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超声子宫内膜血流检测在预测胚胎解冻移植周期妊娠结局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2009年6~12月于我中心行胚胎解冻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者,共744个周期。解冻移植前1天上午彩色多普勒能量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血流状态。按子宫内膜血流分为3组:未检测到子宫内膜血流;仅可检测到子宫内膜下血流;可检测到子宫内膜内及子宫内膜下血流。随访FET结局,将妊娠结局分为2组:未妊娠组和妊娠组[妊娠组为胚胎移植后14天查血hCG>35 U/L,包括宫内活胎和妊娠结局不良(生化妊娠、异位妊娠、早孕流产)]。结果 744例行胚胎解冻移植,妊娠率为45.6%(339/744),胚胎种植率17.6%(393/2232)。未检测到血流组的宫内活胎率为25.2%(81/321),仅有内膜下血流组49.1%(162/330),内膜内及内膜下均有血流组为77.4%(72/93),内膜内及内膜下均有血流组明显高于另外2组(χ2=84.287、23.556,P均=0.000),仅有内膜下血流组也明显高于未检测到血流组(χ2=39.589,P=0.000)。解冻移植日妊娠组与未妊娠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显著性。妊娠组子宫内膜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舒张期末血流速度(S/D)、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分别为2.447±0.422、0.941±0.174及0.583±0.074,明显低于未妊娠组2.947±0.406、1.166±0.219、0.651±0.052(t=16.431、15.301、14.667,P均=0.000)。子宫内膜血流S/D、PI、RI的接受者运行曲线(ROC)下面积分别为0.816、0.808及0.818。结论胚胎解冻移植周期子宫内膜内血流存在者妊娠率明显高于未检测到血流者,存在子宫内膜内血流及子宫内膜血流阻力低者,显示较高的临床妊娠率;彩色多普勒能量超声子宫内膜血流检查可作为预测子宫内膜容受性较好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中,囊胚形成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行冻融单囊胚移植的1 761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囊胚形成时间和胚胎质量分为4组,其中移植胚胎为第5天(D5)优质囊胚者设为A1组(n=635);移植胚胎为D5非优质囊胚设为A2组(n=199);移植胚胎为D6优质囊胚设为B1组(n=418),移植胚胎为D6非优质囊胚设为B2组(n=509)。比较各组间的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等,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女方体重指数(BMI)及囊胚形成时间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A1组与B1组的BMI、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早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年龄及不孕年限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2组与B2组的不孕年限、BMI、早期流产率、早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年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2组的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显著高于B2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非优质胚胎组中,囊胚形成时间是引起两组间临床妊娠率差异的显著因素[OR=2.240,95%CI(1.592-3.152)](P0.05)。结论在冻融单囊胚移植时,若移植胚胎为优胚,则囊胚形成时间对于妊娠结局无显著影响;但当移植囊胚为非优胚时,囊胚形成时间对妊娠结局有显著影响,D5囊胚移植妊娠结局优于D6囊胚移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苏周期第5天(D5)单囊胚移植与双囊胚移植对年龄35岁、卵巢储备正常的不育症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我中心466例年龄35岁、卵巢储备正常的不育症患者复苏周期D5囊胚移植的妊娠结局,根据D5囊胚移植个数分为D5单囊胚移植组(207例)与D5双囊胚移植组(259例),对两组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及单卵双胎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囊胚移植组的多胎妊娠率显著高于单囊胚移植组(52.6%vs.2.4%)(P0.001);单囊胚移植组的种植率显著高于双囊胚移植组(79.2%vs.57.5%)(P0.001);新生儿基本情况的统计显示,单囊胚移植组新生儿的胎龄及平均出生体重均显著大于双囊胚移植组[分别为(38.6±2.1)周vs.(37.4±2.4)周,(3 282.0±523.4)g vs.(2 937.9±645.5)g](P0.001)。结论对于年龄35岁、卵巢储备正常,新鲜周期未移植且为第一次复苏周期D5囊胚移植的患者,可以建议行D5单囊胚移植,其能获得与D5双囊胚移植相似的活产率,并能显著降低多胎率、延长孕周并改善新生儿出生体重。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常规体外受精(IVF)中早期剥除卵丘细胞对冻融单囊胚移植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IVF助孕并行冻融单囊胚移植的241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精过程中剥除卵丘细胞的时间不同,分为4 h组(n=116)和16~18 h组(n=125)。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受精情况、胚胎发育、临床妊娠和新生儿结局。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采用多因素线性/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早期剥除卵丘细胞与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之间的独立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受精及胚胎发育情况比较中,不孕原因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4 h组不孕年限、原发不孕比例、促性腺激素(Gn)总量及可利用胚胎率显著高于16~18 h组(P<0.05),其余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妊娠结局比较中,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娩及新生儿情况:胚胎移植后共分娩118个新生儿(4 h组56个,16~18 h组62个),两组患者的单胎新生儿的胎龄、早产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单囊胚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不同囊胚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评分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科室行单囊胚FET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 647个周期。