管结石挤入胆总管的处理体会,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水平。方法:术中采用腹腔镜三孔法行胆囊管预先钛夹夹闭,待充分解剖胆囊三角后处理离断胆囊管。结果:48例患者均无术后黄疸、残端胆囊管瘘、胆道损伤、医源性胆总管结石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腹,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管预先钛夹夹闭能有效预防胆囊结石坠入胆总管,避免医源性胆总管结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总结防治胆道损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迷走胆管损伤6例,胆总管损伤4例,肝总管损伤2例,右肝管损伤1例。治愈12例,死亡1例。术中中转开腹6例,术后再次手术2例。结论及时发现和正确的处理是治疗的关键,规范的术中操作可以有效的减少胆道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8月~2008年2月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分析造影成功率,胆总管结石率,胆道解剖变异发生率。结果:术前B超或CT检查发现胆囊结石,而无明确胆总管结石证据的90例患者,88例造影成功,发现胆总管结石9例,胆道解剖变异5例。结论: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可以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结石残留,避免胆总管的阴性探查,防止和及时发现胆道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在治疗胆囊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3月-2010年1月我院为32例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切除胆囊底部,胆道镜检查取净结石,用3-0可吸收线两层缝合胆囊。结果:32例患者均治愈,手术时间为70~110min,平均(92.37±10.36)min;肛门排气时间为24~36h,平均(28.18±2.84)h;无胆漏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5~8d痊愈出院,术中无胆管损伤,术后未出现腹胀、腹泻、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18个月,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为15%~3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对保护胆囊及胆囊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