根据囊胚的内细胞团(ICM)和滋养层细胞(TE)评级进行分组,分别为A组(移植AA级囊胚)231个周期,B组(移植AB/BA级囊胚)422个周期,C组(移植BB级囊胚)885个周期,D组(移植CB/BC级囊胚)109个周期。比较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各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年限、授精方式、基础性激素水平、促性腺激素(Gn)总量及Gn天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随着ICM和TE评分的下降(从A组到D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流产率则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各组间的早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出生性别比4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生殖医学杂志》2017,(12)
目的比较新鲜周期IVF/ICSI-ET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选择性单囊胚移植(eSBT)与双囊胚移植(DBT)的妊娠结局,探讨eSBT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行辅助生殖助孕新鲜周期囊胚移植的210例年龄40岁、卵巢功能正常的患者,根据移植囊胚个数不同分为两组:eSBT组,仅移植1枚优质囊胚,共127例;DBT组,移植2个囊胚(其中至少1个优质囊胚),共8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促排卵情况、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胚胎形成情况、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宫外孕率、活产率、单卵双胎率及出生婴儿畸形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eSBT组的种植率显著高于DBT组(73.23%vs.61.45%,P0.05);eSBT组的多胎率(1.08%vs.49.21%)、晚期流产率(0vs.7.94%)、早产率(3.75%vs.20.37%)、低体重儿出生率(6.17%vs.30.38%)均显著低于DBT组(P0.05);eSBT组新生儿的平均出生体重显著高于DBT组[(3 160.06±441.94)g vs.(2 735.39±555.08)g,P0.05]。结论对于年龄40岁、卵巢功能正常且至少有1枚优质囊胚行新鲜周期移植的患者,可优先考虑eSBT。 相似文献
8.
D5选择性的单囊胚移植和双囊胚胎移植妊娠结局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患者中D5选择性的单囊胚移植和双囊胚移植的妊娠结局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在我中心助孕的第一周期D5新鲜移植患者,移植单囊胚者为单囊胚组(77例),移植双囊胚者为双囊胚组(48例)。分析两组间临床特征、超促排卵情况、胚胎质量、妊娠率、着床率、多胎率、流产率、宫外孕率。结果两组间的临床特征、超排卵情况、胚胎形成情况、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宫外孕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种植率及多胎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囊胚移植组的种植率(66.23%)显著高于双囊胚移植组(47.92%)(P0.05),单囊胚移植组多胎率(6.25%)显著低于双囊胚移植组(32.26%)(P0.05)。结论单囊胚移植在不降低妊娠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多胎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中内膜准备方案(自然周期和激素替代周期)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临床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11月于本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冻融单囊胚移植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90个移植周期,根据内膜准备方案不同分为自然周期组(48个周期)和激素替代周期组(42个周期)。比较两种方案组间基础资料、临床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两组基础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周期组早期流产率显著低于激素替代周期组(4.76%vs. 22.22%,P<0.05),而组间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晚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剖宫产率、活产率以及妊娠期并发症、分娩孕周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然周期组新生儿早产率(5.26%vs. 41.67%)及低体质量出生儿发生率(5.26%vs. 33.33%)显著低于激素替代周期组(P<0.05),而正常体质量出生儿发生率(84.21%vs. 58.33%)显著高于激素替代周期组(P<0.05);两组间新生儿畸形率、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非优质单囊胚冻融移植周期中囊胚发育速度和囊胚形态学评分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影响,为临床移植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本中心实施非优质单囊胚冻融移植的3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囊胚发育速度和囊胚质量将非优质单囊胚移植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D5-AC/BC组(n=120)、D5-CA/CB组(n=21)、D6-AC/BC组(n=163)和D6-CA/CB组(n=29),比较各组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相同囊胚形态下,D5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D6组(50.8%vs. 22.1%和47.6%vs. 24.1%)(P<0.05);D5-AC/BC组的活产率显著高于D6-AC/BC组(38.3%vs. 15.3%,P<0.05),D5-CA/CB组的活产率虽高于D6-CA/C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vs. 17.2%,P>0.05)。相同囊胚发育速度下,AC/BC组获得与CA/CB组相似的临床妊娠率与活产率(P>0.05)。早期流产率、早产率、出生孕周、新生儿体重、低体重儿发生率在4组中比较,差异均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联合囊胚发育速度和囊胚质量分析其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为冻融周期中的囊胚选择提供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生殖中心进行单囊胚复苏移植治疗的患者资料,周期数为736个。按照囊胚形成时间分为两组:D5组(在受精第5天形成囊胚)和D6组(在受精后第6天形成囊胚)。再根据各组内囊胚是否为优质胚胎分为4组,分别为D5优胚组、D5非优胚组,D6优胚组、D6非优胚组。分别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出生结局。结果 (1)共纳入736个复苏周期,复苏存活率100%。患者平均胚胎复苏年龄为(35.1±4.4)岁。临床妊娠率为40.9%,流产率为19.6%,活产率为26.0%。(2)D5组中移植的优质胚胎比例显著高于D6组(60.4%vs. 36.6%,P<0.05);D5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显著高于D6组(分别为51.5%vs. 33.6%和33.9%vs. 20.6%)(P均<0.05);两组的流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D5组的男女性别比略高于D6组(P>0.05)。两组新生儿的身长和出生体重无显著差别(P&...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在冷冻复苏单囊胚移植周期中,囊胚内细胞团和滋养细胞层质量对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在复苏囊胚移植周期中,记录囊胚内细胞团、滋养细胞层的评分,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过程,分析两项评分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在141个单囊胚复苏周期中,复苏的141个囊胚均存活,采用激素替代周期进行子宫内膜准备,临床妊娠率为41.1%(58/141)。所有囊胚在冷冻时均达到4期,内细胞团为A、B级,滋养细胞层为A、B、C三级。经回归分析,三个自变量即年龄、内细胞团质量和滋养细胞层质量中,滋养细胞层对临床妊娠有最大的预测价值(P=0.013)。结论与内细胞团的评分相比,滋养细胞层质量对复苏单囊胚的临床妊娠率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最终目的是让不孕不育夫妇获得一个健康的孩子。多胎妊娠被认为是一种并发症,而不是成功的助孕结果。如何有效避免双胎妊娠同时维持总体妊娠率一直是辅助生殖治疗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选择性单囊胚移植是即能降低多胎率又能有效维持总体临床妊娠率的有效手段。胚胎冷冻保存作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增加移植机会、提高每个取卵周期的累积妊娠率、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关于冻融周期如何降低多胎率的报道甚少,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囊胚形态对冻融单囊胚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以便低质量囊胚更好地为临床所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本生殖中心行冻融单囊胚移植(FET)的患者资料,高质量冻融单囊胚移植231例为A组,低质量冻融单囊胚移植154例为B组。B组按年龄再次分组:≤30岁为B1组(102例)、30岁且≤35岁为B2组(32例)、35岁为B3组(20例),对临床结局进行比较。结果高质量与低质量冻融单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妊娠率(71.00%vs.42.86%)及出生率(54.55%vs.32.47%)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流产率和多胎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的低质量冻融单囊胚移植患者的组间内膜厚度、妊娠率和流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质量差的囊胚移植妊娠率虽低但仍有机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囊胚时期及囊胚质量在单囊胚冷冻复苏周期中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中心进行单囊胚冷冻复苏周期的患者,总例数为243例;分析研究囊胚时期及囊胚质量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囊胚时期及囊胚质量与临床结局有相关性:囊胚移植D5与D6植入率(61.14%vs.44.00%)和临床妊娠率(60.62%vs.44.00%)有显著性差异(P0.05);优质囊胚与非优质囊胚植入率(66.94%vs.47.90%)和临床妊娠率(66.94%vs.47.06%)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基础激素水平、内膜厚度、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囊胚冷冻复苏时可以优先考虑D5优质囊胚移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厚度对冻融卵裂期和囊胚期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进行人工周期准备内膜、行冻融卵裂期胚胎或囊胚移植患者(共402例)的临床资料。按诱导内膜向分泌期转化日的内膜厚度和移植胚胎类型不同分为4组:A-3组:内膜厚度7mm,移植卵裂期胚胎者,共108例;A-5组:内膜厚度7mm,移植囊胚者,共36例;B-3组:内膜厚度≥7mm,移植卵裂期胚胎者,共146例;B-5组:内膜厚度≥7mm,移植囊胚者,共112例。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及活产率。结果A-3组的种植率(23.30%)和临床妊娠率(37.04%)均显著低于B-3组(分别为32.59%、54.79%)(P0.05),两组的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和活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5组的流产率(41.67%)显著高于B-5组(13.33%),活产率(38.89%)显著低于B-5组(67.86%)(P均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异位妊娠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采用人工周期准备内膜进行冻融胚胎移植时,对于薄型内膜(7mm)患者可以选择囊胚移植以提高临床妊娠率,但其较高的流产风险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